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海寇_分节阅读_第144节
小说作者:寒风拂剑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4 MB   上传时间:2015-03-11 13:01:05

不等于孝天离开南日岛,李宜就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转身就登船离开了南日岛,朝着福州方向赶了回去。

而于孝天也不送他,也立即转身登船,带着几条满载着货物和新招募的一批移民,朝着鸡笼湾驶去。

(来个四千多字的大章吧!昨天下午又发烧了,真是悲催到了极点,今天去做个结核筛查!)

第九十五章 炮台1

鸡笼湾口部的和平岛上,一派繁忙的景象,当于孝天到达这里的时候,这里有不少小船和大船往来于小岛和岸边,来回不停的运送着各种物料。<-》在和平岛东部还建起了一座临时性的码头,专供卸货之用,有不少人正在小岛上忙忙碌碌,喊着号子,将一些建筑材料从船上卸下,然后用牛车运往正在建造之中的那座炮台,交给工匠们使用。

小岛上甚至还为此专门修了一条路,路面铺上了碎石和一些炉渣,又用石碾碾压结实,如此一来运送物料也就方便了许多。

还有一些石匠干脆就地就在小岛上开采石料,直接用于炮台的建设,减少运输的成本。

而在陆地上采伐的原木,为了使其结实耐用,不容易腐烂,在运过来之前,都架在火堆上烘烤烧灼一下,一是可以将木材的水分逼出来,使之不易在使用之后,发生变形,二是可以通过高温烘烤,将木料之中一些蛀虫和虫卵抑或是白蚁烧死,省的它们以后在炮台里面作怪,还有就是在表面形成碳化层,使之不易再发生腐烂。

毕竟台湾岛鸡笼湾一带雨天太多,这里的空气也很潮湿,不做好这些提前的准备工作,炮台建成之后,也用不了多久。

不过为了炮台可以更坚固,使用的时间更长,这里主体的称重结构,多使用石头来进行构建,减少木料的使用,使之更为耐久一些。

当于孝天率船队抵达这里的时候,这里的炮台已经初具雏形了,一座六边形的多棱状炮台,已经树立了起来,初步进入到了收尾阶段。

于孝天不等船靠稳,就飞身一个健步从船上跃到了栈桥上,也不跟飞奔来迎接他的黑头多废话,直接说道:“边走边说,先去看看炮台建的怎么样了!”

黑头也早习惯了于孝天这种办事风格,挥手让手下招呼着开始卸船,安排新来的移民的吃住,另外将于孝天拉来的二百多陈九的手下也找地方先安置下来,派人看管起来,省的他们闹事。

而亲卫们则在刘旺的率领下,护住了于孝天,让黑头带路朝着炮台走去。

“这段时日你们这里怎么样?发生什么大事没有?”于孝天一边大踏步的朝炮台走去,一边对黑头问道。

黑头立即答道:“倒是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就是一个月前,有一伙流贼路过这里,试图在咱们这儿捞一把,抢些人去!

但是他们被我们发现的早,不等他们动手,我就带人杀了出来,嘁哩喀喳杀了十几个,抓了二十几个,剩下的二十几个跑得快,才没被我抓住!

这二十几个俘虏,都被我送去采石头伐木去了!奶奶的也不看看咱们是谁,就敢来这儿闹事!嘿嘿!

另外这段时间,我派船出去巡逻的时候,碰上了几条商船,顺手做了两票,抢了两条船,弄了一批东西,先存在湾子的寨子里面,回头大当家回去的时候,可以带走。

对了,五天前还有当地一伙土人,也从山林里面跑出来,试图到咱们营地抢东西,我防范不利,险些让他们得手!

他们杀了咱们六个民夫,抢走了一个做饭的女人,但是也被我们打死了十几个,抓了七八个!请大当家责罚!”

于孝天一边走一边听,点头道:“你确实大意了点!不过下不为例,大体上你干的还算是不错!该奖的还是要奖的!但是对待土人,你记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个部落既然敢来招惹咱们,就不能饶过他们!

我这次又给你带来了三十个战兵,另外给你们带来了二十杆新造的燧发枪,加强一下你们这里守卫的力量。

那二百多个陈九的手下,就作为苦力先用着,谁干的好,就提升谁当工头,一年之后,如果他们表现可以的话,可以洗脱战俘的身份,转入预备营接受训练!回头可以入职船上做事,也可以进入战兵营做事!

特殊表现好的,可以直接转职,成为咱们的人员,但是如果他们有人想要在这里闹事的话,你知道该怎么处置!该不手软的,决不能手软,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跟着老子干,听话的有肉吃,不听话的有板子吃!闹事的那就是找死!

这些人给你之后,给我找到那个袭击咱们营地的部落,以雷霆手段让他们明白,跟咱们做朋友可以,但是要跟咱们为敌的话,就灭了他们!”

黑头连连称是记下了于孝天的吩咐,陪着于孝天边说边走,很快来到了炮台的工地上。

走近之后,于孝天发现这座炮台的规模比他想的要稍小一些,但是容纳五十到一百守卫还是没有问题的,高度现在已经达到了两丈,但是还没有要封顶的迹象。

寨墙的主体大部分都是就地开采的石料交错垒砌而成,石料的结合部位,使用了工匠们常用的石灰掺黄泥进行粘合。

于孝天伸手摸了摸石头之间的接缝,有些接缝做的不错,缝隙很#x,但是不少石缝的缝隙却比较大,看上去做工粗糙,对此于孝天多少有些失望。

这时候在这里主持建造炮台的工头闻声赶了过来,看到于孝天正在观察炮台的石头接缝,于是赶紧陪着笑脸道:“启禀大当家,这接缝确实有点糙了!还望大当家恕罪!只是因为我们这些来的人之中,实在是没有太好的石匠,开出的石料大#x不一,而且也没有时间磨平,为了赶工只得用上了,所以接缝不好做,只能用灰沙填实,不过请大当家放心,这垒起来的墙是没问题的!牢靠着呢!”

于孝天也没在这个事情上纠结太多,因为他自己很清楚都给这里送来的是什么人,石匠不是没有,但是也都是一些干粗活的石匠,开采石料大多都是用的普通的民夫,能把石料开采出来就算是不错了。

而且他要求的工期也短,这里的工匠有限,只能凑合着用这些形状不规整的石料砌墙,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尽力了。

#x何况眼下他要的炮台,也不能追求太高,只要拥有足够的防御力,就可以了,倒也没想过一定要把这座炮台造成一座精品工程,他一没时间,二没精力,跟没有闲钱朝美观上扔。

于是他点头算是认可了工头的#x法,开始仔细观察起了这座炮台。

炮台占地面积大概一亩多一些,也就是千把平米的样子,结构确实是他想要的棱堡形式的结构,属于石头和木材结合的构造,一些地方则少量使用了灰泥涂抹。

形制上来#x,这座炮台有点中西结合的味道,既有西方建筑的一些特点,也有中式建筑的特点,谁让他构思出了这样一个棱堡炮台呢?工匠们没见过真正西方国家建造的棱堡,所以只能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来建造这座炮台。

故此建起的这座炮台,外观上显得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让于孝天稍稍有点失望,不过他也没有太过在这方面纠结,眼下的他追求的是实用主义,只要能用,美观都是其次的,所以连必要的装饰,他都没要工匠做,省的浪费时间。

所以这座炮台看上去土头土脑,整体呈现出青灰色,加上一些地方的碳化了表面熏黑的木料显露出来,#x是有点丑陋。

于孝天走入炮台之中,炮台上面还有许多人正在干活,见到工头#x心翼翼的陪着于孝天走入炮台,于是都赶紧停下手里的活,给于孝天见礼。

“都不要多礼,抓紧时间干活吧!这天气太热了,早点完工早点休息!黑头!”于孝天一边摆手一边#x道。

“属下在!”

“工匠们的食宿安排的怎么样?”于孝天对黑头问道。

黑头赶紧低头答道:“属下不敢怠慢,尽量安排好一些,这个可以让刘匠头自己#x!”

那个工头赶紧陪着笑脸#x道:“多谢大当家关心,黑头领对#x的们着实不错,天天都管饱饭,给足够的水喝,工棚也准备好了,让大家伙有地方睡,还能下海洗澡!隔三差五还给#x的们肉吃,这日子比#x的们在陆上时候还过的滋润!”

于孝天点点头道:“你们受累了,自然该这么做!有什么不满意的,就给我#x,我只要办得到,就尽量给你们办!

黑头,他们这些工匠干的都是体力活,一定要让他们吃饱吃好,而且要吃的干净,喝的干净,不能让他们为此染病,否则我定不饶你!”

“属下遵命!一定谨记大当家的吩咐!”黑头点头应是。

而刘匠头则赶紧再次躬身给于孝天称谢。

于孝天也不再废话,让刘匠头带着他在炮台内部转了一圈,观看了炮台内部的结构布置情况。

这座炮台基本上是按照他的构思进行的内部设计,最底层安排开挖了一个大型的水窖,用来储水,可以保证百人左右,在这里坚守两个月不会出现淡水缺乏的情况,而且这个水窖建的还有专门的收集雨水的通道,平时仅靠着降雨,就可以将水窖储满,甚至于不用再到岸上去运送淡水,一旦水窖满了的话,还可以直接排走,不会出现水淹七军的情况。

于孝天对此设计是大加称赞了一番,这么一来,省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也节省了不少运送淡水的时间,如果这里被人围困的话,紧靠着降雨,这里基本上就不可能出现断水的情况,这也就保证了炮台内部人员对淡水的需求,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设计。

第九十六章 炮台2

在炮台下部中心位置,被保护的最严密的地方,是一个弹药库,平时火药主要都储存在这里,一旦用时才被取出送往各个炮位,基本上可以确保不会被敌人炮弹击中,造成殉爆,而弹药库旁边,则是一个粮库,专门用来储存粮食之用,作为生活战斗的保障核心的东西,基本上都被放在了最坚固的下层位置。

和弹药库隔离开的中层错开位置,设有专门的厨房,厨房里面已经预留出了烟道,可以将这里的烟直接排出,还设有专门的燃料储藏的屋子,可以储存大量的柴禾或者木炭以及煤,可以保证这里驻守的人员,在获得不了补充的情况下,足够他们使用两个月的。

而中层厨房周围,则是构建的兵房,驻守的人员平时住在这里,墙面上开有小的射孔,除了当做射击孔使用之外,还给室内提供采光和通风的作用,炮台中心位置有一个直通的天井,一旦外部射孔被人放火或者烟熏,可以用木板堵上,天井就可以保证炮台内部空气的供应,平时还可以起到对流的作用,使得炮台内部不会太热。

这个设计也很是巧妙,说明刘匠头他们吃透了于孝天的想法,对整个炮台内部的构造布局,进行了十分仔细的考虑,甚至于连通风排水这些于孝天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他们也提前考虑到了,这一点让于孝天非常非常满意。

再向上走,到了正在施工的第三层平台,这里就是放置火炮的位置了。

这个炮台总共预留了十门炮的炮位,面朝西面和北面海面的部分设计了六个炮位,都是可以放置重炮的地方,地方比较宽敞,而且东侧还留了两个炮位,甚至南侧面对湾子内部还预留了两座炮位,可以放置十二磅以下的轻炮。

虽说目前于孝天自造的火炮,最重的也不过是十二磅炮,可是于孝天让他们建造炮台的时候,还是留足了余量,使这里重炮的炮位起码可以承受三千斤的重炮,为以后换装重炮提前留下了余量。

趴在预留的炮孔上,于孝天朝着外面望了一下,所有炮位视野都相当开阔,如果将火炮放置到这里之后,除了可以直接打到湾子外面的海面上之外,更是牢牢的封锁住了进出鸡笼湾的航道,任谁如果没有拿下这座炮台之前,想要强行驶入鸡笼湾,都要先挨一通炮台重炮的猛轰。

看到这里,于孝天已经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虽然这座炮台建造的还有些粗糙,外观也有些不伦不类,但是谁都无法否认,这座炮台不管是功能上,还是坚固程度,都是一座相当不错的炮台,远可攻,近可守,谁要是不想付出点代价,就把这里拿下,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除非对手现在就拥有后世大口径线膛炮,否则的话,即便是用这个时代的重炮,也很难摧垮这座炮台。

而且这座炮台还没有完工,在这一层炮台建好之后,上面会进行封顶,在顶部刘匠头说,还会留出一些炮位,可以放置一些比较轻的火炮,起码承受住目前海狼拥有的这种十二磅炮是没有问题的,上面的火炮不用放太多,因为上层火炮不会受到射界的影响,火炮可以挪动,故此就大大的增强了任何一个方向的火力密度。

所以这座炮台的建造,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于孝天原来的计划,起码没有让他失望。

于是走出炮台工地之后,于孝天立即大大的褒奖了一番刘匠头这帮工匠,当场下令给他们每个人赏银三十两,刘匠头加赏三十两,立即让刘匠头等人高兴的差点又给于孝天跪下,三十两银子这个时代可是相当大的一笔财富,一般家庭几年也不见得能赚这么多,于孝天除了给他们开工钱之外,还赏他们这么多,让他们非常的满足,干劲也立即又被提高了许多。

“你们不必称谢,这是你们该得的,也是你们自己给自己挣得!我于某人做事讲求公平,你们干的好,我赏钱从不吝啬,但是干的不好的话,我也不会客气!

这座炮台我看最慢再有十几天也就差不多该完工了,这里完工之后,你们就移到对岸在那个地方,再建一座炮台,结构效仿这座炮台,可以稍小一些,与这座炮台相互呼应,正好卡住湾口!

另外这次我给你们又送来了四百余人的劳力,工程速度可以快多了,在建造炮台的同时,你们也可以一并将湾内的大寨动工开建,争取年底之前,大寨的外墙基本上完工,拥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就行!你们觉得如何?”于孝天对刘匠头等人说道。

“这样最好,我们之前最缺的就是人手,要有人采石,有人去伐木,还要铺路,更要有人专门运输,人手紧的厉害!

这次大当家运来这么多人力,事情就好办多了,有了这些人手帮忙,最多半个月这座炮台就可以完工,用不上的人力还可以先去采石伐木,给对面炮台准备材料,或者先去打地基都成!

至于大寨那边,位置我们已经选好了,就在湾内西侧靠山的地方,哪儿我们都觉得易守难攻,而且比较适合建码头,上下货物也都很方便,用工也会最少,只需将面对湾子的部分建起寨墙,如果人手充足的话,年底之前把寨墙竖起来没有多大的问题!

问题就是这儿的雨天太多了,三天两头下大雨,不得不歇工,还望于大当家下次派人来的时候,多送一些蓑衣斗笠,有了这东西,起码雨小点的时候,能不用停工!”刘匠头得了赏钱之后,兴致变得更为高涨了起来,拍胸脯保证道,但是也提出了一些要求。

于孝天立即让刘旺记下了这个要求,答应回去之后马上着手准备大批蓑衣斗笠,送到这边来。

看罢了炮台的建设之后,于孝天登岸到岸上也转了一圈,看了看这里的情况,特别是人员安置临时住所的情况。

(更新即意味着我还活着,低烧还在持续!已经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了!今天两更,下午还有一更!)

第九十七章 代价

这一次他送来了不少俘虏和奴仆以及少量的移民,这些人都需要分开进行安置,除了原来周奉的那座寨子之外,这里还要建一些临时的居所,供这些人居住之用。

而这些人到了这里,于孝天倒也不担心他们会跑掉,因为目前为止,台湾岛绝大多数地方,还算是不毛之地,到处都是土著和食人生番,岛上遍布蛇虫,水网密集,一般人如果一头扎进去之后,想要成功的在这里生存下去的几率基本上为零,必须要有足够多的人形成团队力量,方能在这里生存下去。

所以他不是很担心这些人会跑掉,主要还是担心这里天气潮湿闷热,蚊虫很多,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导致疫情出现,其它的好说,一旦爆发大面积的疟疾也就是这个时代所说的瘴气的话,会对他未来的计划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此他已经开始提前做准备了,派人到陆上到处求可以预防治疗疟疾的药方,遍寻会治疗疟疾的名医。

本来疟疾这种疾病,如果有金鸡纳树的话,只需要从中提取一些奎宁就容易解决,可是这时代金鸡纳树估摸着还藏在美洲什么地方,没有被人发现呢!所以金鸡纳树他就不用想了。

所以他只能在大明内陆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以前偶然间他曾经看过一个消息,说中国科学家在七十年代其实就从本土一种土生土长的植物之中,发现了一种黄花蒿含有有效的治疗疟疾的成分,后来从中提炼出来了一种叫做青蒿素的药物,也对疟疾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他很后悔当初没有仔细的看过有关的资料,搞明白这玩意儿大致提纯的方法,要不然的话他现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不过他还是让人到陆上,到处开始查找这种黄花蒿,因为他大概记得,这种黄花蒿之中还有一种很近似的草,和黄花蒿很相似,但是却没有治疗疟疾的功效,必须要先分辨出真假才行,否则的话准备一大批这东西也没有什么用处,反倒会误人性命。

台湾岛之所以被发现很早,却迟迟没有得到大陆政权的重视,没有大批移民进行控制和开发,其实很重要的原因,不是这里生活着很多土著生番,而是因为这里的气候和疟疾的问题,使得先期移民活动,往往遭遇到疟疾流行的打击,迫使移民最终不得不放弃继续在这里恳拓,逃回到了陆上。

所以不管是谁,在没有彻底解决疟疾的问题之前,大批朝这里移民,都要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而这个代价也是他目前担心,可是却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于孝天前些日子路过大黄岛的时候,还因为小黄岛跟着他出来的人之中,有不少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人世,而感到有些伤感,这些天来,他时不时的会想起这些事情,这几天他已经想明白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他想在这个时代成就一番事业,那么就必须要承受常人不能承受的东西,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这也是他在成功的道路上必须要交的学费,中国自古就有一句名言“一将功成万骨枯!”已经早已阐明其中的道理,任何人不管做什么事情,成功的道路上都要踩着无数的枯骨才能走到成功的鼎峰,他现在要做的事情,也差不多是这样一条路,开发台湾岛,注定要有人做出牺牲,否则的话,他还不如不做的好。

至于要牺牲多少人的性命,他现在不知道,也无法预料到,可是可以预见的是,他假如想要控制台湾岛,当一个开台王名留青史的话,要付出的代价绝对不会小。

现在仅仅是他刚刚控制了一个鸡笼湾,这才几个月的工夫,这里就死了不少人了,他先是带人杀了周奉和他不少手下,接着又朝这边运送劳工建造炮台。

这段日子又是有海贼来袭,又是有土著来袭,被杀了十几个人,另外还有建设炮台的时候,要派人去伐木采石,发生事故也死了几个,而这些死亡事件,还只是一部分,这些日子,单是因为被蛇虫叮咬,而造成中毒死亡的人数,也已经超过了十人以上,总体下来,每个月这里都要死亡十个人左右,这样的死人数量,还算是小心防范的结果。

以后他会朝这边转移越来越多的移民,人多了之后,肯定还要朝着四周扩展,到时候死人的数量恐怕会更多,如果他怕死人的话,那么好不如现在就赶紧拍拍屁股回陆上,趁着现在有钱了,找个地方洗白身份,买一大块地,当个地主的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03页  当前第1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4/5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海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