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264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毕竟这个说法实在是太玄幻了。

  胡俨虽然维护天人感应学说,但他本身精通天文,是不太信的。

  可眼下朱棣却告诉他,化肥仙人真的存在,这不由地让胡俨有些心乱了。

  “哈哈哈!”

  看着众臣脸上震惊、惶恐、怀疑、畏惧等等神色,朱棣爽朗大笑起来。

  “怎么,伱们怕了?朕告诉你们,化肥仙人,确实存在。只不过化肥仙人并非隐匿于海外仙岛、深山古观之中,不问世事,更不理红尘,而是就在这繁华的南京城中!”

  “本来朕也不敢相信,但这个世界上确有仙人,不仅仅是超脱于凡俗之外,凌驾于规则之上更是真真切切指点朕,以通天手段,做出了利国利民之事。”

  “这……”

  这些文臣心中思量纷纷,却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朱棣刚刚的那番话,实在是太具有冲击力了。

  沉默片刻后,黄福才再次率先开口。

  “皇帝说真的有化肥仙人,化肥仙人真的指点了皇帝炼制化肥用以利国利民,臣相信化肥的功效,也相信这位化肥仙人确实做了泽被万民的善事。”

  “但臣还有话要说。”黄福严肃地看着皇帝,“推广化肥,作为更化变法措施之一,臣无比赞成,没有任何意见.可这不代表其他更化措施,一样是如同化肥这般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啊!”

  “而且,化肥仙人可还施展过其他仙家手段?炼制化肥,人力一样可以!”

  面对黄福激烈的质疑,朱棣坐在座位之上,双目紧闭,眉头微蹙,像是在想些什么。

  众臣见状,不由地都以为皇帝有些无言以对了。

  “可即便是凡人,真的研制出了炼制化肥之法,也足以堪称仙方,只是是否真的存在仙人,恐怕连陛下也不确信吧?”胡俨如是想到。

  而想要继续给皇帝当舔狗的刑部尚书郑赐,则是已经开始思索,如何给皇帝找个合适的台阶下了。

  再怎么说,也不能让皇帝被黄福给问到哑口无言吧。

  片刻之后,朱棣睁开眼睛,眸子之中,却闪动着不一样的光芒。

  朱棣伸出手,轻轻摩挲着扶手,开口对黄福说道。

  “那如果朕告诉你,不仅仅化肥是仙人指点朕的。”

  “考成法,是仙人指点朕用以整顿腐败吏治的。”

  “摊役入亩,是仙人指点朕用以减轻黎庶苦难的。”

  “税制更化,是仙人指点朕用以开源节流的。”

  “万里石塘可以用于制作新式化肥的鸟粪,日本已经验证确实存在的金山银山,也是仙人亲口告知的。”

  “黄尚书,你还认为,化肥仙人是假的吗?”



第242章 只需姜先生略微出手【求月票!】

  考成法!

  税制更化!

  摊役入亩!

  万里石塘的鸟粪!

  日本的金山银山!

  当这些信息接连从皇帝口中透露出来的时候,内阁值房,剎那间就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心头的震撼过后,众臣都想到。

  仙人临世亲自指点人皇,难道圣王之说,竟然是真的!

  “或许此人曾去过日本亦或是万里石塘,却谎称能烛见万里?”黄福已然气沮,此时也只能硬着头皮问道。

  “不,其人在去年以前,从未离开过乡里,周围人更没有去过日本或万里石塘,甚至连听过的都极少。”三皇子朱高燧答道。

  皇帝和三皇子,没必要在这种极容易查证的事情上骗他。

  这下子,黄福也无话可说了。

  黄福的脑海里,此时只剩下了一片空白。

  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场的所有大臣,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一点。

  坐于草庐之中而烛见万里,预知不可知之事,仙人手段无疑!

  仙人,竟然真的存在!

  胡广忍不住声音颤抖地问道:“陛下,那化肥仙人可有御使飞剑、千里取首之能?亦或是祈雨祛瘟,使得生民免受灾难?”

  朱棣笑着摇了摇头:“胡卿,哪有那么玄乎?”

  胡广剎那哑然。

  “朕确信化肥仙人是仙人,但其人虽有洞察未来、烛见万里之能,却并未有你说的那些仙法,与其说是你们印象中的仙人,不如说是谪仙人更合适一些。”

  朱棣顿了顿,复又说道:“而且,这位谪仙人本就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赴死的,其人不惧死亡,有转生之能,若不是朕插手阻止,恐怕早就坦然赴死了。”

  这句话一说出来,众臣心中仅剩的疑惑,也都随之烟消云散了。

  一个不怕死亡,甚至迫不及待地赴死的人,再结合洞察未来、烛见万里的能力,答案几乎就呼之欲出了。

  正是降临到人间的谪仙人!

  胡俨的心神剧烈动摇,他怎么也没想到,所谓君子畏天命,而如今永乐帝夺得天命后,上天竟然真真正正地降下谪仙人予以指点。

  难道永乐帝,真的是天命所眷的人皇?!

  “敢问陛下,这位谪仙人,到底叫做什么名字?”黄福心绪复杂地向朱棣问道。

  朱棣还未开口,一直没有说话的道衍却是一振袈裟,回答道。

  “圣人自有名讳,或许在场有的大臣已经听说了。”

  不知内情的大臣们心头一紧,均是屏息凝神以待。

  三个字从道衍的口中讲出。

  “——姜星火!”

  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始终沉默不语的解缙,忽然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

  仿佛一座压的他喘不过气的大山,从后背挪开了。

  “凡人之才,纵然再惊才绝艳,又如何与仙人相比?”解缙心头喃喃。

  在心里,解缙这位当世第一才子,哪怕再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那套克己复礼的治国办法,跟姜星火提出的种种治国神策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一开始,解缙还有较量一二的心思,不想自己在皇帝心中失了地位。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解缙明白,自己跟姜星火所谓的“较量”,不过是那句古话而已。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如今“姜星火”这个名字,正式出现在了朝臣的视野之中,解缙也就少了这些只存在于他个人心中的攀比、烦恼、自卑。

  这种妖孽级别的存在,你们去处理吧,别让我遭罪了。

  杨士奇的心头,亦是复杂无比。

  “姜星火啊姜星火,在诏狱中幕后筹谋这么久,伱总算是要出来了。”

  杨士奇自诩才华天纵,即便不如解缙,也不遑多让,但他更早地意识到了,姜星火的能力,远非自己所能媲美。

  所以杨士奇的谋划,也只是竭力帮助大皇子朱高炽争得储君之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皇帝和大皇子没有明说,一桩桩、一件件重要的决策出台,杨士奇也清楚,事情已经彻底脱离了他能掌控的局面。

  即便是本就凶险万分的储君之争,闹到现在,恐怕也会变得更加令人无所适从。

  杨士奇可是听说,皇帝有意设立南北直隶,让大皇子与二皇子分别坐镇南北两京,这不单单是基于比较两位皇子能力来立储的考虑,其中有一方面是为征漠北做各种前提准备,也有一方面是怕皇帝一旦离开南京北返,刚刚平静下来的南方会生乱。

  而姜星火的谋划和他所在的位置,无疑会对时局产生巨大的干扰。

  手里没牌,位卑言轻的杨士奇,此时也只能选择因势导利了。

  “不过,姜星火的出狱,以及要推行的种种变法,对于大皇子来说,倒也不是没有利处若真是以治理南北直隶的更化变法政绩来决定储君之位,那么大皇子不仅在北直隶拥有近乎全面控制的文官系统,在南直隶也同样收拢了大量肯向他靠拢的官员,论文不论武,大皇子是占优势的。”杨士奇心中想道。

  随即,杨士奇看了一眼富态地团坐在椅子里的朱高炽。

  这位大皇子,可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呢

  有气度,能隐忍,默默积蓄力量,不见得比飞扬跋扈的二皇子朱高煦胜算低。

  毕竟,永乐帝能靠武夫马上打天下,又有几个武夫能下马治天下呢?

  说白了,只要不继续打大规模全面战争,文官地位的相对上升和勋贵武臣地位的相对下降,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十几年或许不行,可若是二十几年、三十几年?

  大皇子如今刚刚二十岁出头罢了,等得起。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皇子无疑将在事实上,控制整个大明的文官系统。

  到了那时候,固然大皇子会成为文官系统的利益代言人,反过来被文官系统所绑架。

  但这也意味着,大皇子将会拥有顷刻间指挥整个帝国行政的力量,或者说,毫无阻碍统治帝国的能力。

  就在杨士奇沉思之际,却忽有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所以说道衍大师的《变法八策疏》里的这些内容,都是姜先生所提的?”

  吏部尚书蹇义向道衍问道。

  毕竟对于蹇义来说,他去诏狱中听过的课是有限的,印象最深的自然是涉及到皇权下乡的那节税制更化课,除此之外,很多课他并没有听过。

  “不错,正是如此。”

  道衍枯瘦的手指,依然转动着念珠,只是微微停顿了一下,说道。

  “姜先生是不是谪仙人,老臣不予评说,但姜先生的能力,以及能说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所代表的人品,老臣是敬佩万分的。”

  “说来惭愧。”蹇义自嘲笑道,“随陛下听了一次姜先生讲道,老臣真是感觉受益良多,内心良知更是深受触动。”

  听到这里,刑部尚书郑赐不由地心头泛起了嫉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2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4/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