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536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朝鲜这么垃圾,都能安享平安两百年,这都是靠着中原的功劳啊!

  而这一次李舜臣在朝鲜起义,又能在这个时候加入到东南的体系中,那岂不是又能安享几百年的和平?

  木下藤吉郎再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倭国正是因为距离中原太远了,始终得不到中原光芒的庇护,一直都处于动乱之中,至今依然得不到平息。

  而眼看着东南正在飞快的开疆拓土,等到中原统一以后,倭国那时候再臣服,还能得到朝鲜的待遇吗?

  木下藤吉郎第一次开始为自己国家的未来思考起来。

  在地缘上,朝鲜在陆地上和中原接壤,在海洋上正好是中原北部的屏障和贸易中转。

  所以朝鲜本身并不需要做什么,靠着中转贸易就能够吃饱饭了。

  而紧挨着中原的独特地理位置,又让它可以处于中原王朝的保护中,只要表示恭顺,甚至连防务都可以免了。

  实际上,朝鲜的战斗力如此拉胯,就是这样的原因。

  朝鲜北方的游牧民族,一般都是大明的辽西镇帮着阻挡的,明军甚至出兵帮着朝鲜扫荡过边境的游牧民。

  而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倭援朝,明廷可以说是将全国大部分精锐都送到了朝鲜,帮着朝鲜抵抗倭国进攻。

  甚至这种惯性都持续到了清末,一直到倭国在明治维新后再次崛起,又一次和历史重演一样进攻朝鲜,只是这一次中原政权已经衰落,自身都已经难保了,朝鲜这才进入到近百年的殖民时代。

  事事都独立自主,就等于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追求完全的独立自主,那是强国的特权。

  朝鲜和倭国这样的小国,其实并不是那么在意所谓的“独立性”。

  而大明的宗藩体系下,倭国甚至还羡慕朝鲜经常可以去给大明朝贡,甚至发生过争贡的事件。

  对于木下藤吉郎来说,倭国和朝鲜这样的小国臣服于大国,在大国的庇护下可以省去很多弯路,也可以节约很多成本。

  而东南崛起下制定的新的秩序下,倭国和朝鲜也绝对会是重要的一环,也能够得到大量的好处。

  眼看着朝鲜已经快要融入到东南秩序中,而自己的祖国还在乱战,木下藤吉郎没由来的焦急起来。

  李舜臣不知道同伴的焦虑,他还要着手处理汉城的问题。

  眼看着高大的汉城城墙,李舜臣突然明白了苏大都督的那篇文章的意义了。

  《驳速胜论》。

  这是苏泽最近亲笔攥写的文章,刊登在东南的内部刊物上,也随着东海贸易公司的援助物资送到了李舜臣手上。

  苏泽驳斥的如今东南内部的速胜论调,认为东南只要尽起大军,就能犁庭扫穴的将明廷推翻,彻底完成中原统一。

  苏泽写文章就是驳斥这种思想。

  苏泽在文章中指出,攻占大明控制的城池,甚至从大沽登陆,再攻打一次大明的京师,都不是一件难事。

  但是战争不仅仅是攻打下城市这么简单。

  控制城市,收拢人心,建立组织,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

  而一下子占领明廷这么大的地区,东南上下是否准备好了,这就是一个问题。

  如果没有准备好,接手了明廷的烂摊子,东南如果做的还不如明廷,那反而会加剧丢失北方人心,甚至会让后面的仗更难打。

  同时在军事上,任何一次灭国级别的战争,都不是通过简单的一场战役胜利来决定的。

  所谓战争的转折点,不过是时候对战争总结的时候,历史学家总结出来的罢了。

  就算是长平之战,秦国也休养生息了很久,而且最后在灭楚的战争中也磕磕碰碰。

  所谓秦出函谷关横扫六合,这不过是文学家的浪漫写法而已。

  实际上的战争,都是通过一场场胜利和失败的积累,最后此消彼长,达成力量上的巨大差距。

  在那个时候,其实最后一场战役已经不是决定性战役了。

  苏泽拿出来的是魏晋灭蜀的战争,其实在蜀国灭亡之前,双方的实力已经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蜀国以赢很多次,但是只要输一次就彻底灭国。

  而魏晋只要赢一次,那就可以灭蜀了。

  如今东南和明廷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苏泽同时还在文章中驳斥了东南军方盛行的“唯武器论”。

  这种想法认为东南的武器先进,就一定可以战无不胜,而船坚炮利正是之前东南新军战无不胜的原因。

  苏泽在文章中反驳,认为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巨大,武器进步诞生了新的作战方法,也产生了新的战术。

  但是战场上拼命的是人,指挥作战的也是人,控制占领地区,剿灭叛乱的也是人。

  而恰恰在东南才起兵的时候,就是因为得到了南直隶浙江和福建的人心支持,才能战胜人数远胜于东南的明军。

  如果迷信武器装备,却不重视民心,那结果就是和明廷一个下场。

  李舜臣开始读这个文章的时候还不觉得,如今站在汉城城下的时候,他才觉得苏泽所写的都是真知灼见。

  汉城已经唾手可得了,攻占汉城几乎没有任何难度。

  可是进城了又要如何呢?

  汉城是朝鲜最大的城市,放在整个东北亚,甚至于整个世界,汉城的人口都绝对能排进世界前二十的行列。

  如此庞大的一座城市,进城之后要如何治理?

  朝鲜国主已经跑了,总不能还用两班贵族来管理汉城吧?

  那李舜臣这檄文发了有什么意义?

  可如果不用两班贵族来治理汉城,李舜臣难道指望这帮从梁山带来的兄弟,还是逃难到济州岛上的朝鲜难民?

  李舜臣第一次为了自己进军太快而苦恼起来。

  憋了一个上午,李舜臣终于想出了办法。

  他再次派人进城,宣布了自己要废除朝鲜王室,并且要废除两班贵族的一切特权,进城后要没收两班贵族的产业。

  这道命令发布之后,整个汉城内立刻人心惶惶。

  李舜臣围困了汉城,却装作兵力不足的样子,故意在城北减少了兵力。

  果不其然,在发现李舜臣并不准备诏安两班贵族的时候,这帮虫豸终于放弃了侥幸心理。

  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和勇气继续守城,于是最后从北城门冲出了汉城。

  李舜臣命令军队象征性的追赶了一下,逼迫这些逃难的贵族留下了一部分财宝,就算是默许放他们离开了。

  这下子汉城那些人立刻开始有默契的逃离,甚至有的家族会故意留下一些珠宝在车队后面,当做买路钱。

  而李舜臣第二步的举措,是召集汉城附近的进步会成员,以及各大书院的代表,在汉城外开会,商讨如何接管汉城。

  就在这个时候,王恭厂大爆炸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东南。

  首席大臣徐渭拿着情报冲进大都督府,却看到苏泽正在院子里摆弄一颗树苗。

第489章 橡胶树

  “大都督,明廷王恭厂大爆炸!”

  徐渭拿着手里的情报,冲到苏泽的面前。

  在接到这份情报的时候,徐渭都是不敢相信的。

  在这个钢铁和火药的时代,火药无疑是最重要的物资。

  东南也有火药工坊,这些火药工坊都在严格的戒备中,生怕会被人破坏。

  东南的火药工坊,甚至可以说是谨慎到让人觉得制度有些变态的地步了。

  没办法,火药工坊生产的都是火药这种危险品,而且火药的需求极大,一旦火药工坊出问题,那么前线的火药供应就要出大问题。

  除了工作制度非常严谨之外,东南的火药工坊还有着相当高的薪水,在这些工坊中做工,是让很多工坊雇工都羡慕的事情。

  苏泽对于火药工坊工人的待遇也是非常的重视,不仅仅薪水在所有官办工坊中属于是最高一档的,在工坊附近还会提供住宿和餐食。

  而且对于火药工坊的工人来说,每日最大的工作不是生产火药,而是完成各种安全规程。

  这么重要的设置,明廷竟然爆炸了?

  当年陆添寿接任京师情报站的站长的时候,就曾经建议苏泽派遣间谍,炸毁王恭厂火药厂这些重点设施,给明廷制造一些麻烦。

  但是苏泽还是拒绝了这一点,京师百姓日后也是东南的子民,如果这么做了,丢失的也是京师的人心。

  苏泽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明廷虽然拉胯,但是好歹也还是张居正在执政,不可能会犯下这么弱智的错误。

  可是等到苏泽看完了从京师送来的全部情报,他也是彻底无语了。

  谁也没想到竟然因为这样的原因造成了大爆炸,见微知著下,苏泽已经看到了张居正看似强势下的虚弱。

  东南这边的火药工坊也是官办的,但是官办和官办也是不同的。

  东南的官办工坊在薪水上不一定要比同类的私人工坊高,但是各项制度和安全制度是最严格的。

  按照苏泽的说法,如果官办工坊就带头违反律法,那么律法还有什么威严可言?

  除此之外,官办工坊也不可能拖欠薪水,而且官办工坊往往还有工人夜校,工人宿舍,工人食堂和工人托育中心这些福利。

  甚至很多的官办工厂,还会专门雇佣读书人,在工作间歇给车间的工人们读报纸,来组织各种娱乐活动。

  而很多私人工坊主们,惊讶的发现,官办工坊在折腾了那么多工人福利后,生产效率并没有降低,反而要比私人工坊更高。

  官办工坊的工人积极性更高,口碑也更好,一些私营工坊也开始学着官办工坊,弄一些简单的小福利来取悦雇工们。

  比如进入夏天了,徐家的纺织工坊就熬煮绿豆汤,放入井水中凉镇后,放入一些交趾糖搅拌,就成了一道消暑的美食。

  绿豆汤的甜味很淡,可这种免费的消暑汤迅速给徐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而徐二公子也惊讶的发现,在提供了茶歇时间和绿豆汤之后,雇工们的工作效率反而提升了。

  徐家的工坊带头推广,松江府的纺织工坊也开始学着卷起来。

  在苏泽看来,东南最无良的工坊,也不会拖欠这么久的工资,还将带头罢工的老工人开除,最后完全不按照生产安全规定生产火药,闹出了这样大的爆炸来。

  苏泽看着情报说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老天爷送给我们这个机会,当然要好好把握。”

  “通令林德阳的第三旅,立刻拿下襄阳和荆州!”

  “另外让徐州的第五旅也出动,对射一下火炮,消耗一下明廷的火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5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6/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