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奋斗在初唐_分节阅读_第290节
小说作者:牛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16-04-08 15:50:57

  约莫从里头隐约传来几声回应,越发逼近,大门处响起一道酸掉牙的响动。

  咯……咯吱……

  大门缓缓从里头被拉了开来,开门之人郭业有些印象,貌似是赵飞轩从安州带来的幕僚。

  这位幕僚此时充当着赵飞轩临时府邸的管家角色。

  这座宅院是戴明德调配给赵飞轩在汝州的临时住处,所以赵飞轩一直都没有添置下人。

  整个宅院中,除了他,便是刚才开门的这位,一直随侍他左右的幕僚。

  这位幕僚自然也在接风洗尘宴上见过郭业,认识这位从长安来的钦差御史大人。

  知道了郭业的身份,他自然就不敢怠慢了,将郭业与贞娘请进了宅院中。

  关好大门后,一边前边带路,一边嚷嚷喊道:“大人,大人,钦差大人郭御史,前来拜访您而来呀!”

  在这位幕僚的引领下,郭业率着贞娘来到了赵飞轩宅院的客厅。

  入了客厅之后,赵飞轩已经问询,从书房那边赶到客厅中来,比郭业先了一步。

  见着郭业入内,幕僚转身离去之后,赵飞轩第一句话并不是打招呼,也不是吩咐客串管家的幕僚去奉上茗茶,而是语气有些冷淡地说了一句:

  “郭御史,天色已黑,不知道您这么晚来找本官,有何贵干啊?”

  语气之冷淡和不耐,颇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贞娘听着这话,下意识地躲到了郭业的身后。

  郭业纵是耐性很好,听着赵飞轩这句话也显得有些开心,麻痹的,你这也太傲了吧?哥们如今好歹也是百官克星,监察御史,你好歹尊重一下,不是?

  既然如此,郭业也懒得和他耍花枪,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赵刺史,本御史知道您是一位肯为百姓谋福祉的好官,我也猜得出来,您肯定有些难言之隐。今晚,趁着您府中没有外人,不如你我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如何?”

  一听郭业说得如此直接,赵飞轩的脸色骤然剧变,不过这也是一瞬间的事儿,两个呼吸的时间,他便又恢复了原状。

  随后轻笑两声,颇为不屑地说道:“本刺史不知郭御史这话从何谈起,也不知道郭御史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本官没有什么难言之隐,本官自问也没什么东西需要与您开诚布公相谈。”

  奶奶的,郭业心里忿忿不平,装什么装,这明显就是不信任哥们嘛。

  听着赵飞轩这不咸不淡的讲话,看着赵飞轩那冷淡不热络的表情,顿时,郭业有了一种好心被当成驴肝肺的赶脚。

  既然打开天窗说亮话,郭业索性将这天窗开的更大一些,盯着赵飞轩的眼睛,径直说道:“赵大人,您不会天真地认为,本御史被汝州刺史戴明德故意粉饰的汝州太平盛世给迷惑了吧?本官想劝赵刺史一句话,谎言永远掩盖不了真相,纸哪里还能包得住火?”

  噌~~

  赵飞轩急急站立起来,脸色更显凌厉,仿佛生人勿近一般,冲着郭业摆手道:“郭御史,本官真不知道你在讲些什么?太晚了,请回吧。如果您真想了解汝州状况,还请您问询汝州刺史戴大人吧!”

  说罢,赵飞轩伸出右手,冲着客厅门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顾名思义,好走,不送!

  郭业自然知道赵飞轩还是信不过自己,堤防着自己。

  不过现在赵飞轩都下起了逐客令,他今天也不想逼得太紧,只得改用温水煮青蛙的方法,慢慢再撬开他警惕十足的心防。

  随即,他冲着赵飞轩微微点头,真诚地说了一句:“赵刺史,本官知道你是好官,但是请你记住,天底下肯为民请命,为民谋福祉的好官,并不单单只有你赵刺史一人。郭某不才,自认也是有良知的官员。”

  说到这儿,郭业眯起眼睛盯着赵飞轩的双眸,深邃地眼神仿佛要将他刺穿一般,说道:“赵大人,人在做,天在看。希望赵大人想通了,能够派人通知郭某一声。届时,郭某还是亲自上门,与郭大人畅谈。”

  最后冲赵飞轩拱拱手,道了句:“告辞!”

  而后便转身朝着客厅门口走去。

  郭业一走,身后的贞娘现出了身影,礼节性地冲赵飞轩欠欠身,道了个万福,柔声道:“奴婢告退!”

  声音落罢,急急返身追上了郭业的脚步。

  “咦?”

  就在贞娘现出身影,展露在赵飞轩眼前之色,赵飞轩的眼睛明显一亮,轻呼一声之后,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大概三五秒间,眼瞅着郭业与贞娘两人前脚贴后脚,即将踏出客厅大门处的门槛儿之时。

  突然,

  站在原地的赵飞轩伸出手来,冲着两人的背影招呼一声道:“且慢!”

  蹭~~

  蹭蹭~~

  郭业和贞娘相继停住了脚步,郭业心中颇喜,没想到赵飞轩这么快便改变了心意。

  就在他暗暗庆幸之时,赵飞轩也追了上来,不过——

  赵飞轩奔上来之后,却是冲着真娘走去,而非郭业。

  只见赵飞轩站在贞娘身后一步的距离,拱手长揖问道:“敢问这位姑娘,您可是姓杨?”

  “啊?”

  贞娘明显大为错愕,缓缓转过身来,满心狐疑地看着赵飞轩,傻愣点头称是。

  郭业也是一副见鬼的神情望着两人。

  只听赵飞轩再问:“敢问姑娘的闺名,可是上婉下贞,山东曲阜人氏?”

  噌噌噌,

  贞娘连退三步,也是一副见了鬼的神情站到郭业身边,冲着赵飞轩惊骇问道:

  “你,你,你怎么知道?你是什么人?”

  杨婉贞,正是贞娘的名字,郭业早在陇西当小衙役的时候就知道。

  可他跟贞娘一样,赵飞轩堂堂一个安州刺史,朝廷五品文散官,怎么会知道贞娘的闺名?

  这两人的身份与地位,都仿若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好似两条平行线,根本没有交集。

  但是,

  赵飞轩,又是怎么知道贞娘的闺名呢?

第365章 山水终有相逢时

  “这位姑娘,你可是姓杨,闺名上婉下贞,祖籍山东曲阜人氏?”

  赵飞轩此时早已没了刚才的冷淡,而是双眼透着炽热,灼灼眼神仿佛要将贞娘烧焦一般,久久盯着她不放,期翼着贞娘的回答。

  贞娘显然被素不相识的赵飞轩吓得够呛,对方不仅叫出了她的名字,而且还用这种眼神盯着自己,一时间手足无措。

  如受惊小鹿一般,慌乱地闪躲到了郭业的身后。

  郭业下意识地将贞娘护在身后,仿若母鸡护小鸡,虎视眈眈地望着透着奇怪的赵飞轩。

  然后伸出右手阻止着赵飞轩的前进,问道:“赵刺史,怎么回事?你怎么会知道贞娘的闺名?”

  赵飞轩听罢,没有第一时间回答郭业的问题,而是若有所思地呢喃道:“贞娘?我怎么会知道贞娘的闺名?郭御史,你是说……”

  噌噌~~

  赵飞轩又上前两步,欣喜叫道:“郭御史,你是说,这位姑娘真叫杨婉贞?我说怎么会长得这么像呢,太像了,太像了!!”

  “赵刺史!”

  见着赵飞轩又突进两步,郭业再次喝道:“赵刺史,请自重!”

  听闻郭业一声喝,赵飞轩这次反应过来,自己刚才太过激动,太过孟浪,以致让贞娘受了惊吓。

  随即尴尬一笑,主动又退后了数步,与郭业、贞娘分开一段距离。

  然后抖落了一下宽袖,缓缓说道:“郭御史莫怪,赵某是因为能在茫茫人海中偶遇婉贞妹妹,而太过激动了,唉,真是乱了分寸,失了颜面。”

  婉贞妹妹?

  赵飞轩竟然对贞娘用这个称呼,难道他俩还是什么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关系?

  旋即,他转头望向了身后初初镇定下来的贞娘。

  贞娘自然也看出了郭业问询的眼神,不过她还是冲郭业摇了摇头,说道:“大官人,奴家的确是山东曲阜人氏,这个你很早就知晓的。但奴家并不认识这位赵大人哩。”

  不认识?

  不认识赵飞轩又怎能叫出贞娘的名字,还有的籍贯?

  但看着贞娘清澈的眼神中透着无辜,郭业相信贞娘不会骗他。

  奶奶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会是撞了鬼吧?

  “咳咳……”

  赵飞轩同样也听到了贞娘的回答,轻轻咳嗽一声,说道:“婉贞妹妹,你我将近十五年未见,你怎么可能还记得我呢?十五年前,我在你家中之时,你还是个黄毛小丫头哩。不过,我问你,当年你爹在曲阜开馆授徒教人学问之时,你记得有位轩哥哥,时常在你家吃饭呢?”

  “轩哥哥?”

  贞娘念叨着这三个字,徐徐陷入了沉思之中,脸上渐渐浮现出了一些对青葱回忆的缅怀神情,不过更多的是痛苦的神色。

  趁着贞娘发呆不说话之计,赵飞轩冲着郭业说道:“郭御史,婉贞妹妹的父亲乃曲阜一个乡下地方的老秀才,姓杨名开泰。恰恰,也是赵某的开蒙恩师。若非当年恩师教我读书识字,替我开蒙,赵某焉能走上考取功名的这条路?当年赵某家徒四壁,仅有老母一人拉扯并维持生计,恩师不仅不收我每年的束脩(学费),还时常接济我跟我娘,我想,我也没有机会坚持到最后,长安科举蟾宫折挂。呵呵,我这位恩师虽是我开蒙恩师,赵某却是一直当成父亲一般的存在。”

  贞娘的父亲是在曲阜乡间,开馆授徒的老秀才?

  郭业猛然想起贞娘好像地区略通文墨,而且当年她嫁给陇西滥赌鬼胡皮的时候,好些人说她是出自书香门第。

  如果她爹是位秀才公,那么贞娘粗通文墨,就很好解释了,家学渊源嘛。

  不过,他还是问道:“赵大人,贞娘的父亲不是已经过世了吗?”

  赵飞轩点点头,说道:“没错,武德七年的科场中出现了一桩丑闻。曲阜县试,出现了舞弊案。而我的恩师杨开泰在武德七年,已经被曲阜县令招贤为曲阜县学的学正,也算是吃着朝廷俸禄的九品吏员。”

  “郭御史可知曲阜是什么地方?孔圣人之祖地。儒门先师的祖地,出现了的舞弊案,这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这让朝廷的脸面往哪儿放?这件事越闹越大,县、州、道、最后捅到了长安,连当年的圣上,当今的太上皇都知道了。结果自然是龙颜大怒,曲阜官场大大震荡,上至曲阜县令,下至曲阜涉案学子,统统被打进了死牢。”

  “我的恩师,身为曲阜县学的学正,管着曲阜所有的进学童生,自然也难辞其咎,遭了泼天大难,难逃一死!”

  “我的恩师不仅被判了秋后斩首,而且家属统统流放三千里,而且是天各一方的流放。我的师母,婉贞妹妹的母亲病死在流放山西的途中,而婉贞妹妹则流放蜀中,至于她那位一母同胞,仅大她三岁的姐姐婉慧,则是流放到了汝州。”

  “惨啊,郭大人,我恩师一家真是遭了无妄之灾,从此血脉相离,天人永隔啊!”

  ……

  郭业心中震撼,贞娘的身世,竟然如此凄惨。

  难怪她最后会嫁给胡皮这样的滥赌鬼,原来是流放到了陇西。

  她这么一个弱女子,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便如无根飘萍,衣食不能保障,嫁给胡皮至少能保证她饿不死,至少能保证她不会为了生活,而沦落风尘,用堕苦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9页  当前第2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0/14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奋斗在初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