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547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陛下快看,城门开了!”卢青指着西面城门。

  李跃望去,西城门果然打开,一队人马走出,接着,南岸传来阵阵欢呼声,“降了,降了……”

  谢玄就这么投降了……

  李跃心中略感复杂。

  虽说降的有些晚,还是避免了一场厮杀。

  而且谢玄在接下来的大战中还有用处,武昌、柴桑等城,或许也能兵不血刃的拿下。

  总之谢玄投降,对江东人心是一次冲击。

  死在战场上也就罢了,如今他投降,李跃就不能杀他了,这也是规则之一,随意践踏规则,一定会遭到反噬。

  就像笼罩在司马家头顶的魔咒一样。

  “谢玄投降,或可离间谢安、桓温二人!”卢青兴冲冲道。

  李跃思索了一阵,摇摇头,“你太小看谢家了,以谢家的实力,以及眼下形势,桓温巴结他都来不及,怎会对付谢家?什么叫共治江东?桓温登基称帝,不等于江东就是他的。”

  离间之计对付一些低段位的人还行,对付桓温、谢安这种权谋高手,无异于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朕四路进伐,数十万将士,何愁江东不灭!”李跃正色道。

  梁军优势在战场上,正面决胜最为稳妥。

  “陛下英明。”卢青恭维了一句。

  过不多时,江南几艘大船缓缓驶来,一行楚军将吏走出,为首一人卸去了盔甲,褒衣博带,神色从容,“败军之将谢玄,拜见陛下。”

  虽然战败,脸上一股英气凝而不散。

  李跃勃然作色,“既知必败,为何抵抗王师至今?”

  谢玄身后几人身体一晃,一脸惊恐。

  谢玄神色如常,“玄昨日为楚臣,自然要为江东父老抵抗陛下。”

  “今日为何又要投降?”

  “陛下智计百出,旬日之间,于夏汭江陵来回三次,先破乐乡,再困我军于夏口,孙吴用兵不过如此,罪将自知不敌,为避免将士无谓死伤,故而投降上国。”

  谢玄神色虽然不卑不亢,但言语间却多有恭维。

  一句“上国”就将李跃架了起来。

  “谢家子弟果然非比寻常。”李跃叹了一声。

  无论多么不齿江东的那帮士族门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之中的确有些人物,并不全是酒囊饭袋。

第七百三十二章 家族

  谢玄投降,连带一万余水军,七千多北府军。

  李跃也不管他们同不同意,强行收编,单独设为一军,将随军的鸿胪吏全部撒入其中。

  “江东是兔子尾巴长不了,跟着桓温你们什么都没有,跟着大梁平定江东后,没人分田两百亩,军功另算!”

  大军一路东下,鸿胪吏们一路开始宣传。

  “真的有两百亩田?”

  从古至今,所有人对土地渴望异常偏执。

  土地就是最稳定的财富,其他所有权力、势力等等,其实最终都转化为土地。

  李跃掏出这东西,不愁没有上钩的鱼儿。

  “我大梁什么时候言而无信?北方寻常百姓都能分四五十亩田地!陛下说了,不论南北都是华夏,自己人不打自己人,也不骗自己人!”

  梁国的信用还算不错,李跃又注重舆论宣传,因此在天下人眼中,大梁形象还算正面。

  “万岁!大梁万岁!”

  营地中很快就响起了欢呼声。

  鸿胪吏侵淫此道十几年,寥寥数语,就能刺激起他们的欲望。

  不过这世上总有些人顽固不化,有些人受了谢家和桓温的好处,对江东死心塌地,只想与家人团聚,跪在营地中恳请。

  思前想后,李跃索性将他们放了。

  一来显示大梁宽仁,减少底层士卒死战之心。

  二来,让他们将对大梁的恐惧带回江东,这些人已经破胆,即便下次出现在战场,也没胆量与黑云军为敌,强行留下,反而是一大隐患。

  李跃对屠杀平民士卒没什么兴趣。

  天下大乱至今,死的人足够多了。

  前前后后,一共留下七千水军四千北府军。

  “陛下之策甚好,然则……江东未必有如此多的良田。”谢玄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江东一向富足,两三百万亩良田还不是轻轻松松?”李跃笑的有些不怀好意。

  汉朝鼎盛时,田地五到六亿亩左右,而当时还未大规模开发江南,集中在中原和关中地区。

  东晋偏安江左,唯一的贡献就是将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了江南,开发了广州、交州地区。

  不说多的,一亿亩良田肯定拿的出来,要知道东吴经营江东八十多年。

  谢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些田大部分掌握在士族手中。

  “知道桓温为何失败么?”李跃问道。

  谢玄道:“三败于北伐,威望尽失,又着急篡位。”

  “错了,原因只有一个,庚戌土断畏首畏尾,不彻底。”

  桓温知道问题的症结,但因为他本身就是士族的一员,所以多多少少为士族的利益考量,解决了北方流民户籍问题,也的确遏制了土地兼并问题,为后来的刘宋奠定了基础。

  刘裕掌权后,延续庚戌土断。

  但只是遏制,没有根除。

  “士族传承数百年,若无士族支持,大梁……在江东只怕举步维艰……”谢玄脸上划下一滴冷汗。

  江东土地就那么多,既然分田给普通士卒,肯定要从士族手中拿。

  李跃望着谢玄,“朕从黑云山上杀下来,哪一步不是如履薄冰千难万难?士族也罢,豪强也罢,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而且士族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这几十年来,江东士族们于华夏有何贡献?”

  北方基本完成了一轮对士族豪强的梳理。

  没道理一统天下,还要将这些江东士族当祖宗供起来。

  人家关西士族好歹还在凉州抵抗过胡人,两次救援长安,三次击败羯赵,为华夏在凉州延续一线烟火。

  江东这帮士族除了给北伐的仁人志士拖后腿,就是兼并土地。

  谢玄被李跃问的一愣,半晌才幽幽道:“陛下欲如何处置谢家?”

  见他问出这个问题,李跃心中颇为失望。

  这个时候不担心江东百姓、将士,却只想着谢家。

  “那就要看你的表现,朕可以容下谢家,也可以不容!”李跃眼中噙着一抹杀机。

  两汉的士族还算是华夏的脊梁,但两晋的士族只是一群腐虫。

  谢玄沉默许久,才拱手道:“臣知道如何做了。”

  “朕拭目以待!”李跃对谢玄还是有几分期待的。

  当即封他为平东将军,率领归正过来的七千水军四千北府军向武昌挺进。

  李跃率大军紧随其后。

  卢青担忧道:“谢玄毕竟是谢家人,若是倒戈,为祸不小。”

  “你以为分田之后,还有多少人愿意为桓温和士族卖命?有他没他,都改变不了南北一统的大势!他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如何选择!”

  后世教员靠这一招,推翻了压在华夏头上的三座大山,江东士族是个什么玩意儿?

  如果谢玄倒戈,就给了李跃名正言顺清理江东士族的借口。

  谢玄早已在李跃的算计之中。

  利用他为前锋,直接就能瓦解江东人心。

  “陛下……原来早有妙计……”卢青目光中带着深深的畏惧。

  年纪越大,越是了解人性。

  谢安肯定也希望谢家能在梁国传承下去……

  武昌守军都是谢玄旧部,他率军南下,城中没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了。

  谢玄集合降军,顺流而下,兵锋所指,皆开城投降。

  不过进入柴桑地界,遭到了顽强抵抗。

  柴桑守将乃桓温之弟桓秘,官至辅国将军、江州刺史。

  桓温几个弟弟除了桓云,其他几个颇有才干,桓冲、桓豁,还有一个桓秘,少有才气,能文能武,有所建树,曾率军攻打过司马勋。

  桓家能从三流小族,一跃成为望族,桓温的几个兄弟也不可小觑。

  谢玄挥军猛攻,遭遇顽强抵抗。

  李跃率中军进抵柴桑,亲至前线视察,谢玄倒没有手下留情,北府军卖力攻城,但柴桑也算是一座坚城,短期内难以攻陷。

  “靠他们不行,还是末将来!”张蚝当仁不让。

  “桓温谢安有何动静?”李跃问向一旁的卢青。

  “细作来报,桓温加紧训练新卒,积蓄粮草,梁啸、邓遐二位将军被阻于濡须。”

  李跃之所以没走淮南,就是因为考虑到濡须太坚固。

  当年曹操、曹仁都曾在此铩羽而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5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7/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