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69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晋军骑兵不多,追不上,也打不赢。

第四百八十五章 耗

  晋军大营中,桓温也在眺望梁国骑兵,只是不知道来的是李跃本人。

  “大司马,敌骑已退。”孟开回营交令。

  桓温却目光灼灼,一言不发。

  孟开乃荀氏女婿,荀羡阵亡,他也一落千丈,因素有勇名,被桓温启用。

  当然,孟开的底细,桓温不可能不知道。

  “孟将军以为此战胜负如何?”桓温收回目光,语气亲切道。

  “若在中原平旷之地决战,我军不是对手,但若是在江淮之间,至少有五成胜算。”孟开实话实说。

  “只有五成么?”

  “李……跃数年间席卷北方,有孙吴之机,魏武之谋,梁军血战四方,冠绝天下,五成胜算还是大司马指挥有方,士卒用命,方可实现!”

  “大胆!”身后亲将呵斥道。

  “忠言逆耳,无妨,孟将军忠心王事,吾素知之,来人赏黄金十斤,名刀十口。”桓温大度的挥挥手,又解下自己的披风,为孟开披上。

  “谢大司马!”孟开感激涕零。

  在江东混,没有靠山寸步难行,而桓温绝对是一个惜才之人。

  不过这种举动,引起了其他将吏一阵嫉妒。

  “若诸位皆如孟将军一般忠勇,何愁北虏不灭?”桓温扫视诸将,目光威严起来。

  而这句话令孟开如芒在背。

  在场诸将,不是江东士族,便是朝中勋贵,天然的有一层隔阂。

  无论孟开在战场上多玩命,始终无法逾越士庶之间的鸿沟。

  “末将与北虏势不两立,决一生死!”众人回了一声。

  “哈哈哈,如此甚好!”桓温挥挥手。

  孟开如蒙大赦一般退下。

  郗超盯着孟开背影道:“何必与其决战?梁军连年大战,粮草不支,只需防守数月,待其粮尽,军心混乱,然后击之,必能擒杀李跃,克复神州!”

  郗超仅凭各种战报,就推算出梁国粮草不多。

  一大原因便是黑云精锐近二十万,而此番李跃南下,只带了七万。

  桓温从案几上翻出一封密信,抚须而笑,“嘉宾真乃吾之子房也!”

  这话让诸将皆是一愣。

  如果郗超是张良,那谁是汉高?

  西中郎将谢万与北中郎将郗昙互看一眼,皆默不作声,他二人皆是桓温提拔,用以笼络谢、郗两家。

  桓温的路线跟司马懿一般无二,没有士族的支持,很难走到最后一步。

  郗超心中一震,却恍若未觉的抖开密信,信是邺城送来的,提到梁军粮草最多支撑四个月,只要撑住了,梁军必会退军,晋军至少收复整个淮南。

  “如此无忧矣,可静待时机。”郗超扫了一眼堂兄郗昙。

  两人一个投入桓温麾下,一个站在江东士族一方,互不影响。

  桓温从软榻上起身,“不错,李跃亲至江淮,乃飞鸟入笼,天赐大功与吾,岂可错过?”

  击败李跃,即便江东士族不支持,也阻止不了他。

  借此次北伐,江东内外大权皆在掌中,江东士族也只能忍气吞声,连镇守京口的谢安都致书请辞。

  桓温一再挽留,征召其为行军司马,谢安不就,隐遁山林,携歌女纵情于山水之间……

  寿春城。

  李跃刚率骑兵返回寿春,就收到崔宏从邺城传来的密信,杨略也等候多时。

  大军南下之后,各种牛鬼蛇神蠢蠢欲动,崔宏重新查到蛛丝马迹,所有线索重新朝向中山刘氏。

  崔宏认为幕后之人就是刘启,只有他才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很多官吏都是他的旧部,又熟悉朝中运作。

  一块中山刘氏的牌匾立着,再加上刘琨从子的身份,就能挑动不少人心。

  当年褚裒北伐,刘启也是第一个响应,青徐兖豫百姓纷纷南下投奔江东,可惜褚裒烂泥扶不上墙,被李农两万骑兵吓退,刘启投奔江东也就不了了之,不得不投降黑云军。

  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当年刘琨在北地坚决抵抗胡人,对晋室忠心耿耿,他的子嗣,岂会遗忘父志?

  南北不大战,他们或许还是大梁的好臣民,一旦南北交战,有些人就情不自禁的怜悯起江东来。

  嘴上不说,背后小动作不断。

  鸿胪吏的那套对普通百姓和将士有效,对他们效果不大。

  不过仔细一想,又有些不对。

  刘启或许心怀江东,但绝不会逼杀刘群,相处这几年,对他的为人多有了解,不至于如此下作。

  李跃回了一封信:“兹事体大,刘氏不可轻动,当有确凿证据,暗中再探,不可令其察觉。”

  “倘若邺城细作有动静,臣怀疑桓温已经知晓我军虚实,所以才坚壁清野,围城打援!”杨略拱手道。

  李跃一震,幕后之人不会闲着没事,凭空浮出水面,肯定是传递情报被崔宏察觉。

  难怪桓温在江东摆出如此架势。

  “传令张蚝率一万精锐前去挑战!高云在旁策应。”李跃收敛纷乱思绪,所有问题终究要在战场上解决。

  两边大背景是对峙,但对峙绝非静态。

  合肥城的守军需要知道城外有援军,黑云军也需上阵厮杀,不然锐气就会下降。

  “唯!”传令兵飞奔而去。

  接着,营外响起阵阵欢呼声,黑云将士等待这一刻多时。

  李跃亲至前线哨探,一天一夜没合眼,躺在软榻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回到黑云山最初的日子,与孟开、崔瑾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再也没有饥饿、寒冷……

  醒来,已经日上三竿。

  洗了把脸,吃了些东西,合肥的战报传回。

  “启禀陛下,张将军与高将军配合,连破敌营三座,斩晋将王珂、孙胜,杀敌三千有余!”斥候在堂外禀报道。

  “我军伤亡多少?”

  张蚝果然生猛,一出手就是尸山血海。

  “伤亡两千有余……敌军三面合围,张将军力竭,在高将军策应下退兵……”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李跃听来听去,感觉自己还是吃亏了,张蚝率领的精锐也只能打成这样,可见晋军防守之森严。

  东路看来很难有进展,只能期待王猛在西路旗开得胜。

  张蚝退回之后,李跃又派出几股人马前去袭扰、挑衅,试图引出晋军。

  但晋军一直按兵不动,固守不出,就这么耗着。

第四百八十六章 忠血

  李跃这边陷入僵持,西路王猛却长驱直入,连克雉县、叶县、堵阳、舞阴、西鄂、博望等城,兵锋直抵宛城之下。

  之所以能如此顺利,一方面是王猛用兵如神,麾下将士用命,另一方面则是桓温将大部分主力调往江淮,能战者,只有桓冲、朱序二人。

  但桓冲朱序又岂是王猛的对手?

  淯水一战,桓冲纠集六万大军以逸待劳,试图围歼梁军。

  王猛以刘牢之、诸葛侃为先锋,徐成为中军,直接平推过去,晋军摧枯拉朽,一败涂地。

  幸亏朱序骁勇,救回了桓冲,否则这一战南阳就丢了。

  晋军退守宛城,王猛安营扎寨,就地打造攻城器械。

  与此同时,汉中之战也拉开了序幕。

  秦军三路进军,司马勋挡住了苻雅,却挡不住姚苌与杨安。

  秦军一入汉中,各地羌氐纷纷响应,开城投降,秦军连下数城。

  司马勋杀伐无度,残忍暴戾,早已失去人心。

  苻坚算是这几十年来少有的仁君,投降者颇多,司马勋转身与杨安战,杨安固守不出,又与姚苌战,姚苌坚壁而守。

  司马勋空有数万大军而无可奈何,只能看着秦军一点一点蚕食汉中领土。

  “桓温集江东精锐于江淮,陛下暂且忍耐,臣先破南阳,再攻桓氏老巢荆襄,荆襄若克,江东大势已去!”

  李跃读着王猛送来的信,感觉脸上一阵发烫,出发时雄心壮志,要踏平江淮,一个月过去了,还在原地踏步。

  人比人气死人。

  不过王猛说的不无道理,丢了南阳,桓温或许无所谓,他对北方土地本来就上心,但如果老巢荆襄没了,桓温就是丧家之犬。

  更严重的是,荆襄在江东上游,经营几年,可以重现当年“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局面。

  如今看来,江淮这一路反而不那么重要。

  西路才是黑虎掏心。

  这么一想,李跃心中舒畅了不少,安心在寿春城中等待着。

  桓温现在是顾东顾不了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3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9/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