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日月风华_分节阅读_第321节
小说作者:沙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65 MB   上传时间:2024-03-29 17:43:32

  “成国夫人要去往苏州天池山,你派人护送过去。”圣人缓缓道:“让护送的人就地驻留,保护成国夫人的安全,没有朕的吩咐,不许任何人接近,更不许任何人从里面走出来。”

  “你好狠心!”成国夫人眼中显出怨怒之色:“你既然六亲不认,我……我这辈子也不想再见到你。”转身跑了出去。

  圣人望着成国夫人背影,表情没有一丝波动,瞥了魏无涯一眼,吩咐道:“传秦逍入宫!”

第518章 桂花糕

  秦逍再次入宫时候的心情,与上次入宫完全不同。

  初入内宫,秦逍心里充满的是疑惑,一直想不明白大唐天子为何会传召自己一个小小的兵部令吏。

  但这一次入宫,他却对圣人为何传召一清二楚。

  自己招惹了成国夫人,杀了成国夫人的情郎和侍卫,成国夫人当然不可能善罢甘休。

  他一直在大理寺待着,静候接下来的风雷。

  宫里自然不可能将这桩案子交给大理寺来处理,却也没有下旨交到刑部那边,而是直接下旨传召自己入宫。

  虽然秦逍盘算好了如何应对质询,而且自己所为,从法理上来说,甚至称得上无懈可击。

  但真正的强者,并不适用条令来和你讲道理,而是权威和实力。

  就像刑部,如果真的想要致谁于死地,那些法令条文就成为一堆废纸。

  入宫之后,秦逍直接被带到了御书房所在的院子里。

  他知道御书房是圣人下朝之后单独批阅奏章所在,想象中的御书房应该也是奢华无比,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御书房所在的院子里并不大,四周遍植奇花异草,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小庭院,坐落于中央的御书房也是古色古香,谈不上奢华。

  庭院之内一片清幽。

  院子除了花草,四周围还栽种了金丝菩提树,进入小庭院,一条雨花石修成的弯曲小道直通向御书房的正门,正门左右,守着两名宫里的执事太监,随时听候吩咐。

  秦逍被带到小庭院之后,就在距离正门十步之遥的地方跪着,中午之前便已经被带到了这里,此时天色已经暗下来,连值守在御书房的太监都换了岗,圣人却始终没有召见。

  膝下是坚硬而细碎的雨花石,看起来确实很漂亮,但贵在上面着实不怎么舒服,从中午跪到天黑,秦逍两只膝盖硌的难受至极,而且身体有些发酸僵硬,几次想要起身活动一下身子,却终究没有这个胆量。

  他的内功足以让他察觉到在这小庭院那些茂密的花草丛中,至少有五六处传来轻微而匀称的呼吸。

  从那些人的呼吸可以判断,几乎没有一人的武功在自己之下。

  这是圣人批阅奏章之地,亦可说是整个帝国的心脏所在,在幽静的表面之下,守备自然是森严至极。

  紫衣监高手如云,秦逍对此心知肚明,他敢挑战刑部,甚至在唐律的掩护下斩杀成国夫人的人,但却还真不敢去轻易招惹紫衣监的人。

  虽然很想起身活动,但他很清楚,圣人既然让自己跪在这里迟迟不理,那就很可能是一阵惩罚,如果自己擅自起身,瞬间就可以被扣上大不敬的罪名,眼下最要紧的是不让任何人找到收拾自己的借口,还是忍耐下去。

  天黑的时候,御书房内已经点起了宫灯,十分明亮。

  但秦逍怀疑圣人根本不在御书房内。

  否则从中午到现在,半天下来,不但没有看到圣人出来走动,甚至也没有人往里面送御膳,圣人虽然是九五之尊,却也是血肉之躯,总不成连续两顿不吃饭。

  一想到吃饭,秦逍便觉得肚子实在有些不舒服。

  昨天到今天,足足一整天,除了在大理寺饮了那坛酒,还真是粒米未进,而且昨夜和国公府侍卫一场激战,也耗费了一些体力,这时候还真是感觉有些口干舌燥,腹中饥饿。

  这点饥饿感,对秦逍来说其实也不算什么,毕竟当年也不是没有挨过饿。

  只是上次入宫,珍馐美食吃着,大快朵颐,今次入宫,连口水都没得喝,还在雨花石上跪了大半天,两次的待遇当真是天差地别。

  要命的是秦逍根本不确定自己还要跪多久。

  上次在宫里等了一天,最终连圣人一根毛都没见着就被打发出宫,今日在这里跪了半天,依然是迟迟不得圣人召见,他实在担心圣人会让自己在这里一直跪下去,即使是铁打的身子,在这雨花石上跪着,那也吃不消。

  好一阵子过后,忽听得身后传来脚步声,秦逍立刻直起身子,很快,感觉灯火亮起,从自己边上一名太监提着宫灯走过,后面又跟着两名年轻的小太监,怀里抱着奏章,没有人看秦逍一眼,径自走过去。

  秦逍心知这些奏章是拿来给圣人批阅,便在此时,一股幽香味道钻入鼻孔,这股子香味并不浓郁,甚至有些清淡,可是弥漫在鼻尖之时,沁人心脾,让人感觉特别舒适。

  香风拂过,一道曼妙的身影从他身侧走过去,宫纱如云,飘逸如仙,秦逍忍不住抬头去看,只见那背影婀娜多姿,华美宫纱裹着的躯体丰盈而妖娆,走动之间,柳腰摆动,风情无限。

  几名太监直接走向御书房,那曼妙身影从秦逍身边走过几步,忽然停下步子,转过身来,秦逍看的明白,那张娇丽柔美的脸庞不是长孙舍官又能是谁?

  长孙媚儿见秦逍看着自己,唇角竟然泛起一丝浅笑,快步走过来,将一件东西递给秦逍,低声道:“别让人看见。”

  秦逍一怔,条件反射般接在手中,却发现是个小油纸包,一股桂花香味从油纸包里散发出来,秦逍错愕之间,抬头再看,长孙媚儿已经转身,扭着柳腰摆着饱实圆臀快步向御书房走去。

  秦逍打开油纸包,却发现里面竟然裹着两块桂花糕,心下顿时一暖,暗想着长孙舍官还真是温柔体贴,想来是知道自己在这里跪了大半天,米水未进,所以才会偷偷给自己塞了两块桂花糕。

  长孙媚儿让自己不要被人看见,自然不是指潜伏在庭院内的高手,毕竟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那帮大内高手的注意之下,自然也看到长孙媚儿给自己塞糕点。

  长孙舍官这般做,应该是让自己注意不要被圣人瞧见,或者是圣人身边的贴身太监。

  本来腹中就颇为饥饿,这桂花糕做得又精致无比,而且那桂花的甜香味道只往鼻子里钻,秦逍恨不得一口一个,却没有急着吃,果然,片刻之后,送奏章的三名太监出了御书房,提着宫灯的太监走在前面,另外两人鱼贯跟在后面,都是微弯着身子,目不斜视,从秦逍身边经过时,看也不看一眼,唯有长孙媚儿还留在御书房内,并没有出来。

  秦逍知道能够自由进出圣人的御书房,那长孙舍官的地位绝对是非比寻常,至少是圣人的近侍心腹。

  上次入宫,麝月公主借机对自己发难,正是长孙舍官帮助自己打了圆场,秦逍对长孙舍官心存感激,甚有好感,今日长孙舍官又记挂着自己没吃东西,偷偷给自己塞了桂花糕,这更让秦逍对那可人尤物心存感激。

  那几名太监离开之后,秦逍这才取了桂花糕,大快朵颐。

  市井之中的点心铺自然也不缺桂花糕卖,但宫里的桂花糕与市井的糕点明显不同,非但造型精致,而且其中明显添加了其他的东西,松软可口,芳香四溢,甜而不腻。

  一块糕点很快就被解决,拿起另一块,张口咬了一半,便在此时,又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秦逍急忙将剩下的半块包在油纸包中,收入怀中,口里的半块加快速度嚼咬几下,吞入腹中。

  便在此时,听得身后传来一个尖细的嗓音道:“跪到边上去。”

  秦逍忍不住回头,只见两名太监一左一右提着两盏宫灯,中间一名身着金黄色锦袍头戴龙冠的妇人双手背负身后,凤目凌厉,不怒自威,在她身边则是躬身跟着一名年过五旬的黑衣老太监。

  秦逍看到妇人龙冠金袍,立时便知道这位便是当今的大唐天子,普天之下,除了圣人,自然无人敢身着这样一身打扮。

  秦逍跪在道路中央,这条道路并不宽,天子行路,当然不能像先前那几名送奏章的太监般从边上绕行。

  秦逍急忙挪到边上,叩头道:“小臣秦逍,叩见圣人!”

  圣人双手背负身后,虽是女流,却自有一股英武之气,居高临下看了秦逍一眼,也不说话,径自往御书房走过去,黑衣老太监始终跟在圣人身边,也是瞥了秦逍一眼。

  黑衣老太监陪着圣人进了御书房,随侍的太监们却没有进去,只是将两盏宫灯挂在御书房外的勾环上,而先前值守的两名太监则是轮值退下,只是片刻间,御书房外只剩下先前提灯为圣人引路的太监,其他太监俱都离开了庭院。

  秦逍心下苦笑。

  他在御书房跪了半天,不得圣人召见,就一直怀疑圣人并不在其中,现在看来,确实如此,自己一直是面对着空空如也的御书房跪了许久,圣人也才刚刚来到御书房。

  他心知这是圣人有意让自己罚跪,毕竟得罪了圣人的亲妹妹,只是接下来不知道圣人又会如何惩处自己。

  本以为圣人既然回到御书房,应该很快就会找自己进去,可是又等了大半个时辰,才见长孙舍官出现在御书房门前,娇声道:“宣大理寺少卿秦逍觐见。”随即抬起纤纤玉手,向自己这边招了招。

  秦逍长出一口气,被雨花石硌了大半天,再这样跪下去,只怕站都站不起来。

  他起身来,小跑过去,到得门前,长孙舍官已经转身,往屋里走去,秦逍跟在长孙舍官身后,很快就瞧见前面出现一张古色御书桌,左右有两只造型别致的铜制仙鹤,从鹤嘴里面向外冒着袅袅轻烟,御书房内弥漫着一股子檀香味道。

  御书桌上,奏章堆起如小山,摆有笔墨纸砚,那黑衣老太监此时正在角落里的一直铜鼎边做着什么,而圣人则是坐在御书桌后,就着灯火翻阅奏章,秦逍进来之时,圣人连眼皮子都没有抬起,全神贯注批阅奏章。

  长孙舍官停下步子,转过身来,向秦逍使了个眼色,秦逍心领神会,上前两步,跪倒在地,恭敬道:“小臣秦逍,叩见圣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519章 改稻为桑

  时当四月,京畿一带的天气已经变暖,虽然已经入黑,但御书房内依旧是温暖一片。

  秦逍高呼万岁,圣人似乎当做没听见,拿起朱批,在奏章上圈圈点点,长孙媚儿已经站在御书桌边,灯火照在她娇艳的脸庞上,白里透红,娇嫩的肌肤吹弹可破。

  她很熟练地为圣人磨墨,动作优雅,圣人片刻间已经批阅了数道奏章,始终没有理会跪在下面的秦逍。

  “媚儿,这道奏折你看看。”圣人拿着一道奏折看了许久,终于递给长孙媚儿。

  长孙媚儿小心翼翼接过,仔细看了看,很快蹙起柳眉道:“扬州刺史要在临江和会稽试行改稻为桑?”

  “折子上说,改稻为桑,养丝织绸,如此一来,扬州每年的赋税可以增加三成。”圣人神色平静:“他准备先在临江和会稽两郡率先实行,如果效果好,再全面推行,否则只是两郡之地,也不会伤了扬州的元气。”

  “改稻为桑,如果真的可以增加蚕丝产量,织成丝绸,那自然是好事。”长孙媚儿声音柔和:“只是媚儿还记得,之前有折子上来,那边发过大水,特别是临江郡,许多百姓都遭了水灾,当时许多百姓连活命的口粮都没有,还是朝廷紧急调运粮食过去。”

  圣人微微颔首:“朕记得,临江六县之地,有五县被淹,会稽九县,也有半数遭灾。正因如此,扬州那边才担心今年的赋税会有问题,所以若能够改稻为桑,一旦织成丝绸,那么丝绸的价格远高过稻米,到时候的收益,可以弥补水灾导致的损失。”

  “折子上倒是说的明白,南洋那边对我大唐的丝绸爱慕不已,而且丝绸在南洋那边可以卖出极高的价钱。”长孙媚儿缓缓道:“南洋的商人愿意收购扬州的丝绸,一匹丝绸在咱们大唐的本钱不到二两银子,但是卖给南洋商人可以得到八九两。如今扬州每年能够产出二十万匹,若是将两郡改稻为桑,都种上桑田,扬州每年至少可以多出二十万匹,也就是将近二百万两银子。”

  圣人颔首笑道:“如此一来,不但两郡百姓会得到好处,连朝廷也能得到好处。”

  “如果都能得到好处,为什么扬州以前没有这样做,要等到水灾过后?”秦逍听得圣人和长孙媚儿议事,本来并不敢啃声,可是发现这事儿中间的蹊跷,不由脱口而出。

  这话一出口,便知道事情不妙。

  长孙媚儿赫然看向秦逍,花容微微变色,圣人亦是凤目一寒,目光如同两支利箭射向秦逍。

  “小臣……该死!”秦逍面对其他人从来不怵,但此时面前的是大唐天子,心里还真是有些发虚。

  “圣人……!”长孙媚儿看向圣人,眉宇之间略显一丝惶恐。

  圣人盯着秦逍,并没有雷霆之怒,沉默了片刻,终于道:“秦逍,你想说什么?”

  “臣不敢……!”秦逍心想谁要是再想说话谁是小狗。

  “朕让你说,你就必须说。”圣人冷冷道。

  秦逍无奈道:“臣……臣只是奇怪,南洋和我大唐贸易丝绸并非三年五载,很早之前,西域和南洋的商人对我们大唐的丝绸都是奉若珍宝,一直与我大唐贸易。扬州既然可以增加丝绸的产量,而且价钱远比粮食要高得多,那么为何扬州百姓和官府一直都没有改稻为桑?”顿了顿,微抬头,见圣人和长孙舍官都看着自己,低下了头。

  “年纪轻轻,你又懂什么?”圣人宛若训斥后辈一般:“民以食为天,民间百姓家,有句话叫做家有余粮心中不慌,种田可以收获粮食,改稻为桑,只能得到丝绸,丝绸虽然昂贵,却不能吃,寻常百姓自然还是以粮为根,不会轻易改稻为桑,官府自然也不能强行推行。如今两郡大片田地被淹,粮食没了,这时候地方官府劝说百姓改稻为桑,才是好时机。”

  “百姓没有粮食,哪来的余钱购买桑苗?”秦逍抬头道:“即使官府免费发放桑苗,桑苗至少也要两三年才能生成,再养蚕生丝,时间只会更长,这中间的口粮从何而来?”

  秦逍虽然没有种桑养蚕,但这其中的门道,自然也是听人提及过,并不陌生。

  “朕可以免了他们这两年的赋税,而且可以让官府借粮让他们维持。”圣人似乎认真起来:“等到有了收成,再折价偿还粮食。扬州背靠江淮一带,江淮是粮仓之地,自然不会饿死了他们。”

  秦逍道:“圣人的对策,自然是英明至极,可是……地方官府真的能够按照圣人的旨意去办?”

  “你什么意思?”

  “如果官府免费发放桑苗,在百姓收获生丝前一直借粮,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秦逍道:“臣只是担心,改稻为桑的旨意一旦颁下去,老百姓无法种粮食,官府又不能及时提供借粮,到了那时候,百姓就只能卖田渡过难关,他们在走投无路之下卖田,田地的价格就由不得他们说了算,别有居心之辈便可以趁机压低田价,以远低于市价的价钱大量收购田产,到了那个时候,大批百姓手里的田地流失,就成了无田耕种的流民……!”

  圣人脸色冷厉起来:“他们有那样的胆量?”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秦逍低头道:“借粮的权力一旦落在贪官污吏的手中,他们就卡住了百姓的脖子,是将粮食以高价借给百姓,还是故意找各种理由不借粮食逼迫百姓卖田,这就由他们说了算,百姓只能沦为待宰羔羊。”

  圣人沉默着,片刻之后,才瞥了长孙媚儿一眼,问道:“媚儿,你怎么想?”

  “圣人,如果地方上都是清官廉吏,改稻为桑自然可以实行。”长孙媚儿很小心道:“但秦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如果现在及时种粮,朝廷再调拨粮食应对眼下的粮荒,到了年底,就可以有收成,一年就可以保证百姓有粮可收,不会被饿死。百姓只要吃上饭,就会守着土地安分守己。”斜睨了秦逍一眼,继续道:“但是如果情况真如秦大人所言,一旦到时候没有充足的粮食能够保证两郡百姓度过这几年,甚至有人趁机低价购买百姓田地,那么失去田地的百姓就会成为流民,心中对官府生出不满,继而会怨责朝廷,如此一来,难免会被别有居心之辈利用,流民成反民。”

  圣人若有所思,许久之后才道:“秦逍,照你这样说,改稻为桑是弄不成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4页  当前第3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1/1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日月风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