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159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金幼孜赶忙应诺,随即当场拟旨。

  朱棣越演越投入,又喝道。

  “来人啊,立刻给朕准备銮驾,朕要亲自率领大军征讨日本!”

  “陛下.”

  闻听此言,夏原吉赶紧站出列来劝阻道:“陛下请息怒,此等倭寇作乱,理当由沿海卫所和水师官兵共同追捕捉拿,倭寇虽是来自日本,却并非一定是日本那边所控制,骤然兴兵恐怕不妥。”

  “夏爱卿!”

  朱棣闻言,眉梢轻挑,缓缓站起身问道。

  “怎么,莫非夏爱卿认为,朕连区区日本都对付不了?”

  见状,夏原吉顿时跪倒,惶恐道:“臣绝非此意”

  “哼!那就好!”

  朱棣重新坐回龙椅上,淡漠道:“朕是否要亲征日本,这件事,还得看曹国公出使的情况如何。”

  说罢,朱棣闭上眼睛,不再搭理众人。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大臣们都暗自叹了口气,他们都很清楚,皇帝陛下这是动了真格儿的,如果不采取强硬措施的话,恐怕会闹出更大的事情。

  想到这,大家纷纷交换了个眼神,最终决定按照朱棣的旨意去办。

  一个什么“对马岛”,打了也就打了。

  半盏茶的工夫后,一队精锐骑兵簇拥着一辆马车快速驶离了皇宫,沿着南京城宽阔的大街疾驰而去,不多时的功夫便消失在了远方的天际。

  大臣们纷纷离开奉天殿,跟大臣们又斗智斗勇了一晚上的朱棣,留下了户部尚书夏原吉、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茹瑺,这永乐初年文官三巨头。

  待众人走后,气氛明显放松了许多。

  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朱棣甚至还赐了宴。

  虽说皇宫的饭菜不见得合口味,也没法放肆地吃喝,但终究是一种荣宠。

  吃完饭,上了茶水,君臣几人便开始了非正式的商议。

  “陛下。”夏原吉觑着朱棣的脸色问道,“今日突发此事,可是日本那边的使团传回来消息了?”

  朱棣放下茶杯点了点头说道:“派的谍子里有专业的勘测匠人,佐渡岛确有金山,石见那里也有,但石见那里一部分已经被开采出来.日本人应该还没发现真正的银山,只是边缘的部分。”

  “所以陛下打算先动手,占据对马岛?”

  兵部尚书茹瑺这个皇帝铁杆支持者马上想到了皇帝的意图。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朱棣也不避讳,直接说道:“便是如此,谁知道日本人什么时候会发现?有可能要很久,也有可能就是明天。”

  兵部尚书茹瑺以水为墨,在案几上画了对马岛和日本的位置。

  “合该如此,那济州岛陛下打算怎么办?”

  朱棣淡淡说道:“朕已派宦官前去宣谕朝鲜国王,区区一个弹丸小岛,李成桂还敢跟我大明作对不成?”

  “另外。”朱棣对站着的纪纲说道,“再派人去日本,告诉曹国公,让日本国王严惩倭寇,所有倭寇首领,都要当着曹国公的面处决,明白吗?”

  在几人的沉默中,纪纲连忙答应。

  显然,他们都不太看好曹国公能完成如此打脸日本人的任务。

  光是宣谕训斥日本国王,应该就已经充分激怒日本人了吧,更何况,还要日本严惩给他们各地大名带来利益的倭寇首领。

  但是并没有人想帮曹国公说句话,就如同没有人真的想知道,宁波的商队到底是不是被倭寇袭击一样。

  朱棣今天的心情倒是看起来不错,看着纪纲离去的背影,还对三皇子朱高燧挑了挑眉。

  朱高燧会意,特意对三位尚书解释了一句:“宁波的商队,是贩送伪造大明国债的团伙,陛下已经下旨严厉打击各地的伪造团伙了。”

  “打女真,打日本,这段时间你们几个注定是要再辛苦辛苦像是日本的金山银山这些,有些事情,没法跟朝臣说。”朱棣抿了口茶继续说道。

  “臣等清楚。”

  夏原吉等三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朱棣刚想继续说什么,却有宦官来报,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去而复返。

  “召他进来。”朱棣有些诧异,不知道是何事。

  “陛下。”

  纪纲匆匆进来,却是附耳对着朱棣说了几句话,朱棣的面色变得稍微有些凝重了起来。

  “老二真是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

  “好,你下去吧。”

  纪纲再次匆匆离去。

  “父皇,是二哥那里.?”朱高燧小心问道。

  朱棣叹了口气,看向吏部尚书蹇义和兵部尚书茹瑺说道:“有件事,还没有跟两位说。”

  两人放下茶杯连忙起身,却多少有些不自在,户部尚书夏原吉则若有所思。

  两人心头只道,既然是二皇子的事,可别让我们掺和进立储之争,惹得一身骚。

  皇帝的话语却有些偏离了他们的想法。

  “化肥仙人,还有两个月就要出狱了。”

  啥?

  吏部尚书蹇义和兵部尚书茹瑺一愣。

  化肥仙人,他们知道,雕像在那摆着呢。

  出狱,是什么意思?

  难道化肥仙人不是仙人,而是人?

  朱棣解释道:“不错,便是如伱们所想,化肥仙人只是朕假托其人之名,事实上,不仅其人在诏狱发明了化肥,而且过去朝廷所提出的种种政策,譬如和平削藩、摊役入亩、大明国债等等,都是其人的建议。”

  什么?

  吏部尚书蹇义和兵部尚书茹瑺相对而视,均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难以相信。

  这怎么可能?

  如此多的定国神策,竟然都出自一人之手笔?

  他们原本还以为,这是道衍等谋士群策群力做出的谋划。

  如今想来,这些政策确实跟道衍等燕王潜邸谋臣施政的办法,有很大不一样的地方。

  但即便再难以置信,随着他们的老朋友户部尚书夏原吉的肯定,他们也只得相信。

  因为道理再简单不过,如果这件事情是假的。

  皇帝和夏原吉,没必要骗他们俩人。

  朱棣看了看他们,继续道:“此人乃是江南平民子弟,文名不显。因此,数月前朕诛方孝孺十族时被牵连也并无人在意,而二皇子在偶然间发现了这位惊世大才,听其讲课获益良多。”

  接下来,朱棣将姜星火的事情娓娓道来。

  听完后,吏部尚书蹇义问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朱棣笑眯眯地说道:“朕的意思是,此人虽然并不知情,但确实已为我大明效力,功劳卓著,不如朕拜其为国师,令其主持其所提诸事吧。”

  这是好用就往死里用的意思。

  朱棣压根不在乎给出的名爵财富,那些东西跟姜星火给大明带来的利益相比,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一年八百万两白银的石见银山,就足以镇压一切反对意见了。

  国师!

  两位重臣陷入了沉默。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国师之位,是何等尊贵。

  纵观华夏数千年来,历代君王,都极少封国师,即使真有册立国师的传统,也是极为崇高的礼制。

  就如同元世祖忽必烈册封八思巴为大元国师一样!

  毕竟,说的玄乎一点,这关系着大明未来的气运走向啊。

  但这个姜星火却有资格担当国师之职。

  一来,他为大明做出的贡献太大了,之前所说的种种政策,无论是哪个,都可以称得上是惊世神策,而摊役入亩更是泽被万民之功业。

  其次,此人身怀旷古绝学,若是大明能够得到其一二指点,就一定能够更快地发展。

  最后,陛下如此欣赏其人,其人在陛下心中的地位稳固,他担任国师,陛下绝对放心。

  至于说他的出身和科举问题……

  呵呵,那算是什么问题。

  在朱棣这种皇帝的眼里,没有什么比做出贡献更有价值了。

  朱棣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们:“两位爱卿觉得此举如何?”

  吏部尚书蹇义:“陛下英明。”

  兵部尚书茹瑺:“此乃大明之幸也。”

  夏原吉自然是同意的,而搞定了文官系统的另外两位重臣,朱棣心中石头便落了地。

  毕竟,册封国师这种事情,绝不可能绕开文官,如果文官都持反对意见,那么朱棣也不好一意孤行。

  这又不是封赏靖难武勋,朱棣总不好逆着舆论来做的。

  但是,朱棣有一点没想到,或者说身为皇帝威福自专起来,他也压根没意识到。

  国师这一职位,姜星火会不会拒绝呢?

  在正常人的思维看来,如此高位,恐怕没人会拒绝吧?

  因此,朱棣也根本就没想过,姜星火是否有拒绝的可能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1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9/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