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539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

  十月的最后一天安南国都升龙城被明军攻破,大虞太上皇胡季牦自杀,皇帝胡汉苍被俘。

  陈天平于太庙祭拜祖宗,恢复陈废帝牌位,重建陈朝。

  至此,大虞正式宣告灭亡。

  此时,安南军在富良江的防线,也遭到明军的猛烈攻势,也已经到了崩溃的前夜。

  不过,由于多邦城的地形较为险要,明军的火炮发挥不出作用,其他武器也不能发挥威力,甚至,由于富良江的阻隔,连骑兵都难以驰骋。

  因此,安南军的防线虽然遭到攻击,所有陆洲都被夺取,只能退守除了多邦城以外的南岸阵地,但仍然还在咬牙坚持。

  而明军的士兵,则不断损失在多邦城前,由于是山城的原因,挖地道埋炸药都搞不了,导致攻坚乏术,进展缓慢。

  “卫王,这样不行啊!”

  左神翊军将军阮公瑰劝道:“明军已经摸清楚了我军床弩的射程距离,并在东西两侧的山上挖掘了壕沟,如此步步蚕食推进,多邦城已经岌岌可危了,我军的增援根本上不去而明军占据陆洲后也一直在进攻南岸,有很多次都差点守不住了。”

  左圣翊军将军胡射也皱眉头,说道:“不愧是明朝水师的精锐啊!”

  是的,明军的辅兵和民夫,硬生生用肩扛手提的办法,从山道里旱地行舟,把船只的零部件运输了过来,然后在北岸拼装,明军也有了一支规模不大,但极为精锐的水师。

  而且明军水师有火炮,远程武器的射程远超安南军,明军的水手们,也都是会驾驶战舰的老水手,跟富良江的渔民们没法比。

  再加上陆洲都被明军夺取,这就导致了明军水师拥有极大的火力压制优势,而安南军则无法依靠水师压制明军水师,失去了绝对治水权的后果相当严重,除非安南水师敢把剩下的几百艘大船开到江上,顶着陆洲和明军水师的双重火力决战,否则就无法对明军造成巨大杀伤。

  而明军在这一战中,也充分利用了谅山周围的环境,将明军的工程水平发挥到了极致。

  安南军此时若是强攻明军的围城攻势,想要给多邦城解围,估计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当然了,安南军也没有这个实力就是了。

  在这样的劣势下,安南军根本无法突破明军的防线,多邦城渐渐成为了一座孤城,甚至,安南军还要不停承受明军的炮击,这导致安南军的士气越来越差。

  而当国都升龙府失陷的消息终于传到这里来时,再得到了反复地核实确认后,无疑是成为了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一月一日,胡元澄以保全将士性命,不得杀俘为条件派出了使者与明军东路军指挥官新城侯张辅谈判。

  四日,北线安南军放弃抵抗,全军投降,明军渡过富良江。

  安南国王陈天平与李景隆正式签订《明安和平勘界契约》《明安友好通商契约》,接受了基于姜星火草拟版本后稍加修改的全部条件。

  至此,安南将红河三角洲的全部土地共七府之地割让给大明,并在退还占城国全部土地的同时,割让了南部的三个狭长的府给占城国作为战争赔偿。

  大明正式设置了第十五个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并设立相关都司、按察使司,以及府县区划。

  随着大明海量商品、资金的涌入,安南国彻底沦为了大明的粮食供给产地与商品倾销市场,继占城国后,大明收获了第二个稳定的工业革命产品出口国,大明的高层尝到了对外经济殖民这甘甜的胜利滋味。

  满朝沸腾!

  举国欢庆!

  征伐安南胜利的意义是如此之大,不仅仅在于将军们所获得的功绩以及分到的红利,更在于在国内苦苦等待的姜星火,他所迫切需要的一切投资回报,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历史,彻底被姜星火所扭转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而姜星火并不满足,在这几个月里,他同样没有闲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产业变革,已经在长江南北迅速展开。



第430章 光学

  “卖报!卖报!最新一期的《明报》嘞!”

  南京城中,薄雾漫漫,报童站在街角高举着手上的小本子大声叫喊。

  “这不是今天报纸吗?怎么这么早就送来了?”

  有行人听到报童的吆喝,从路边走出,掏出一文钱,伸手买了一份。

  接过印刷水平尚可,字迹清晰,但纸张实在粗劣的报纸,他用手指沾了口唾沫,翻阅了一下:“咦,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消息呀,就一些商业讯息和时政要闻吧。”

  “不对,这是啥?”

  旁边的人指着另一版道。

  “今天中午,钦天监与国子监科学厅共同举办彩虹光学散射实验?”

  “下面还有。”

  “现场免费随机赠送99块玻璃棱镜,下一个幸运儿就是你。”

  这顿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玻璃作为几位擅长炼丹的大真人新炼制的东西,能起到代替水晶的作用,做出来的玻璃镜清晰无比,比铜镜的清晰度高得多,已经成了风靡长江南北的闺中小姐们的新宠。

  要么怎么说“女人的钱最好赚”呢?

  至于用来科学研究的显微镜,以及观测远方的望远镜,目前还没有面向市场,而是主要集中在高层和军队手里。

  至于玻璃棱镜是做什么的,《明报》上面没说,但想来或许跟彩虹能扯上点关系。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一面走一面叫——

  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报童继续一路争分夺秒地小跑着,来到街道旁一座不算高大,却也绝对称得上雅致的酒楼前叫卖起来。

  而在此时酒楼内吃早点的客人,听到声音后纷纷停止用餐,将目光投射了过来,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期待。

  “这小家伙,还挺逗趣。”

  坐在二楼一间雅阁窗口位置的男子,望着窗外正努力吆喝着的报童,笑着摇了摇头。

  一个头戴四方巾,气质憨厚正直的青年也跟着探起了头:“你看那小家伙说话,跟唱戏似的,真是有意思啊!”

  两人收回了头,临窗的男子看着对方问道:“正夫,姜星火叫你做的事情,伱做的如何了?觉得有进展吗?”

  这两人非是旁人,正是高逊志和曹端。

  前者暂时放下了他在江宁镇的书院,于南京中居住一段时间,后者则是在潜心研究哲学的新道路。

  “说实话,没有太多的进展。”

  曹端倒也没什么沮丧之色,只是平静说道:“二律背反有些东西太过幽微深邃,甚至只靠单纯的思辨,根本无从证明,不过国师倒是教了一套关于《逻辑学》的方法,总归是能慢慢推动的.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世间万物,总有格完的时候嘛。”

  “高太常,您有什么打算?”

  高逊志用筷子夹了点咸菜,就着稀粥喝了下去,想了想方才说道:“天下日新月异,总该活着好好看才是。”

  曹端点了点头,只道:“日新月异这个词好,确实有这种感觉,莫说是我离开家乡南下来到京师,风土人情都大不一样,就是在京师住了这小半年,真是一个月一个样子,每天都在有新的变化。”

  这倒是真的,别的不说,光是安南的战局,那就是几天一更新,还带地图演示的那种,虽然有点延迟吧,但大明国内的百姓显然是不介意的。

  这种热度堪比姜星火前世的东欧冲突时,广大网友天天盯着沙盘战局当赛博指挥官。

  除了对外战争,大明的商品经济也开始逐渐丰富、活跃了起来。

  朝廷修改了《大明律》,之前半地下的印子钱(放债人以高利发放贷款,借款人必须分次归还,每次归还都要在折子上盖一印记,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印子钱”)行业开始破产或转型,更多背景深厚的商业巨头挤进了钱庄产业,正规的、直接受到新组建的大明银行监管的钱庄逐渐成为了商业资金周转的主流,只要有抵押物,商人们可以较为容易的从钱庄借到利息没有之前印子钱那么高的贷款。

  当然,这与大明目前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有关系的。

  之所以说“相对”,是因为姜星火所直接管理的大明银行,一方面一直在通过各项国债来回笼市面上过于泛滥的宝钞,使宝钞的币值重新坚挺起来;另一方面,对于铜钱辅币的发行,则开始逐步加大放水的力度,试图把更多的铜钱投入市场,来活跃经济。

  这里面最深刻的问题当然是宝钞的面值与实际币值严重不匹配,而以过去三十多年滥发宝钞的大水漫灌情况来看,想要一时半会儿做到匹配,显然是不容易的,只能一边让宝钞实际购买力升值,一边让铜钱的实际购买力贬值,如此一来,才有可能做到匹配。

  当实现币值与实际购买力匹配的时候,其实现在1文钱跟过去1文钱的购买力已经完全不同了,可能会相当于0.5文或者0.4文甚至0.1文.管他的呢,反正宝钞和铜钱的购买力能匹配上就行。

  因为这是姜星火币制改革计划的一部分,而且时间上必须要在这几年内完成,最起码要在征日本获得银山之前完成,如此一来,才能实行换钞,将大明宝钞换成白银宝钞,给宝钞赋予银本位的锚定,继而实行国内外双轨制的计划。

  而商业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温饱思那啥嘛。

  当市面上的商业产品丰富了,文化产品也一定会随之丰富,这是客观规律,谁都阻止不了。

  公司制在修改的《大明律》中被明确地规定了下来,出资人可选择负有限责任后,各行各业都开始了公司化改组.其实过程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困难,因为此前就说过,大明坐商的商铺是有“市籍”的,包括经商人的姓名、资产、地址这些必要信息都在官府备案着呢,如今无非是就是把资产和责权方面的问题加以进一步明晰。

  而报业虽然依旧是官府的垄断行业,但其他诸如话本、戏曲等行业,却开始呈现了繁荣发展的态势,元曲开始复苏兴盛,小说行业也同样如此。

  嗯,怎么说呢?可以说市民阶层开始逐渐崛起,而随之而来的,就是资产阶层思潮的萌芽化。

  传统的、儒家体系下的道德观念受到了新思想与新事物的冲击,也正是因为如此,高逊志这位卫道士深深地叹了口气。

  说到这里,他脸色忽然沉了下去:“不过我担忧的并不是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是人心吶.”

  自古人心难测,谁又能知道哪一天会发生些什么事情?

  尤其是在变局中,百姓更加迷茫。

  若是换成寻常,自然不怕出现变局,因为儒家本就有着适应时代自我打补丁的能力,哪怕是过去南北朝、五代十国那种衣冠沦丧的时代,过后也能重新让文明回归正轨。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

  经过“王霸、义利、古今”三辩,以及后续的论战争鸣,儒家内部,此时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原本作为官学的程朱理学,统治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动摇,而堪比魔教邪功的新版心学,则是以病毒传播一般的速度开始迅速地蔓延开来.没办法,人人皆可成圣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谁不想走捷径呢?

  至于浙东和江南的实学思想,发展倒是没有心学那么快,但走的路子却很稳,是正经的“经世致用”那一套,朝廷恢复三舍法,建立大明行政学院,同样是以实学思想为主,这就相当于在科举系统的理学以外,又重新弄了一套规模不大的选官体系和思想。

  最关键的是,这一切是由姜星火主导的,而各个实学学派的门人们,也或自发或被动地认同了姜星火作为实学当世唯一宗师的身份。

  其一当然是姜星火在大明学术界的声望和能力无可置疑,其二便是走这条路,终归是能出仕的嘛经世致用这四个字翻译翻译什么意思?先得当官不是?

  儒学内部的三大派别又恢复了南宋时期的情况,虽然没有到三足鼎立的份上,但看这个趋势,估计也不远了,理学瘦死骆驼比马大,心学人人趋之若鹜,实学自有晋升通道立于不败之地。

  而学术界内部都出现了混乱,作为官学的程朱理学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民间的思潮自然就很难受到管控了,更何况朝廷也不想管。

  而在这种情况下,便是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思潮开始在民间蔓延。

  “这也是无奈之事!”

  高逊志叹了口气。

  曹端这时候也买了一份报纸,看到上面的讯息,问道:“左右闲来无事,中午一起去看看这光学实验吗?就在国子监前面的广场上。”

  国子监,位于南京城的北侧,前面有个很大的广场,之前孔希路登场的时候,数千监生,就是在那里迎接他的。

  而那里,也有着一个巨大的日晷,用来根据太阳的影子计时。

  之所以选择举办光学实验的场地是在国子监前面,而不是钦天监前面,是因为钦天监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是在皇城里面(非宫城),总不好让百姓进来。

  而礼部尚书卓敬跟钦天监的人比较熟,便吩咐他们来国子监一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5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9/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