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900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身上的伤口不少啊!征战数十年下来,哪个武夫经得起这般折腾。

  像李克用那般不知爱惜身体,身为一方雄主,还屡屡冲锋陷阵之辈,定然活不长。

  相比起来,他那个义弟、大夏圣人,早早身居高位,指挥大军作战,极少轻身犯险,虽说会产生让武夫轻视的不良后果,但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很值得的。

  “吱嘎!”底下城门大开,大群军士涌出,追着晋军溃兵好一通厮杀,直到贼军营内又出来一股人,这才堪堪止住,缓缓退走。

  “晋军怕是要跑了!”身后响起一个洪亮的大嗓门。

  张全恩转身望去,见是关北道都指挥使氏叔琮。

  “氏都头。”张全恩躬身行礼道。

  “你……也是老人了,无须多礼。”氏叔琮叹了口气,说道。

  张全义、张全恩兄弟镇蔡州,最后被夏军击败,也是非战之罪,实在是实力相差太大了,没得办法。在此之前,张家也挺拼的,夏、梁第一战就是邵树德亲自领兵,与时任佑国军节度使张全义的兵马大战。

  镇河阳之时,张家死了两个男人,就连张全义之妻储氏、儿媳解氏、侄媳苏氏都被今上掳去,收入后宫。如此牺牲,便是梁王在九泉之下,也怪罪不得。

  “氏都头,契丹大军压境,晋贼趁机北上,这是讨便宜来了,怎么会撤呢?况且,南边我军刚刚败了一仗,晋贼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候,怕是不肯退吧?”张全恩不解,问道。

  夏军在北边与契丹力战,为了牵制晋人力量,南线也发动了大规模的牵制作战。

  其中,在泽潞战场,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指挥厅前黄甲军、银枪效义军、散员军、契丹直四部与葛从周指挥的龙骧军激战,大败,一路退至吴儿谷,依托险要地形才击退了龙骧军。年轻气盛的李存勖,第一次感受到了战场的残酷,都是死人堆里滚出来的百战精兵,谁也不比谁强,谁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动摇,技艺娴熟、意志顽强,上来就以命相搏,以后多学着点吧。

  河阳方向,天雄军趁敌不备,一路疾进,连破数个警戒用的小寨,攻至天井关城下。

  天雄军一面驱使土团乡夫攻城,一面拣选精兵,不披甲,持数日粮,偷偷翻越两侧群山,试图迂回至关城后方。不料被敌军发现,天井关镇将史建瑭也是个胆大心细的,故作不知,让千余夏兵精锐成功偷越,随后便遇到了敌军伏击,全军覆没。

  天雄军见无机可趁,便退了回去。

  史建瑭,这个二十八岁的年轻将领,第一次得到了夏人的重视。

  慈隰方向,铁林军兵分三路,一路北上攻石楼县,克之。康君立手忙脚乱,调动人马来救。结果闻知夏军还有一路人马直趋东北,收复温泉县,又匆忙调兵往援。

  从战局上来说,他已经被完全调动了,败相已露。

  关键时刻,铁林军右厢兵马使甄诩率领的第三路人马,在蒲县为晋将周德威、史俨击败,导致全军后路不稳,不得不退兵。

  整体而言,这三路主动进攻,都没取得什么战果。晋阳方面甚至认为是大胜,以鼓舞士气——从战略目标来说,他们确实是胜利,因为防守住了。

  试问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晋人会轻易退兵吗?

  “晋军步卒精锐已经被南调了。康君立在石州左支右绌,仓皇失措,四处乞求援兵。晋阳无兵可调,可不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了么?”氏叔琮嗤笑一声:“晋兵确实不弱,但就那么点人。你看这几日攻城,都是些什么面孔?羸兵罢了,你看不出来?”

  张全恩惭愧,他真没注意。或许,这就是他只能在州里面厮混,而氏叔琮可以当一道都指挥使的原因吧。

  城外突然响起了一阵鼓声。张全恩猛然转头望去,却见数千骑兵从山后面转了出来。看他们盔甲精良、训练有素的模样,应是晋军主力骑兵了。

  这是要做什么?骑兵攻城?张全恩不解。

  “掩护步兵撤退。”氏叔琮小声说了一句,匆匆下楼去了。

  朔州城内有四千飞龙军士卒。如果要追击撤退的敌军,必须要这帮大爷们出动。可一般人根本指挥不动他们,也就氏叔琮这种一道大员有那么点可能了——其实也难说,他是州兵系统,飞龙军可是禁军,再加上他的身份,有点尴尬,只能用镇使的身份来硬压了。

  “对了。”临下楼前,氏叔琮又叮嘱了句:“今日得到消息,安东府那边打得不错,契丹人可能要撤退了。如此一来,战事便要出现大的变化,做好准备吧。”

  张全恩有些懵,不知道氏叔琮在说些什么。

  ※※※※※※

  燕昌城外,李嗣源、石善友二人带着河东、幽州衙军、大同镇军两万余人,并大量土团乡夫,填平了燕昌城外的壕沟,拆毁了羊马墙,一路进至城下,展开了血腥的攻城战。

  对河东来说,燕昌城的存在实在太恶心了。

  离云州不远,不过区区数十里罢了,阻挡了大同军北上的路线——或许骑兵可以过,但步兵及辎重部队真的不行,长此以往,夏人在柔州就不会遭受毁灭性打击,赶不跑。

  而你既然赶不跑他们,时间长了,他可就要对你下手了。

  晋军斥候不断传回情报,最近两年,柔州集宁县户口日增,官府兴修水利,发放农具、种子,租给牲畜,百姓大量种植黑麦,放牧牛羊,日渐兴旺。

  若非晋军骑兵趁着深秋草木枯寒时节偷袭了几次,让夏人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损失,他们的发展会更快。

  再给他们几年时间,柔州会发展成什么样,完全不敢想。

  所以,这就是一个眼中钉肉中刺的存在,必须拔除,不然云州难以安寝。

  在李克用下定出兵的决心后,李嗣源、石善友二人立刻集结精兵,几乎把云州的土团乡夫、蕃部丁壮搜刮一空,大举北上,狠命围攻。

  燕昌不是什么坚城,乃仓促筑就,还是有机会的。

  但攻了好几天之后,李嗣源发现了不对:城内的守军也太精悍了些,人数也不少。

  八月十五夜,他亲自审讯了抓获的数名夏军游骑,才得知城内竟然驻屯了近万兵马,其中五千飞龙军、五千阴山镇兵。

  至此,他知道这仗不好打了,根本没有攻取的希望。

  “不许停!”大同军节度使石善友猛地一拍桌子,怒道:“邈佶烈你敢退,我就执行军法。”

  邈佶烈是李嗣源的蕃名,很多年没人这么叫了,此时听了也有些恼火,只听他说道:“我是客军,前来助拳而已。燕昌城那么多夏贼,你怎么打?把大同镇军和衙军拼光么?这两万人要是没了,忻代可就没有出击的力量了。”

  “不是还有五营新军么?”石善友说道:“五万多人呢,不如全调上来,一举攻拔燕昌,直捣柔州。契丹最近加强了攻势,打得很猛,冲得最近一次,已经到柔州左近了。兴和县听说陷入重围,说不定已经丢了。如此大好形势,正当一鼓作气,何退耶?”

  确实,最近契丹人不知道怎么搞的,打得特别猛,一改之前打滑头仗的模样。十多万人马兵分数路,既有绕道北线草原的,也有借道云、蔚西突的。

  就在前天,万余契丹骑兵绕道云州西进,最远突进到了朔州马邑县附近。晋军也派出人马协同作战,沙陀三部、昭武九姓、吐谷浑、回鹘诸内附部落联兵三万余骑,切断了鄯阳、马邑的夏军联系,迫使其孤立在各个据点内,直到夏人也调遣骑军南下,才重新打通了朔州诸城之间的联系。

  “契丹是为贼也。向来有好处就上,没好处就撤,这般卖力,事出反常必有妖,我看有问题。”李嗣源毫不相让道:“不如先等等看,弄清楚夏人在干什么。”

  “邈佶烈你这般托辞,实是可笑。”石善友冷笑道:“你若敢退,我就告到大王那边,看你如何解释。”

  李嗣源额头上青筋直露,怒气上涌。

  深吸一口气后,他压下火气,冷哼一声出了营门。

  侄子李从璋、义子李从珂等在外面。

  “叔父!”

  “大人!”

  二人围了上来,看着李嗣源满脸怒色,都很惊讶。

  “石善友利欲熏心,不可理喻。”李嗣源叹道:“他当大同军节度使之前,还是挺有本事的。辈分、资历又老,彼时我也很钦佩。不想此时——唉,眼中只有云州这一亩三分地,只有大同军的基业,已是魔怔了。”

  李从璋、李从珂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别多想了。”李嗣源说道:“从璋,马前银枪军给我管好了。从轲,亲骑军去了朔州,你速至飞骑军大营,替我看着点后路,一有不对,立刻接应。”

  亲骑、飞骑、雄捷、马前银枪四军,算是李嗣源的老部队了。

  雄捷军在攻城,亲骑军去朔州了,飞骑军前几天刚与夏人的银枪军打了一仗,回云州招募蕃人新兵整补了。

  这四支部队的很多军官、骨干,都是李嗣源当年在燕镇当顺州刺史时的老部下,比较听话,他不想他们有任何损失。

  “遵命。”李从璋、李从珂齐声应道。

  末了,李从珂忍不住问道:“大人何故如此?”

  “你不懂,要学的东西多着呢。”李嗣源说道:“这仗有问题,问题出在契丹人那里。他们图什么?纵是报仇,前面攻破三泉、御夷已经够了,不应该这么卖力。无论是回鹘、鞑靼还是契丹,本质上都是以利相合,事出反常必有妖,除非——”

  说到这里,李嗣源止住了话头。没有根据的猜测,他不会乱说。

  

第051章 举枪!

  李嗣源只能用“事出反常必有妖”来猜测,但梁汉颙却好似有读心术一般,完全看透了阿保机的小九九。

  很明显,阿保机要撤了。

  撤退,不是撒丫子一窝蜂跑路,那是溃退。

  欲退先进,才是撤退中常见的套路。即先发起主动进攻,造成一种要搏命的印象,让敌军全身心戒备,然后虚晃一招,突然跑路,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或者干脆先把敌人打得胆寒了,让他们不敢追击,然后从容退走。

  安东府的消息已经传过来了。龙武军、归德军两路出击,最后又成齐头并进,互相援应的架势,深入了辽阳、新城一带,对辽西产生了极大的威慑。

  甚至于,渤海国也难得振作了一把。王弟大澍贤率军三万,猛攻扶余府——呃,刚吃了场败仗,被刘仁恭联合契丹骑兵击败,三千先锋大部溃散。不过没关系,渤海军并未退却,还在观望。只要他们不逃,那么就仍然能够牵制契丹兵力,给他们施加压力。

  另外,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龙武军北上辽阳的动作太坚决了,过程也太让人震撼了。阿保机与契丹八部上层一定会试图了解此战的细节,到最后是什么感觉?梁汉颙自己代入契丹人的角色,只能说很操蛋,还是先退兵回去再从长计议吧,反正此番西进,面子有的,里子一般,也不算太亏就是了。

  八月十七日,北衙枢密使杨爚亲自押运一批粮草抵达柔州。

  “梁都头,行军征战之事,枢密院不便插手,我只管输送粮草、器械、物资,征调兵员。”柔州府衙之内,杨爚很客气地说道:“但在一旁看了这么久,也有点心得,便想着与都头说上那么一说。”

  “杨枢相乃长辈,某洗耳恭听。”梁汉颙说道。

  按制,军队征调、派遣是归枢密院管的,但部队一旦派出,归隶某个行营之后,枢密院无权干涉具体的行军布阵、战退进止。但那是理论上,在实际操作中,枢密使还是有自己的影响力的。

  “契丹分出一部,绕道阴山北部,奔袭诺真水,看似危险,实则无妨。”杨爚说道:“阴山诸部,精兵强将虽已调走,但留守人员众多。这股贼寇实已被击退,造不成多大危害。”

  梁汉颙颔首应是。

  “又一路契丹,试图顺着阴山孔道进入胜、参二州。此二州府兵大举集结,贼人气沮,已遁去。”

  “唯有攻朔州这一路,声势浩大。”杨爚继续说道:“又有沙陀蕃兵、晋军步骑参与,其众数万,围攻甚烈,但在飞龙军、银枪军、阴山镇军救援之下,一日数十战,贼人讨不到便宜,已退去。此事梁都头比我清楚,老夫便不多言了。”

  “简单说吧,阿保机要撤退。我们知道他要撤退。他也知道我们知道他要撤退。”杨爚好似在绕口令一般,但说的都是已经确定的真知灼见:“晋军如何,老夫实不知也。但在老夫看来,李克用的动作慢了,他要么不下场,要么一开始就下场。像这种打到半截再来,只说明两件事。其一,他不信任契丹人,其二,他想赢怕输。”

  “杨枢相算是把李克用看透了。”梁汉颙笑道。

  杨爚笑了笑,道:“时已八月,不能再拖了。老夫言尽于此,梁都头自己做决定吧。”

  “好!”梁汉颙站起身,道:“其实,昨日我召集诸将商议,一致以为,契丹其实已经开始撤了。当初我们怎么西撤的,契丹就会怎么东撤。说不定,他们已经撤了有一阵子了,不能让他们这么舒舒服服走人。”

  “晋军那帮蠢人,还在傻乎乎攻我大军呢,或可想点办法。”杨爚提醒了一句。

  梁汉颙其实早想到了。

  不过杨爚这么一说,他依然装作恍然大悟,道:“若非枢相提醒,几误事矣!”

  杨爚轻捋胡须,笑而不语。

  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大家都有面子。

  与杨爚分别后,梁汉颙赶至行营,下达了一连串命令。

  ※※※※※※

  八月二十日夜,月行中天,万籁俱寂。

  说实话,这个季节,代北草原之上已经有些冷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9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0/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