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208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大战之前,肯定要划分好利益。

  别看他们现在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真到了战场上,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拔腿就跑。

  “多谢都督!”

  “都督大度!”

  众人大喜,气氛越发高涨起来。

  过了两日,清河崔氏的粮食运来,准备的也差不多了,李跃便下令起兵,从济北踏入济南。

  捷报先从临淄郡传来,段罴、范路两支人马与石琨部小战三场,两平一胜,阵斩三百七十余人,极大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这道捷报极大激励了众军的士气。

  朱秃、丁娆、杜能等人几番求战,李跃没有答应,只下令各军固守。

  石琨不足为虑,跟刘显差不多的货色,屡败之将,真正的对手是他背后的姚襄。

  既然决定稳扎稳打,就要坚定不移的推行下去。

  大军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天下形势瞬息万变,北方的消息很快就传了过来。

  冉闵与慕容恪战于魏昌,数日间接连爆发三场大战,魏军面对数倍之敌,却主动进攻,三战三捷,杀的燕军人仰马翻。

  不过慕容恪指挥下的燕军韧性十足,连败三场,却总能维持兵势,没有大败,燕军折损也就五千上下。

  冉闵的性格也恰恰与慕容恪相反。

  冉闵一往无前,凶猛绝伦。

  慕容恪沉着冷静,智勇双全。

  两人棋逢对手,短时间内难以分出胜负。

  不过李跃却知道最后的结果,慕容恪背靠燕国,可以输五次、十次,而冉闵只要输一次,就会万劫不复。

  李跃让常炜上了一道奏表,劝冉闵适可而止。

  “陛下以万余士卒力敌慕容恪十万大军,威震天下,今既已重挫燕军气焰,当凭邺、襄固守,但彼力竭,可一举灭慕容恪十万大军,然后挥师幽燕,扫平天下!”

  这是李跃能想到的最稳妥的办法。

  冉闵若是采纳,至少不会大败。

  亲卫飞马奔向魏昌。

  李跃也集中精力,迎战姚襄、石琨联军。

  两人合力猛攻广固城,被崔瑾、薄武挡住。

  崔瑾攻城略地稀松平常,却极其擅守,当初鲁县大战,也是他布置好防线,将冉闵死死挡在泗水之北,令冉闵不得不从济北绕行任城,为黑云军奠定了胜局。

  如今崔瑾、薄武手上只有两三万人马,还是以南军为主,却令姚襄、石琨不得存进。

  广固稳住了,青州也就稳住了。

  李跃令贾坚、段罴、范路三部自北向南,击扰石琨,令梁啸率朱秃、丁娆、杜能在南面的临朐建立防线,准备将姚襄、石琨的三十万部众一网打尽。

  数日之间,魏昌的回信也到了,信很短,却一如既往的气势十足,“朕将踏平冀蓟城,斩慕容儁,何惧区区一慕容恪?”

  李跃一阵苦笑,冉闵现在正在兴头上,三战三捷,怎么可能退兵?

  他若能屈能伸,冉魏又怎会走到今日?

  正在思虑时,亲卫来报,“都督,许昌有密信至!”

  李跃精神一振,如今北面暂时难解难分,青州稳住了,只剩下南面的殷浩。

  他顺利接收许昌洛阳,肯定不会止步于此。

  从大势上看,姚襄南下,就是为了配合殷浩的北伐。

第二百七十二章 仓惶

  “兖、豫互为唇齿,今江东北伐,有图兖州之意,闻都督用兵于青州,在下愿为都督挡住江东之军,以为两家结好之意!”

  李跃来来回回看了几次,张遇果然跟江东走不到一块儿去。

  有他这封信,李跃算是放心了。

  历史上这一时期,无论桓温还是殷浩,北伐就没成功过。

  “都督离间之计成矣!”常炜严肃的脸上难得出现一抹笑意。

  “不是离间之计成功,而是江东从来就没正眼看过中原诸将,南面、北面短时间内无虞,是时候收网,剿灭姚襄、石琨!”

  计策都是因人而定顺势而行。

  人家张遇都愿意献出老巢许昌了,诚意已经给足,江东却厚此薄彼,厚封姚弋仲父子,对张遇不冷不热,这口气换谁也忍不了。

  张遇能爬上一方诸侯的位置,肯定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都督有令,剿灭贼军!”

  三十多名名传令兵飞奔而去。

  很快,大军如同从沉睡中苏醒一般,一支支长矛立起,指向苍穹……

  数日之前的许昌。

  张遇十分郁闷,身为晋人,自然对江东朝廷有几分亲近感。

  他的要求也不高,封个县侯,从此颐养天年,在江南养养花,种种树,看看书,安度下半生就可以了。

  没办法,豫州夹在南北之间,张遇年纪也不小了,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

  豫州的天命不是投降北方,就是归附南方。

  不过许昌献出去了,朝廷的封赏却一直没下来。

  而数日之前,北方传来消息,姚弋仲一块土地没献,却被封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六夷大都督、大单于、都督江淮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高陵郡公。

  一系列的头衔让人眼花缭乱。

  就连姚襄都被晋封为平北将军、并州都督,即丘县公……

  两边一对比,张遇的心情可想而知。

  他生性谨慎,倒也能忍耐,但他的部下一个个却眼红起来。

  “使君对朝廷推心置腹,朝廷却如此待使君,令人心寒!”养子王宁道。

  “近日军中民间都在传扬当年苏峻、祖约之事,使君莫非不知?”新招募的幕僚翟景眼神闪闪烁烁。

  苏峻、祖约当年比张遇还忠心,为江东抛头颅洒热血。

  协助平定了王敦之乱,但江东如何对他们的?那些士家门阀惧怕他们来分一杯羹,生生逼反了二人……

  “我等已经归顺朝廷,岂可背信弃义?”张遇尽力安抚众人。

  “非是我等不仁不义,而是朝廷不公!”

  张遇荣华富贵享受过了,部下们却没有。

  “汝等意欲何为?”张遇带了大半辈子的兵,自然知道部下心中所想。

  一味的弹压,只会令士族心中的怨气越来越大。

  “使君手握五万健卒,数十万百姓,何必受这口鸟气,慕容氏、苻氏、兖州何处去不得?”

  众人眼睛里跳动着幽光。

  张遇想归降江东,他们却不想。

  沉吟片刻后,张遇道:“待某再会一会安西将军,探一探他的口风,然后行事,你等各自准备。”

  “唯!”众人拱手。

  未归顺之前,谢尚对张遇礼敬有加,但归顺之后,谢尚就换了一副嘴脸。

  论地位,一个是安西将军,一个是豫州牧、一方诸侯。

  两人见面,地位却反了过来,谢尚因张遇非士族出身,一直不冷不热。

  “近日军中流言四起,不知朝廷如何安置我豫州将士?”张遇客客气气。

  谢尚却眼皮都懒得抬一下,“荀子有言: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约束部众,乃张使君内之事。”

  “朝廷册封姚弋仲父子,不知将军可知?”张遇耐着性子换了个话题。

  谢尚拱手向南,“朝廷诸公决议,非你我所能评断,张使君忠心为国,何必在意些许封赏?事成之后,朝廷不会忘记使君功劳。”

  话说的好听,但就是没有实质性的东西。

  张遇脸色阴沉下去了,从谢尚的态度不难看出,江东朝廷根本就没把豫州当一回事。

  “张使君若无其他事,早些歇息,明日一早,将起行至洛阳,朝廷封赏,殷都督自有公允。”谢尚眼神掠过一丝鄙夷,居高临下的表情仿佛是在施舍。

  一介流民帅还是北国叛将,出身名门的谢尚自然不齿与之结交。

  能入他眼的只能是名士、士族。

  恰好,张遇两样都不占。

  谢尚的态度,其实就是江东朝廷对待张遇的态度。

  尽管他已经在克制,但眼神中还是时不时的暴露出来。

  张遇心思深沉,岂会看不出来?

  “将军早些歇息,晚上风凉,多盖些锦裘。”张遇脸上的阴沉消失不见,语气越发温和。

  “恕不远送。”谢尚感觉有些不对。

  幕僚和部将警觉道:“张遇前倨而后恭,必无好意,自古受降如皆斩,不可疏忽大义。”

  谢尚然其言,令晋军披甲枕戈而眠,小心戒备。

  不过这一晚营外除了几道孤魂一般的影子窥望,什么都没有,见晋军严阵以待,那些影子也就散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2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8/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