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599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什么目的?”

  没有人回答他,但很快所有人都明白了大明进一步的战略目标。

  那就是整个吕宋国。

  显然,吕宋国成为了下一个安南国。

  但与安南国不同的是,征安南,尚且需要明军二十万大军出动,但对于人口远逊于安南国,且极度四分五裂的吕宋国来说,大明只需要一个据点,一支远洋舰队,以及不断地殖民,就足够了。

  许柴佬叹了口气,说道:“我明白了,你们需要收编我们这些马尼拉城的汉人百姓,让他们成为大明的子民,有了马尼拉这个天然良港,以大明现在的舰队实力,自然可以以此为起始点,不断地向吕宋周围渗透.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真正占据吕宋。”

  “我们不会屈服的。”这时旁边有人表态道。

  “不会屈服,那又怎么样?”

  少监毫不留情的讥讽道:“马尼拉看似安稳,可早晚要沦落到海盗或是当地土人的手里,与其被异族统治,还不如归顺我大明,大明不仅能庇佑你们免于战乱,还能让你们享有丰厚的贸易收益,不比你们辛苦打拼强吗?给异族交税是交税,给大明交税就不是交税?你们过去得以一切,大明都可以既往不咎。”

  “这”

  有人张了张嘴巴,竟无法反驳。

  确实,大明明面上给出的待遇的确很好,若是真的能加入大明的贸易体系,在安南国、占城国、日本国、朝鲜国都享有贸易优惠,他们每年的收益,完全可以养活自家的基业,而且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而且,其实这些马尼拉当地汉人大族的族长都很清楚,对方说的是实情。

  现在马尼拉能把海上贸易做的这么滋润,是因为吕宋国王需要他们这股外来力量,来牵制当地不安分的酋长,但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注定的,现在他们十多万人的总数,还在控制之中,可随着移民的增加和人口的繁衍,这种脆弱而微妙的平衡注定会被打破,到了那时候,恐怕就是他们灭顶之灾的到来了。

  然而,如果要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的话,也是有一些顾虑的。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算是叛徒。

  不论是哪一朝哪代,都不会容忍不忠之臣,即便是表面上说得好听,可最后秋后算帐,总是不让人意外的。

  而大明,在他们心中肯定也不例外。

  这些马尼拉汉人大族,并没有太大野心,他们只希望在马尼拉这个小岛上继续传承下去,然后慢慢地融入到吕宋国的权力体系之中。

  但如今,大明已经将视线投向了马尼拉这块弹丸之地,那么他们的处境,必然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根本由不得他们。

  想到这里,许柴佬忽然开口问道:“大明皇帝陛下,真的肯让我等重新成为大明子民?我等也可以派遣子嗣,前去故土定居。”

  许柴佬此举,是试探,也是希望大明可以给予他们一个机会。

  而这时少监自然读懂了他的意思,轻咳了一声,说道:“放心吧,陛下仁慈,既然已经承诺过,那么就必然会照此执行,至于你们的子嗣嘛,若是尚且年幼,倒是有机会回归故乡。”

  聊完这个话题,谈判又陷入了沉默中。

  沉默,仿佛成为了今天的主题。

  事实上,马尼拉的汉人大族的族长们,此时也慢慢都回过味来。

  既然刚才明军已经展示了其恐怖的战斗力,把他们那些可笑的小心思击得粉碎,为什么不一鼓作气登陆,反而先遣舰队停滞不前了呢?

  说白了那就是明军认为他们这些人,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不管是出于收编后用于攻略吕宋国目的,还是需要他们的商业体系,都不想彻底摧毁他们。

  因为大明的实力虽然雄厚,但毕竟在还海洋贸易方面,才刚刚崛起不久,而大明在南洋的敌人,却不止他们一伙儿。

  海盗几乎遍布了南洋各个角落,甚至连马六甲也没能例外,譬如陈祖义的海盗团体,就有大小战舰上千艘,在这个群狼环伺的时代,他们实在难以确定,一向是以陆师为主的大明到底能不能彻底肃清这些海上贸易的隐患,真正地建立起南洋的贸易新秩序。

  更何况,就算大明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可对于他们来说,也终究是上了个“紧箍咒”似的东西,他们这些族长也没办法像从前那样,享受到崇高的地位和滔天的权利了,甚至连手中的财富和武装都未必能维持住。

  见他们一时拿不定主意,随行的武将直截了当的说道:“现在给你们半个时辰的时间考虑,你们若是不同意的话,那就不用谈了,我们直接杀过来。”

  “不要忘记了,吕宋国距离大明并不算近,距离安南国也不远,莫说我们这些军舰和甲士,如今大明单单在安南国,就还有二十万整装待发的大军随时可以远征,如果要攻打吕宋国的话,根本不用费什么工夫,就能轻松拿下。”

  少监也看出了他们的犹豫,顿时冷哼一声,道:“如何抉择,由你们决定,不过我们的耐心有限,我希望半个时辰后,看到你们的诚意。”

  “如果你们拒绝了大明皇帝陛下的条件,那么,呵呵.”

  少监冷笑了一声,随即带着一干人等离开了这里返回码头上的明军马船,竟然没有人敢阻拦。

  谁都不傻,这时候杀了使者一行人,明军必然大怒到时候,这泰山压顶般的攻势,可不是他们能承受得起的。

  众人的面色,却也都灰暗了起来。

  虽然不知道明军会用何种手段进攻,但毫无疑问,这绝对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因为从幸存的逃亡士兵口中,他们已经得知,明军的火器,非同寻常的强大,能把十几门火炮安置在军舰上,而且还有威力巨大的重炮,这些火炮,跟他们从元朝那里获得的武器,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除此之外,明军的火铳,也异常犀利。

  不仅装填快,射程远,而且发射后的威力,足以撕裂皮甲的防御。

  这就意味着,他们根本没什么有效的防御手段,毕竟铁甲,在吕宋国也是稀缺产物,他们手里并不多。

  而这些马尼拉当地的汉人势力,也是一片愁云惨澹。

  “使者口中所言的二十万大军,估计是有这个数,但想要跨海而来,则完全是唬人的,大明短短几年,不可能造了这么多的远洋船只,吕宋国也没有足够的粮食供给这个规模的军队,想要跨海运粮维持二十万大军作战,更不现实。”

  “就算不来二十万,来两万,又是我们能够抵挡的了的吗?”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站在码头上,缓缓的说道:“难道我们只能任凭他们摆布?”

  “不然呢?”

  另一名身材魁梧的汉子,叹了口气道:“难道我们能够抵抗得住明军吗?别说是他们手里的火器了,更别说所谓的二十万大军,光是现在已经开始从两侧堡垒登陆的部队,我们就挡不住啊!”

  另一人也是叹了口气,说道:“唉,我早就劝你们别贪图那仨瓜两枣,早点投降就好了,现在好了,说不得我们所有人都得死在这里。”

  “你胡说八道些什么!?”老人瞪了他一眼。

  这时,许柴佬旁边的另外一个汉人族长突然皱眉问道:“许会长,我觉得这样似乎有些不妥”

  他这句话还没有说完许柴佬就扭头看向他,说道:“哦?哪里不妥?”

  那人斟酌了一番措辞,说道:“按理说,我们马尼拉,应该是属于吕宋国的,现在大明皇帝派人过来招抚我们,理当先与吕宋国国王来讲才是,怎么可以用如此蛮横的态度逼迫我们臣服?这似乎不符合一贯的王道。”

  “更何况我们现在也没什么筹码可以交换啊”

  许柴佬也陷入了最后的权衡利弊阶段。

  “国王那里,倒也无所谓,兵威之下,我们只是被动的献城,他们也没有资格来指责我们背叛。”

  “我们受了国王的恩惠,总归是要为国王尽忠的。”

  “尽忠?”魁梧的汉子讥讽的笑了笑,说道:“那么,你告诉我,你觉得吕宋国会派人来帮我们吗?”

  老人一愣,旋即哑口无言。

  有人听了这番话,却仍旧是担忧的说道:“可是,如果我们献城了,明军以后出尔反尔,或是朝政有什么变数,不管我们了,吕宋国王难道会饶恕我们吗?”

  魁梧汉子冷笑着反问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都不懂吗?”

  魁梧汉子继续说道:“如果我猜测不错的话,那个大明皇帝应该是准备用吕宋国来做文章了。明军这次来,可不仅仅是为了收服我们,而是想要用我们来谋划吕宋国,然后让吕宋国和安南国,再加上大明,成为稳定的三角,拱卫南洋海疆。”

  “若是我们真得到大明的支持,那土人国王又算得了什么?不如打进王城去,掀翻了他那鸟位。”

  这句话,倒是说到了众人的心里。

  真要说起实力,在马尼拉附近的那些酋长,其实并不算强,真正的强权,或者说跟他们相比,具有碾压性优势的,大概只有一个吕宋国王了,其它的诸侯势力都不足为惧。

  但吕宋国王再厉害,也不能跟大明相提并论啊。

  大明若是愿意,分分钟灭了吕宋国。

  毕竟,以大明的实力,可以说只要认真起来,在方圆上千里的这一圈里,除了日本国打起来还费点劲,其他国家,是真的不足为虑,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另一人却是嗤笑了一声:“这话说得不错,我倒是觉得,这或许是唯一一个,可以拯救咱们所有人性命的机会。”

  老人听罢,脸色变幻了一阵,最后咬牙切齿的说道:“既然如此,那便依你们所言吧。”

  许柴佬也下定了决心。

  “派人去通知明军,我们不做抵抗,但具体的条件,还要再谈,请他们不要继续前进。”



第469章 占领

  有了效果显着的武力展示后,第二次谈判的过程,显然比第一次谈判要顺利得多。

  双方谈判了关于待遇、贸易、官位等一系列问题后,明军舰队终于开始陆续进港。

  “立刻传令各舰,缓速前进,暂时只让先遣舰队护送登陆部队入港,舰队展开横阵,确保可以随时变换战斗阵型,以便侧舷炮可以瞄准港口两侧的敌人。”

  很快,先遣舰队的旗舰就冲到了港口的前端,此时在他们对面,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各大商会下属的士兵,这些商会士兵普遍身穿皮甲,背后背着简易的盾牌作为防御工具,他们的手臂上则挂满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饰品和离不开海洋主题的纹身,另外,有的人的肩膀上还搭着爪勾,或者是用麻编织的绳索。

  这些士兵的武器虽然看起来简陋而粗糙,但是负责指挥登陆部队的汝南郡王朱有爋依然能够感受到,对方在港口两侧布置的力量,远比他预估的还要强。

  至少这些士兵,显然都是见过血,有实战经验的。

  人数不多,装备也称不上有多好,但却是真能拉出来打仗的部队。

  不久之后,明军的运兵船在港口处完成停泊,朱有爋等人下了海船,登陆到了码头上,然后向马尼拉港口内看去,港口内停泊着许多小艇,而岸上的人,也都在神色紧张地看着他们。

  由于下西洋,本质上其实是皇室、宗室、勋贵这些阶层集资进行的活动,再加上宗室的绩效考核指标的问题,所以远洋舰队里,并不缺乏各大藩王家不受宠的子弟,亦或是勋贵公侯伯家的远房子侄,这些年轻人,都是试图在海外搏个出路,个个雄心勃勃,想要上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戏码。

  当理解了舰队军官的人员构成和利益所在后,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这些少壮派的军官,是如此地渴望战争与军功,属于路过一块石头,不挡道都想踢两脚。

  “这些移民到吕宋的汉人,在港口内修筑的工事不少啊。”

  朱有爋环顾四周,发现马尼拉港口的四周,街垒都堆砌着厚重石块,还有许多的石制建筑,显然,这不是吕宋人临时构筑起来的防御工事,从它们的规格、材质看起来,根本不像是新垒成的,反倒是更像经常使用的老旧建筑

  “这些是以前的马尼拉人用了好多年才完工的,所以看起来有些年岁了。”前来引路的人解释道。

  马尼拉本地人,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

  显然,这也是移民到此地的汉人,鸠占鹊巢后的结果。

  这些街垒和建筑上面,不知播撒了多少争斗的鲜血。

  “哦。”朱有爋淡淡的应了一声,然后转移话题,询问道:“你是哪里人?”

  由于知道马尼拉当地的汉人商会大佬们都已经屈服,所以引路的人也不敢怠慢,连忙答道:“小的姓赵,家父早些年就下南洋闯荡了,生在马尼拉。”

  “那你父亲怎么会来到这处海域?”

  “唉。”

  这个赵姓引路人苦笑着摇了摇头:“元末战乱嘛。”

  说到这里,便不好继续聊什么了,毕竟那场波及天下的大乱,站在不同立场上很难评判,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出局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5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9/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