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183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河北瘟疫如此严重,没有得力干将坐镇,难以成功。

  而李跃很快也没心思顾得上河北。

  天气越来越热,进入六月之后,只下了几场小雨,然后就是持续一个多月的干旱。

  兖州很多河流干涸,河床被晒的发裂。

  大野泽也消退了不少。

  屯田里的庄稼被烈日烤的发蔫,本该昂首挺胸的时节,却全都晒弯了腰。

  李跃与周牵巡视各地,烈日炎炎,屯田客和奴隶们从十几里外往田里面挑水,脸上和手脚都晒的脱皮了。

  但挑来的水,对一望无际的屯田而言,只能是杯水车薪。

  周牵挡着额头,望了望头顶的太阳,“今年只怕要歉收了。”

  兖州湖泊众多,虽然出现干旱,但能满足三分之一的田地用水,不过问题在于今年开垦的荒田有些多,摊子铺的太大,很多中、下等田也种上了。

  李跃心中一叹,今年一开年,河北尸山血海,而兖州稳如泰山,几场小战都是主动出击,将战火挡在兖州之外,为了创造了发展机遇,却没料到老天爷不给力。

  不过这也是常态,种田本就是看老天爷的脸色,去年风调雨顺,今年小旱,再正常不过。

  “离秋收不是还有一个月时间么?沉住气。”李跃既是在安慰周牵,也是安慰自己。

  “但愿苍天庇佑!”

  回到陈留,辛粲建议在城南筑坛,向老天爷祈雨。

  “武帝咸宁,二年春分,天下久旱,五月庚午,始祈雨於社稷山川,六月戊子,获澍雨!都督何不试试?”辛粲摇头晃脑道。

  他说的是司马炎咸宁二年发生的事。

  连续几年雍凉大旱,鲜卑秃发树机能反,声势浩大,连斩晋朝两员大将,天下震动,司马炎寝食难安。

  “天要下雨,自然会下,求它作甚?”李跃甩了甩手。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羯赵残酷暴虐,冉闵夺位,杀伐不曾间断,残暴犹有过之,此乃苍天示警,是以瘟疫、旱灾不断。”辛粲趁机给自己上起了课。

  李跃被扰的不胜其烦。

  常炜道:“求雨于天,古之常例也,都督不妨一试,事若不成,亦可安士民之心。”

  这意思差不多是死马当活马医。

  “那就试试看。”李跃想起自己这一路走来,还没好好祭祭天。

  这年头也不能小看老天爷的威力。

  昆阳大战,光武帝不到两万人马对阵王莽四十万大军,老天爷抬手就是一个陨石降临,从而奠定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天下……

  历史有时候比小说还要怪诞。

  大热天,一切从简。

  垒土起坛,焚香沐浴,献上三牲,李跃拱手向天,坛下辛粲、常炜、周牵睁大眼睛看着,士卒们更是神情肃穆。

  李跃或许不相信怪力乱神之事,但士卒们却信以为真。

  谶纬之术在这个时代大行其道,便可知其深入人心。

  李跃对着晴空万里,烈日高悬,读完了辛粲的祭文,酹了一爵酒。

  祭文写的洋洋洒洒,辞藻华丽,辛粲在这方面的水平颇高,但李跃感觉都是些空话虚话,遂对着天上的烈日道:“天下纷乱至今,万民愁苦,若苍天有眼,可降下甘霖,解民之倒悬。”

  一场祭天也就草草收场了。

  李跃也没太当回事,老天爷的脾气谁能摸得透?

  摸透了,也就不是人了……

  之后四五日依旧烈日高悬,似乎更加闷热了。

  而此时邺城终于扛不下去,向兖州求援。

  “邺城瘟疫大起,陛下连杀十几名御医及其家眷,派在下前来请都督支援一二。”董闰说的极其委婉。

  能让冉闵低头,说明邺城形势极其严峻。

  冉魏若是崩溃,对现在的兖州而言,绝非好事。

  江东不敢北伐,燕国不敢南下,全都被冉闵赫赫武功震慑。

  “义不容辞!”李跃没多想也就答应了。

  冉魏多坚持一年,兖州就壮大一分。

  “都督果然深明大义,难怪刘令君、卢中书等多次在朝堂上为都督说话。”

  “哦?竟有此事?”这倒是意外之喜。

  刘群、卢湛都是不普通人,一个是中山刘氏,刘琨之子,一个是范阳卢氏,而卢氏持北朝士族之牛耳。

  李跃向河北渗透,若是有卢氏、刘氏支持,事情就简单太多了。

  这也意味着黑云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刘令君数次建议陛下联合都督攻打襄国,彻底剿灭胡人势力,奈何陛下……疑虑甚多。”董闰都快成了兖州潜伏在邺城的细作。

  “此策大善!”李跃一叹,若冉闵同意,胡人的末日也就到了。

  不过天下事从来都不会这么一帆风顺。

  冉闵担心黑云山借机壮大,李跃也担心北上后被冉闵掐断了后路。

  轰隆——

  正说着,外面忽然响起了巨大的轰鸣。

  李跃一时没反应过来。

  但府外面却传来阵阵欢呼之声,“雨,大雨!都督祈雨成了!”

  接着便是雨滴砸在地面上的声音,李跃怔怔的望着堂外的大雨发呆……

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成

  虽然大雨仅仅持续一个时辰便停了,但对兖州意义非凡。

  庄稼正处于结浆之时,有这场大雨,今年收成也算有了保障。

  李跃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今年很可能是兖州最重要的一年。江东慑于冉闵威势,不敢北伐,中原难得的安宁起来,有了一丝发展的契机。

  “都督?”董闰轻呼了一声。

  李跃回过神来,“董将军此来,可谓双喜临门也!”

  董闰有些不明所以,敷衍着笑了两声,“恭喜恭喜,朝中正是多事之秋,陛下收编胡人俘虏,启用胡将,卢、刘、韦诸公力谏之,奈何陛下一意孤行……”

  这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

  冉闵启用胡人,能窥见他心态的变化,短短三四个月,冉魏国策一变再变,从杀胡到笼络胡人,就像冉闵本人一样,充满了各种矛盾。

  终究是被石虎养大之人,自幼生长在羯人环境之中,观念早已形成。

  “此取祸之道也!”一旁的常炜叹了一声。

  杀胡就杀到底,杀到一半,又掉过头去拉拢他们,就好比捅了别人几刀,又上去安抚,让别人以后乖乖听话……

  真当胡人是傻子?

  国策这么变来变去,人心也会跟着变动。

  “某再上一份奏表,劝谏陛下。”名义上,李跃算是冉魏的臣子,身为臣子,就要尽到人臣的本分,无论两边关系如何,在对付胡人上目标是一致的。

  石闵善待起胡人来,不是一个好兆头。

  当年苻洪与石虎互相猜忌,也是屡次规劝石虎善待百姓,不可轻易杀戮。

  信很快写好,李跃也不讲什么文采,尽量让言语朴实无华,希望他能看得进去吧。

  不过将奏表递给董闰时,李跃心知注定不会有什么结果。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其命运,冉闵正是最得意之时,怎会听别人的劝?

  董闰拱手而去。

  这场大雨,将李跃的声望推向一个顶峰。

  陈留开始流传天命之说,看李跃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如果以前李跃只是一个头领、统帅,那么现在则是天命所归之人……

  背后自然是辛粲、常炜在暗中推动。

  李跃也就放任不管,自己不信,但架不住百姓、将士、奴隶们深信不疑……

  最开心的莫过于周牵,“赖都督洪福,有这场大雨,今年的收成可保无虞,若是能再下一场,兖州仍可丰收!”

  这话的意思是让李跃再祈一次雨,李跃笑道:“此事可一不可二,求多了,老天爷也烦咱们……”

  周牵笑了两声,也就去忙自己的了。

  七月也就这么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八月,秋风乍起,暑气消退,各地已经开始准备秋收。

  用周牵的话的说,今年是一场小丰收,田地的麦穗金灿灿的,与碧天白云相接。

  无论子民、庶民,还是僮民、奴隶,全都喜气洋洋,有了粮食,人心也就稳固了。

  而河北也传来好消息,广宗、邺城的瘟疫都被控制住,进展不错,发病而死之人越来越少,李跃和黑云军的名声在邺城越传越响。

  邺城稳定,大河南北臣服于冉魏的郡县越来越多。

  青州、徐州、洛州纷纷臣服冉魏,连豫州的张遇都上表,被冉闵封为豫州牧。

  此外河北的渤海、中山、常山、河间、章武等地纷纷上表臣服。

  连一些胡人也开始归顺冉魏,形势逐渐对冉魏有利起来。

  与之相对,襄国死伤惨重。

  瘟疫一视同仁,细作传回的消息,石祗对付染病者手段狠辣,凡是有瘟疫征兆,一律斩首,每天都有数百具尸体被堆在城外焚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1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3/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