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M1919汤姆森冲锋枪,最大的特色在弹匣的前方还装有一个木制小握把,连三十发弹匣共重4.5千克,射程200米,使用与 M1911手枪相同的11.43毫米手枪弹。

  本来还有二十发弹匣和五十发、一百发弹鼓三种装弹方式,但是经过大本营简短测试,二十发弹容太少,弹鼓又太重,最后只选用了一种三十发弹匣。

  高桂滋的南部军团三个混成旅中,有一个已经改编成了装甲旅。按照每个坦克排编列六辆雷诺轻型坦克,每坦克连配属十二辆37毫米火炮雷诺轻型坦克和六辆改装成7.7毫米机枪的雷诺轻型坦克。

  以坦克连为装甲旅的基本建制,每个坦克连还配属有大量的后勤保障车辆和人员,以及装备劳斯莱斯装甲车的机动侦查力量。而装甲营则成了基本作战序列,下辖三个坦克连,以及使用劳斯莱斯装甲车和道奇卡车的九个机动步兵排,作为坦克连进攻的配属步兵力量。

  根据原来的混成旅编成情况,整个装甲旅编制有六个装甲营和三个坦克营,超过四百八十六辆雷诺轻型坦克,因为旅部和营部在某些时候会增编几辆坦克。

  装甲旅下辖的部队中,不再单独设置迟缓的炮兵营,以保持高速机动作战能力,而是改成了坦克营。坦克营与装甲营的区别在于没有另外列编随进步兵。

  突击力量是足够了,但是缺乏大口径火炮的支援下,能否有足够的攻坚火力,这才是北方军高层始终担心的问题。

  临时拨付给南部军团的一千支汤姆森冲锋枪,高桂滋只装备了其中三个装甲营的随进步兵,使得原本每个随进步兵班一挺麦德森轻机枪和十支李恩菲尔德步枪的编制,改成了一挺轻机枪、六支步枪、四支冲锋枪。

  冲锋枪只是近战凶猛,远距离射击却是要抓瞎了,不能全部换装成这种武器。

  剩下的将近七百支冲锋枪,高桂滋一股脑地全部塞给了正在哈尔哈河西岸布防的三个步兵营。

  汤姆森冲锋枪的扫射威力使它在进攻时威力十足,同样的,在防守时也会造成巨大的覆盖火力。正苦于手中自动火力不足的高桂滋自然马上将其列装第一线的防守力量了。

  情报署的消息表明,日本人虽然暂时没有自己的轻重机枪,但是大量列装了法式的1897式哈奇开斯重机枪好1909式哈奇开斯轻机枪,而且数量非常大,加上普通士兵使用的三八式步枪相当精准和长射程,单兵火力还是非常强悍的。

  在没有装备冲锋枪前,北方军步兵连的火力与日军中队相比,并不占有更多的优势。而增编了四支冲锋枪后,步兵班的火力至少是日军同级别的小分队火力增幅五成以上优势。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高桂滋干脆将一线布防的三个步兵营大量换装了汤姆森冲锋枪。

  哈尔哈河西岸,正面防守的一个步兵营,临时抽调出一个步兵排,派往东岸进行临时性侦查。

  侦查排趁着夜色越过哈尔哈河没多久,就意外撞上了同样执行搜索任务的日军侦查中队。

  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又没有高级长官在场压制,双方士兵很快就爆发了冲突。

  完全出乎日军意料,正面强攻的一个小队六十多人的兵力,居然被北方军只有四五十人的小队一阵疯狂扫射后直接击溃了。

  北方军的侦查排虽然没有带上重机枪和迫击炮,但是汤姆森冲锋枪“哒哒哒,哒哒哒”非常有节奏的自动射击声,简直成了日本人的噩梦。

  击溃日军正面攻击部队后,趁着两翼包抄的部队还没有完成合围,北方军侦察排马上收拾家伙,赶紧转移撤回了西岸。

  遭遇战的意外爆发,哈尔哈河冲突开始升级。

  北方军侦察排依仗手中的火力优势,在第一次交火中占据明显上风,只不过付出了十余人的受伤,就至少摞倒了二十多号日军士兵。

  但是日军二十三师团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向日本军部发去的电报声称,己方无一伤亡,击毙偷袭的北方军士兵五十多人。

  看到从东京那边转过来的消息,高桂滋差点被气歪了鼻子,真是太荒唐了,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毫无脸红的意思。只是出击的部队,也没有拿到证据,北方军发表了一个看法,就懒得理会了。

  这件事情却意外造成了一个后果,欺上瞒下的日军指挥官日后都选择了将伤亡数字拼命改小,最终导致日本军部彻底忽视了步兵自动火力的研究,尤其是冲锋枪的研制。当然,客观上来说,日本是个岛国,基本上不具备钢铁工业的基础,仅有的一点钢铁都被用在了日益膨胀的海军方面,冲锋枪这种耗弹大户自然被选择性地遗忘了。

  没有深究火力上的巨大差异,第二十三师团马上组织力量,要进行大规模的报复作战,向日本天皇和军部一个交代。

  次日上午,哈尔哈河东岸地区,北方军的侦查飞机发现了一支正在西进的日军部队,看人数至少超过二个大队二千多人的兵力。

  日本陆军的编制是以师团为战略单位,师团下辖二个旅团,以及直辖的工辎炮骑联队等单位,共计二万二千多人。

  按照日军编制,一个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整个师团共辖四个步兵联队,各联队定员大约三千七百多人。每个步兵联队由三个步兵大队以及直属火炮中队等单位组成,相当于北方军的团级单位。

  每个步兵大队由四个步兵中队以及直属的重火力小队等单位组成,相当于北方军的营级单位。

  每个步兵中队由三个步兵小队组成,小队则由六个分队组成,分别相当于北方军的连、排、班级单位。人数也相差无几,每个步兵中队近二百名官兵。

  下午时分,日军进攻部队跨过哈尔哈河,直接向驻守西岸阵地的北方军南部军团发起进攻。

  首先开火的是日军步兵大队直属的两门41式75毫米山炮。这种山炮最大的特点就是足够轻巧,总重才540千克,使用5.71千克的榴弹,最大射程6300米。

  41式75毫米山炮是每个精锐步兵大队的压制火炮力量,只要两名士兵就可以推着到处跑,机动性非常好,除了在各种地形上进行压制炮击外,还经常被一线日军当做平射炮轰击对方机枪火力点。

  两个步兵大队就有两个火炮小队,共计四门山炮。

  直接在东岸构筑炮兵阵地的日军炮兵训练有素,不过四门山炮而已,却被他们用高射速的打法打成了几乎相当于炮兵连六门火炮的威力,对西岸北方军的防守造成了巨大压力。

  但是显然日军失算了。

  几分钟后,北方军反击的火力立即出现了。

  在一线防守的三个步兵营后面,不仅有着这个混成旅直属的三个炮兵营中的一个75毫米山炮营的支援,而且得到了高桂滋军团直属六个炮兵营中一个105毫米加农炮营的支持。

  十八门75毫米山炮直接在东岸打出了一条狭长的火力覆盖区,将正在渡河的日军步兵部队拦腰截断,分割成了两个隔河相望的两部分。105毫米的十八门加农炮更是干脆对着有可能的日军炮兵阵地就是一阵覆盖。

  北方军装备的法式1909式75毫米山炮射程达到8550米,法式1913式105毫米加农炮射程更是增大到12700米,远不是日军装备的41式75毫米山炮6300米射程可以比拟的。何况在支援火炮数量上也是远远超过。

  几轮炮击过后,日军四门山炮的炮兵阵地很快就被反击火力覆盖住了,41式山炮都成了一对废铜烂铁。

  开战之初,日军远程火力支援即告失利,前方进攻部队又被压制成了不能互相支援的两部分,形势已经极为不利。

  显然这种情况没有对十分狂妄的日军官兵造成任何影响,依旧士气高涨的日军进攻部队,没有选择等待后续部队想方设法渡河支援,而是决定直接使用已渡河部队发起决死攻击。想必在他们的想法中,同属中国人的北方军战力并不是怎么样的。

  在与中国其他军队的较量中,甚至在东北军中担任顾问的日本军官也反映,大日本帝国陆军的战斗力足以抗衡三倍甚至五倍以上的中国部队。因为在他们接触过的中国军队中,不仅机枪少得可怜,火炮更是只有少数部队才可以装备。

  已经渡过哈尔哈河的两个日军步兵大队各一部,马上自动集结起来,听从在西岸的一名中佐大队长命令,在正面发起进攻。

  因为兵力不足,日军没有采取更大范围的迂回战术,而是采取了经典的突击战术,集结、掩护机动、火力压制、冲锋等战术动作顺畅流利,精确有效的射击技术让一线的北方军士兵瞬间都被压制住了,几下子之后矮小壮硕的日军已经迅速冲进了一百米之内。

  无论是维克斯重机枪还是麦德森轻机枪,北方军都打得非常艰辛,日军装备的三八式步枪弹道非常不错,加上极其精准的射击水平,北方军的机枪组是伤亡最大的。

  所幸6.5毫米的子弹创伤能力明显不怎么样,更多的时候,只是扑哧一声,子弹就笔直地贯穿胳膊了,随便一包扎仍然可以在战壕里坚持战斗。

  紧接着就是进攻日军悲剧了。

  刹那之间密集了无数倍的弹雨,直接将最前面的几排冲锋日军扫倒在地,太多的“哒哒哒,哒哒哒”声响几乎响彻了整个战线。

  很快,更多冲锋的日军倒在了最后几十米的路上,恐怖的自动射击声撕裂了进攻日军的队形。

  过了没多久,被死死压制住的日军,终于发现除了越来越大的伤亡之外,根本无法抬起头来进行精准射击,毫无还手之力。进攻日军残部开始撤退了。

  在返回东岸时,残余的日军再次遭受了炮兵营无情地拦截,又是丢下几十具尸体后,才在接应部队的掩护下,仓惶逃离哈尔哈河地区。

第二十六章 甘珠尔庙

  哈尔哈河一战,冒进的日军两个大队损失超过五百人,极为狼狈地撤回了海拉尔城。也许觉得不值得,北方军并没有选择追歼这股日军,否则绝对可以吃掉全部日军。当面防守的北方军也在日军凌厉的攻势面前,伤亡了一百四十多人,这还是在北方军拥有绝对优势火力的前提下取得了,由此可见日军技战术水平的强悍。

  一次意外的攻防之后,无论是日军,还是北方军都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对手。

  显然当年尼布楚轰炸中,日本人是毫无防备才被炸得很残,真正作战实力远高于北方军原本估计得水平,这引起了高层的极大重视。尤其是一线指挥的军团指挥官高桂滋,得知战果后连连大呼侥幸,要不是鬼使神差地将那批汤姆森冲锋枪划拨给了防守部队,后果真是不堪想象。

  日本人更是引起高度警觉,结果已经非常明显了,北方军的战力远远高于其他一般中国军队,甚至要高于沙俄军队的平均战力,再也不能使用那种一两个大队就横冲直撞的蛮干了。

  双方都意识到各自原本的准备完全不足以支撑更高强度的战斗,哈尔哈河前线立即短暂平息下来,开始囤积更多的军队和物资。

  白云稀少的晴空,能见度很好,北方军的战斗机临时承担了侦查任务,在大草原的高空肆意盘旋着。

  完全是偶然,战斗机飞行员偏离预定的航线,被迫低空飞行寻找地面标示物,意外发现在一个庙宇附近被伪装的相当成功的油库。

  还没有来得及细看,日军的战斗机已经出现在远处的天空。

  现在是侦查,不是战斗阶段,北方军的战斗机飞行员当即决定调头往西,脱离日军飞机威胁。

  在这个时候,日本人并没有研制成功自己的先进战斗机,只是借着英日之间的所谓友好关系,搞到了不少英式S.E.5a战斗机,甚至还由于欧战结束法国大肆推销剩余军用物资,还列装了很多纽堡17战斗机。

  匆匆赶到海拉尔负责空中布防的,都是纽堡17战斗机。同为法式战斗机,纽堡17战斗机最高时速只有174千米,远低于北方军装备的斯帕德S.VII战斗机的192千米。以至于北方军的战斗机很快就溜之大吉了。

  显然这种试探肯定是会有回音的。

  次日,坐镇库伦的空军库伦航空队指挥官尉迟良马上协调三个飞行联队中的三个轰炸机中队七十多架轰炸机,在六个战斗机中队一百四十多架战斗机掩护下,直扑这个地图上被称为甘珠尔庙的地方。

  日本人在前沿的观察哨很快将发现敌人飞机集群的消息传递给了后方。

  总共只有二个中队的日军战斗机部队升空接敌后,才发现北方军出动了如此庞大的攻击集群,而且与护航的战斗机一接战就知道己方的战斗机,除了在爬升率方面略胜一筹之外,根本不是斯帕德S.VII战斗机的对手。

  远东地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空战就此打响。

  疯狂的爬升、俯冲、咬尾,日本人将纽堡17战斗机的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只是不仅爱性能上有所差异,在数量上也是远远不如北方军的战斗机群,激战一番之后,日本人的战斗机部队终于呈现出了劣势。

  半个小时后,甘珠尔庙附近的油库被轰炸机部队顺利摧毁,至少上百桶汽油爆炸燃烧升起的滚滚浓烟遮住天边,双方的战斗机部队也被迫因为视线不足退出了交战。

  双方各有三十多架飞机被击落,不少飞行员跳伞逃生,降落在广袤的甘珠尔庙附近大草原上。

  北方军和日军的地面部队同时行动起来,准备救援各自的飞行员。

  负责轰炸任务的轰炸机群在离去前,曾经看到过远处有一支日本人的装甲部队。消息传到南部军团指挥部,高桂滋立即向早已集结待命的坦克团下令,突击甘珠尔庙地区,一方面营救自己的飞行员,一方面摧毁有可能的日军坦克部队。

  列编有三个坦克营一百六十多辆雷诺轻型坦克的坦克团,还没有行进到甘珠尔庙附近,就与执行同样任务的日军快速纵队遭遇。

  无独有偶,日本人装备的同样是雷诺FT-17轻型坦克。这是法式坦克在远东地区进行的一次强有力内讧,除了坦克上不是法国人外,其他零部件都法式系列。

  可惜日本人的雷诺轻型坦克太少,不舍得向北方军这样疯狂的按照六辆一个排的编制方式,日本人编制的坦克小队也就是坦克排规模只有四辆坦克。不仅如此,整个快速纵队也仅有两个坦克大队的编制,总共不过七十多辆坦克。

  数量上多了一倍的北方军坦克部队,直接采取最蛮干的方式对冲炮击,几乎是一比一的战损比将日本人的所谓快速纵队坦克都留在了八音查岗地区。

  刚摧毁了日本人的快速纵队,也许是第一次超负荷使用了雷诺坦克,打了胜仗的北方军坦克团居然出现了大量坦克趴窝的现象。

  眼看日军增援的骑兵部队就要合围,北方军坦克团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所有趴窝的坦克,拉上营救出来的战斗机飞行员,借助后续部队的道奇卡车,飞快地撤离了战场。

  坦克大战失败的日军,却意外获得了二十多辆故障趴窝的北方军坦克。而消灭了日军快速纵队的北方军坦克团,人员损失倒是不多,坦克竟然只剩下一个坦克营规模了。

  哭笑不得的北方军,急忙向大本营发去电报,请求派出军工专家来会审。

  水土不服,紧急被飞机送来的几位兰州机器局专家,其中一位还是刚加入的犹太裔俄国人,对着剩下那批坦克进行一番研究后郑重向高桂滋反映。

  高桂滋无语了,坦克又不是马匹,也会水土不服?

  蒙古草原上生态十分脆弱,沙尘细小,很容易被大风卷起飘扬在空气当中。雷诺坦克大会战时,疯狂搅动的钢铁履带将大量沙尘卷飞到了半空。雷诺坦克是法国人设计的,非常适应欧洲那种平原气候,从来没有考虑过还有沙尘过滤这种事情。

  结果引擎中卷入大量沙尘,最终导致趴窝了。

  匪夷所思的调查结果看起来很简单,处理起来却是非常艰难。北方军的工业技术根本不能设计和开发一种能够适应这种恶劣环境的强大引擎。

  消息传到兰州机器局的张尚武总办那里,苦思冥想之后,有些恼火地随口就说了一句,找块非常薄的丝绸先挡一下吗。

  南部军团的装甲部队,马上找了非常多的丝绸,挡在了引擎进气口处,然后一发动,居然真的可行。

  这回连军团指挥官高桂滋都目瞪口呆了。

  至于损失的坦克和战斗机,北方军根本就没有在意,马上就会有新的坦克和飞机补充进作战部队的。在这一点上,大老板陈安从来没有食言过。

  但是遭受了同样损失的日本人却吃不消了。

  本来就没有多少坦克和飞机的日军,马上将剩余的半个中队战斗机调回海拉尔城,不再用于一线作战,只负责海拉尔城的防空任务。

  被摧毁的坦克就算了,那些名为缴获实际为北方军抛弃的二十多辆雷诺轻型坦克,也赶紧拉回海拉尔,准备送回海参崴维修。

  这么一下子损失了大量技术兵器,日本人终于心疼了。

  既然在技术兵器上始终讨不了好,日军当即决定集结更多的陆军部队,准备采用正面战击溃北方军了。第七师团也将加入海拉尔战线,加上其他增援部队,集结当面的日军已经接近六万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