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薄武悠悠道:“苻洪深受石虎猜忌,其子侄以各种罪名被残杀,氐人人人自危,朝中为了不被牵连,自然远离他们,以免也被石虎猜忌,枋头拉我们打季家堡,也没安什么好心,意在挑拨石宣与李公,将浑水破向我们汉人。”

  打季家堡原本是乞活军内部的事,现在枋头的人掺和进来,性质就变了。

  只是攻打一座坞堡,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也难怪枋头的人对自己如此客气,原来一直是在利用。

  “叔父为何不早提醒小侄?”李跃有些郁闷。

  薄武打了个酒嗝,“老夫提醒了你,难道就不打季家堡吗?”

  的确,季家堡与黑云山势成水火。

  站在黑云山的角度,枋头主动抛来橄榄枝,难道自己不接吗?

  广宗有广宗的立场,黑云山有黑云山的利益。

  “此乃老夫猜测而已,广宗那边怎么想,谁也不知,不必太在意,他们走他们的,我们走我们的,他日石虎真打来,他们不会手下留情的!”薄武眯起了眼睛。

  人虽然醉了,心却没有。

  石虎活着,乞活军不可能走到一起。

  “侄儿明白了。”

  寒暄了一阵儿,李跃才拱手告退。

  正如薄武所言,广宗怎么想是广宗的事,两边立场不同,虽有香火之情,不必什么事都顺着他们的意思来。

  远亲不如近邻,枋头近在眼前,人家主动找上门来,难道置之不理?

  虽是利用,却也是双赢之举。

  汜水平原开垦完毕之后,周牵又带人补种了豆菽等短期庄稼,然后带人开垦汜水北面的荒地。

  辛勤劳作,让季家堡的人快速融入黑云山。

  季家堡已成过眼烟云,李跃干脆改名汜水堡。

  除了开垦,黑云山上也建起了四座小型坞堡,两座在西山,一座在南山,一座在东山,全都扼守险要。

  北山悬崖峭壁,除非生了翅膀,否则根本上不来,而且北山有烽燧和瞭望台,日夜有人把守。

  沿着山上的各条小溪,还种起了各种蔬菜。

  几乎每个人都在竭尽所能的生存着,没有任何怨言。

  连李跃都晒得黧黑,上午耕作,下午打猎,傍晚骑着马巡视各明哨暗哨,晚上给战兵们讲秦汉三国旧事,重塑他们的民族自信。

  同时也没忘记掺些私货,从高平陵之变到当街弑君,从八王之乱到永嘉之祸,将司马家的丑事一件件的说给士卒们听。

  士卒们恨的牙痒,“俺算是明白天下为何这么乱!”

  “司马家无能,才让我们沦落至厮!”

  “这天下间还有比司马家更无耻的家族吗?”

  “就是,不求他们跟秦汉皇帝一样英明神武,至少要比的上曹魏的皇帝呀……”

  士卒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

  历史上的大王朝,基本都有严重外患,秦汉的匈奴,北魏的柔然,隋唐的突厥等等,唯独晋朝面对的是分崩离析的鲜卑,已经汉化的匈奴,甘愿当打手的乌桓,以及老实种田交租的羌氐。

  但凡司马家有点人样,也不至于被弄得这么惨。

  司马家自己惨就算了,关键还把整个北方的百姓一起拉下水……

  给士卒们讲完故事,李跃还要研习兵书到深夜。

  尉缭子、司马法、吴子,每读一遍,都能深刻感受到前人的智慧。

  基本上黑云山现在遇到的困难都能在书中找到解决办法。

  李跃自知不是用兵的天才,所以分外刻苦。

  日子虽然忙碌,但也无比充实。

  偶尔埋头竹简之中时,也会抬头看着墙壁上两面大旗:驱除羯奴,复我河山。

  当越来越多人的人凝聚这两面旗下的时候,它就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很多人的信念。

第四十五章 重兵

  一个多月,黑云山周围生机焕发。

  今年雨水过分充足,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沉甸甸的低着头,人们脸上的愁苦之色渐去。

  耕战耕战,只会耕田不行,到处兵荒马乱,野兽肆虐,必须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

  黑云山一万四千七百三十二人,除去两千三百多老弱,还有一万两千四百余人能拿刀抗矛。

  全民皆兵是必须的。

  既然扛起驱除羯奴、复我河山的大旗,以后肯定会跟羯人再战。

  黑云山也不可能永远屈居在荥阳方寸之地。

  农闲的时候,李跃和周牵将山众分成二十部,每部五百到七百人不等。

  后备军官们全都撒了下去,组织他们训练。

  长矛、环首刀、弓箭、盾牌……

  这年头只要是人就会耍这些。

  连女人和半大的孩子都能提着刀冲杀,一些断手断脚的残卒更是卖力。

  李跃干脆把武库中的弓拿出来,削些木条当箭给他们练。

  每天两顿饭也尽量吃干的,斥候从虎踞川捕来野羊、野猪、野鹿,肉优先满足战兵,但骨头和内脏熬成汤分给他们,也能沾上些油水。

  人吃饱了,就有力气。

  一些悍妇能赤着脚围着黑云山跑两圈,回来时还不喘气。

  李跃当即组织起一支两百人的女营,交给月姬带着,平时巡巡山打打猎,维护山上治安,调解纠纷完全不在话下。

  这并非李跃首创。

  石虎先后数次下令强召民女数万人入邺,设宫中女官,分置二十四等,东宫十二等,七十多个羯人公侯封国分九等。

  太子石宣、各羯人王公私令征选的美女又近万人。

  石虎选千女为卤簿,设女营,皆穿紫纶巾、熟锦裤、金银镂带、五文织成靴,不过她们存在的意义,只是陪同石虎淫乐……

  忙碌起来,日子过得飞快。

  半个月不到,民兵就有模有样,谈不上多精锐,但协助守山问题不大。

  望着他们的兵器,李跃忽然心有所感。

  羯人都是重甲,寻常刀矛无法伤到他们,山上刀矛的质量实在堪忧,连块石头都劈不开,动不动折断。

  破甲之物,要么长槊,要么重物砸击。

  长槊不用想,打造不易,训练更不容易,所以只能考虑重物。

  石头成了他每日必备的训练,一块十五六斤重的石头,从半山腰搬到山上。

  木匠们还制作了四五辆简易投石车,笨重粗糙,射程短,动不动就出问题,山上本来就不开阔,放置它们,就挡住人,还不如人搬石头投下去管用。

  李跃也就不考虑了,让山民在坞堡、几个路口上多堆积石头。

  山民练到这个份上也不多了,总不能指望他们下山列阵去跟装备精良的羯人血战吧?

  所以最需要改良兵器的是战兵。

  这自然难不倒作为穿越者的李跃。

  骨朵、手锤、狼牙棒应运而生。

  骨朵、手锤算是传统兵器,商周时代便已经存在,汉魏沦为仪仗器具,也曾作为杀牛工具,打造起来也简单,不用长槊那么麻烦。

  轻一些的七八斤,重一些的十五六斤。

  骨朵其实就是长柄锤子,也叫金瓜。

  最凶悍的是狼牙棒,棒头通体以铁铸成,以木柄贯之,可长可短。

  汜水堡中有七千斤铁,锻造农具用了一千五百多斤,还剩下五千多斤,加上战场上收集的断刀片子,断矛等等,可以全部回炉熔炼。

  无论是骨朵、锤、狼牙棒,对铁的质量要求不高,锻造技术更是用不着,也不用在意外型,傻大黑粗就行。

  两天功夫,三个铁匠就弄出七把样品。

  李跃拿起一把狼牙棒,找了个石头一棒子下去,石屑纷飞。

  魏山和徐成立即看出这东西在战场上的价值,简直是为羯人量身定做的,魏山没少在羯人的甲士面前吃亏,“当日若有此物,何容羯奴猖獗!山上也不用损失这么多兄弟。”

  徐成道:“能在战场上使得动此物的,非力士不可。”

  李跃道:“那就挑选力士,严加训练!”

  战兵们吃好喝好,两个月下来,身体强壮不少。

  其实汉人的身体素质一向不错,汉魏时,动不动就身长八尺,李跃以为只是文人们的吹嘘,但来到这世上,才发现并非如此。

  很多人身高不亚于后世,只是营养不良,所以才显得瘦弱。

  一汉敌五胡,除了装备优势,身体优势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李跃见过了羯、氐、羌、乌桓等族,平均比汉人矮了一头。

  当然,这几十年来,羯人骑在汉人头上,吃香的喝辣的,身体素质追上了一些。

  六千多斤铁,一共熔出四百把重兵器,剩下的铁,按照李跃的要求,打造三棱形的破甲箭。

  李跃记得伏牛山系中原本就有铁矿,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弹丸之地,正是凭借宜阳铁山打造劲弩,而被称为劲韩。

  苏秦有言:“韩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天下强弓、劲弩、利剑皆从韩出。”

  宜阳在洛阳之西,李跃够不着,但荥阳之南的鲁阳,也就是李矩坠崖之地,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平顶山,不仅有铁,还有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