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271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虽然盐引这个东西理论上是不可以交易的,但是实际上就和开中法第一次被废之前的仓钞一样,盐引实际上也作为一种一般等价物在江淮地区交易流通着。

  比如有的家族因为欠债,就用家里的盐引拿出来抵债。

  又或者有的家族要退出盐商的业务,也会将手里残留的盐引一并转让。

  当然更大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随着盐引越来越多,但是提盐越来越难,原本普通商人还能参与的盐务,逐渐变成了权力者的游戏。

  只有有权有势的家族才能参与,普通小盐商都纷纷出局,他们自然会将手上的盐引也转让出去。

  淮安是江淮盐运司所在的城市,是江北的盐业重镇。

  而扬州则是整个江淮盐商的集散地,整个南直隶的水运枢纽,扬州也是盐商云集的地方。

  所以苏泽想要去这两个地方看一看,了解如今盐引的流向,这也是为了能够摸清现存盐引的底细,为了下一步的计划做准备。

  听到苏泽有办法,而且还自告奋勇要去江北,方望海感动的一塌糊涂。

  方望海只觉得自己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将女儿嫁给了苏泽!

  要不是苏泽相助,什么钞关法根本推行不了!自己这辈子也别想升到户部侍郎这样的位置!

  如果这一次的事情办好了,说不定南京户部尚书就有希望了!

  方望海能够混到这个位置上,也不全是靠苏泽一个人,他本人的眼光和情商也是可以的。

  方望海敏锐的感觉到了,如今的朝堂上,缺乏的就是他这种“善于理财”的大臣。

  这倒不是方望海自我感觉良好,而是朝廷的真实需要。

  随着国家财政的进一步紧张,皇帝需要的是已经不是传统的“节流”的财臣了,而是需要能够“开源”的财臣。

  而且方望海比如今在朝的敛财高手严世蕃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他的敛财方法基本上不刮穷鬼老百姓,被刮的士绅地主也挑不出刺来,也就是说他是名声更好的理财高手。

  显然皇帝用方望海还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这也是他为什么能通过钞关税法就火速升任南京户部侍郎的原因。

  那下一步?是不是就能转正了?

  方望海眼神火热的看着苏泽。

  加更加更到了!

  这一段写的很爽!不知道大家看的如何?

  盐这个问题,算是基本上讲清楚了,肥鸟可以自豪的说,全网写明代的,没有人把大明盐业问题有我讲的这么清楚的了!

  我们看历史问题的时候,往往看不清一个问题的复杂程度。

  大明盐业的问题就是如此,其牵涉之广,利益关系之复杂,肥鸟这里可以说是讲的一清二楚了!

  解决这个问题,马上有一场战斗剧情,这一卷主线就是这段剧情,敬请期待!

  求追定啊!

第263章 扬州盐商

  “老爷,夫人说已经准备好饭菜了。”

  方望海的贴身老管家在书房门口提醒道。

  这下子方望海才发现,原来自己拉着女婿已经谈了这么长时间。

  他连忙起身说道:“这就去!”

  方望海和苏泽到了后院,只看到李夫人正在桌子上和女儿交谈。

  李夫人看了看女婿,方若兰的耳朵又红了,苏泽知道母女二人估计说了什么贴己话儿。

  李夫人看着苏泽这个女婿是越看越顺眼,刚刚从女儿嘴里也听到了,她嫁过去之后的这段时间被苏泽宠爱。

  “什么?汝霖才来南京,你就要让他去江北?”

  李夫人一下子叫出声来,她怒视方望海说道:

  “你当着官,天天支使我弟弟也就算了,女儿女婿刚来南京,你就差遣女婿?”

  李夫人河东狮吼,方望海气的脸色发白,可偏偏又发作不得。

  他也觉得理亏,从去年倭寇入侵江北后,到现在江北都有些动荡,苏泽是帮他去查看盐商情况的,自然不可能带着女儿过去。

  女儿女婿新婚燕尔,就使唤女婿去做事,他这个老丈人确实不地道。

  可是方望海也是没有办法了,朝廷逼迫的厉害,下发的盐引要在这半年内卖出去,方望海如今也只能指望女婿了。

  苏泽连忙说道:“岳母大人,小婿也是为了国事,再说了江北距离南京也不远,大概半个月就能返回了。”

  听到苏泽这么说,李夫人的脸色这才好了点。

  她看向苏泽说道:“你们男人眼中就只有国事,算了算了,既然你要出去,那我就接兰儿回府住几天,如何?”

  苏泽自然是笑着说道:“那当然是听岳母大人的了。”

  方若兰听到苏泽一到南京就要去江北,眼神中也有些落寞,不过能够返回娘家住上几天,倒是也让她非常的高兴。

  出嫁的女儿就是这样,在家里的时候都想着出去,但是出嫁了又想着回娘家。

  就在这个时候,方若兰突然感觉到了一阵反胃,她用手捂住了嘴唇,发出一声作呕声。

  “兰儿,怎么了?”

  李夫人看到女儿脸色苍白,连忙问道。

  苏泽则走过去,抓住了方若兰的胳膊,他用手搭上了方若兰的脉搏,过了一会儿脸色古怪的说道:

  “岳父,岳母,要不请大夫来府里看看?”

  方望海也有些激动的站起来:“快快去请大夫!兰儿到底怎么了?”

  苏泽的表情也有些激动的说道:“似乎是喜脉,小婿有些摸不清。”

  听到是喜脉,在场众人都露出激动的表情,不一会儿一名大夫走进后院,老头子给方若兰号脉之后,立刻对着众人作揖说道:

  “恭喜恭喜!小娘子这是有喜了!”

  李夫人的嘴角满是笑容,连忙对侍女说道:“快赏!”

  方若兰的脸上也满是不敢置信的笑容,不过想想这些日子,方若兰又觉得是情理之中了。

  女儿怀孕,自然是天大的喜事,李夫人干脆直接让方若兰留府中,又派人去买养胎的补品,整个府内忙的不可开交。

  李夫人又叮嘱苏泽要快去快回,这才放苏泽北上。

  苏泽这几天也被巨大的喜悦包围了,方若兰怀孕,让他感觉到了和这方世界终于有了捆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终于有了血脉传承了。

  这种微妙的感觉,让苏泽更是有了奋斗的目标。

  府里有了喜事,府中翁婿二人更加有了干劲。

  南京户部管理天下盐政,方望海先是派人北上山东,调集山东的存盐到登州。

  在苏泽的提醒下,方望海派遣了办事周密的亲信去办,而且尽量控制风声。

  方望海又让人从南京户部的库房中,翻出了历代盐引结余的账册,方望海又组织人清查这些账册,统计在发放在外还没有兑换的盐引总数。

  方望海清查盐引账册的消息一放出,立刻引起了南直隶上下的关注。

  南京户部虽然比不上京师户部权重,但是这盐业上的事情也关系不少人的富贵。

  于是各种势力都在打听方望海的意图,这就是苏泽建议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边方望海轰轰烈烈的清查盐引,苏泽则准备秘密前往江北。

  他并没有一个人前往江北,而是先去了上海缉私总团,找到了正在督办团练事务的徐时行。

  “汝霖兄!”

  自从苏泽返回老家结婚之后,上海缉私的事情就落在了徐时行的头上。

  林德阳已经给苏泽汇报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徐时行果然是个能做事的人。

  和历史上那个喜欢和稀泥的阁老不同,年轻时候的徐时行也是勇于做事,不畏权贵的。

  这些日子他带领缉私总团,截获了好几艘华亭徐家的走私商船,牢牢控制了长江水道。

  如今江南的大户都只能乖乖的走浒关缴税,才能将货物送出去卖。

  徐时行的父亲是苏州知府,曾经在南直隶多处为官,苏泽也不和他寒暄,直接将盐引的事情说了出来。

  听完了之后,徐时行低着头说道:

  “这盐引壅塞本来就是我朝的大问题,近些年来听说普通的盐商都不买引了。”

  “如今还能在江淮做盐生意的,也就那么几家了。”

  听到徐时行这么说,苏泽就知道自己找对人了,他俩忙问道:

  “如今有那几家还能做盐的生意?”

  徐时行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淮扬盐商到没有和北方边商一样完全都退出了,如今在淮安、泰州、扬州,还是几个大家族还在做盐的生意。”

  “淮安盐商当中,如今还在贩盐的主要是徽州人。”

  “徽州人?”

  苏泽疑惑的问道。

  徐时行点头说道:“徽州人最擅长于经商,许兄就是徽州府人,他应该比我更了解。”

  苏泽连忙记下来,徐时行继续说道:“徽州商人聚集在淮安为商已经有百年了,不过他们依然以徽州商馆为领袖,定期回徽州祭拜祖先,如今淮安的徽州府商人,基本上集中在淮安的河下地区,也被称为河下徽商。”

  苏泽连忙记下来,看来这些商人在淮安还是很有影响力。

  从明代开始,徽商就开始活跃在商业舞台上,因为徽州人善于抱团的性格,所以徽州商人能够在明清的几次动乱中都能安然存活下来。

  看来内商凋敝,但是徽州盐商还靠着报团取暖,依然能够从事盐业生意。

  徐时行又说道:“除此之外,还有两支势力也在南直隶做盐的买卖。”

  “一个是华亭徐家了,徐家除了松江府的棉布生意,也在做扬州的盐商生意。”

  “徐家还做这个?”

  徐时行点头说道:“也是近些年才开始做的,但是徐家一进来就做的很大,如今扬州近乎小半的盐都是徐家拿的,小盐商只有从徐家手里高价拿盐才能活下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2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