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81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如果不是袁谨和部将逼迫,袁真十有八九捏着鼻子认了。

第五百零一章 秦势

  李跃大军返回邺城,百姓出城十里迎接。

  到处都是呼爹唤儿之声,几家欢喜几家愁,欢笑之声也没掩盖失去亲人的哭泣之声。

  尽管李跃避免伤亡,但战场上,总要有人牺牲。

  合肥一战,攻打桓温营垒,伤亡颇大,有数千将士长眠于淮南。

  李跃也只能多加抚恤,在邺城南郊设烈士陵碑,凡阵亡者,名皆刻其上,重加抚恤,四时享受香火,每年李跃都带着家眷前来祭拜洒扫,慰藉英灵。

  王猛还在南阳安排防务,一面防备荆襄反攻,一面威慑关中。

  南阳在手,上庸三郡势如破竹,被徐成南下。

  此次南征大获全胜,虽然没有拿下荆襄,但基本完成了所有战略构想。

  李跃下令将士休沐,与家人团聚。

  刚准备自己也休息几日,不料关中事情又来了。

  苻坚致书恭贺李跃凯旋而归,跟江东一样,自称下国,书信中极尽谦卑之能事。

  但嘴上说的软,手上丝毫不软,关中又有两路大军南下入汉中,伐蜀之意昭然若揭,又加固了蒲坂、潼关、武关三处防御。

  “陛下连年征战,府库空虚,士卒疲惫,今可成大功,当偃甲息兵,蓄养国力,方为长久之道。”回来的第一次朝会,常炜便在殿上劝谏。

  望着常炜干瘦的身形,李跃心中暗叫惭愧,自己率千军万马威风八面,但背后的万钧重担,全都押在他身上。

  实话实说,梁国也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

  《汉书·食货志》有言:三考黜陟,馀三年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馀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岁,遗九年食。

  东汉三年考核一次地方政绩,府库中有余三年食,曰登。

  三登为泰平。

  一个泰平之世需要二十七年的努力,府库能支撑九年的余粮。

  梁国立国没几年,却年年大战,能支撑到现在已经不容易,全靠常炜、周牵等人在后方宵衣旰食,想尽各种办法筹措粮食输送前线……

  “令君之言虽然有理,然则氐秦声势日隆,版图日大,今觊觎蜀中,将成强秦之势,难道大梁就眼睁睁看着起壮大?”刘猗拱手道。

  “秦奋六世之余烈,方有强秦之势,苻坚才几年?绝非大梁之敌,休养数年之后,大梁兵强马壮,府库充盈,关中师老兵疲,可一鼓荡平之。”常炜对苻坚不屑一顾。

  苻坚能崛起这么快,是因为周边没什么成气候的势力。

  凉州还是因为内乱才被苻坚得手。

  李跃深以为然,如今就算想干预关中,也没有那个精力,“令君所言甚是,今日起,息兵罢战,全国上下,鼓励开垦荒地,官府免费租借百姓耕牛,荥阳、山阳铁坊多打造农具、水车,多修官道、水渠、运河。”

  对付氐秦,要么不出兵,要么一击致命。

  石虎没弄死苻洪,让苻家越来越强。

  桓温驻兵灞上,最后关头,让苻健喘了一口气,被反败为胜。

  小打小闹没用,只有泰山压顶,一战定乾坤,不给苻坚任何机会。

  朝会结束,李跃照例让常炜、崔宏、刘应、卢青几人前来商议国事。

  有些话不适合在朝会上说。

  “苻坚拿下蜀中,对大梁反而有益,桓温为何不经营蜀中?盖因今日之蜀,非三国之蜀也,豪强、诸族混战不休,山贼林立,百姓稀少,犹如鸡肋,需分兵防守,数十年治理,方可恢复昔日天府之国,蜀中与关中山川远隔,若苻坚投入精力其中,则关中必定空虚。”崔宏拱手道。

  李跃眼神一亮,这番见解倒是出人意料。

  蜀中在经历成汉两代暴君的摧残,早就不是昔日的天府之国。

  否则桓温也不会掉头就走。

  并不是地盘越大,实力就越强。

  也不是所有地缘板块都如关东这么优良。

  关东能有今日,是经过东汉、曹魏两三百年的经营,魏武开河北运河,司马懿令邓艾修淮南运河,方有如今的数千里沃野。

  而关中从东汉开始,便没落了。

  苻坚最大的问题便是缺少人口,即便拿下凉州,也无法跟关东相提并论。

  “大善!”李跃放下心来。

  秦汉时,蜀中粮草能走汉水输送关中。

  但汉初,武都地震,西汉水被迫南下,被嘉陵江吞并,史称嘉陵夺汉,汉水改变流向,自此汉中、蜀中粮草转运关中极为艰难。

  诸葛武侯都束手无策,更不用说苻坚。

  “陛下可反其道行之,下诏苻坚,令其缓攻蜀中。”刘应拱手道。

  苻坚数路大军云集汉中,裤子都脱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射,越是不让他伐蜀,他越是积极。

  李跃点头,“可!”

  如今梁国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放眼天下,无人敢动,唯一欠缺的就是家底了。

  只要不出什么重大战略失败,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家底不是问题,悉心经营便是。

  未来几年将是梁国的发展期,李跃准备从明年开始,十六万黑云军除了精锐的左右骁骑、左右前锋四军,其他驻军也开始屯田渔猎。

  制衡苻坚,也不必全用武力。

  李跃手中筹码很多,这也是大国的优势。

  商议了一个时辰后,李跃设宴招待众人,没什么佳肴珍馐,也就一些胡饼、牛羊肉。

  李跃恭恭敬敬的给常炜敬了一樽,“若非令君,朕焉有此胜?”

  “此乃臣之本分。”常炜不仅干瘦,才四十几岁,头发一片花白。

  当家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给一个喜欢征战的君主。

  这一夜,李跃和常炜都多喝了几杯,还是李跃用御辇、宿卫送其回府。

  次日起来,正觉疼痛,刘应匆忙前来禀报,“陛下,大喜,江东龙骧将军袁真与冠军将军邓遐,携东关归降大梁!”

  李跃愣愣的看着刘应,足足五个呼吸,才反应过来,“袁真投我大梁?”

  “千真万确,司马昱欲扶植袁真对抗桓温,桓温先行一步,诬告袁真作战不力,坐视合肥大败,建康惧桓温之势,将北伐失败之罪推给袁真,袁氏部曲当场起兵,杀出濡须,得邓遐接应,乘水军战场北上!”

  来投的不仅是袁真、邓遐,还有最缺的水军战舰。

  濡须之战,李跃见识过袁真的老辣。

  “会不会是江东的诈降之计?”李跃揉了揉额头。

  “应当不是,江东大败,对我军避之不及,岂敢再兴战端?”

  “拜袁真为左抚军将军,庐州刺史,成德侯,邓遐为右抚军将军,怀安侯!”李跃大喜。

  这还是第一次有江东大将北投,意义极其深远,这说明江东的正统在瓦解,李跃不吝重赏,给江东文臣武将做出一个表率。

第五百零二章 激励

  汉魏以来,被封为龙骧将军和冠军将军的,都不是寻常将领。

  袁真的手段李跃算是见识过了,一员老将,还是陈郡袁氏出身。

  邓遐提剑入水,斩蛟而出,还重伤了苻苌,绝对够万人敌的级别。

  如此一来,大梁万人敌水准的有三人,张蚝、刘牢之、邓遐,李跃心花怒放。

  江东这么内斗下去,对梁国大有好处。

  连带的东关也成为梁土,东关背后是巢湖,历来就是水军基地,也就说,如今梁国初步具备了渡江灭亡江东的实力。

  而江东的内斗只是一个开始。

  经此一战,桓温想要篡位,就要换条路走,所以江东的内斗只会越来越剧烈,会有更多厌倦江东腐朽的有志之士投奔北国。

  正统基本拿到手,梁国如今要做的不是穷兵黩武,而是增加内部凝聚力,增强国力,周围势力,谁先烂,就出兵吞并谁。

  三国诸葛武侯逝世至今的百余年,基本就是一个比烂的时代。

  后期曹魏、西晋、汉赵、羯赵、成汉、燕国、东晋,一个比一个烂,所以苻坚的前秦才会脱颖而出。

  南征完结之后,梁国进入全面的休养期。

  李跃提倡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国中徭役基本由奴隶代劳,百姓只需要将精力投入在两件事情上即可,种田、生娃……

  为了百姓开垦,李跃将农务也纳入军功爵之中。

  依据开垦的荒田、上缴的粮食,赐以爵位,不过只有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五级,每一级对应了社会地位、福利、宅田、奴隶。

  寻常农夫最多也就能混个不更,即免除更役,对普通百姓吸引极大,对士族豪强吸引不大,他们可以通过科举和战功爬向更高的地位。

  此举也算保证了寻常百姓的利益。

  至于大夫爵,则需要特殊功勋,比如发现新作物,改良粮种,发明新式农具,以及新的耕种方式、提高亩产等等。

  户部推算全国人口当在一千一百万左右,这么点人撒在广袤的关东山川河流上,完全不够看。

  仍旧有非常多的无人区、空白地。

  也就是说梁国仍旧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几年,踏踏实实种田,老老实实增长人口,用心经营关东,力争恢复到西晋太康时期。

  除此之外,李跃连下三道诏令,开放国中所有山川河流森林,每年秋收之后鼓励渔猎,任何人敢以任何名目霸占者,处以重刑。

  想要百姓过得好,光种田不行,农闲时可以狩猎采摘。

  李跃想尽各种办法解放民间生产力,只要民间有了活力,经济、国力自然会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3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1/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