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苏泽又说道:“但是鸳鸯阵时对倭作战的利器,百户可以将鸳鸯阵的用法一五一十的告诉俞总兵。”

  林默珺惊喜的看着苏泽,她惊喜的说道:“真的可以吗?”

  苏泽点头说道:“若是岳武穆泉下有知,知道他的阵法是用来抗倭的,肯定也会赞同我的决定。”

  “兵者,国之大事也,兵法也是国之大事,不可轻传,但是也不可敝帚自珍,当做秘笈束之高阁。”

  “鸳鸯阵对倭作战有用,教给俞总兵肯定能杀更多的倭寇,肯定要比藏在长宁卫有用。”

  林默珺站起来说道:“多谢苏先生。”

  苏泽拿着《续武经总要》问道:“林百户,这本兵书能否给我一观?”

  林默珺连忙说道:“先生尽管拿去看。”

  收获兵书一本。

  苏泽也没想到小小的长宁卫竟然和俞大猷有关系,不过俞大猷也是福建军户出身,和上一任百户相识也很正常。

  作为抗倭名将,俞大猷和戚继光都曾经在浙江作战过,两人被后人称之为俞龙戚虎。

  也不知道苏泽提前将鸳鸯阵教给俞大猷,能不能改变大明朝的抗倭局势?

  苏泽很快摇头,东南局势溃败,其实和打仗关系不大。

  张经到了浙江之后,确实做了不少事情整军备战,但是在嘉靖皇帝平衡术的安排下,嘉靖三十四年,严嵩一党的赵文华被委派巡视浙江。

  这赵文华一到浙江,就向张经索贿八万两,张经自然拿不出来,赵文华憎恨张经,就经常上书说张经的坏话。

  而嘉靖三十四年,张经和俞大猷在王江泾大捷,赵文华冒为己功,又同胡宗宪诬劾张经“养寇失机”,致张经枉死。

  又诬劾浙江巡抚李天宠,李天宠也遭枉杀,荐胡宗宪代任。

  又先后论罢总督周珫、杨宜等,颠倒功罪,牵制兵机,倭势因是愈炽,反以败报胜。

  从此之后,王江泾明明是大捷,杀了倭寇两千多人,但是东南倭乱依然不绝。

  就算是俞大猷能打,上层的党同伐异和嘉靖朝的腐败,也足以葬送任何一场军事胜利。

  明白了这一点后,苏泽干脆收起侥幸思想,只是每天看兵书操练士兵,又或者练习书法肝科举技能,空闲的时候巡查长宁卫的水利设置和刚开垦的荒田,指导长宁卫的百姓种植土豆。

  “水利”、“种田”、“射击”、“科举”技能都有增长。

  兵法技能也涨到了Lv4,320/400,书法技能也涨到了Lv4,60/400。

  文学技能涨到了Lv4,20/400之后就不再增长了,看来《拍案惊奇》第二期要尽快弄出来。

  文学到了Lv4之后,苏泽脑子里又多了一些名家名篇的内容,不过也还都是一些短篇内容,苏泽也在思考到底要抄什么内容,才能凑出第二期的报纸来。

  这一次月底进城,要将《拍案惊奇》的编辑部弄起来,除了版一之外,剩余的版面最后都让本地读书人投稿,要不然苏泽就是将文学技能刷到Lv4,也会很快被掏空的。

  等到了月底进城的前,新开垦的土地已经丈量完毕,苏泽将田册交给家老阿公,又将新的水利图交给宗祠,将新开垦的荒地授予了在长宁卫劳作了一个月的投诚黑山贼。

  这些黑山贼感恩涕零,他们本来就是被裹挟上山的普通人,那些杀过人做过恶的黑山贼,都被押送到了县城去了。

  有了土地之后,这些黑山贼彻底在长宁卫安定下来,而他们干活也更加有动力了。

  这期间,孙典史和背山村都派出青壮,林默珺派了一名小旗,在长宁卫建了一个新的军营。

  朱七手下的盐丁,熊五手下的罗汉脚,和这次归顺的黑山贼,也和这些青壮一起,在每月农闲的时候一起操练。

  林默珺不指望这些乌合之众能上阵杀敌,只是训练他们简单的军旅纪律,以及一些巡逻侦查的技巧,只是让他们充当后备队和联防队。

  处理完了长宁卫的是事情,六月底的时候,苏泽骑着海瑞借的马,向南平县城而去。

  没想到苏泽才到县城门口,就看到了于宗远那张熟悉的脸。

  对于这位头号天使投资人,苏泽也是不吝啬热情的,他还没上去打招呼,就看到于二公子看到自己,热情的冲了过来。

  原来于宗远是在城门口等自己的啊。

  这位于二公子十分的热情,一把拉着苏泽说道:

  “苏兄!你瞒得我好苦啊!”

  苏泽一头雾水,只听到于二公子说道:

  “没想到你竟然还会写戏文,伱知道《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现在多火吗?我在城门等了你半日,就是为这事求你!”

  戏文?

  苏泽这才想起来自己授权拓湖先生把改编成南戏,没想到这位拓湖先生动作这么快?

  听完了于宗远的话,苏泽终于知道了原委。

  何良俊也确实是戏曲名家,他月中返回县城后,闭门三日不出,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从改为了南戏。

  紧接着这位拓湖先生就带着家养的戏班排练,拓湖先生亲自给戏子讲戏,给乐师讲谱,不到七日就将这出戏排出来了。

  南平白知县的夫人爱看戏,于是求到这位拓湖先生,在后宅演了第一场。

  结果自然是一剧爆火!

  知县老爷都赞不绝口,整个南平县城的达官贵人,豪绅地主都忙邀请拓湖先生的戏班去家中唱戏。

  因为朝廷并没有公开解除戏禁,这年头的杂居南戏基本上都是家演,也会邀请亲朋好友去家中看戏(参见红楼梦)。

  拓湖先生的邀约不断,成了南平县文艺界最受欢迎的人。

  而于宗远的母亲,也就是于指挥使的夫人要过生日,想要邀请拓湖先生去家演,却被拓湖先生拒绝了。

  原因自然也简单,如今因为祖上那档子事,于家在读书人那儿的名声臭不可闻,虽然他是正三品的都指挥使,但是拓湖先生拒绝他反而打响了士林中的声望。

  当今文贵武贱,而鄢懋卿还在福建清军,于指挥使受了巨大的侮辱,却也只能咬牙吞下。

  这些日子拓湖先生在外宣传,这剧是根据苏泽的改编的,于宗远灵机一动,就在城门等苏泽进城上学。

  苏泽皱眉说道:“这可不好办。”

  于宗远连忙求道:“苏兄,我也是一片孝心,望您成全!”

  看着自己的头号天使投资人,苏泽说道:“让我再想想办法。”

第124章 忙碌的文抄公

  于家的名声太臭,指望拓湖先生改变心意去他家恐怕很难。

  苏泽向于宗远问道:“于兄,令堂何日过寿?”

  于宗远说道:“七月十六日,也就是下月中旬的事情了。”

  苏泽盘算时间,现在是六月末,距离七月十六也就十几天的时间了。

  于宗远满脸的愁容,这几次回家都见到垂泪的母亲,心中也确实不舍。

  对于这位头号天使投资人,苏泽还是非常重视的。

  如果月中的话,自己的文学技能应该就能肝到Lv5,到时候应该能刷出拿得出手的名篇作品。

  到时候大不了自己排练一出戏,给于宗远的母亲祝寿好了。

  苏泽说道:“拓湖先生也算是我的师长,怕是难以劝说他。”

  于宗远刚刚燃起的希望熄灭了,却听到苏泽又说道:“你家可养着戏班?”

  于宗远说道:“养是养了一支,不过和拓湖先生家的戏班不能比,上不得台面。而且他们也不会唱杜十娘啊。”

  苏泽说道:“等我这次回去,于兄要是信得过,就将戏班送到长宁卫去。”

  于宗远眼睛一亮道:“苏兄还懂得排戏?”

  接着于宗远立刻说道:“明白了!苏兄大恩大德,俺记一辈子!”

  说完这些,于宗远仿佛是怕苏泽反悔一样,匆忙的离去。

  苏泽摇了摇头,牵着马进城去了。

  南平县城终于从“徐士盛遇倭”的阴云下恢复了活力,街道上的店铺重新繁荣起来。

  苏泽牵着马去了县学,无视沿途士子们的目光,苏泽栓好了马就走进宿舍。

  刚刚进宿舍,就看到陈朝源和林清材已经到了。

  见到苏泽进来,林清材立刻说道:“苏兄!”

  只看到陈朝源身边满是信件,他正在给这些信件分类。

  苏泽疑惑的问道:“陈兄,这些是什么?”

  陈朝源连忙说道:“苏兄,这可都是你的东西。”

  “我的东西?”

  陈朝源将一叠整理好的信递给苏泽说道:“这些都是写给你的信啊。”

  苏泽拆开一看,原来这些都是写给自己的读者来信。

  南平县的读书人圈子就这么大,稍微一打听就知道苏泽在县学上学的消息。

  这种读者交流在大明朝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比如当今文坛的两大领袖,贬谪在云南的杨慎和在刑部当官的王世贞,每天都能收到一车的信,当世人都以这个指标来衡量在文坛的地位。

  这些来信基本上都是吹嘘苏泽的文章的没营养的话,苏泽放在一边,陈朝源又拿出一叠说道:

  “这些是寄来的文章,请苏兄点评的。”

  投稿?

  这不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吗?苏泽正在头疼《拍案惊奇》第二期的内容,就有人上来投稿。

  苏泽拆开这些信,看了几篇文章,揉了揉眼睛说道:

  “陈兄,快找几篇好文章给我洗洗眼睛!”

  陈朝源和林清材哈哈大笑,苏泽揉着眼睛说道:“这都是些什么啊!”

  陈朝源笑着说道:“我就知道苏兄看不上这些文章。”

  林清材说道:“没办法,苏兄一夜扬名,让县里不少人都觉得写话本是个不错的出路,这都是他们临摹别人作品仓促写出来的,自然入不了苏兄的眼。”

  鉴赏水平太高也不是好事啊,苏泽初中高中读的古文,都是精选到教材中的。

  读书的时候并不觉得稀奇,可是穿越了之后苏泽才知道这些名家名篇和普通文章的区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1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