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39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桓冲、谢尚、袁真的五万大军,李跃不放在眼中,不过是壮壮声势而已。

  但桓温亲率三万大军入驻宛城,威胁极大,东面是许昌,北面是洛阳,兵力空虚。

  拿下洛阳,踏过黄河,便可以从河内攻打邺城。

  苻坚回军后,立即令邓羌率一万大军进入蒲坂,苻飞率八千骑入驻冯翊,有攻取太原之意。

  而细作回报,苻坚正在跟慕容垂眉来眼去。

  最让李跃无语的是,岳父拓跋什翼健脑后生反骨,也来掺和一脚,“梁王既然已经攻陷襄国,见好即收,燕国安于幽州,梁王全据冀州,从此两家和睦,休养生息,岂不美哉?代郡乃吾家故土,如今收复,合当归还……”

  李跃这几年涵养一向不错,但看到拓跋什翼健这封信,当场火冒三丈。

  代郡是从燕军手中拿下的,关拓跋家鸟事?按他的说法,代郡、定襄、云中、九原都是汉家故地,是不是都该归还?

  再说拓跋什翼健算哪根葱,凭什么调解两家战事?

  凭他是慕容儁的姑父,自己的岳父?

  李跃好气又好笑。

  其实所有势力只有一个目的,阻止梁国击败燕国,吞并幽州,全据河北之地。

  一个强大的梁国对所有势力都是巨大威胁。

  拓跋什翼健反复横跳便是这个原因。

  而江东原本就跟燕国有约在先,自然不会坐视燕国战败。

  “江东虚张声势耳,桓温心在江东,绝不会此时与我军大战,即便其攻陷洛阳、许昌亦难以防守,合肥更是无忧,殿下不必担忧。”刘应越来越有参军的风范,比只会埋头抄抄写写的郑林、卢青强上不少。

  刘琨、刘群的子弟,家学渊远。

  “虽然如此,不可不防,豫州乃我腹心,数年经营方有今日,传令,邯郸高云率一万步骑南下防备桓温。苻坚既然对太原有意,可去信一封,让他会猎太原。”李跃连连下令。

  “殿下此策大妙,以退为进,让苻坚与慕容垂鹬蚌相争!”刘应很快就反应过来。

  慕容垂手上精锐未损,颇有战力,不是苻坚说灭就能灭了。

  此举也是敲打苻坚。

  “拓跋什翼健不是想要代郡么?可以,让他一同出兵攻打蓟城,将来灭了燕国,别说一个代郡,孤把漠北、辽东都封给他!”

  李跃一张大饼呼在拓跋什翼健脸上。

  漠北不是那么好拿的,柔然人越来越强盛。

  当然,梁代联盟能不能走到那一天,还是两说。

  燕国刚露出颓势,他就来玩平衡之策了。

  将来反攻幽州,他还不背后捅刀子?

  “不能再拖了,当速灭慕容恪!”李跃沉声道。

  只要苻坚、桓温不傻,就知道要来拖梁国的后腿,不能让梁国吞掉燕国。

  不过李跃这边没动,慕容恪却动了,大军向中山撤退。

  慕容垂不敢在上党大战,慕容恪留守此地已经没有意义。

  这一退,等于将常山拱手相让。

  李跃派三千轻骑追袭之,却中了慕容恪的埋伏,阵亡三百余军,退了回来。

  不过燕军也冻死不少人,尸体弃于道。

  连出身辽东的燕军都受不了苦寒,更不用说黑云军,路上再被慕容恪伏击,弄不好全军覆没。

  而后方粮草在下雪之初便中断了,没有粮草,大军追击,弄不好就是冉闵的下场。

  这么大的雪,王猛不可能从井陉中出兵,围攻慕容恪。

  李跃干脆固守襄国。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慕容恪这一退,意味着燕军处于全面守势,以燕国的体制,不扩张就只有静静等死。

  雪越下越大,压塌了襄国仅剩不多的屋舍,将士们冒着严寒清理积雪。

  城楼上的斗拱鸱尾上结满了冰挂,连地面都被冻住了。

  城中战马牲畜每天冻死百余头,冻伤不计其数。

  很多将士脸上手上也生了冻疮,甚至有人晚上睡去,到了早上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这不是大雪,已经是雪灾冰灾了。

  比起追击慕容恪,李跃更担心国内,慕容恪跑的了这次,躲不过下次,但国中百姓若是大量冻死冻伤,这几年的积累又白费了。

  多难兴邦,古人诚不我欺。

  好在襄国城中有不少煤饼、干柴,炭火燃起,倒也不那么难熬。

  冻死冻伤的牲畜全部宰杀,供给将士们。

  有了油水,身体暖和多了。

  熬着熬着,风雪消退,天地转暖,冬去春来。

  后方粮草辎重恢复供应,王猛从井陉杀出,攻打常山,防守常山的傅颜不战而走,赶赴中山与慕容恪会师。

  魏山准备出代郡攻打广宁郡,但拓跋什翼健横插一脚,屯兵弹汗山,随时可南下代郡。

  李跃去信一封,让他攻打广宁、上谷二郡,只要打下来,地盘人口就归他。

  但送去信宛如石沉大海,连使者都杳无音讯。

  这翁婿之情连纸糊的都不如,说翻就翻,不过这样也好,他作初一,也就别怪以后自己以后作十五。

  “拓跋什翼健反复无常,定有南下中原之意,殿下不可不防。”刘应提醒道。

  当年冉闵立国,残杀石氏,拓跋什翼健就在草原上召集诸部,要“亲率六军廓定四海”,后来见冉闵太生猛了,杀的诸胡血流似海,遂罢南下之念。

  “五年前北国大乱他都没机会,现在天下大势已定,他还能如何?待孤扫平燕国,下一步便请他回邺城养老!”

  不是李跃看不起这位岳父,有野心是好事,但没眼力就不对了。

  历史上最大的成就就是生了一个好孙子……

  李跃暂时没空理会他,令魏山镇守代郡,防备慕容垂的反扑和拓跋什翼健的被刺,提兵八万北上中山,继续与王猛夹击慕容恪。

  慕容儁尽起蓟州大军,赶赴中山。

  一场雪灾,并未浇灭战火,反而让大战更为激烈。

  中山境内,两边人马加起来,将近四十万。

  恰好,李跃屯兵之地就在当年冉闵被生擒的廉台,既然是台,地势高平,东南面凭临滋水,北面有一条木道沟,不必担心被敌人阻断了水源。

  此地自古便是屯兵之地。

  战国时,赵国与中山国大战,名将廉颇驻兵于此,因此得“廉台”之名。

  东北三里,有一大坟,乃当地百姓为纪念廉颇而作。

  王猛屯兵南行唐,与李跃一西一南威慑中山,如果不是拓跋什翼健拖住了魏山,燕军就会被三路包夹。

第四百四十四章 守势

  “慕容儁病虚体弱,虽号称三十万之众,实则能战者十之一也,夏夷大战,吾为中土豪杰,当助一臂之力,殿下战其前,在下乱其后!”

  一封密信从卢奴燕军大营送出。

  慕容恪退守中山后,慕容儁率大军驰援,燕国除了留在辽东兵力,几乎倾巢而出。

  “他有什么要求?”李跃翻看信笺,没留下任何身份线索,连字迹都是当世常用的楷书。

  “没有任何要求,也未标明身份,昨日单人独骑,交给我军斥候。”张生野道。

  “你怎么看?”李跃将信递给刘应。

  如果此人说的是真,那么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慕容恪丢掉了襄国,对人心的冲击极大,几十年的胡人都城,一直是坚不可摧的象征,几经易手,都不是被正面攻破的。

  地缘上,丢掉襄国,燕国损失不大,但人心的平衡已经打破了。

  加上燕国内部的一堆破事,有人造反是必然的。

  而且此人也明说了,夏夷大战,吾为中土豪杰,当助一臂之力。

  心念华夏的不在少数,梁国虽不是正统,好歹也是一个华夏势力。

  目前看,吕护、逄约都有可能,两人难兄难弟,在燕国过得都不好。

  “臣以为还是要慎重一些,不可因一面之词而轻易出击。”刘应看完之后道。

  “你说的不错,燕军利在速战,我军当以稳为主,速召杨略来廉台,让他全权负责此事。”两边都是倾国而来,李跃不得不万分小心。

  他造他的反,黑云军按部就班即可,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赤壁之战,曹操中了黄盖的诈降计,被周瑜击败,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

  燕国虽处于弱势,但并非没有反击之力,相反,慕容恪收缩兵力,正是为了积攒反扑的力量。

  在襄国决战,对梁国有利,对燕国不利。

  但在中山决战,燕军背靠幽州,离蓟城不算太远。

  除了召回杨略,李跃还将密信送给南行唐的王猛看,王猛的意见跟刘应差不多,黑云军已经占据主动,只需拖下去,燕国必然耗不下去,分崩离析在旦夕之间。

  二月开始,后方粮草略有些吃紧。

  从襄国推进到中山,补给线拉长,粮草压力增大。

  一石粮从邺城发到前线,至少要去三成,没办法,数万民夫与牲畜也要吃。

  大战自去年秋末爆发,至今已经快五个月了。

  东、中、西三路进兵,加在一起也有十七八万大军……

  不过,梁国艰难,燕国只会更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3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9/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