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不仅利用军歌来凝聚士气,陈安坚持自己亲任阶州武备学堂的总办,大肆提倡曾国藩的仁智礼义信治军思想。通过各种手段将军人天职就是服从、忠诚公司就是实业救国的思想悄然灌输到官兵和员工脑中。

  陈安的蛮横也引起了南方革命党人的关注和仇视。

  得知同盟会成员在阶州惨痛遭遇的孙中山,丝毫不考虑同仁毕竟活着出境的事实,在各个场合公开宣扬甘肃就是满清王朝最坚硬的保皇党堡垒,尤以阶州为甚的观点。阶州陈安的恶名,顿时一瞬间就闻名海内外。

  不少革命党人甚至秘密潜入阶州,准备刺杀陈安。情报司和稽查司配合,一连破获多起刺杀案件,抓捕了数十名牵涉分子。陈安接到这类情报,直接指示将犯人转交虎子再行审查一遍,查实属刺杀任务的,一律就地处死,毫不手软。

  既然已经被革命党的所谓思想领袖宣扬为顽固分子了,那就何必留点情面呢。陈安一边指示林玉山,如有革命党人购买军火,全部加倍销售;一边安排稽查司更加严苛地查禁革命党人的任何活动。

  很多的情报因为涉及其他州府,马上被传给了总督衙门。总督大人升允看到情报,亦是为革命党人的规模心惊不已,急忙下令全力追捕。

  于是越来越多的甘肃革命党人被顺藤摸瓜追捕入狱,甘肃的革命力量顿时为之一空。

  朝廷中枢甚至发来专电,很是表扬了一番甘肃清除乱党的行动。国内革命势力却是震惊无比,阶州情报司的渗透力度太强悍了,所有革命党人立马视甘肃为刀山火海,轻易不敢进入。当然,还是有几个人是不怕在阶州出事的,比如陶成章,尹维俊等人,只是现在这种情势他们根本不敢说和阶州有关系,否则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了。

  为了以防万一,陈安下令驻外机构全部低调行事,直到又近年关时,阶州团练局的七个排正式成军分驻各地,各办事处才公开行事。

  这个时候,北寨新兵训练营中,一千三百名新丁也已完成六个月新兵训练,即将补充和轮换北方军各营。

  陈安接到了总督大人升允的电报,提升他为参将,掌北方军,仍驻阶州,邸报即将送达各处官府,官职印信随后专人送至。

  几天后,快马飞奔各处的邸报送达了,陈安刚看了几眼,马上就勃然大怒。他妈的,马安良竟然被提拔为了宁夏镇总兵,我才是一个阶州参将,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陈安马上联系金积堡的董家主,请他出面,想办法让马安良不能就职宁夏镇总兵,所有一应开支均有陈安买单。

  董家那边很有意思,派专人送了一份密信过来,只有简单的几句话,“绿教当年已乱宁夏无数,何必如今再来作祟。”

  果不其然,宁夏方面听闻马安良来驻后,马上掀起轩然大波,各地官绅纷纷上书,坚决要求总督衙门撤回任命,理由只有一个,当年就是因为马家人祸乱,才引起陕甘绿教大暴乱,而宁夏正是原来马家人最坚固的据点,切切不能让马家人回归。

  甚至有不少可以直通天听的官绅,直接将奏折送到朝廷中枢。总督衙门顿时被搞得焦头烂额。马安良听说了宁夏那边无数的反对意见,一股高兴劲儿立马被泼了一盆冷水,也开始深思是否值得跑到那个满目皆敌的地方去了。绿教也从来不是一块的,内部充满了无数教争,相互倾轧地厉害。

  不久,马安良明电总督衙门,推辞不就宁夏总兵一职。总督大人升允大赞马安良识大局,欣然同意了他的请求。至于背后是不是有其他的幕后交易,陈安就不得而知了。

  成功地阻止了马安良就职宁夏总兵,陈安很是意思地将三万两银子派人送给董家,董家主也未推辞,直接就接受了。为了陈安的要求,得罪了一个总兵衔的实权人物,董家付出的实际上可不止这三万两银子。

  又过了几天,莱恩订制的五艘轮船正式交货,尼森伯姆买来的六门三种口径大炮也悄悄送抵碧口。陈安转手就拎出了三个炮兵队的大炮。

  六门日式三八年75毫米野炮,重947公斤,射程8350米,炮弹重6.41公斤。

  六门日式三八年105毫米野炮,重2594公斤,射程10800米,炮弹重18公斤。

  四门日式三八年150毫米野炮,重2090公斤,射程5890米,炮弹重36公斤。

  巡防营的编制实在不适宜编列重火器,陈安挖空心思,又对中营进行了改编,取消了重机枪哨的编制,只编成两个队,每队编列三个排的北洋新军编制,剩下的官兵编成一个列装一挺重机枪的辎重排。

  两个队中,一个队编列了六门75毫米野炮,一个队编列了六门105毫米野炮,刚好一个排两门大炮。

  如果不是150毫米野战榴弹炮射程实在太近,炮弹又实在太重,陈安都想学日本陆军的做法,列装150毫米重炮,而不列装105毫米野炮。经过研讨,列装150毫米重炮,一个炮兵队只能列装四门,否则就没有足够的人手进行操作了。

  将150毫米重炮拉到北寨训练营后,陈安现场观看了试射。轰然一声,重炮炮口发出可怕的巨大火焰,整个炮座都往后狠狠一震。

  现场试射的人们都赫然后怕不已,光是射击的火焰威力都足以匹敌75毫米野炮炸开的巨大轰鸣了。

  陈安等人快马飞奔看向远处的弹着点,虽然远远听到了一声更为响亮的爆轰声,但是没有亲眼见到爆炸威力,还是难以评估效果。

  还有些距离,大家就纷纷停住马匹,都有些吓住了。半径五米左右的巨大爆炸坑,而且四周凌乱的现场明显可以看出,近三十米半径内都是这颗重炮弹的杀伤半径。也就是说,只要一发命中,基本上一座四合院大小的面积将被彻底炸毁,甚至可以想象,如果落在一个棚的防守地域内,这个棚就完蛋了。

  随后的105毫米野炮和75毫米野炮试射,威力显然小于重炮,自然提不起大家的兴趣了。

  陈安心里默算一下,75毫米野炮的火球半径大约二米左右,而105毫米野炮则是三米左右,而150毫米野炮则半径高达五米,而杀伤半径则大致是火球半径的五倍上下。如此算来,在150毫米野炮和105毫米野炮之间,应该还有一个炮火口径的。

  万一要用重炮攻坚,或者有了更好的重炮,今后还是要列装一些150毫米以上口径重炮的,陈安见识了重炮攻击威力后不由想到。

第五十六章 集资建路

  又是一年即将过去,刚退役的五百多士兵整体转入北方工业公司,迅速补充了长期缺乏的公司中层人手,公司的业务现在才开始高速发展起来,实业救国的威力亦开始初步显现。还有近百士兵选择继续留在军营。

  远在兰州和汉中,近在阶州各地,北方工业公司的产业遍地开花,带动阶州经济快速增长,碧口的川甘陕三地货运码头更是客栈云集,帆船不断。

  徐尚武总办成功地研制出了105毫米延时引信炮弹,这也够用了。

  趁着过年时节,船只稀少,卢思指点方位,柳石带着重火力营硬是整整炮击了一个多月,再加上不时穿插实施的人工爆破,碧口至昭化航道被彻底修缮,大吨位木质帆船在纤夫的牵引下,第一次进入碧口码头,引起三省商贾轰动一时。

  莱恩的利佛航运公司并没有选择垄断航线,因此并没有对辛苦炸开的航道进行任何限制,这让嘉陵江上下的船帮为之侧目不已,也赢得了与之息息相关的数万船夫纤夫感激不尽,遇见利佛公司商船纷纷示好并主动退让。

  这自然是陈安的命令。

  垄断航运线路,只会造成码头的荒废,更是减少了总体的货物输送量。本身出产稀少,尤其是粮食急需汉中、四川等地补充的阶州,是绝对不允许这股商道被忽略乃至遗弃的。

  事实上,除了货物,人烟稀少的甘肃,也需要通过这条航道,输入川陕等地更多的汉人流民家庭,才能使北方工业公司获得充足的人力资源。

  阶州原本就有六十五万人口,而北方工业公司的崛起,至少已经吸引了二万多个家庭近十万人涌入阶州,仅一个白龙江工地就是上千劳力,所需的粮食衣服都是十分巨大的。

  尤其是文县,六七万本地居民中有大半从事和公司有关的行当,甚至直接就是员工,再加上新增加的四万多川陕移民都是公司员工或北方军官兵,文县人口已近饱和,官府也几乎成了摆设,绝大部分事情在公司内部就可以解决。

  按照陈安的打算,文县人口就控制在十万左右,多余的移民开始向阶州各地输送,争取将阶州的人口翻上一番达到一百三十万左右,也就差不多达到阶州承载极限了。

  到时候,有十几万员工,连带家属就是六七十万人,与北方工业公司相关联,就是朝廷想要动手,也要斟酌再三才行。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巨大的骚乱呀。

  至于昭以下河段,北方军的重火力营就不适合南下了,否则就有侵入邻省的指控,只好让卢思的人手,慢慢地进行人工除险了。

  陈安也来到碧口码头,将愁眉苦脸的船帮老大王洪巽和六名精选出来的水性好手,送上船,准备前往英国军舰上实习半年,另外雇请的三名同文馆翻译将在上海同他们会合。

  莱恩通过英国长江航运公司高层的关系,又送一笔巨额赞助费,终于让高傲的英国军官同意,接收十名中国人在军舰上实习六个月,但是费用还要另外计算。

  王洪巽苦着脸找到陈安,恳请不要将他派出去学习,那鸟语听着就昏了,哪能在半年内边学边练习操作军舰呀。

  陈安叉着手,指着王洪巽的鼻子,大骂一通没出息,最后留下一句话,“要想当北方军第一任水军管带的,就给我带人去培训,半年内学不会的也不要回来了。”

  已近壮年,粗通文墨的王洪巽傻眼了,灰溜溜地走出陈家庄后,再三思考,最终丢不下面子,还是决定服从命令,去参加那个该死的英国军舰实习了。

  剩下六个好手,都是年轻人,精力充沛,是陈安亲自挑选出来,还逐个谈话,以示鼓励。唯一挨骂的,就是王洪巽了。

  金积堡董家忽然发来急电,董老军门病危,请陈老爷子能来的话就来一趟。

  陈安大惊,急忙将电报送给陈老爷子,同时也发电报给总督大人,他也要去看望董老军门。电报到了总督衙门,升允直接就是一个准字,并且马上派出彭英甲,代表总督衙门前往看望。

  陈老爷子身子骨已经不这么硬朗了,不能经受快马疾驰。陈安就先行一步北上,陈老爷子坐马车缓缓赶来。

  紧赶慢赶,陈安是直接在驿站过的三十夜,虎子搞了一个大火锅,乱七八糟的扔了很多杂碎肉末下去,混合着蔬菜,和着十几个护卫,狠狠地吃了一顿就算是过了。

  正月初五,陈安众人快马赶到了金积堡。当天值守大门的正巧是董六,马上将护卫们安排到堡子里的客栈,然后将陈安和虎子直接带进董府。

  看见堡子里没有哀悼的布置,陈安舒了一口气,董老军门看来还是可以的。

  带路的董六摇摇头,“老军门已经卧病在床不起了,医师说很难熬过元宵。”陈安顿时心中一紧,陈老爷子看来是来不及见董老军门最后一面了。

  董府内宅,董家主看见陈安亦是大喜,拉着他的手,急忙说,“跟我去见老爷子,看见你,他肯定会大喜的。”

  看见陈安这个晚辈,斜躺在病榻上的董老军门果然咧嘴大喜,高兴地说着,“陈家的小子,你来了,很好,很好。”

  陈安马上就是一番叩首,又说了不少恭祝的话语,然后才告诉老军门,陈老爷子正在赶来的路上。

  老军门很有感慨地说,“老兄弟们,都还记得我这个粗暴脾气,有心了,有心了。”

  几人说了一会儿话,董老军门忽然说道,“陈家小子,在我们哥几个的后辈中,你算是最有出息的一个,这几年在阶州干得漂亮。我家的小子,就不行了,心肠太软不堪大用。”

  陈安顿时不知道如何接话是好。董家主在一旁,亦是大窘。

  董老军门呵呵的笑了一下,有些气喘了,“我们董家有山有田,过过日子足以,留下这么多东西只会让人觊觎。这样吧,堡子里的存银四十万两,捐给陈家小子修铁路,也算是造福乡亲们,还有存下来的洋枪一千六百支都捐给总督大人,让他编练新军时候用吧,也算是我为朝廷做最后一件事情了。”

  陈安愕然,这像是在交代遗嘱了。董家主已经开始垂泪了。

  正月初九,董老军门去世,享年七十岁。

  彭英甲道台仅慢了一步,没有见上董老军门最后一面,干脆就留了下来帮助祭奠仪式。朝廷闻讯发来电报致哀。

  陈老爷子赶来时,只好大哭一阵,连连叩首祭拜了。

  一个时代悄然过去了。

  陪着老爹慢慢回到阶州的陈安,在路上真正开始思考修建铁路造福民众的事情,彻底抛弃了原本只是为了军事用途而修建的单一目的。

  报请总督大人同意,陈安正式决定,开始启动阶州铁路建设,所需资金全部向甘肃民众募集,所获收益将按照股份比例分配,第一笔募集的资金就是董老军门四十万两。北方工业公司作出表率,将在二年内投入至少三百万两银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

  按照陈安公布的预算,从碧口到盐关,近千里的铁路线所需投入需要一千七百万两,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就是目前所能确认的投资,虽然已经高达三百四十万两,却还不过时五分之一而已。

  但是,很多人也被陈安所描绘的铁路建成后的大饼所震惊了。单是货运就可以达到年利一成以上,如果加上蜂拥而至的客运,则可另行增加一成收益,也就是五年就可以收回本金,十年就翻了一番,而且今后是年年红利滚滚来。

  总督衙门在批准这个筹资建路方案时,亦是爆发了激烈争论,而后是升允亲自拍板才勉强通过的。

  陇南铁路督办衙门悄然在阶州成立。

  本来陈安以为很长时间内,大家只是观望,不会有人来实际投资入股。孰料,第一笔真正的民间入股不是在阶州发生,而是在陈家庄发生。

  柳石的叔叔柳成悄悄地过来问陈安,他能不能入股,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一下子将全部的积蓄五百两银子都交到了财务司。

  随后,让陈安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陈家庄所属和北方工业公司员工,以及北方军的官兵瞬间沸腾了,几天之内上交的股份就达到了一百万两。

  陈安吃惊地问分管财务的林月儿,“我们手下的员工,这么有钱吗?”

  林月儿白了陈安一眼,“很多东西,都是内部供应的,价格很低,饷银又高,当然都有一定积蓄了。”

  文县知县则试探性的投资了三千两银子进了,他整天待在陈安地盘上,不给点面子不行呀,结果成了官府中第一个入股的。县城王家则是第一个商贾入股的家族,一下子就甩进来二十万两银子,让陈安也是惊奇这些老牌家族的实力。

  几个和北方工业公司有长期交易的大商家,很是给面子的每户投了一万两银子进来。但是后来,他们吃惊了,紧急调集资金投进了巨额的股份。

  因为总督大人升允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忽然以个人名义投入这个连名字都还没有的铁路公司二十万两股份。

  整个甘肃彷佛忽然惊醒了一番,无数的人物涌向阶州铁路督办衙门,一个月内就集起了一千两百万两巨资。

  陈安吓住了,紧急调集了两个巡抚营的兵力,将上千万两的银子,小心翼翼地运回了陈家庄,也只有放在军火库中才能放心了。

  销售股份过程中还是有着不和谐因素的,这也是陈安无比紧张的原因,他直接拒绝了马家人和所有绿教中人的投资。

第五十七章 陇南铁路

  收了银子,自然要办事了。陈安马上指示成立陇南铁路公司,并从众多股东中选取了数十人担任监事,监督铁路公司的建设和运行。柳成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一个泥腿子也会成为数万股东的代表之一,担任了铁路公司监事。当然,文县知县,以及王家也都没有想到。

  至于分量最重的监事,就是现任陕甘总督升允大人了。只是,他收到铁路公司的聘请书后,只是微笑着欣赏了一下,然后就顺手就扔在一边。几年后国内大乱,却正是靠着这个监事的职位,升允才躲过一劫,这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陈安正式发出邀请,请詹天佑总办和徐士远等技师参与指挥陇南铁路建设。至于某些监事提出来,要聘请洋人专家担任铁路总办的建议。陈安一句话就顶了回去,“你们监事,只要看着钱不让乱用,铁路要修得好用,利润要赚得来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不要多管。”

  顿时让不少监事腹诽不已,但是陈安势大,也没有人敢真得和他较真,就这么定下了用中国人作总办的章程。

  尼森伯姆接到另外两个订单,再订购四套十五吨级平炉和轧钢设备,以及越多越好的钢轨,而且需要尽快。徐总办提醒陈安,就凭一套平炉设备,年产最多只有三千六百吨钢轨,按照徐士远计划书中所说的1435毫米标准轨距复线设计和50公斤每米重钢轨要求,只能铺设三十六里路,要修完千里铁路不知要修到猴年马月了。

  只是陈安和徐总办都不为所知的是,徐士远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直接按最高标准进行了设计,实际上国内很多线路都是远远低于这个标准建设的。徐士远也没有料到,陈安这么快就开始铁路建设。

  陈安差点懵了,竟然还有这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