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558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李仪别的不行,但这两年生了四个皇孙,两个皇孙女,也算是为宗室开枝散叶了。

  至于谁在暗中兴风作浪,李跃并不担心,这么大的国家,各种利益关联错综复杂,没人搅风搅雨反而不正常。

  局势还在控制之中,太子的地位动摇不了。

  增加海军投入,以及一年半后出征草原,在朝堂上稍遇阻拦,不过最终还是通过了。

  远的不说,仅仅是从辽东、百济、倭国等地运回的资源,就带动了幽、平、沧、青等州的发展。

  这还不算出海捕鱼和晒盐的收获。

  以后收复交广二州,那里的粮食、海珠、海产等也要通过海运送回内陆。

  华夏历来其实并不反对开拓海洋,西汉最鼎盛时,有一支二十多万水军的楼船军,拥有四千多艘战船,配套的还有各种航海占星书,根据星象,确定方位、天气。

  如《海中星占验》、《海中五星经杂事》、《海中五星顺逆》、《海中二十八宿国分》等。

  更牛的还有曹魏大数学家刘徽的《海岛算经》,从名字就能看出是测量地形海距的。

  文学馆还从汉书中翻出一段往事,汉朝时便有使节从雷州半岛出发,经过南海到达黄支以及已程不国,学士们考察加推测,黄支国应该是天竺的东南岸,已程不国则是后世的斯里兰卡。

  更让李跃惊异的是,海航司整理前朝旧档,发现一本东汉时所著的《异物志》,对南海地形有极为详尽的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叶锢之,至此关,此磁石不得过”……

  其实想想也知道,大汉那么多的使者,其实就是华夏文明的探索者,其足迹肯定不局限于西域。

  向东,探索过半岛和倭国,西南探索过天竺,南面巡视过南海以及南洋诸国,而西面,到达的区域更远……

  李跃个人觉得汉代时,华夏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地理探索。

  华夏从不缺少探索精神。

  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一个简单的例子,从中原到河中地区,要翻越高山、涉过沙漠戈壁,还要面对各种野蛮部落,简直是九死一生。

  难度比从欧洲到河中地区难太多了,然而尽管如此,很多汉使穷尽十几年,不忘初心和使命,往返于绝境之上,带回各种水果、庄稼,使其在华夏生根……

  既然有前人摸索过,事情就好办多了。

  循着汉朝的足迹向前即可。

  李跃赶往尚武堂,三百七十三名子弟即将毕业,被召集起来。

  李跃让人挂起自己制作的世界地图,前世并不是地理专业,很多地方也不准确,但作为启蒙,和前进方向足够了。

  “大梁的未来在海上,华夏的未来在海上,尔等之未来亦在海上,祖宗先烈跋涉四方,遂有两汉之强盛,昔有汉使,今亦当有梁使,朕在此一问,可有敢效张骞、班超、傅介子、甘英、苏武者乎?”李跃在台上慷慨激昂道。

  十六国南北朝,虽是一个充满苦难的时代,但苦难也磨砺了人的精神和意志。

  “愿!”

  台下异口同声道,当即站出两百多英气勃发的青年。

  张骞、班超、傅介子、甘英、苏武这些人事迹原本也是尚武堂的课程之一。

  “我大梁儿郎亦将不逊于大汉也!”李跃感觉自己亲手推开了一个时代的大门,当即提拔这些儿郎而郎官,每人赐百炼环首刀一把,刻着“大梁使者”的铜牌一副,蹀躞带一条。

  十六国大乱,胡人东迁,文化互相融合,蹀躞带、圆领袍早已有之。

  好东西不管胡夏,拿过来就用,李跃从无心理负担,更不愿固步自封,文明也需要兼收并蓄。

  “赵衡,开拓四海,造福华夏!”

  “臣定不辱使命!”

  “王升……”李跃亲自发放众人,一个个勉励着。

  念到第二十七人的名字,顿时一愣,“李儁。”

  “臣在!”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郎站在面前,眉眼与李跃有八成相似,只是更加朝气蓬勃,正是李跃第九子李儁,其母拓跋玉树。

  周围其他子弟、护卫、官吏齐齐望了过来。

  “可敢开拓四海造福我华夏乎?”李跃厉声道。

  别人的孩子能抛头颅洒热血,自己的孩子也能。

  “有何不敢?身为皇族,当为天下先!”李儁大声道。

  李跃心中一阵宽慰,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这说明自己这么多年的教育没有错。

  皇族不是躺在江山社稷上的蛀虫,身上承担的责任应该更大。

  能力如何暂且不论,关键在于有没有这个胆量。

  而且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

  “好!”李跃拍了拍他的肩膀,忽然发现,他比自己还高半个头,身材魁梧健硕。

  李儁举起环首刀和使者铜牌,当即就有人吟道:“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亮。

  一个国家的未来,其实就在这些年轻儿郎身上,因为他们有热血和豪情,年纪大了,往往计较于各种利益得失。

第七百四十七章 纺织

  李跃将这两百三十二人先调入海航司,学习航海知识。

  汉使孤身出使四方,是当时的形势所迫,张骞、班超、傅介子、甘英、苏武都是活下来的人,更多的无名英雄逝于半途。

  李跃不愿这些忠勇儿郎白白流干热血,使者是个技术活,开着楼船、提着环首刀,一样能完成出使任务。

  这世上有些国家就是贱骨头,不用刀子,他们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汉朝的几个使者,活下来的都不是善类,在人家地盘上杀人放火,一言不合,直接拔刀。

  朝鲜杀汉使,也是汉使涉何先杀别人的大将。

  南越杀汉使,则是因为使者安国少季出使到人家太后的床上去了……

  在内,李跃推行忠孝仁义信,温良恭俭让,在外就不必,有时候刀子解决问题效率更高一些。

  再说走海路,一去就是一船的人,再怎么低调人家也不相信。

  李跃专程修改了海航司的课程,突出一个武德充沛,遇上事,先别讲道理,先动刀子。

  这些儿郎们在尚武堂学的就是武艺兵法,武艺不会差到哪去。

  在航海司待了两三个月,就直接赶赴青州,适应适应海上。

  “出门在外,多多当心。”李跃为李儁送行。

  “父皇放心,儿臣别的不敢说,武艺骑射在尚武堂无人能比。”李儁性格比较张扬,在李跃面前也放得开一些。

  “一个尚武堂而已,天下英雄豪杰多的是。”

  “那儿臣就去与他们会一会,方能有所进益!”

  年轻人总是勇往直前。

  “有志气。”李跃赞道。

  李儁一拱手,“父皇保重,待儿臣奏凯而归!”

  说完,勒转马头跟着大部,迎着朝阳向东而去。

  战马驰骋在官道上,旌旗猎猎飞扬,仿佛雄鹰一般。

  “陛下,拂菻有使者至。”卢青拱手道。

  “拂菻?”李跃一脸懵逼,波斯、拜占庭、罗马这些名字还算知晓一二,拂菻还是第一次听到。

  “极西之地有大秦,其人以都城拂菻自称,三国曹魏时,重续西域,增辟新北道,由由玉门关转向西北,过车师前部,然后转入天山北麓,穿越乌孙、康居、奄蔡等国,再西去三千里。”卢青显然做了功课。

  大秦就是汉代对罗马的称呼。

  听卢青的描述,应该是拜占庭才对。

  “哦?他们不远万里来大梁作何?”李跃没找上他们,他们却自己找上门来了。

  “买卖丝绸。”

  桓温灭成汉,收复蜀中,拜占庭人通过凉州张氏与建康取得联系,重新恢复商路,他们对丝绸的狂热远超常人理解。

  “这是好事!”对做生意的人,李跃双手欢迎。

  大梁重新安定西域,为的就是商业利益。

  东方的丝绸运过去,价比黄金。

  李跃也有意将瓷器、茶叶、纸张、漆器等输送过去,将关西彻底激活。

  财富只有流动起来,才能造福于民,否则就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最终转化为土地,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局面。

  如今天下一统,蜀地和江东的丝绸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经济的经字就带着一个丝字旁,别说丝绸,即便是寻常布料,也能与钱挂钩,是硬通货。

  历史上的那些大国崛起,都是靠纺织业。

  “此事交给你去谈,将瓷器、茶叶、漆器、纸张也推广给他们。”李跃揉了揉额头,忽然想到了棉花,这玩意儿不仅保暖,还是文明的催化剂。

  历史上英美的庄园,主要就是以黑奴种植棉花,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是跟纺织业息息相关。

  如果大梁培育出合格的棉花,产量上去后,辽东、漠北、西域就都不是问题了。

  几乎每场大雪,洛阳城中都会冻死人。

  国都洛阳都是如此,可想而知其他地方了。

  “领命。”

  卢青离去后,李跃赶紧找王猛询问棉花的情况。

  周牵在陇右鼓捣了三四年,也该出成果了。

  “棉花?”王猛一脸茫然,南方的战事还在继续,近十万大军的后勤还挂在他身上,收复的土地也要重新规划州县,委任官员,尚书省忙的晕头转向。

  “臣想起来了,去年秋收大司农运回两万多斤的棉花,陛下正在攻打柴桑,战事紧急,臣一时疏忽了。”

  “江东战事完结后,你休沐一个月,养养身子,看瘦成什么样了。”李跃实在有些看不过去。

  王猛一做起事来,没日没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5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8/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