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日月风华_分节阅读_第1136节
小说作者:沙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65 MB   上传时间:2024-03-29 17:43:32

  实际上兵部苏伦归附秦逍之后,为了在新君面前做些表现,已经开始带领兵部上下着手攻打川中的计划。

  可兵部正大张旗鼓准备取川计划之时,川中的一支队伍却突然来到了京都。

  带领这支队伍的官员却正是夏侯元术。

  夏侯元术亲自进京,这还着实让满朝文武都感惊讶。

  毕竟夏侯氏与李氏皇族有着血海深仇,当年夏侯篡位之后,可是对李氏皇族痛下狠手,李氏皇族在夏侯的辣手无情之下,几乎族灭。

  这种情势下,夏侯元术竟然敢来到京都,胆量还真是不小。

  而且有不少人都知道,这位夏侯元术虽然与国相是亲兄弟,但其才识和胆魄远远不能与国相相提并论,更是远不如夏侯,曾经可说是地地道道的纨绔子弟,平庸至极。

  按理来说,这样一个人,即使知道守不住川中,肯定也不敢直接进京觐见。

  但夏侯元术却还是出人意料来了。

  而此时只是十月初,距离秦逍入京也就三个月而已。

  秦逍并没有像上次召见裴孝恭那样,召集满朝文武在朝中相见,而是单独在御书房见到了这位富贵半生的安西侯。

  跪拜在下面,秦逍能够感受到夏侯元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恐惧。

  “路上辛苦了。”秦逍声音却是很柔和,抬手道:“安西侯平身吧!”

  夏侯元术额头满是冷汗,道:“臣……臣进京面圣,是求圣上降罪。夏侯氏罪大恶极,臣罪责难逃,愿向圣上献出项上人头。只……只求圣上宽厚仁慈,能够宽恕夏侯氏的大罪!”

  秦逍却是咳嗽一声,从御书房后门处,却是一道身影饶过屏风,缓步走出来。

  来人一身宫装,姿容清美,轻步走到夏侯元术身边,伸手搀扶。

  夏侯元术见有人搀扶,只以为是宫女,扭头看去,只瞧了一眼,脸色大变,吃惊道:“倾……倾城!”

  前来搀扶他起身的女子,竟赫然是国相夏侯元稹之女夏侯倾城。

  夏侯元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夏侯倾城竟然会在京都,更想不到她就在天子的御书房内。

  “二叔,起身吧!”夏侯倾城显然比秦逍当年初见要成熟不少,轻声道:“圣上有话和你说。”

  夏侯元术颤巍巍站起,秦逍已经温言道:“安西侯,朕想问你,为何有胆量进京?你不担心有去无回?”

  夏侯元术略有些尴尬,低着头,不敢回话。

  “朕知道,你敢进京,是否因为国相有什么嘱咐?”

  夏侯元术一怔,竟是脱口道:“圣上怎么知道?”话一出口,便知道漏了底,更是尴尬。

  秦逍叹道:“外面都传言是朕杀了国相,但事实并非如此。当年夏侯篡位,国相虽然是帮凶,但他也是被强拽到那艘船上,为了夏侯氏能够活下去,他不得不走到黑。说句实话,倾城和国相对朕有恩,当初如果不是他们,朕可能早就为人所害。京都之战后,朕本意是要让国相前往杭州养老,倾城也正好在旁尽孝。但国相过不了自己心中那道关,只觉得背叛了李唐,无颜活下去,自饮毒酒而去。”

  夏侯元术叹道:“臣知道。兄长从川中启程之前,令臣帮他找毒药,服毒之后,半个时辰左右才会发作毙命。臣当时很是惊骇,但兄长说的很清楚,他进军京都,不成功便成仁,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此后圣上宽厚,让许多西川将士安然回到西川,其中有兄长的护卫骑兵,他们给臣带了兄长最后的嘱咐。”顿了一下,看了倾城一眼,才道:“兄长派人嘱咐我,如果他在京都战败,臣便可以将手头的事情安排好,然后进京向圣上请罪,是生是死,全由圣上裁决,也算是夏侯家向李氏皇族请罪!”

  夏侯倾城只是握着夏侯元术的手臂,神色有些黯然。

  “国相有大智慧。”秦逍感慨道:“他老人家知道,仇恨总需要化解。安西侯,朕也不瞒你,朝中文武都是主张尽快取回西川,兵部甚至已经开始做了军事计划,如果安西侯负隅顽抗,唐军就不得不兴起刀兵,杀入川中。但朕却一直在等,等着你来京都。满朝文武没有人相信你回来,但朕却相信,你最终为了夏侯氏的前途,还是会鼓起勇气前来。”

  夏侯元术诧异道:“圣上……知道臣要进京?”

  “其实朕对你不了解,但了解国相。”秦逍道:“国相服毒自尽,以此来向朕求得原谅。他这样做,就是想以自己的性命化解恩怨。”缓缓起身,绕着书桌走过来,平静道:“国相临死的那一刻,都在为夏侯家的生死考虑。我思索再三,就感觉国相那般坦然离去,不可能不对安西侯有交代。他当然不希望夏侯家继续与朝廷为敌,更知道川中一隅之地,也根本不可能与大唐抗衡,否则结果只能是灰飞烟灭。”

  “兄长……确实睿智!”夏侯元术叹道。

  “所以朕猜想国相会嘱咐你进京。”秦逍道:“朕一直在等待,只希望安西侯为了夏侯家,能够有勇气前来。”显出柔和笑容,道:“而安西侯也并没有让朕失望。”看了夏侯倾城一眼,微笑道:“倾城,你半个月前来到京都,当时朕就和你打赌,赌安西侯一定会进京,看来真是赌赢了。”

  夏侯倾城嫣然一笑,道:“可是圣上当时并没有说清楚赌注。”

  “因为朕希望等到安西侯抵京之后,再向你说出赌注。”秦逍单手背负身后,凝视夏侯倾城道:“国相临终前,托付给朕一件事,便是要好好照顾你,再不能让你受到任何伤害。朕当时也答应了国相,所以才派人将你接到京都。”顿了一下,才道:“所以朕现在想当着安西侯这位长辈的面,向你征询意见,不知道你是否愿意让朕照顾你一辈子?”

  此言一出,夏侯倾城还没能立刻反应过来,但夏侯元术却立刻听出秦逍话中意思,怔了一下,几乎是瞬间再次跪倒,哽咽道:“臣……臣代替夏侯家恭谢圣上厚恩。圣上宽仁,臣……臣便是粉身碎骨,也要报圣上隆恩!”

  夏侯元术便是再愚蠢,也明白秦逍的用心。

  李家和夏侯家确实是积怨甚深,如果秦逍是个暴虐之人,甚至复仇心极重,他手掌大权,势必要将夏侯家赶尽杀绝,鸡犬不留。

  但秦逍却没有选择那样做。

  他提出要照顾夏侯倾城一辈子,意思自然是要迎娶夏侯倾城。

  夏侯元术不知道这其中是否有男女情愫的原因,但这门婚姻一旦成功,也就是大大化解了李氏皇族与夏侯氏的仇怨。

  实际上秦逍的心思也正是如此。

  凭心而论,夏侯倾城一介柔弱女子,遭受巨变后,已经没有靠山,如同风雨中的娇花,这时候正需要秦逍这样的参天大树来保护。

  秦逍对夏侯倾城始终存有感激之心,所以照顾好夏侯倾城,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此外夏侯氏虽然几近覆灭,但夏侯当政二十多年,国相大肆提携官员,大唐各州郡多有夏侯的党羽,这些人依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如今忌惮于形势,自然是不得不对秦逍效忠,但因为夏侯家的缘故,这些人肯定是日夜忧心,唯恐新君找到时机秋后算账。

  李唐复兴,秦逍心怀天下,需要帝国休养生息,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果各州郡的许多官员一直心存忧虑,这对大唐肯定是大大不利。

  最好的办法,就是消除夏侯党内心的恐惧。

  一旦与国相之女夏侯倾城结亲,李家和夏侯家的仇恨得到化解,这必然会让众多夏侯氏提拔起来的官员担忧和恐惧消散,也能踏实下来真正为朝廷效命。

  于公于私,秦逍都觉得这门亲事有利无害。

  夏侯倾城性情单纯,当然想不到这么深。

  只是她对秦逍本就有好感,此刻见到秦逍微笑看着自己,陡然间也明白了秦逍的意思,却是脸颊一红,低下头,声音极低:“我……我都听二叔的!”

  “傻孩子,还不谢圣上隆恩!”夏侯元术知道夏侯倾城才是维系夏侯家存亡的命脉,见她还呆呆站着,有些着急道:“圣上能照顾你,我求之不得,当然同意!”

  夏侯倾城正要跪下谢恩,秦逍却是一把握住她手臂,摇头道:“不必如此!”看向夏侯元术道:“安西侯,朕依然赐你侯爵之位,不过改为顺勇侯。朕知道夏侯家的老家在荆南,所以朕此你千户食邑。你年事已高,就不必再辛劳,带着夏侯族人返乡生活,不知你意下如何?”

  夏侯元术自然明白秦逍的心意。

  两家的仇怨因为夏侯倾城而化解,但是夏侯家却还是要交出川中的控制权。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其实就是一个交易。

  让夏侯氏能够后继续生存下去,代价是交出手中的权势。

  不过对夏侯元术来说,这也没什么不甘心。

  甚至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换做其他皇帝,恐怕夏侯一族真的死无葬身之地。

  “臣愿意携族人返归故里。”夏侯元术叩谢道:“谢圣上隆恩浩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1868章 东方有使

  川中问题兵不血刃解决,秦逍却也是心中欢喜。

  只是南疆那边迟迟没有音讯,却是让秦逍有些不悦。

  裴孝恭进京进谏之后,秦逍也是一番封赏,依然下旨由其统帅南方军团,秣兵历马,保持对南疆的压力。

  其实解决南疆问题,对秦逍的总体战略来说尤为重要。

  南疆问题如果不解决,裴孝恭的几万兵马就只能被拖在南方。

  这些时日,秦逍几乎每夜都是和媚儿在一起。

  这当然不只是为了和媚儿亲热,最要紧的是跟随媚儿学习治国之术。

  媚儿毕竟辅佐夏侯多年,对于政事还是颇为了解,将许多经验都教授秦逍,而且对秦逍一一分析大唐各州的情况,甚至各州的官员才干她都尽自己所知告诉。

  一段时间下来,秦逍对于大唐帝国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中诸事复杂,也让他明白了打天下难而治天下更难的道理。

  秦逍知道,夏侯当政最后这些年,帝国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太多的弊端,许多问题积压下来,甚至已经达到积重难返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帝国恢复繁盛,首先便是要祛除诸多弊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一点秦逍倒是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他本就是勇气过人之辈,帝国身上既然有毒瘤,那他也有足够的勇气去拔除。

  不过也正因为帝国本身的问题,所以很多事情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收复西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要收复西陵,就需要招兵买马,豢养兵马,就需要国库充盈,要让国库充实,自然不能盘剥百姓,只能是让帝国走上正轨,百姓的生活富足,才能够让国库开始充实。

  所以当下根本不可能在帝国进行大肆军备。

  收复西陵的兵力,只能是从既有的兵马之中进行调动,而其中最主要的两支兵马,就是南方军团和东北龙锐军。

  顾白衣坐镇东北,训练骑兵,这是从一开始就为收复西陵做军事准备。

  但只是东北练兵,力量还不足以与兀陀汗国力拼。

  集结于徐州的数万兵马,秦逍已经下旨各州兵马返回本州,虽说到时候可以从各州抽调一部分兵力,但毕竟各州也需要兵马坐镇,如果所有的兵马全都集结到雍州,大唐各州空虚,说不准就会生出事端。

  如此一来,南方军团那几万兵马就显得尤为重要。

  维持南方军团和北方四镇的兵马,每年帝国财政就要承担不小的压力,如果继续招兵买马,只会让本就虚弱的国库雪上加霜。

  所以秦逍的思量,便是率先解决南疆问题,从而解放南方军团,调往雍州备战。

  而且从媚儿口中也清楚得知,南疆一直维持着两万兵马的兵力编制,这实际上也成了南疆两郡最大的负担。

  以两郡之力长期豢养两万兵马,对南疆百姓来说,其实是苦不堪言的事情。

  慕容氏对南疆两郡一直都是征收重税,如此才能勉强支撑军费开支。

  但这也导致南疆百姓慕容氏怨声载道。

  实际上南疆这些年来时不时地就发起动乱,只是慕容氏手中这两万兵马的力量实在太强,一次又一次将动乱扑灭下去,但也因此慕容氏在南疆的根基实际上早就动摇。

  如今南疆的情况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般平静,甚至早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慕容长都要维持两万兵马的庞大开支,就只能向南疆百姓征收重税,这就导致人心思动,叛乱时起,如此情势下,慕容氏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兵力镇压叛乱,始终不敢削减兵马,如此恶性循环就根本无法解决。

  如今慕容氏能够依然坐镇南疆,早已经靠的不是威望,而是南疆军这把利刃。

  这支军队一旦衰弱甚至解散,慕容氏也就大难临头。

  媚儿也是解释,夏侯在位之时,南方军团其实有机会趁南疆动乱之时进军收复,但夏侯却是担心一旦开战,南方军团会陷入南疆战事,如此情势下,很可能就招致北方诸部的觊觎。

  而且在秦逍拿下东北之前,辽东军名义上虽然隶属于大唐,实际上却是一支割据力量,夏侯对辽东军从来都没有放心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4页  当前第11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6/1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日月风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