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133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父子叔侄皆在军中,也有一定的好处,自古便有俗语: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

  亲人在军中能守望相助,而不会轻易溃散。

  各督各尉,照例设置典军、司马、屯田使等职位,用来协调各地,组织生产和训练。

  战则集合青壮精锐出兵,由黑云将领军,不战则各自归辖地屯田、训练。

  南军上阵杀敌者享有黑云军同等的封赏,其健锐勇猛者,也选入黑云军,立功后升黑云将。

  等同于缩减版的府兵,南军也等同于黑云军的预备役。

  北魏隋唐时期的府兵并非凭空而来,也是从秦汉时期的屯垦士卒演化而来。

  花了两天时间,梳理各种细枝末节,然后请来乞活军中有名望的老卒一同商议。

  这已经是李跃能做到的最大让步了,兼顾了各自的利益。

  在李跃的悉心讲解下,老卒们纷纷点头,“只要不使我等骨肉分离,听凭将军号令!”

  听到立功能封赏土地,升为黑云将后,一个个眼神亮了起来。

  李跃道:“话说在前面,以后征战,你们可要自带粮草、军械,击败敌军,除了军功,还有丰厚赏赐。”

  “哈哈,此乃小事耳!”老卒们大手一挥,能跟在黑云军后面捡现成的,求之不得。

  他们不反对,李跃就让黑云军在南军中宣导,也缓和两边的关系。

  这一次顺利多了,再无对抗之事发生。

  南军创立后,兵力只剩下两万三千余人,但战力却大为提高,关键被李跃实际掌控,不会再跟以前一样,一言不合,掉头就走。

  加上黑云军,李跃手上的兵力近四万,瞬间成为大河以南数一数二的力量。

  整合完内部,李跃目光转向外面。

  兖州牧加盖了玉玺,拥有合法效力,黑云军肯定不能局限在陈留一地。

  尚有东郡、东平、济北、泰山、济阴、任城、高平等八郡国五十六县。

  羯赵在兖州设有刺史,治所初在廪丘,后迁至郓城,羯赵称霸北国,又迁至鄄城。

  石斌当日被围时,四面求援,鄄城也曾集结七八千大军,试图救援,后见陈留被攻陷,兖州各地乞活军云集响应,被薄武一通恐吓,又缩了回去。

  兖州刺史在兖州牧之下,李跃毫不客气的以兖州牧身份,下令兖州刺史刘启速来陈留议事。

  陈留在兖州的最西端,地域上更靠近豫州一些。

  鄄城就在北面的东郡,李跃一脚就能踩过去。

  命令发出后,不出所料,刘启不仅无动于衷,还征调各地兵马入鄄城,加强防守。

  “刘启,中山刘氏出身,乃刘司空族侄,当年石虎破段辽后,俘获刘司空子侄数人,以刘群为中书令,以刘启为尚书仆射、兖州刺史。”张生野读着搜集来的情报。

  石虎早年被刘琨所虏,后石勒攻陷冀州,刘琨欲联合石勒共抗匈奴汉国,送还了石虎。

  有这层关系,石虎对中山刘氏一直不错。

  刘启身上的文人气息多过武将,任兖州刺史六年,招抚流民,开垦荒田,将兖州治理的不错,比纷乱豫州强上不少。

  看刘启的架势,要为羯赵尽忠了。

  李跃盯着地图,忽而一笑,“此人不过一书生尔!”

  他将兵力收缩至鄄城,岂不是将其他郡县拱手相让?

  李跃遂下令诸郡太守,前来陈留觐见。

  东面的济阴与陈留相邻,知道躲不过,老老实实的前来觐见,其他的东郡、东平、济北、泰山、任城、高平等郡继续观望。

  “末将愿率一军直取鄄城,擒刘启来献!”徐成拱手道。

  有强军在手,还有羯赵的诏令,名正言顺的出兵,刘启一介文臣,焉能抵挡?

  李跃摇头道:“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中原百战之地,遍地蓬蒿,难得兖州有一线生机,不可再遭兵灾。”

  石虎已死,刘启最大的靠山已经没了,羯赵剧变在即,李跃倒想看看刘启怎么选。

  如今,李跃手上捏着荥阳、陈留二郡,加上一个投降的济阴郡,三郡之地二十九县,已经膨胀的非常快了,很多地方还未实际控制。

  时间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以如今黑云军的实力,东郡肯定是能打下来的,但东郡中多是晋人,同室操戈,为中原大地雪上加霜。

  而且陈留城外,石遵的兵力不断增加,这个时候,李跃自然不可能抽调兵力去攻打东郡。

  “到了跟石遵谈一谈的时候了!”李跃站在城楼上,望着东面的大营。

  几万大军堵在家门口,实在让人难受,他不过日子,黑云山还要发展。

  不过谈判需要技巧,主动找上门,天然矮人三分。

  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去溜溜,南军整合完毕,也该拉出去试试水。

  一道军令,不到一个时辰,南军在东城外集合。

  比起之前乞丐一般的乞活军,如今的南军颇有一番新气象,近三成的士卒披着皮甲,手持长戈,背挂弓箭,阵容谈不上多鼎盛,但至少不用光着屁股满地跑……

  人靠衣装马靠鞍,一面面赤色旌旗升起,气势也就出来。

  “战、战、战!”

  两万多人的吼声直冲云霄。

  西南面的黑云大营中也分出数千步骑前来助威。

  赵军缩在营中,不敢有丝毫动弹,躲在壁垒之后观望。

  李跃望着城下生龙活虎的士卒,心中也忍不住一阵自豪,自己一路浴血冲杀,终于挤上了餐桌,剩下的就是如何分食羯赵这头肥鹿。

  不过这时亲卫领着一人赶来,李跃认出是张雄的亲信。

  张雄还算守信,邺城风吹草动,他都会派人来递个话,“司空图谋不轨,被太保察觉,连夜逃出邺都,避难广宗,太保将起五万大军伐之!”

  李跃一怔,李农、张举、张豺不是穿一条裤子的吗?

  怎么这么快就刀兵相向了?

  说李农怂,李跃信,但说李农图谋不轨,李跃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

  前些时日李跃还提醒张雄,这个时候不要轻举妄动,宜静观其变,没想到这么快就动手了。

  李跃心中一叹,张豺即便要动手,也不该是李农,石家这么多亲王虎视眈眈。

  石遵聚兵陈留城下,一直不赴任关中,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第一百七十章 撤军

  张豺最不该动的人就是李农。

  李农当了十几年的司空,除了是乞活军的统领,还是北地晋人势力的代表人物。

  当然,站在一个权臣的位置上,自然容不下如此声望如此之高的人,石闵带着北乞活军投靠石遵,对张豺而言,已经意味着背叛。

  但屁股都没坐热,就想着排除异己,由此可见张豺并非什么高明人物。

  南军在营垒前耀武扬威,赵军不为所动,闹了一个多时辰,南军意兴阑珊的撤回。

  而石遵的使者终于到来,除了石闵,常炜也来了。

  “张豺谋害司空,我等不能坐视,彭城王已经决定起兵清君侧,行谨岂有意乎?”石闵开门见山。

  跟着石遵、石闵北上,能捞到不少好处,但将来也会陷入四面围攻的不利局面。

  乞活军已经分为南北两部,石闵跟自己的问题一样,都是根基不牢固。

  黑云军刚刚拿下偌大的地盘,现在脱离根基,前去邺城,非智者所为。

  自己跟石闵的关系非常微妙,既竞争又合作,同处一地,难免龃龉。

  “彭城王数万大军围我,势同水火,如今邀我北上,跃不敢从也。”

  “彭城王性情豁达,非邃、宣、韬、斌之流可比。”石闵再劝。

  看他的架势,已经认定了石遵,准备一条道走到黑。

  无论如何,现在北上邺城并非良机,很多大鳄都沉在水下。

  自己刚刚弄死了石斌、张贺度,一旦石遵上了位,岂会轻饶了自己?

  一旁的常炜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仿佛事不关己一般。

  “多谢修成侯美意,张豺授我兖州牧,有恩于黑云山,某岂能刀兵相向?”李跃找了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石遵、石闵这么热切的邀请自己北上,其实也没安什么好心。

  黑云山的根基在大河之南,一旦北上便是无根浮萍,在别人的地盘上,命运就不为自己掌控了。

  石闵目光闪动了几次,哈哈一笑,“行谨忠义之人也,既然如此,我军退后,汝当约束部众!”

  李跃扫了一眼旁听的徐成、梁啸二将,两人都目光炯炯。

  谈判现在才进入主题。

  南军的耀武扬威给了赵军极大的威慑。

  石遵忙着清君侧,南军若是在跟在屁股后面咬,弄不好赵军就崩了。

  赵军来自大河南北各郡,跟未整合前的乞活军一样,属于乌合之众。

  李跃微笑道:“修成侯何太健忘耶?在下方才说过,张豺授我兖州牧,有恩于黑云山!”

  官场规则,受谁的提拔,便是谁的人。

  此前与张雄有约在先,拖住石遵。

  石闵眉头一皱,“张豺沐猴而冠,安能长久?行谨不可自误也!”

  李农是乞活军的头领,黑云军出身乞活军,虽然分裂南北两部,但仍同气连枝,张豺动他,就是在黑云军头上动土。

  张豺第一步就走错了,李跃当然没兴趣跟着他陪葬,但借张豺名义,勒索一下石遵的兴趣还是有的。

  谁叫他彭城王财大气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1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