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478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而且,追兵根本不知道他们下一步的动向。弄不好,他们还以为飞龙军是前往郓、兖增援二朱的呢,这并不奇怪。

  “就这么定了!”契苾璋不给其他人插嘴的机会,定下了下一步的行止。

  拓跋仁福、李仁欲二将也在二朱的地盘上,但听说他俩不干人事,根本不愿和朱全忠的人死拼,消耗实力,居然跟着朱瑄的人去劫掠德、淄二州了,实在过分。

  此番若能遇到,当把这些人召集起来,一起行动。

  若拓跋仁福、李仁欲不愿的话,也没什么好说的了,那就是想造反自立,自有手段对付。

  三月初十,契苾璋下令弃城,往东北方七十里外的滑州理所白马县而去。

  与此同时,河阳一带也有些动静。

  归德军使符存审率步骑两万余人南下,攻梁人设在大河北岸的据点。

  高仁厚又遣飞龙军五千人至获嘉县,寻机渡河南下,打算往河南投入第二波袭扰纵队。

  朱全忠不愿现在就撤兵,那就给你再施加点压力,看谁先熬不住。

  ※※※※※※

  “嗖!”一箭中的。

  “嗖!嗖!”连续数箭飞出,除一箭脱靶外,其余八箭全数射中了目标。

  围观的军士们发出了震天的喝彩。

  邵树德翻身上马,绕着靶场转了一圈,期间连射五箭,三箭中靶,两箭不中。

  军士们的神情更加癫狂。

  “射鹿子!”“射鹿子!”

  他们以枪杆击地,有节奏地呼喊欢呼。

  驰马骑射,五箭中三,此神技也!

  邵树德将骑弓扔到李忠手里,哈哈大笑着下了马。

  在新兵们面前露一手,有助于提高士气。

  这年头的武人,尤其佩服比他们强的人。

  你武力强,就容易得到他们的拥护,不知道可以省掉多少权谋手段,不知道能省掉多少赏赐拉拢。

  开国皇帝的威望,就是从这些小事一点一滴来的,这是守成之君所缺乏的。

  我就要去打猎,谁敢叽叽歪歪?不但不敢叽叽歪歪,还屁颠屁颠跟着一起分享猎物。

  “大帅,河阳那边动了。高仁厚将飞龙军分成两批,目前第一批已经南下,在滑州一带活动。”陈诚屁颠屁颠地凑了上来,道:“大帅今日献技,将士信服,异日与贼大战,又多几分胜算。”

  “他们还只能打打顺风仗,其他不行。”邵树德低声说道:“高仁厚太保守了,飞龙军一万人该全部撒出去,朱全忠能有几个兵?”

  天雄军、义从军已经退到了新息县以北区域,褒信县被强行迁走了万余百姓,目前正在淮水北岸整修城池。

  主力大军,终于安全地撤了回来,这让邵树德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他进可攻退可守,朱全忠想要重创乃至消灭他的部队,可就要想想别的办法了。

  “稳妥一点好。”陈诚说道:“万一抢不到粮食,可就只能杀马充饥,溃回北岸了。”

  邵树德点了点头,算是勉强认可了他的说法。

  当年在河南府,就是因为人烟稀少,补给困难,导致骑兵的活动距离十分有限。后来梁人完善了防御体系,就更难了。

  最近两三年,折宗本南下襄阳的小江口之战,以及邵树德亲自坐镇微操的河清之战,应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性战役。

  前者开辟了南方战场,后者吞并了河阳,两者都可以绕过地形崎岖、荒凉难行的崤函谷道,从南北两个方向袭扰梁人。

  战争进行到第五年,朱全忠终于体会到了腹地千疮百孔的难处。如果说之前夏、梁双方还处于拉锯相持阶段的话,到了乾宁二年的今天,战争胜负的天平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战略相持阶段结束,邵树德要开始战略进攻了。

  “折从古传回消息了吗?”邵树德又问道。

  “还没有。”

  上一次传回消息还是两天前了,折从古率两千骑兵运动到了颍口附近,见梁人大寨法度森严,守御严谨,便撤了。

  他胆子很大,借着便进入了颍州境内。倒不是为了打击什么目标,而是进一步深入侦察,看看能不能找到梁人的部队。

  “武瑜还是不肯来吗?”校场上的军士们又恢复了训练,邵树德不再观看,转头问起了另外一件事。

  当初,因为武瑜这人实在不可靠,私下里接触杨行密使者,同时为了甩锅,在安州士民面前诋毁夏军名声,邵树德便召他来淠水——其实也不算诋毁了,因为索要粮草是真的,武瑜也就是添油加醋了一番。

  与此同时,天雄军使臧都保悄悄出城,到了城外大营之中,免得被武瑜取了首级,那也太冤了。

  如今看来,武瑜这人确实心里有鬼,竟然不来了,征粮也停了下来。未必就叛了杜洪,但观望之意确实非常明显。

  典型的拥兵自重的小军阀!

  “大帅,武瑜之事可先放在一边。”陈诚说道:“时瓒所部万人大军已至商州,粮草也快抵达彼处。没了安州粮,也不至于饿着。”

  邵树德不置可否。长途陆路运粮的损耗就不谈了么?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他遥望了下淠水对岸,说道:“给没藏结明传令,其部退守白狗城、新息县,不要过河。”

  白狗城在淮水北岸,在真阳县西南七十里,紧邻蔡州到申州的大驿道。

  梁为白狗堆戍于此。故后魏(北魏)将尧雄曰:“白狗,梁之北面重镇。”

  城不大,之前已半废弃,最近已在重新修缮。从蔡州抢掠来的粮草,也囤积了不少于此。

  新息县,春秋时的息国,为楚所灭。县南五里就是淮水,亦可驻扎几千兵马。

  邵树德让义从军不要退过淮河,分据白狗、新息这两个北岸据点,这是有想法呢。

  

第047章 对峙

  罗山、钟山二县的百姓已经被征发了起来,开到淮水岸边,伐木立栅、造浮桥。

  他们要自带干粮、酱菜,干这个重体力活。

  但申、光数易其手,百姓穷困,粮食多有不足,一个个饿得肚子咕咕叫。有人干着干着就昏过去了,死活不知。

  没办法,只能散了一部分从蔡州人那里“借”来的粮食,先让这些百姓吃饱再说。

  今年南方这场仗,打到现在,战场上各部表现都不错,但后勤确实是个大问题。

  这是折、赵等人忽视地方建设的锅,但或许他们也没那个精力搞建设,因为梁人不给他们机会。

  西线的赵匡凝、折宗本发起了反击。

  赵攻三鸦镇,被击退,差点连鲁阳关都没守住。

  折宗本倒是打得不错,小有斩获,牢牢地拖住了丁会,不过在丁某人下定决心反扑回来后,他又被击退了。

  林林总总的消息不断通过驿站系统传递到淠水西岸,由陈诚批注之后,又交到邵树德手上。

  邵大帅对西线战场的表现还算满意,能拖住敌人就是胜利。丁会在汝州那么久,估计早就满心烦躁了,折宗本这人老而弥坚,经验丰富,你全力进攻吧,他守得滴水不漏;你假装撤退,诱其深入,他眼光又挺毒辣,知道你是真退还是假退;你真走吧,他扑上来了。

  而且,交手两年多,威胜军是真的在不断成长。

  从以折家军、襄阳降兵混编的所谓乌合之众,一步步厮杀,经历了战火锤炼,全军两万人是越来越老练。再有个两年时间的战场锻炼,估计就是一支劲旅了。

  比起汝州、淮水战场,现在邵树德最关心的还是北线。可惜契苾璋深入敌境,很难再往外传消息了。

  但不管怎样,战争还得继续,希望契苾璋能够充分调动梁人兵力,打乱他们的部署,给自己来个惊喜吧。

  淠水东岸已经出现了三三两两的梁人游骑,郑勇如临大敌,严加戒备,防止梁人偷渡。

  寿州刺史朱景赶来了淠水大营,面见邵树德。

  “朱大郎这是想通了?”绿荫拥翠的小庙面前,邵树德在古树下摆上了桌子,悠闲地品着霍山黄芽。

  今年的天气有些怪,已是三月春光明媚的时节,结果又从北方吹来了呼啸的冷风,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这是新老气候周期交替时产生的异状,邵树德心里有数。

  “夏王乃真英雄,某愿为大王前驱。”朱景的腰弯得很低,不敢直视邵树德。

  “坐下吧。”邵树德温和地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好奇地问道:“听闻朱大郎在霍山游山玩水,淡薄名利,怎地又来见我?”

  邵树德这话问得不客气,换一种说法就是“何前倨而后恭也”?

  但他这个身份地位,有资格这么摆谱,朱景也只能老老实实回答:“仆有昔年结识之死友,刚从汴州回来,转述了一些汴州的情况。”

  “死友”,可以理解为死党,过命的交情。比如蔡州人柴再用与孙儒军中某小校结为死友,此人被告发要造反,孙儒将柴再用一并抓了,柴再用曰:“与彼结死友,反则同反耳。公诛之,复何问焉。”

  “说来听听。”邵树德不动声色地说道。

  “是。”朱景坦然坐下。

  既已定下投靠之决心,他也不再扭扭捏捏了。夏王给的刺史,接着便是,大不了一死报之。

  “死友星夜至霍山,言夏人凶猛,有数千马兵渡河南下,穿州过县,四处袭扰,破灵昌,趋白马,梁人不能制。”朱景说道:“仆不解,全忠有胜兵数十万,缘何连几千马兵都不能制?复问之,言夏人重兵压境,全忠兵力不敷使用,左支右绌,汴、郑、滑、宋、曹、亳诸州已无兵可用。仆细思之,全忠这般下去,定然疲于奔命,早晚败亡,故来投之。”

  “灵昌、白马……”邵树德的脑海中已经自动映出了地图。

  看这活动方向,是奔着朱瑄的地盘去了。应该是在拉开距离,充分调动梁军各部,再寻找机会。

  有点李存勖奇袭灭梁的味道了!

  923年之前,李存勖虽然数次击败后梁军队,但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双方夹黄河对峙,河东实力消耗严重,已经吃下的魏博又被后梁军队攻占大半。

  923年,梁末帝朱友贞派大将段凝等人四路出击,兵锋直指晋阳,打着灭掉河东的主意。李存勖知道继续耗下去多半没好下场,于是与妻子泣别,冒险赌一把了,成就成,不成就死。于是开启了绕道空虚的郓州,奇袭汴州的主意,并一举成功。

  邵树德不敢想象契苾璋能够攻下汴州。

  朱全忠不是朱友贞,此时他也未擅杀老将,宣武集团还没开始走下坡路,但借此在河南腹地纵横驰骋,打击朱全忠的威望,寻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应该还是可以的。

  而且,似乎已经取得了第一个“战果”:朱景意外得知飞龙军突入滑州,梁军手足无措之后,果断来降。

  “朱使君是聪明人。”邵树德吩咐亲兵给他上茶,和蔼地说道:“如你所见,梁人此番南下,若再无战果,下一次南下,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梁将氏叔琮坐镇寿州,聚集兵马,旦夕西进,朱使君打算怎么做?”

  “下僚有兵千人,熟悉寿州一草一木,更有绝技傍身,匿于山川林泽之中,定教梁人叫苦不迭。”朱景慨然道:“正所谓无功不受禄。不为夏王立下大功,我也无颜领受刺史之职。”

  邵树德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这倒是个直爽人,比很多要钱要官但却毫无节操的人强多了。

  朱景出身土豪,少年游侠乡里,被很多人不待见,如今看来,倒有几分侠气,可以一用。

  “千人还是太少了。”邵树德说道:“一会领两千匹绢回去,招募壮士,至少得有个两三千人。无需正面厮杀,侧翼扰敌、疲敌即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4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8/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