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海寇_分节阅读_第310节
小说作者:寒风拂剑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4 MB   上传时间:2015-03-11 13:01:05

以至于到了这个时代之后,大明的海商在前往日本贸易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针路,从福建出发,走琉球群岛绕一个圈子才能驶往日本,已经没有办法从其它地方采取直航的方式,直接驶往日本,在季节上,也必须要等待信风,十月份,到第二年五月前返航,一年一条船只能跑一趟日本。

所以这个时候,谁控制了福建沿海,谁就控制了对日本的贸易,很多船只也必须从福建出发,前往马尼拉进行贸易。

这也是当初为何郑一官刚刚得势,就不惜和颜思齐反目,并且不惜和海狼以及褚彩老为敌,也要抢占漳泉等地沿海,作为他的地盘的原因,因为郑一官的根在日本,他接手的也是李旦的遗产,李旦的生意主要就是中日贸易,不控制漳泉之地,他就没法继续保持和日本的贸易,可惜他在这个时空,却碰上了于孝天,以至于最终功亏一篑,不但没有能控制漳泉之地,反倒被于孝天赶出了台湾海峡,跑到了广东那边。

所以现在虽然郑一官未灭,但是失去了福建立足之地之后,他也就失去了继续保持和日本贸易的条件,也就失去了重要的财源,就算是于孝天接下来不再对其穷追猛打,他迟早也会因为财力不济,渐渐的失血直至自己完蛋,除非他到了广东之后,毅然决然的放弃日本那边的贸易,重新开辟一条通往南洋的贸易航线,来获取财源,否则的话他的覆灭是迟早的事情。

现如今于孝天已经开始着手派人接手通往日本的贸易航线,并且派出人员和船只,先行出海,到日本打通贸易路线,逐渐的将郑一官的势力挤出这条航线,用不了两年的时间,于孝天便可以取而代之,彻底控制中日贸易。

所以说这个时代,谁控制了福建沿海,谁就等于拥有了一座金山,就掌控了整个中国大半的海上贸易,布兰科当然也看得出这一点,这也是他敢于做主,答应于孝天开出的这些条件。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战前夕

随着天气渐冷下来之后,陆上官方的准备工作也基本上完成了,朱一冯下令又在漳州和泉州等地,钉封了大批商船,将其作为运兵的船只或者装上大炮,作为战船使用。

另外加上这一年来,官方新造和修缮的战船,他们此次集结起来了二百多条大船,还集结起来了二百余条小一些的船只。

通过朱一冯的努力,福建官方除了在漳泉等地自行铸造了几十门红夷大炮之外,还从广东订购了几十门各型红夷大炮,武装到了他们的战船上,这样的船队,多少已经有点恢复当年官军水师威风的意思,成为自万历年之后,福建最强的一支水师力量。

而且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大批官军已经移师集结到了泉州、福州两地,各种作战用的物资也都完成了集结,在泉州的永宁卫和福州的定海城堆积如山,只待一声令下,便南北两相夹击,开始兵发南日岛,对南日岛的海狼进行进剿。

事已至此,谁都知道这种事瞒不住,所以福建官方也不再做什么遮掩,朱一冯亲命福建总兵官俞咨皋坐镇永宁卫,而命副将张嘉策坐镇定海,两边同时集结兵力船只,准备出海攻打南日岛。

因为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官府小心了许多,提前三个月便开始在沿海一带加强戒备,防范海狼得知消息之后,再次来个先下手为强,大举袭扰福建沿岸一带,而且沿海一带不少豪族士绅们,也都知道上一次官府要对海狼用兵,招致海狼大规模的袭扰岸上,主要目标就是他们这些旺门豪族,所以一得知消息,就赶紧纷纷将他们在城外的庄园的细软转移至城中,家眷也都先移入到城中躲避一时。

这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在他们看来,虽然海狼嚣张凶悍,可是他们毕竟只是海贼,敢在沿海一带攻打庄堡,但是却并不见得敢攻打州府县城,所以躲到城里面还是要安全一些。

整个福建沿海一带所有人的心在十月底的时候,都紧绷了起来,只等着海狼做出反应,可是让所有人再一次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海狼似乎根本没察觉一般,在消息放出三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做出一点反应,虽然也偶尔袭扰一下岸边,攻下几座庄堡,但是整体上却远没有上一次反应剧烈。

海狼的这种反应,让很多人看不懂,对此猜测纷纷,有人说海狼已经怕了,这一次跟上一次不同,福建官府调动的兵力和物资大大超过上一次朱钦相在位的时候,那次对海狼的征讨,所以海狼肯定是看出了这次朱一冯的决心,不敢再跟官府硬扛了。

也有人说海狼并不怕官府的进剿,他们之所以这次不先下手为强,就是要在南日岛给官军一个更大的教训,让官府以后不敢轻易的再打海狼的主意,持有这种言论的人并不看好这次朱一冯主持的对海狼的进剿。

更有人私下里猜测,海狼现在已经占了台员岛,南日岛毕竟格局太小,他们已经看不上了,既然官府这次要收复南日岛,海狼索性就卖给官府一个面子,把南日岛还给官府,撤往台员岛去,双方都留一条退路。

甚至有人信誓旦旦的说,他亲眼在南日岛见到,大批海狼的船只,正在从岛上转运人口和物资,拆掉了不少工坊,肯定是不准备继续把南日岛当做他们的老巢盘踞下去了。

总之这段时间海狼的反应比较平静,陆上什么猜测都有,但是谁都说不清到底是为了什么。

朱一冯在确定攻打南日岛这件事之后,也一直都在关注着海狼的反应,说他一点不紧张,那是假的,因为他也很清楚,海狼并不是容易对付的,就算是他目前调动的这些兵力加在一起,他也不敢说有十成十的把握可以把海狼给剿掉,甚至于一点这方面的想法也没有,只不过是想要把海狼从南日岛赶出去,敲打敲打海狼,让他们以后不敢太嚣张也就足够了。

因为朱一冯现在已经详细的了解了海狼的实力情况,海狼现在经营的重心已经不再是南日岛,他们的工坊和船寮以及买卖很多都已经转到了台员岛上去,而且近期他们从陆上搜集的流民也基本上都移至了台员岛上去,倒是南日岛上的工坊以及商栈现在比起以前少了许多。

从各方打听回来的消息看,海狼现在的经营重心已经渐渐的转移到了台员岛,原来他们的老巢南日岛,已经不再是他们的经营重心了。

这也是朱一冯之所以能下定决心调集如此大的力量,前去南日岛进剿海狼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和手下的幕僚们都私下认为,既然海狼已经把经营重心转移到了台员岛上去,甚至因为在台员岛的地盘,不惜和西班牙人大打出手,胜负姑且不论,单说这一点,就说明了海狼已经把台员岛他们占据的地方视为了禁脔,不容任何人染指。

既然南日岛现在对海狼来说,地位已经不高了,那么他们都猜测,一旦官府动用大军前去进剿,海狼很可能会因为南日岛已经不那么重要,面对官府如此重压之下,他们弄不好会放弃南日岛,缩回到台员岛去。

这么一来,他们便可以收复南日岛,这对海狼来说,也算是给他们了一条路,战略上来说,算是围三阙一,不至于把海狼逼得狗急跳墙,跟官军死拼到底。

所以在朱一冯看来,如果海狼的贼首于孝天能看清这一点的话,就应该知趣一点,主动放弃南日岛,退居到台员岛去。

这段时间海狼的反应,似乎也印证了他们的这种想法,海狼肯定早已得知了他要对南日岛用兵的消息,之所以这次没有报复性的先行发动对沿海大规模的袭扰,估摸着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不想继续为了个南日岛,跟官府大打出手了。

于是这让朱一冯颇感欣慰,更对这一次进攻南日岛的前景多了几分期待。

不过朱一冯也知道,这一次不管他拿下南日岛与否,恐怕都落不到好下场上,因为他查封了海狼的茂盛源,已经得罪了京师之中的魏忠贤了,加之他一直拒绝输银到京师给魏党上供,更是早已恶了魏忠贤一党,京师已经有他的朋友,给他传话,魏党已经开始搜罗他的罪名,准备对他进行弹劾。

而海狼不知道怎么就挂上了魏党,虽然据说并不是直接攀上了魏忠贤,只是宫中的一个刘姓的太监,连魏党都不算,可是太监现在的势力很大,就算是这个刘太监不是魏党的人,但是却还能呆在宫中,说明也多多少少跟魏党关系不错。

茂盛源之所以生意一直做的很稳当,据传就是有这个刘太监在背后给他们撑腰,就算是地方上的锦衣卫们,这两年对茂盛源也不敢伸手敲诈,地方的官吏们更是不敢轻易拿他们如何。

现如今他强令各地查封茂盛源,虽说没有直接得罪魏党,但是起码也把那个刘太监得罪到了死,少不了私底下在京师给他在魏党哪儿下眼药,估计就算是他能拿回南日岛,也不见得能受到朝廷的嘉赏,最多也就是能落个不赏不罚就算是好的了,但是如果他拿不回南日岛的话,那么铁定这一次这一关过不去了,少不了会被魏党大肆弹劾,最后落得一个丢官罢职的下场。

所以朱一冯眼下也没有退路,就算是自保,他也必须要拿下南日岛才行,否则的话他这个福建巡抚恐怕也就算是当到头了。

南日岛上现在显得有些冷清,因为战事的临近,使得原来已经不怎么热闹的商栈区,更是人去屋空,剩下了一座空空荡荡的商栈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官府要大举进剿南日岛,现在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商人逐利,让他们和海狼同进退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官府在沿海大批钉封商船,不许商船出海,也使得他们无法再在南日岛维持生意。

于是绝大部分商栈区的商贾们,这个时候很知趣的再一次选择了退出,先站在旱地上隔岸观火,待到局势明朗之后,再做决定不迟。

对于海狼来说,暂时南日岛的商栈区也已经没有多大的作用了,随着淡水城的逐步建成,淡水那边已经成了一个新的贸易点。

海狼在筹建淡水寨的时候,需要从陆上采购大量的物资粮食等物,运往淡水和鸡笼两地,这对于海狼的运力是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挤占掉了海狼自身大批船只的运力,使得海狼不得不抽调大量的货船来运送这些物资。

这就严重的影响到了海狼的海贸生意,使得海狼只能派出少量的货船,来做海贸生意,大部分船只都被投入到了这样往返于福建和台湾之间的货运之中。

后来于孝天发现这么做实在是不划算而且不够经济,于是便转变了做法,对一部分货物,采取了到岸付款的办法。

(特别鸣谢老弟兄胡噜呼噜兄弟的打赏!看来弟兄们有月票的改投的都已经投过了,再求也没用了!呵呵!)

第一百七十三章 示弱

所谓的到岸付款,也就是说让商贾自己想办法把海狼所需的物资直接雇船或者用他们自己的船运到淡水抑或是鸡笼两地,到岸之后,海狼会照价给钱。

价格上虽然多少要比海狼自己承担运输会贵一些,但是却不必再挤占他们自身的商船队的船只运力了,而他们的商船可以做一些长途的远距离贸易,这样获利很大,大可抵消掉因为到岸付款所造成的成本增加。

而且海狼到岸价比起陆上有一个更大的好处,现如今陆上商人之间进行交易的时候,有一个惯例,就是三节付款。

三节付款指的是端午、重阳、春节这三个节日,一般情况下商贾大量采购货物,多是赊销,等到了三节的时候,才进行交割结账,卖家只能在三节的时候,才能拿到他们的货款。

这对于商人来说,会占压大量的资金,不利于资金的周转,有些商家因为财力有限,明看着有时候有些买卖可以赚钱,但是因为自己的资金不够,不敢占压太大的资金量,只能干瞪眼,错失赚钱的良机。

包括海狼自己的茂盛源在内,也颇受这种习惯的影响,在茂盛源被查封的时候,单是外面欠茂盛源的货款,就高达几十万两,虽然李宜在关门之前,进行了一些清收,但是大部分货款因为没有到三节期间,欠账的商人手头也拿不出太多的银子,所以只清收回来了少部分,大部分欠账尚未清收回来。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奸猾之辈,看到了官府要对海狼下手,即便是有钱,也拖着不还,想要看看接下来事情发展的程度,这些奸猾之辈打了一个如意算盘,那就是一旦这一次海狼被官府剿灭的话,那么他们这些欠账也就不必还了,这等于凭空掉下来一大笔钱财,白捡的便宜。

于孝天对这些欠账并不担心,因为他很清楚,只要自己这一次彻彻底底的把官府打疼了,让天下人看看他的厉害,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人敢不还钱了,前提只是他必须要打赢这场仗而已,至于对能否打赢这场仗,于孝天没有一点怀疑。

现如今他一手打造出来的海陆两军,虽然兵力上没有这次福建官府动用的官军多,但是他却可以保证自己的手下全都是精锐,和那些战五渣一级的官军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不论是海军还是陆军,现在放眼这个世上,都绝对属于装备最精良的,海军且不说了,几年积累下来的各种口径的大炮,可以说把海军武装到了牙齿上,西班牙舰队尚且被他们打的一败涂地,更不用说仓促重新武装起来的福建水师了,就算是他们集结起来再多的船只,也奈何不了海狼的舰队。

单说海狼的陆军,现如今规模虽然不算大,只有区区三四千人左右,但是这些陆军士兵,却基本上全部都是按照近现代军队的训练方式进行编练出来的,装备更是逐步以火枪为主,各种火枪的装备数量达到了军队的六到七成,兵种也已经健全起来。

更遑论海狼现在还拥有了秘密武器,那就是刚刚装备不久的线膛燧发枪,要是这样的装备水平,还被战五渣一级的官军给击败的话,那么他于孝天干脆就直接找地方跳海自尽拉倒,继续再混下去也没啥意思了。

所以于孝天这几个月来,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有任何担心的样子,连带着那些手下们,一个个也都感到中气十足,并不为这一次的大战感到担忧什么。

不过按照于孝天的计划,海狼还是表现的十分低调,除了那些控制渔场的巡船依旧正常在各大渔场之中巡视之外,商船队继续按照原定的计划活动,其余的战船大部分都暂时被收拢了起来,陈驻在了南日岛和淡水两地,进行正常的训练和维护修缮。

一条条新船依旧在从船寮之中不断的下水,装备到海军之中,一条条旧式船只,也同样继续在南日岛船寮被送上船台或者进入船坞,进行大幅度的改造。

另外南日岛上的一些耗水量比较大的工坊,在八月之后,开始被一个个的关停了下来,其中包括肥皂厂、玻璃场两个海狼重要的工坊,都被关停了下来,厂里面的设备也都被拆卸了下来,包括工人们和他们的家眷们,全部被装船,运往了台员岛。

肥皂厂因为考虑到肥皂的重要原料油脂目前主要是由基隆堡提供,所以全部转移到了基隆堡进行生产,而玻璃场则被全部转移到了淡水城进行安置,大副扩建淡水城玻璃场的规模,使这两样目前海狼的支柱性的工场全部转移到了台湾岛。

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因为茂盛源暂时被官府查封,作为海狼的这两种产品的总经销,茂盛源被关停之后,现在的产品即便是生产出来,暂时也处于滞销状态,虽然海狼现在还可以在广州那边出货,但是销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以淡水城目前的工坊的产量,已经足够满足需要了,故此先把南日岛的工坊停下来,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另外这两个产业耗水量都比较大,南日岛本身淡水资源并不是很丰富,以前南日岛人口少的时候,还不很明显,但是现在南日岛移民数量大增,农田大批被开垦出来之后,用水的矛盾就开始日益凸显了出来。

而且海狼的舰队也常以南日岛为基地,海军和陆军对淡水的需求量也很大,使得南日岛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日益凸显了出来。

而肥皂厂和玻璃场以及其他工坊,都是些耗水量大的水老虎,更加剧了南日岛淡水资源匮乏。

南日岛本身因为面积比较小,就不太适合做大规模的工业基地,之前于孝天没有选择,只能先在这里掘取第一桶金,现如今他已经捞到了足够的资本,又控制了淡水和鸡笼两地,南日岛自然而然也就不太适合继续充当他们的大本营了。

经过再三考虑之后,于孝天最终还是决定将南日岛的工坊逐步迁出南日岛,大部分迁到台员岛去,另外一部分军工方面的工坊,于孝天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暂时先不动,未来将会迁到另外一个地方。

正好趁着这段时间,于孝天下令将南日岛的肥皂厂和玻璃场先行关停下来,全部迁至台湾岛去,包括火药作坊,也全部停止生产,大部分迁至淡水城,将原来淡水城火药厂以及制作炮弹铳弹的工坊合并起来,成立一个大型的弹药厂。

经过这么一折腾,南日岛工坊区顿时便显得冷清了许多,仅剩下了炮作和枪作,暂时还维持着生产,源源不断的为海狼生产新的大炮和火枪。

另外海狼还迁走了一部分不想继续留在南日岛的移民,每天都会有一船船的货物和移民以及工人和他们的家眷,被装船运离南日岛,被分别送往了淡水城和基隆堡两地。

而海狼的这种拆迁行动,放在不知情的外人眼中,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仓皇撤退,消息传至陆上朱一冯等官员们的耳中之后,也就让他们产生出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海狼有打算放弃南日岛,这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官方的判断,使之产生出了错误的估计。

至于海狼的军事准备,则早已开始,三大舰队在重组之后,都很快展开了针对性的训练,在南日岛东北海域,天天进行船队的整合训练,并且分组进行对抗性的演练,备战的气氛十分浓厚。

而陆军方面,也在淡水城一带,展开了针对性的攻防作战训练,陆军中的兵将们以老带新,在淡水城的军事禁区之中,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对抗性的演习,检验了他们的实际作战能力。

虽然他们之中有不少新兵,但是当这些新兵被编入到连队之中以后,有老兵带领,加之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之后,新兵们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作战的技巧。

那些被俘的西班牙步兵们,在这几个月之中,被派去充当了教官,将他们所掌握的一些作战技巧都老老实实的传授给了海狼的军官们,并且将他们的一些作战规定和规范,也都尽数告知了海狼的军官。

按照于孝天的要求,这些西班牙水手们和步兵们的军官,都按照他的要求,将所知的一些西班牙军事规范写了出来,汇编成册,交到了于孝天手中,于孝天让通译全部翻译成中文之后,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观看了一边。

在看完了这些俘虏们所写的东西之后,他亲自提笔对其进行了汇编,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汇入以前海狼海军和陆军推行的一些规章制度,重新编制出了一套海陆军操典。

有了这种西班牙俘虏专业人士的帮忙之后,这一次整编出来的海陆军操典就比起以前更加完善了许多,毕竟这些俘虏们之中的军官都接受过比较系统的教育和训练,熟知西班牙军队的编制和操练方式,加上了于孝天对后世其它军队的了解之后,编制出的操典自然而然比起西班牙人使用的军队规定更要完善许多。

某种程度上在结合了本时空西方最好的军队规章制度之后,于孝天编制出来的这套操典,已经算是这个时代最完善实用的军队规范了,在交给海陆军两军军官们通读讨论之后,又稍作了一些调整,这套新的操典便正式下发到了军中开始执行。

第一百七十四章 稳扎稳打

军方在接到了新编操典之后,也立即开始照章办事,全面开始了整训,将一些改动的规范重新调整训练,彻底执行了下去。

好在现在海狼的军官们虽然以前大部分都是文盲,但是这两年来,于孝天执意要在军中推行文化扫盲活动,要求军官们也就是现在的尉官以上的军官,每个人至少要认识一千五百到两千个文字,并且必须要能够自行书写战报和航海日志以及每天的作训日志。

普通士官必须要认识八百到一千五百个文字,普通士兵则至少要认识五百到八百个文字,使之具备最起码的阅读和书写能力。

所以新的操典下发之后,推行起来并不是十分困难,基本上军官们都可以读懂并且弄清楚这些条例的要求。

只是这些人的文化根底还是实在是有点太浅了一些,虽然读得懂,但是对于其中不少条例规定,却并不十分理解,只知道他们的大当家要他们这么做,但是为什么要他们这么做,却并不很清楚。

为此于孝天不得不在新的操典下发之后,在狼穴临时举办了海陆军两个军官培训班,由他亲自来当教官,并且令林易阳和刘通作为他的副手,帮忙对海陆军两军的尉官以上的军官们进行一次突击培训。

培训的重点不是指挥作战的技巧,而是对新下发的操典每一个条例,都做一个针对性的解释,使得这些军官们明白,这些规定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可以预防什么问题。

通过这种短训方式,使得每个军官从根本上明白,这些条例推行对军队建设有什么好处,这样才能顺利的推行新的操典,并且起到良好的效果,有效的防止了下面的人不懂装懂,或者误读操典,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于出现下面的抵触行为。

对于这样的培训,海狼的军官们都很在意,因为作为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他们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泥腿子出身,以前干的根本和军队没有一点干系,不少人都是最底层的渔民或者山民农民,大字不识几个,忽然间让他们带兵,确实有点为难他们了。

海狼好在以前一直都采用新兵营训练新兵的方法,让这些人从基础做起,一步步的接受海狼的军事教育,这才使得他们学到了一些带兵的东西,不过这些东西只是教条性的,很多人只能达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对于海狼今后建军自然而然不是什么好事。

而这个时代如何统带军队,如何指挥军队作战,往往只掌握在极少数军将世家的人手中,普通人想要学到一些控制军队的东西,以前唯一的途径,恐怕只能去给这些人当亲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多少学到一些东西,普通人想要通过看点兵书就想学到统兵的技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海狼却不一样,这些被提拔起来的军官们发现,海狼的军队系统之中,对这方面的事情是属于绝对开放的,只要你愿意学,于孝天就愿意传授他们一些统兵的方法,而且只要你有本事晋身到军官序列之中,就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绝不像陆上官军将领之中的那种敝帚自珍,不肯把高深一些的统兵方式传授给外人的做法。

而且于孝天的来历比较奇怪,他在这个世上,除了刘老六之外,没有其它亲族,这在海狼之中,也自然而然不会形成亲近远疏的情况,不管是谁,只要凭着能干,迟早都有得到晋升的可能,不存在外围的情况。

这对于海狼部众们来说,无疑是相当公平的事情,因为他们也都看到了,最早跟着于孝天从小黄岛出来的那帮后生们,现如今虽然有的人比如黑头、罗贤彬、刘通、韩显等人在海狼之中混的很不错,成为了海狼重要的统兵人员,但是也有几个能力差,胆子小的人,一直没有得到多大的提升,有个别人干脆还被清理出了军中,安置到了地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03页  当前第3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0/5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海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