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94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酱菜铺子和脂粉铺子苏泽没什么头绪,不过这也都是能赚钱的产业。

  这么多能赚钱的产业,作为于宗远的好兄弟,苏泽义不容辞的要帮忙了。

  他说道:“这样吧,等明日我上完了课,陪于兄去四家铺子看看帐,敲打一下这些狡诈老仆。”

  “苏兄还懂得看账?太好了!我早就听娘说过,这些掌柜的都是奸诈之辈,我娘本想要请舅父帮忙,派哥精通账房的先生帮着看账,现在有苏兄帮忙!那就太好了!”

  还好自己主动提了,于宗远母家在延平府也颇有势力,自己要忽悠于宗远还是要趁早!

  苏泽又说道:“我们长宁卫也有几样好货,到时候也可以放在于兄的店里卖卖。”

  于宗远更是感激的说道:“有苏兄帮我,何愁家业不兴!等事成之后我要请苏兄去邀月楼喝酒!”

  送走了于宗远,苏泽走进县学,这一次县学中又热闹了不少,到处都是读书人聚集在一起,大声讨论着什么。

  不用说,肯定是拓湖先生的征文。

  果不其然,苏泽刚刚到宿舍,林清材就拿出一叠纸,递给苏泽说道:

  “苏兄,帮我看看这篇戏文。”

  苏泽接过来一看,这字迹一看就是林清材的,看来他也忍不住写了戏文投稿。

  哪一个读书人能拒绝扬名的诱惑呢?

  苏泽接过来看了起来,不得不说林清材在戏曲创作上,着实是没什么天分。

  老套的才子佳人故事,充满了穷酸读书人的意淫,唱词也没什么出色的地方,苏泽硬着头皮看完后说道:“格式工整,故事似乎普通了点。”

  林清材丧气的坐下:“苏兄也觉得不行?”

  林清材叹息一声说道:“要是我有苏兄的才情就好了。”

  苏泽正准备安慰林清材,陈朝源也拿着一叠纸进来,他直接将两份戏文递给苏泽和林清材,然后一脸期待的看着二人。

  看完了陈朝源所写的戏文,苏泽差点都要毒发身亡了。

  这是个仿照唐人传奇故事的建功立业的戏,故事老套不说,毒点还不少,甚至还有一段男主出去闯荡女主改嫁的戏码,放在现代网络第 一 章读者就会弃书。

  苏泽叹息一声说道:“两位可以投稿试试,万一合了拓湖先生的意呢?”

  两人也燃起希望,他们看向苏泽说道:“你的呢?”

  “我的什么?”

  “苏兄不参加吗?”

  苏泽说道:“不参加啊,我又不懂戏曲,写出来不是贻笑大方吗?”

  林清材说道:“我以前也没写过戏,苏兄这份才情在这里,说不定一篇文章名动东南呢?”

  陈朝源也说道:“拓湖先生的征稿一直到六月底才结束呢,苏兄现在动笔,月底来县城的时候交上去就行了。”

  写戏文?能肝经验吗?

  苏泽现在手头上的经验都肝不够,哪里有空写戏文。

  苏泽再一次委婉的表示拒绝,两人见苏泽坚持,也不再多劝。

  熊岳是最后一个抵达宿舍的,以往最喜欢参加士林活动的他,却没有写戏文,看来茶贡的事情让他心神不宁。

  等到四人到齐了之后,陈朝源说道:“听说延平书院的黄时行准备办一份小报,刊印众人的戏文给全府士人品鉴,如今雕版师傅已经请好了,这又是我们延平府文坛一大盛世啊!”

  黄时行?爆金币的二号怨种?

第114章 真传一句话

  等到海瑞到了,林清材和陈朝源立刻将自己的戏文收起来,专心听海瑞讲课。

  看着四人,海瑞清了清嗓子说道:

  “这些日子你们刻苦攻读,四书经义掌握的不错。”

  “背诵经注,只是参加科举的第一步,从今天开始,我每堂课都会布置一道科举习作,让你们回去作答,下一次再交到课上来,我现场给你们批改评阅。”

  除了苏泽之外,其他三人都激动的看着海瑞。

  科举这件事有没有一个好老师知道,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进士家族能够不断的出进士,除了因为家族基因和家风的问题之外,和家族请的名师也有很大的关系。

  写八股文这东西,只要读过几年书,看过一些八股的制式,普通读书人都能写出来。

  可是写出来是一回事,写的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

  这时候就体现出批改的重要性了。

  自己写的八股文,自然看不出问题来,有名师批改指出问题来,下次才能有提升,这就是“习作”的重要性。

  可是普通的寒门子弟哪里有钱请名师帮着批改啊,所以三人一直以来都是不停的参加科举,却并不知道自己科举不第的原因。

  有海瑞给他们批改习作,明白自己哪里写的不好,这才是三人最需要的指导。

  真传一句话,而所谓真传就是能在伱走弯路的时候将你拉回到正道上来。

  接下来海瑞开始讲课,这次海瑞也提高了课堂内容的难度,不再局限于某一句经义,而是根据整个四书五经的内容扩展开来讲。

  经义的语句不是独立的,有些内容需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体味出来。

  果然提高了难度之后,基本功不太扎实的熊岳已经开始听不懂了。

  陈朝源和林清材也是勉强跟上海瑞的讲课。

  四人中,只有苏泽完全跟上了海瑞的课程。

  苏泽的科举技能已经提升到了Lv5,到这个层次再听海瑞讲课,苏泽又有了新的感悟。

  一些原本注意不到的问题,一些对经义的理解把握,苏泽的体会都精深了一些。

  这就是升级的感觉吗?

  到了Lv5之后,苏泽已经完全能听到海瑞的讲课,还能从他的讲课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更多。

  而且智力属性提升之后,苏泽对于经义中那些需要辨析的部分理解更加深刻了,学习的速度自然也更快了。

  【课堂听讲,科举技能经验+22,Lv5,23/1000】

  一个时辰就提升了22点经验!

  苏泽看着面前的四书五经大全,海瑞这一次讲课的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几乎讲了之前两节课的内容,也难怪涨了两倍多的经验。

  剩下2点经验,应该是智力属性提供的加成了。

  随着摸索,苏泽发现了科举涨经验的方式,那就是课程内容和智力属性的加成提升。

  这么一想,将科举技能肝到Lv10要比想象中快一些!

  接一下来一节课,海瑞拿出一篇自己的科举习作,开始讲解自己破题和作答的思路,从头到尾的将这篇文章分析了一遍。

  海瑞能中举人,写的文章自然要比四人好多了,听完了海瑞对八股文的理解后,苏泽也觉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八股文要这么写!

  【课堂听讲,科举技能经验+22,Lv5,45/1000】

  一天涨了44点经验!

  只可惜一个月只来县学四天,要不然苏泽很快就能将科举技能肝到Lv6了。

  课程结束之后,苏泽走出县学,按照约定邀请了护送他来长宁卫的两个小旗正卒。

  这些长宁卫正卒从没有在县内酒楼上吃过饭,一顿风卷残云之后,苏泽向林显达问起了今日去县衙领赏的情况。

  林显达说道:“这次黑山贼抢了县里不少贵人的庄子,还屠了礼房孙典史家的庄子,大老爷盛怒着呢。”

  “我们进呈那薛杲的人头,县衙上下都震惊了!”

  林显达哈哈大笑起来,长宁卫从没有南平县这么露脸过!

  他至今都记得白知县那惊讶的目光,众多堂吏那惊喜的眼神。

  刚刚得到山贼肆虐的消息,转眼就被长宁卫平了?

  薛杲是叛军在南平县多年的山贼,县衙中认识他的不少,又有押送来的山贼成员佐证,白知县很快就确定黑山贼真的被剿灭了!

  林显达继续说道:“知县老爷当场就赐了赏金,然后又让我们回去通知百户,说是允许我们长宁卫补吏员一名,衙役二人。”

  这次奖励还真的丰厚啊!

  薛杲的赏金是五十两银子,白知县又补了十两银子,而长宁卫这次作战仅仅是浪费了一些药火和铅弹,可以说是无本买卖。

  果然雇佣军才是最赚钱的啊!

  而补吏员一名,衙役二人,这才是白知县给出的最大奖励。

  县衙的吏员人数是有限制的,虽然不像是典史这种需要再吏部备案的人数限制这么严格,但是各房多少人都是有陈规的,县衙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招人膨胀下去。

  而普通人想要进入县衙当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部分吏员职位都被这些刀笔吏世家把持住了,只在这些家族内部传承。

  还有就是林清材的堂兄那样,或者是陈清朝这种有点背景的读书人,考不过县试托关系进的县衙。

  想想后世考编的难度,要知道如今县衙吏员的人数,还没后世一个部门的人多,放在古代大部分体制内的连衙役都算不上,就知道吏员含金量了。

  苏泽自然不可能去县衙做吏,但是长宁卫也有不少身家清白伶俐的人,宗族推举一人出来到县衙为吏,日后长宁卫在县衙也就有人了!

  补衙役也是如此,背山陈氏不就是出了三个衙役,就号称陈氏三犬,在长宁卫附近横着走,这下子长宁卫也能让两个子弟来南平县当差,以后县里的动态长宁卫也不会一无所知了。

  林显达也露出艳羡的表情,他是军卫卫所正卒,自然不可能到县衙为吏为衙役的。

  他这个卫所小旗虽然也管着十个正卒,可是和吏员还是不能比的。

  就在这个时候,酒楼下传来吵杂声。

  “长宁卫苏先生可在楼上?”

  林显达立刻站起来要下去打探,只听到噔噔噔的上楼声,接着三个熟悉的人出现在楼上。

  陈氏三犬,也就是在县衙当差的陈家三兄弟。

  三人一脸激动,见到苏泽之后扑通一声跪下。

  “先生在上,多谢您不计前嫌救我背山陈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