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_分节阅读_第400节
小说作者:大苹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64 MB   上传时间:2013-11-13 18:18:49

  苏锦即刻吩咐人取来一壶酒和几碟菜摆在大牢的土坯炕上,石介也不客气,咕咚咚喝了半壶酒,就着小菜大吃大喝起来。

  苏锦坐在一旁等着石介吃饱喝足,王朝马汉等众侍卫也直挺挺的侍立在牢房外的过道上,大家都一言不发,看着这个石介狼吞虎咽,看来很多天没吃过像样的酒菜了。

  石介终于满意的叹了口气,打了个大大的酒嗝,抬眼看着苏锦道:“有劳大人久候,咱们上路吧。”

  苏锦微笑道:“上路?上什么路?”

  石介道:“莫框我,我知道这是断头饭,没想到这么快便要被问斩,这些人是等不及了。”

  苏锦笑道:“守道先生多虑了,本官可不是来送你去刑场的,守道先生不认识我是么?容我自我介绍一下。”

  石介左右端详苏锦,看了半天却摇摇头道:“恕我眼拙,确然不识。”

  一边的王朝高声道:“我家大人乃是集贤殿大学士,西北泾原、秦凤两路路使,如今奉召入京查勘谋逆大案的苏锦苏大人。”

  石介一惊,眯起眼睛盯着苏锦上上下下的大量半天,叹道:“果然是少年英杰,我这可瞎了眼了,居然连苏大人也没认出来,朝中如此年轻,却又身居三品大员官服的官儿除了苏大人又能有谁?”

  苏锦微笑道:“先生谬赞,苏某不过是受皇恩眷顾罢了,我此番回京正是为了你的案子而来,所以今日先来拜访先生。”

  石介一喜,旋即脸上愁云笼罩,摇头道:“大人莫要费心了,这一回老夫是栽了,浑身长满百口也莫辩此事是非,我死不足惜,可惜连累了彦国,实在是罪过。”

  苏锦道:“这么说,你是认罪了?那何不画押签字,也省的大家麻烦。”

  石介怒道:“认罪?我何罪之有?老夫从未写过那封信,那封信从何而来我根本不知道,我岂会认这等莫须有之罪?”

  苏锦举着那封信道:“这封信不是你写的?信你看过没有?”

  石介摇头道:“他们读给我听了,但是不肯交给我看,说是怕我毁信消灭证据,小人就是小人,以为天下人都跟他们一样,心怀鬼胎。”

  苏锦伸手将信递到石介眼前道:“你看看吧,仔细的看,若是觉得哪里不对的地方,便提出来。”

  石介道:“你不怕我毁灭证据么?”

  苏锦笑道:“怕,但是我相信你是冤枉的,虽然你我素未谋面,但守道先生的大名闻名已久,大人执掌国子监,为大宋培育栋梁之才,而且还曾著《唐鉴》一书,以诫奸臣、宦官,指切时政,无所讳忌,实乃一心为大宋的诤臣大儒,你若是有谋逆之意,天下人恐怕个个都已经扯旗造反了。”

  石介被苏锦的一席话感动的差点流泪,摇头叹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小人暗中作祟,借我之口攀诬彦国,也怪老夫平日口无遮拦,这回被人栽赃陷害了。”

  苏锦道:“该来的自然要来,守道先生若放弃,本官也无能为力了,现如今证据不利,你若真是清白的,那这封信必是假的,假的东西自然会有破绽,除了你,别人恐怕很难看的出来。”

  石介点点头,拿起那封信展开,逐字逐句的细细读完,之后将信交予苏锦,垂首不语。

  “先生可看出端倪来?”苏锦问道。

  “哎!真是煞费苦心,不仅字迹极像,而且连我和彦国通信所用的称呼和语气都是一模一样,我写给彦国的信从不落款,连这一点他们也注意到了,而且我只在信角加盖小印,印章用的是‘公操’别号小印,这也被模仿到了,难怪所有的人都认为这封信就是出自我手。”

  苏锦经石介一解释,将信再看一遍,在信角果然看见篆体的‘公操’两字小印章,这作假之人的手段也算是倒了极致了,不过仔细想想,这等大事,想要以一封信诬陷他人,自然要精细到极致,不然一眼看出来是假,那还栽赃个屁?

  苏锦站起身来,细细的理了理思绪,停步拿着信笺指着那方小印道:“这印章的字迹和雕刻手法可有讲究?模仿字迹和模仿印章应该不甚相同吧?印章乃是刀工之活,总归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吧。”

  石介一喜道:“苏大人说的对啊,我的印章都是随身携带,那是我私密之物,绝不可能被盗用,然则这印章必也是假冒的,大人容我细细看看印章是否有不同。”

  苏锦伸手示意他仔细看,石介瞪着眼睛几乎凑到纸上仔细看着印章的席位之处,良久之后,颓然坐倒在地,叹道:“我也算是服了,这印章几乎和我的一模一样,看的出造假之人费了大心思了,老夫真的服了。”

  苏锦挠头道:“怎么可能?如果连印章都一模一样,显然是你的印章被盗用了。”

  石介摇头道:“不可能,印章我都是随身携带,我有个专门的书匣子随身带着,里边都是我自己使用的笔墨印章印泥之类,他们如何能盗用?”

  苏锦想了想忽道:“你都是自己拎着那书匣子么?寸步不离身?”

  石介道:“当然不是,随身有个小厮跟着,你是说……他……?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金哥儿伺候了我快十年了,我都把他当成亲兄弟看,这十年里他也勤勤恳恳伺候的我很好,六年前我在嘉州任通判,赴任路上遇到匪徒,要不是金哥儿死命相护,我便没命了,他不可能背叛我。”

  苏锦摆手道:“守道先生莫要激动,一切都在猜想之中,而且世事无绝对,你那小厮是否背叛你也不是你说了算,人心隔肚皮,无论如何,我也要去查查这位金哥儿;这封信作假的太逼真,但岂不闻聪明反被聪明误,也许这便是他们失误的地方。”

  第八五三章跟踪

  (感谢河南书友、不若舟、三星显示器书友的月票,特别感谢七月烟雨妹子的打赏和月票。)

  石介的宅子就在离国子监一条胡同之隔的鸡鸣巷,国子监直讲这个官儿不算大,只是个六品的官阶,更何况是清水衙门,所以石介过的很是清贫。

  石介又是个文人,文人的臭毛病都有,喜欢收集些好的文房,这样一来,有限的俸禄便大部分花在这上边,剩下的钱除了日常开销之外,便只能请的起一个做饭的厨娘和一个随身的小厮了。

  那金哥儿便是石介的贴身小厮,金哥儿十四岁的时候石介在郓州任观察推官,金哥儿没饭吃在街头偷东西,被店家打得半死,幸亏石介路过救了他,见他人倒也精明,便留在身边当小厮。

  一晃十年过去,石介从恽州观察推官到镇南军节度掌书记再到嘉州通判,乃至如今的国子监直讲,辗转数职,三四个州府,金哥儿一直跟在石介身边伺候,十年过去,金哥儿也从个十四岁的少年长成了二十四岁的青年小伙。

  石介被抓之后,金哥儿显得很是慌张,但这可以理解,家中主人被抓,当下人自然慌了神,几日之后金哥儿便恢复了过来,除了正常的处理家中事务之外,还托人使钱来探望了石介一次,主仆二人抱头痛哭不已。

  在外人看来,金哥儿绝对是个忠仆。

  可是苏锦偏偏怀疑上了这个金哥儿,既然暂时推定石介和富弼是无辜的,那只能站在这个立场上想问题,况且印章之事颇为蹊跷,苏锦特意命人请了同一个金石匠帮自己刻了两枚同样材质同样字体大小相同的印章,但即便出自同一人之手,两个印章盖出来之后都有很多可以分辨的地方。

  由此苏锦否定了是两枚印章的推断,拿来从石介和富弼家中搜出的两人之间的通信加以对比,得到肯定的结论便是,这封假冒的信笺上盖的印章绝对是石介的那一枚。

  由此再引发两个推论,一则是石介的印章曾经遗失而石介并不知情,毕竟虽是随身之物,也不可能睡觉吃饭上茅厕都带着,夜晚或者是某个时候总是放在宅中某处,伪造之人也无需麻烦,派个梁上君子潜入,盖了印便将东西归回原处,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第二个可能便只能是监守自盗了,而若是第二种可能,最大的嫌疑莫过于金哥儿。

  第一种可能暂时无法查实,苏锦只能从金哥儿身上开始调查,一连两天,苏锦的人都盯在石介的宅邸左近监视,但是两天时间一无所获,金哥儿每日的作息很是正常,清早起来,照例清扫院子,然后收拾家中物事,忙的不可开交,或者出门买些米粮之类的必需品,看不出任何异样的地方。

  负责盯梢的赵虎有些耐不住,建议直接将金哥儿抓来逼问一番,苏锦训斥了他一顿,要他耐心的盯梢,每天干些什么事儿,去过什么地方,跟什么人接触,都要摸的清清楚楚。

  赵虎无奈,只能再去带人盯梢,又过了枯燥的两天时间之后,终于有人来报,金哥儿背着包裹出门了,似乎要出远门的样子。

  得到消息的苏锦赶紧坐着大车赶往汴梁西城,赵虎送来的消息是,金哥儿是往西直奔梁门而去。

  那金哥儿似乎极是警惕,走在路上不时的东张西望,苏锦吩咐远远的缀着,决不能让他发现被盯梢;越往城西路上的行人越是稀少,过了吴起庙,那里几乎都是荒郊野地了,苏锦不能再让这一大坨人跟着,只命赵虎和另一名随从跟着自己,三个人装作赶路的行人,远远的走在后面。

  大道在吴起庙边上有个岔路,眨眼间本来走在前面的金哥儿走到岔路口便不见了,两旁丛生的枯草和荆棘是最好的藏身之处,苏锦担心是金哥儿发现自己被跟踪所以躲在草丛中窥伺,于是低声吩咐赵虎和那名侍卫目不斜视的走过,一直走到前面数百步的地方,这才一打手势三人刺溜钻进路旁的草丛中蹲了下来。

  等了好大一会儿,也没见金哥儿跟上来,苏锦断定金哥儿必是从岔路走了,三人折返回来,拐上岔路,利用草丛的掩护往前走,数百步距离之后,前面忽然传来擦擦的噪音,三人赶紧矮着身子从草丛中慢慢往前挪动,拨开冰冷的长草和荆棘,隐隐约约看见金哥儿正弯着腰在一个坟包边刨着什么。

  三人面面相觑,这金哥儿居然是个盗墓贼么?怎地跑到荒郊野外刨人家的坟墓?

  三人屏气观看,只见那金哥儿刨的很欢,很快便将一座坟头给刨了个大坑,突然间一声金属的碰撞之声想起,金哥儿警觉的四面看看,见四下里毫无声息之后,这才弯腰伸手从土中抱出一个小铁盒来,苏锦探头观看,见那金哥儿打开铁盒从里边取出两锭银子踹在怀中,将铁盒依旧放在坟包中,再用土堆起,覆盖上草皮,看上就是一座老坟的样子。

  干完了这些,金哥儿擦了擦汗,将小锄塞进包裹,又在一边的水洼里洗干净了手脚,起身离开岔道回城而去。

  三人待金哥儿走后方才敢悄声说话,赵虎道:“这家伙鬼鬼祟祟的搞什么?将银子偷埋在这里,倒是够小心的,怕招贼么?”

  苏锦摆手道:“挖了那铁盒出来。”

  赵虎和侍卫抽出腰刀来一顿乱掘,不一会便将铁盒挖出来,打开一看,里边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二十多锭银锭,每锭十两,看被拿走的痕迹来看,总共约莫近三百两白银。

  苏锦冷笑道:“好一笔巨款,三百两白银,普通人家一辈子也挣不到这么多,这个金哥儿倒是蛮会挣钱。”

  赵虎道:“会不会是金哥儿将石介的钱财集中起来藏在这里,怕抄家被抄了去呢?”

  苏锦道:“这不难办,问问石介便知端倪,石介自己有多少钱应该很清楚。”

  三人原路返回,直奔大牢之中,以此事询问石介,石介张大嘴巴半晌摇头道:“我哪来这么多余钱,我是六品官儿,每月俸禄只有钱十五贯,薪柴之资五贯,加上绢布五匹,另有些其他补助一共不超过四十贯,每月用度都紧紧巴巴,哪来的钱结存?金哥儿不止一次的抱怨钱不够用度,年前我还从彦国那里借了八十贯过年送礼用度,这三百两银子绝不是我的。”

  苏锦微笑道:“这回你该知道金哥儿不简单了吧,若说他在你家中做仆役,十年间攒下这三百两银子我是决不能信的,就算吃穿用度都是你的,工钱加上外快都存起来恐怕也不够数,你的俸禄并不高,你每月给他的工钱应该不超过三贯吧。”

  石介道:“哪有三贯,只有一贯八而已。”

  赵虎在旁边直摇头,这石介小气的要命,当初自己跟着公子爷当护院的时候,公子爷还是个无官无职的商贾,便每月发五贯的俸禄了,如今一个月王朝马汉和自己等人每月一百五十贯的钱,加上马军指挥使的俸禄已经吃不完用不完了,赵虎自己便不但养着母亲和赵大姑一家子,而且还在银庄里存了上千贯;同样是当下人,待遇的差别也太大了。

  “一贯八?好吧,十年一百二十个月,以两贯来计算,也不过存个两百四十贯,合白银不过两百两;金哥儿这钱财的来路颇为令人玩味啊。”、

  石介隐隐猜出了什么,难掩脸上的痛苦之色,他对金哥儿的感情确实待他如兄弟一般,他没娶妻,没儿女,金哥儿好像是他的亲人一般,遭受亲人的背叛,这种感觉糟糕之极。

  “苏大人,好好的查一查,不能冤枉了好人。”石介道。

  苏锦笑道:“放心吧,不会冤枉好人,但也不会放过坏人,你应该高兴才是,我想应该用不了多久,便能洗刷你的罪名了。”

  ……

  当天晚上,那金哥儿穿的体面的很,从后门出了宅子,来到了西鸡儿胡同的一处青楼,看上去老鸨子跟他似乎很熟,一大帮涂脂抹粉的粉头簇拥着咧嘴傻笑的金哥儿上了楼。

  苏锦带着赵虎也大摇大摆的进了这家院子,本来就是一副俊俏的摸样,加上打扮的如贵介公子,顿时一大堆庸脂俗粉扑上前来,拉胳膊的拉胳膊,抱大腿的抱大腿,莺莺呖呖吵闹不休。

  赵虎上前一胳膊将七八个粉头抡的东倒西歪,攥拳怒斥道:“谁再来纠缠,当心俺的拳头。”

  众粉头娇斥连连,啐了满地,都暗骂:来院子里不玩乐,还将人一胳膊轮出老远,这般不懂怜香惜玉,真是粗人一个;即便那位公子爷俊俏的教人某处发痒,但既然不解风情,也不稀罕去伺候他。

  苏锦拉住赵虎拱手微笑道歉,众女子这才停止斥骂,老鸨子脸上涂了半斤重的白粉走上前来道:“这位小官人,面生的紧,第一次来吧?咱们这儿姑娘个个赛天仙,赶紧挑一个吧,包您满意。”

  苏锦笑道:“确实是第一次来宝地,不过今日我不是来玩乐的,而是来打听点事的。”

  老鸨子脸上的笑意立刻消失了,冷脸道:“我们这儿可不是茶馆,打听人去茶馆街面上去,咱们这儿没闲工夫跟人扯……扯……扯……”

  扯了半天扯不出来了,因为苏锦已经笑眯眯的掏出一锭银子来,看那分量,定是官制的五两银锭,老鸨子当然扯不出来了。

  “来壶茶,找个清净的屋子,我问你几句话,你答了,这锭银子便是你的了。”苏锦微笑道。

  “哎呀,小官人吩咐,奴家哪有不遵的,小红,赶紧去将雅间收拾一下,上壶上好的荷花茶,弄两碟果子去,快去啊,死丫头,愣着作甚?”老鸨子脸上的厚粉随着表情的急剧变化簌簌而落,就像墙面上的石灰皮剥落一般,看的苏锦心惊肉跳。

  第八五四章隔墙有耳

  雅间内,茶水果盘很快的摆上,苏锦端起茶来喝了一口,指着凳子对老鸨道:“你也坐下,我只跟你打听一个人,问几句他的情况,你如实回答便可,也不来多打搅你做生意。”

  老鸨子福了一福笑道:“瞧您这小官人说的,您给了银子便是大爷,别说是回两句话,便是……便是……嘻嘻……要奴家亲自陪你,奴家也不会推辞的。”

  苏锦看着面前那张献媚的胖脸,心里一阵的恶心,同样是女子,有的人为什么便风情万种花容月貌,而有的人却是一副臃肿惹厌的摸样,都说老天是公平的,但在这老鸨子身上却丝毫看不出公平之处,既胖又丑而且还没有自知之明。

  “闲话休提,我来问你,刚才进来的一位叫金哥儿的客人可是你们楼中的常客么?”苏锦皱眉问道。

  “金哥儿?奴家可不认识什么金哥儿,奴家这园子里迎来送往的没有几千也有几百,哪能个个知道名字?再说了,青楼中的规矩乃是是相逢随缘,大家你情我愿快活一番,谁来管他人的名姓**?”

  苏锦点点头道:“说的也是,名字不认识,人你定有印象,我说的便是刚才被三四个女子簇拥到二楼东首厢房的那位,个子不高,长得粗胳膊粗腿的那个青年汉子。”

  老鸨子想了想恍然道:“您说的是那个穿着长衫,脚下却穿着千层底的公子么?说别人奴家还真没印象,说他倒是印象颇深;这人一看就是一泥腿子,装模作样穿着棉衫,脚下却穿着泥腿子的千层底,不伦不类的。”

  苏锦笑道:“就是他,您倒是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他是泥腿子。”

  那老鸨咯咯笑道:“有谁能逃过老娘的眼睛?这人年后这段时间隔三岔五的便来找乐子,每次都跟从牢里放出来的一般,叫个三四个姑娘一起厮混,姑娘们都不愿伺候他,说他手脚上都是厚厚的老茧子,摸在身上跟刀子割一般,不过出手还算大方,像他那样的人也不知哪来的钱财,也许是在赌馆中赢了一笔。”

  苏锦急促的问道:“他年后经常来?以前来过么?”

  老鸨道:“以前没见过,年后这二十来天来了足有五六趟吧。”

  苏锦沉思点头,伸手将桌子上的银锭推给老鸨道:“爷我说话算数,这锭银子便归你了。”

  老鸨子笑嘻嘻的陇入袖中,口中却道:“这可如何是好,小官人又不要人伺候,只问两句话而已,奴家白受了你这么多钱财,心里倒是不安呢!要不奴家叫个姑娘来给小官儿唱唱曲儿,陪官人解解闷?”

  苏锦摆手道:“不用了,不过我确实有事要交代你,你可知道我是谁?我又为何来问你关于那人的情形?”

  老鸨子道:“这个奴家还真不知道。”

  苏锦笑道:“那便告诉你也无妨,我乃衙门公差,这个叫金哥儿的跟几位官宦家中的失窃案有关,我盯着他是为了寻找证据。”

  老鸨子唬了一跳忙将袖中的银子抖出来捧到苏锦面前道:“原来是差爷,这……奴家可算是瞎了眼,这钱官爷赶紧收回,差爷问两句话奴家自是应该好生回答,却来收差爷的钱,是何道理?”

  苏锦微笑道:“无妨,你收着便是,不过须得帮我点小忙。”

  “差爷但请吩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0页  当前第4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0/4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