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64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颇有些乐不思归之意。

  不过王猛似乎并不怎么待见他,“慕容垂雄杰也,今其自入罗网,不可纵虎归山!”

  慕容垂来邺城已有一个月,还有几天便会辞旧迎新。

  也到了决定慕容垂去留的时候。

  “彼诚心而来,今朕羁之,岂非贻笑天下?”李跃心中已有决断。

  如果说现在的慕容垂就有起兵作乱之心,绝对是冤枉人家了。

  况且他百余骑驰入邺中,早已名扬天下,李跃强行扣留,有损自己的名声。

  今时非同往日,以前在黑云山光着脚,无所不用其极,可以理解,但现在已经穿上了鞋子,就要爱惜羽毛顾及一下名声。

  “陛下莫非要放其回太原?”

  “朕若不放其回返,只怕并州三郡立即倒向苻坚!”李跃笑道。

  这些时日相处,与慕容垂关系融洽,对其性格基本摸清。

  历史上慕容垂起兵作乱,原因很多,但终究没对苻坚下手,只凭这一点,便知此人尚有几分忠义之心。

  再说如果不是苻坚自己出问题,慕容垂不会走到那一步。

  关键在自己,而非别人。

  梁国不走错,慕容垂永远没有机会,如果一个慕容垂都容不下,李跃如何容纳当今天下?

  天下雄杰,可不止一个慕容垂。

  王猛沉默了一阵,拱手道:“既然陛下已有决断,臣不便多言,慕容垂确有几分用处。”

  李跃笑道:“景略无需多虑,朕心自知,再说将慕容垂羁留在邺,便高枕无忧了么?”

  刘渊当年还被羁留在洛阳十多年,被西晋君臣重点关注,最终还不是没看住?

  王猛不反对,朝堂上没人反对。

  离去当日,李跃亲自送行,寒风呼啸,百余鲜卑勇士立于微雪之中。

  李跃为慕容垂披上皮裘,“本欲多留道明几日,然则并州事繁,桓温明年必定北伐,朕亦军务繁忙,就不多留了,他日得空,再来邺城不迟。”

  慕容垂一脸感动之色,“陛下真乃一代圣主,依臣之见,不出十年,天下必归大梁!”

  李跃提鞭西指,“哈哈,借道明吉言!天下之大,非止中土,你我他日若席卷八荒并吞四海,定为汝慕容氏寻一块封地,道明,努力!”

  慕容垂全身一震,惊讶的望着李跃,仿佛一语戳中心中最隐秘之处,一时片刻竟然说出不话来。

  梁国能控制传统汉地加上一个西域就不错。

  但这天下土地绝非只有华夏,不必全挤在中土你死我活。

  想要狗儿卖命,还是要给他一块骨头。

  慕容垂深深一拱手,一句话没说,带着一百多骑向西而去,消失在风雪之中……

第四百七十八章 邀请

  辽东下起了鹅毛大雪。

  风雪中百余骑从东而归。

  这一年是燕国最艰难的一年,幽州大败,慕容儁病逝,慕舆根作乱,梁军堵在门前,辽东各城蠢蠢欲动,各种内忧外患险些令燕国崩溃。

  但在慕容恪的努力下,艰难挺过来了。

  即便在冬天,慕容恪也马不停蹄的抚问孤寡,安抚诸族百姓,顺便亲自探查高句丽的防务。

  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燕国衰弱了,曾经蛰伏的高句丽又蠢蠢欲动起来,在南苏(今辽宁抚顺市东苏子河与浑河合流处)对面的纥秃城集结重兵,有重夺故土之意,并不断派出游骑袭扰,试探燕国防御。

  一山不容二虎,燕国占据最富庶的土地,拥有辽东最多的人口,以前兵力强盛,高句丽咽下这口气,如今燕国遭遇重大失败,高句丽卷土重来。

  慕容恪忙前忙后,直到江东使者前来,才急匆匆返回龙城。

  刚换了一身衣服,对着铜镜时,忽然发现镜中人双鬓已经染上了一层薄霜。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燕国内外大事系于慕容恪一身,劳心劳神。

  微微感慨之后,便收起疲惫之色,取而代之的是坚毅沉着,两鬓的白霜添了几分成熟魅力。

  “梁承续冉魏,冉魏承续羯赵,是以梁乃夷狄之国也,晋室乃天下正统,以正讨逆,以仁伐凶,以有道伐无道,安能不克?幽冀本为燕土,为梁所侵夺,此仇不共戴天!入春之后,桓大都督将率十万江东健儿北伐,克复神州,届时关中苻坚亦将出兵,秦、晋、燕三路合攻关东,梁贼虽强,安能不灭?”

  江东派来的使者戴施口若悬河,令燕国群臣心动不已。

  如果三家联合攻梁,梁国再强,也难以抵挡。

  关东原本就无险可守。

  群臣议论纷纷,慕容恪却闭目养神。

  燕王慕容暐坐在主榻上,茫然的看着一切。

  主榻之侧,珠帘之后,一双美目正水汪汪的望着慕容恪。

  待殿中安静下来,慕容恪才睁开眼,避开珠帘之后的目光,“此战之要害,在于苻坚愿不愿出兵,否则凭桓公一人,只怕难挡梁军之锋,吾建议桓公再等一年,继续国力,不战则已,一战而定乾坤!”

  燕国的忧患并未完全平息,幽州大战才过去八九个月,士卒还处于疲惫状态,府库粮草不济,东面高句丽在试探,西面梁国在窥伺。

  慕容恪躲都躲不及,岂会在此时出兵?

  “一年之后,梁贼国势越发稳固,我等更难成事。桓公体恤贵国难处,只需大都督陈重兵于徒河威慑幽州,再令太原慕容将军东出代郡,牵制梁军,击破黑云主力,就不劳大都督忧心!”戴施一脸的自信。

  慕容恪稍稍沉吟之后,点头道:“既然桓公已有成算,就不多言了,然则太原已经脱离大燕,阁下不妨亲至晋阳游说。”

  屯兵徒河,坐山观虎斗,何乐而不为?

  梁晋杀的死去活来,更符合燕国的利益。

  至于慕容垂,慕容恪反而不希望他涉足其中。

  其一,将来慕容恪治理好辽东后,挥兵西进,能与慕容垂互相呼应,东西夹击中原。

  其二,如果不能西进,慕容垂能延续慕容氏……

  戴施眼中一阵失望,没有慕容垂,燕国的威慑力大打折扣,不过桓温原本就没指望慕容氏,真正的盟友是苻坚。

  燕国已经被打残,短期内难以恢复,而苻坚正生龙活虎,麾下士卒精锐,是天下唯一能正面与梁军野战的势力。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告退了,此战关乎天下大势,成败在此一举,还望大都督……尽力……”戴施冲慕容恪拱手。

  慕容恪还了一礼,却没有正面回复。

  戴施退下后,朝堂上又议论开了。

  “桓温不过借北伐之名,行司马懿之旧事而已,克复神州不过空谈,某料江东必败,大都督万不可牵涉其中!”丞相封奕拱手道。

  慕容评道:“若梁国击败桓温,乘势而入江东,天下还有谁是其敌手?”

  封奕冷笑一声,“将军大可放心,江东进攻不足,防守确实绰绰有余,一旦梁军直抵江北,江东上下必同仇敌忾,只怕李跃将有赤壁之败!”

  “不错,江东精擅水军,梁军仓促南下,必败无疑,届时我军再乘势西进,可收复河北!”慕容德双眼冒光。

  慕容恪摇了摇头,“李跃、桓温皆当世枭雄,岂会不知?西进之事休要再提,目今威胁最大者,乃高句丽也,不破高句丽,谈何西进?”

  巡视南苏之后,高句丽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只怕冰雪一消融,高句丽大军就会攻来。

  高句丽的扩张野心不比燕国小。

  三百年来,从玄菟郡扩张至今,疆域极盛。

  “国中粮草……多有不济,只怕难以支撑如此大战。”阳骛抛出一个最现实的问题。

  慕容恪道:“明年开始,宗室、豪酋、豪强一体上缴田赋。”

  绕去绕来,又回到问题的原点,悦绾、慕容儁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终于轮到慕容恪出手,而现在也不得不出手。

  一旁的慕容评目光闪烁起来,刚一抬头,正碰上慕容恪的目光。

  “梁国虽强,却并非大势已定,秦、晋、梁三国争锋,辽东得天独厚,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事成,则西出,与梁国再决雌雄,事不成,辽东足以立国,延续国统。国家兴亡,将由东征高句丽始!”慕容恪冲慕容评拱手一礼。

  只要慕容评带头,此事就成功一半。

  辽东相对于中土的优势在于,有一定的纵深,梁国的手一时半刻伸不过来。

  石虎一统北国,几十万大军,终究还是败了。

  而现在的梁国国力还没超过当年的羯赵。

  不过无论慕容恪说的多慷慨,慕容评始终不发一言,仿佛事不关己一般。

  退朝之后,慕容恪方要离去,却被一女官追上,媚眼如丝道:“大都督,太后……有要紧之事相商……”

  这年头中原都风气开放,更不用说燕国。

  兄终弟及,及的不仅仅是江山。

  “天色已晚,吾尚有军务在身,还望回禀太后,真有要紧之事,可朝会上商议。”慕容恪委婉拒绝。

  真有大事,刚才众目睽睽之下,大可畅所欲言。

  这不是慕容恪第一次拒绝可足浑氏的“邀请”……

第四百七十九章 响应

  征战一年,投入六成兵力,苻坚终于拿下凉州全境。

  留苻雅镇守姑臧,苻融押送俘虏、钱粮金帛等,陆陆续续返回长安。

  苻坚为张玄靓一家举办了盛大的接风宴,厚待所有张氏子弟,听闻宋混宋澄兄弟战死,神伤不已,升其子宋林宗为散骑常侍,厚封其为显美亭侯。

  吞并凉州后,新得步骑精锐四万之众,钱粮堆积如山,河西诸胡纷纷归附,氐秦实力愈盛。

  而苻坚提倡儒学,兴办教育,尊崇佛门,立即得到凉州士族的支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3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4/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