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人家都主动送了,李跃也不可能退回去。

  而且只是妾,并非正妻,说明辛粲留着后路,并没有全押在自己身上。

  乱世之中,女人的命运更为凄惨,士族豪强亦是如此,季雍为了自己的前程,能将亲生女儿送给残暴的石宣。

  辛粲送两个侄孙女也不算什么。

  虽是新婚,李跃也没留恋于床榻之间,温柔乡是英雄冢,黑云山成了气候,不等于以后就高枕无忧了。

  四万人的衣食住行,都需要自己操持。

  还有士卒的训练,自己松懈了,下面一定会有样学样。

  军队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性命随时会受到威胁。

  轩辕山之战,给李跃最大的教训是要加强思想建设。

  连亲兵都有人背后捅刀子,可想而知其他士卒。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李跃知道自己不是天生名将,所以在兵法上下了苦功。

  加上后世的见识,还是颇有心得。

  军官们不管识不识字,每天黄昏雷打不动,听李跃讲课。

  没有家国情怀,就为他们塑造。

  没有忠孝信义,现在就进行改造。

  李跃只相信活人不会被尿憋死,历史上岳飞手下颇多水贼山贼,还不是一样成为铁军?

  讲故事还算是自己的强项。

  从夸父追日到精卫填海,从不食周粟到国士无双,再到苏武牧羊……

  华夏有源源不绝的精神源泉,随便舀一瓢足够今人用了。

  每次讲到两汉旧事时,都会爆发阵阵喝彩声,引来外面的士卒围观。

  这时代的人没什么娱乐活动,天一黑就上床。

  李跃的故事寓教于乐,精彩纷呈,自然让他们耳目一新沉迷其中。

  “先辈如此英雄,我等却乞活于异族之下,愧煞人也!”魏山拍案而起。

  原本他这级别的高级将领,不用听课,但闲来无事,也会来听听。

  “三十六骑定西域,十三将士归玉门,壮哉!”梁啸也大受震撼。

  “遥想当年,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汉家男儿,岂可乞活于胡人胯下,令先人蒙羞,情何以堪?”

  讲着讲着,李跃也情不自禁的代入其中。

  当然,故事从自己口中出来,也不可避免了夹带了私货。

  两汉距现如今并不遥远,即便是三国时代,魏蜀吴也是骑在异族头上,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司马家的晋朝却反被异族骑在头上……

  即便如此,衣冠南渡之后,依旧在玩“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那套。

  “他娘的,司马家太无用了,真该一个个拉出去千刀万剐!”一个魁梧军官一巴掌拍碎了木几。

  “驱除羯奴,复我河山!”

  这一次军官们歇斯底里的吼了起来,外面围观的士卒也跟着大吼起来。

  情绪是可以引起共鸣的。

  而仇恨是最好的绳索,将人心串联起来。

  李跃挑选了二十多个口齿伶俐记忆力好的军官,专门设了一个鸿胪曹,负责宣传事宜。

  鸿胪者,鸿声胪传也,也就是传声之意,出自周礼。

  在如今这个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乱时代,身为山贼头子的李跃自然不会在乎逾矩。

  四五千士卒,靠一张嘴肯定忙不过来。

  还允许他们招收能说会道的下属,在军中广泛传播。

  除了个军官讲,李跃还抽出空闲,带着亲卫到士卒中间宣讲。

  士卒们比军官还要淳朴,每每说到高潮出,山呼海啸一般的喝彩,说到司马家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石虎残害汉民事,一个个咬牙切齿。

  有人当场拔刀子,冲着身边的大树乱砍,“气煞我也,气煞我也!”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越是底层的士卒,越是爱憎分明,他们不缺力量,只是缺少一个引路人。

  不知不觉间,李跃与士卒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以前只是将军、寨主,有的只是敬畏,畏惧多过敬重,而现在有几分精神领袖的意思,不少人眼神狂热。

  每当情绪高涨时,李跃就趁机喊出:“驱除羯奴,复我河山。”

  整座黑云山都在巨大的呼喊声中震动起来。

  很多人也终于明白这八个字背后的意义。

  不为别的,只为对得起自己的祖宗,对得起自己的后代。

  不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异族的奴隶,不让自己的妻女成为乱世中的口粮,更不让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被外族占领,让他们的子孙在上面繁衍生息……

  一整个冬天,黑云山都笼罩在这样的气氛中。

  故事会口口相传,情绪也会自己扩散。

  有了共同的仇恨共同的追究,人心凝聚在一起,训练的更刻苦了,没人再抱怨军法严苛,没人再抱怨赏赐太少。

  这场战争不是那一个人的,而是为了所有人,包括自己的祖先和自己的后代……

第八十七章 七曹

  如今黑云山暂时不缺粮食,李跃也舍得拿出来给士卒们补补身体。

  一日两餐,增加到一日三餐。

  早餐粟米粥,午餐晚餐尽量吃干的,每三天必有一顿肉食。

  有了鸿胪曹,李跃轻松了一些。

  他们能一字不差的将李跃的故事重复出来,勉强能做到声情并茂。

  即便重复,士卒们也百听不厌。

  除了士卒,鸿胪曹有时还会深入百姓之中。

  而每次宣讲,都是人山人海,几乎所有人都到齐了。

  说到激昂出,人人手舞足蹈,说到苦难时,人人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大多人都感同身受。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百姓也没闲着,女人们织草衣、编草鞋、缝皮衣,男人们在山上养鸡鸭鹅猪羊,种些蔬菜,山下的沼泽蓄满了水养鱼。

  不过另一个问题也日益凸显。

  三四万人口,在这时代不是个小数目,差不多是一个小郡的人口。

  汉时十二万户以上为大郡,以下为小郡,但经历三国混战,八王之乱,以及石虎的暴政后,北地人口锐减,尤其是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原,人口不是被掳掠到河北,就是南下投奔江东去了。

  荥阳周围的县能有一两千户就算不错了。

  此次瘟疫,北边的巩县直接成了无人区,到现在尸体还没人敢去收。

  京县也遭到重创,只剩七八百户。

  石虎攻青州曹嶷,作为郡治的广固一共也才三四万人,被石虎屠的只剩七百口……

  山上人多了,挤在一起,各种事情也就出来了。

  形成一个个大小团体,动不动就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

  李跃分配下去的粮食,也被一些人上下其手,有人吃撑,有人吃不饱……

  口号喊得再响亮,内部制度跟不上也是白搭。

  所谓制度就是动员能力。

  羯赵虽然残暴,但屡败屡战,动则十几万大军,后面跟着几十万的民夫,这种恐怖的动员力,正是它强大的基础。

  “如今我黑云山不是土匪寨子,应该设置各衙署,管理军民。”李跃召来薄武、周牵、辛粲、魏山、梁啸、曹堪等大小头目商议。

  这半年以来,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不是天灾就是人祸,焦头烂额,也没时间仔细梳理内部。

  现在外部环境有所转圜,梳理内部成了当务之急。

  “这些东西老夫怎懂?将军拿主意即可。”薄武资历最老,最先发言。

  “我等只会打打杀杀,将军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魏山跟着附和。

  李跃原本也没指望这两位。

  以前黑云山一团乱麻,大部分原因都是薄武的不作为,否则凭乞活军的实力,哪轮到赵广出头?

  这似乎是乞活军的特点,没有目标,更没有志气,只想抱大腿乞活。

  可以依附王浚,可以跟着苟晞打石勒,也可以掉头归附石勒……

  “此时易尔,可外设郡县,内设将军幕府。”辛粲自从献上两个侄孙女后,在山上的地位陡然提升不少,以前算是外围人员,现在挤进了核心圈子。

  毕竟是士人出身,还是有点东西的。

  “辛老试言之。”李跃兴趣大增。

  辛粲道:“汉有六曹督管国事,分为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两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晋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依属下之见,可直接用之。”

  这时周牵拱手道:“我黑云山自有黑云山之形势,不可一概而论,此事极大,当慎之又慎,一旦制度不合时宜,必留隐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