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71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从青岛战争开始,日本军阀势力精心策划的仇华气氛早已经在国内蔓延开来,而这次中日之间莫名其妙的突然开战,让这种气氛愈演愈烈。一些日本的青年人,在激进组织的领头之下开始在日本大街小巷进行一系列的暴动行为,针对那些中国侨民、留学生甚至家庭成员中有华裔的日本平民,起初仅仅是抢砸打骂的行为,可是很快就上升到更可怕的手段,包括强X奸、暗杀。单单在警察局备案的案件截至到六月份就已经超过六起命案,而很多地方的警察局听说是中国人遇害,甚至连备案都免了。

  几天后,在东京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游行活动,日本青年分子高呼支持开战、根除支那民族的口号。随着游行的时间越来越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队列之中,一些当地的黑社会不断的煽动着游行队伍的情绪,大肆在人群里鼓吹根除支那的重要性。最后游行队伍突然间失控,在一声声的高呼和呐喊之下,队伍向东京城区中国驻日公使馆冲去。

  自从六月五日中国外交部宣布与日本断交后,中国驻日公使馆已经宣布闭馆,部分外交官员早已乘船返回国内,如今使馆之内只有前驻日公使章宗祥与部分留职人员,处理留学生和侨民的接应工作。

  当日本游行队伍包围驻日公使馆,并且很快发起冲击后,使馆内的工作人员十分紧张。章宗祥立刻打电话到东京警察局,要求执行外交保护措施,尽管东京警察局答应立刻派遣警察到到场维护,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日本暴民冲破了使馆大门,仅剩下的几名武官和警卫奋起抵抗,然而才刚刚拔出手枪朝天空示警,暴民们一拥而上直接将武官和警卫全部扑倒在地上。越来越多的人涌进使馆大门,这些人早已失去了理智,一腔极端的民族热血沸腾不已,将怒火向使馆内遇到的所有人发泄了出去。

  章宗祥原本还打算下楼去喝止场面,可是在楼梯上看到暴民们已经杀死了四名警卫和一名武官后,吓得赶紧跑到楼顶天台角落里躲起来。在使馆内原本还有一些办理手续的日本外务官员,这些外务官员根本没料到今天会发生这样的事,大声的用日语发出警告,可是失控的人群不分青红皂白,把这些日本外务官也当作中国人,毫不客气的摁在地上暴打起来。

  越来越多的暴民冲进使馆区,除了打人之外,更多的人则去挨个房间搜刮值钱的细软,当他们冲进一些有女眷的房间时,甚至不理会这些女眷的身份、岁数,直接摁到在地上开始施暴。这些女眷当中有一些是外交官的家属,也有一些是雇佣而来的文职人员,只可惜她们当初没有选择尽快离开日本,最终遭受了这番无妄之灾。

  整个暴力事件持续了一个小时,暴民才渐渐散去。尽管东京警察局确实故意拖延了一些时间,可是他们在听说使馆内有日本外务官时,立刻不敢怠慢的增派警力,试图控制混乱的场面。然而在使馆外面的人群实在太多,警察根本无法冲进使馆营救,无奈之下只能等到人群散去之后才满头大汗的赶到使馆大厅。

  使馆一片狼藉,几乎没有任何一件物品是完好无损的,大院里躺着几个一动不动的警卫和武官,大厅内则倒着更多的人。一些人还在痛苦的呻吟,一些人彻底失去了知觉,看上去彷佛也失去了生命特征。楼上和后院的房间里,还传来女子凄惨的哭泣声。地面和墙壁上处处可以看到一些血迹,场面彷佛就像是刚刚经历过一场风暴灾难似的。

  发生在东京驻日使馆的事件很快传到中国,南京总统府在看完章宗祥的汇报以及现场照片后非常震惊。冯国璋一边将这件事上报到苏家屯的吴绍霆行营,一边下令总统府宪兵队立刻包围日本使馆,同时下令日本在华所有领事馆的地区军方,随时准备采取强制戒严措施。这些军事调动当然不是为了保护日本外交机构,既然两国正式开战,而日本人趁机袭击正在撤离的使馆,这完全可以当作是一次军事冲突来对待,中国必将采取同样的行动予以报复。

  奉天苏家屯元首临时行营里,吴绍霆正在听取战线上的最新汇报。

  今天已经是六月十一日,经过六天时间的持续作战,尽管由蔡锷亲自坐镇的丹东主力战线进展迟缓,但另外两路战线则已经成功进入朝鲜境内,并且占领了一些城镇。

  吴绍霆没有任何责怪蔡锷的意思,毕竟丹东战线只是整个大战场的一部分,再者这六天对新义州造成的打击并不弱,仅仅是因为交通方面让日军死守鸭绿江,造成了输送部队作战遇到一定困顿。不过好在并不是一点进展都没有,三十七师第七十三团损失了将近一千人,并且不得不从抢占的滩头撤退撤回北岸,第二十二旅几乎葬送了所有海军炮艇和相当一部分渔船,这两路渡江部队以重大的牺牲牵制了日军八成以上的火力,为冲锋队以及后续部队争取了四天运输的时间,成功将一个团和两个营地的兵力顺利送到南岸。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46章,怒火攻心

  这一个团和两个营总计约三千人的部队,发动了数次突击作战,用了两天时间扫除日军滩头阵地,很快把战线推进了日军的山区主防线。随后又用了三天时间,在空军、炮兵以及迫击炮、重机枪等武器的支持下,突破了半山腰的最外围战壕。

  时至今日,这一路突击部队不仅在南岸站稳了脚跟,更重要的是保全了八条浮桥的交通线,并且在南岸建立了牢固的军事据点。为此,蔡锷亲自上报吴绍霆,为冲锋队、装备团、炮兵部队以及空军部队的二十二名将士申请了一等银鹰勋章,所有参与此次作战的士兵申请了二等铜鹰奖章。

  吴绍霆是在这天早上签发同意书,国防部马上将一批崭新的勋章包装好,空运到奉天准备派发到前线。

  从临江出发的三十三师、三十五师先头部队很快占领了中江、厚昌和慈城三处边境小县。侦查部队在六月九日时于狼林、满铺地区发现了日军阵地。自从六月五日中日正式开战后,驻扎在江界的第十七师团正在抓紧时间抢修阵地,决定以战略防守的姿态在江界一带拖延中国军队,为后方筹备更多的兵力争取时间。

  之后的两天,三十三师、三十五师在满铺附近与日军发生了几次接触性驳火,但是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行动。虽然雷震春、孙子道都知道集团军司令部布置的战略是快速突出作战,但不管怎么说,两个师的重攻装备目前还在后方,需要一段时间转移到前线来,贸然发动强攻只会造成无谓的损失。

  至于延边的三十八师,吴佩孚自从六月七日汇报本部人马已经开进朝鲜之后,到今天再没有新的消息,集团军司令部甚至都不清楚三十八师目前的位置。不过奉天这边并没有太过着急,毕竟延边到朝鲜境内正是长白山脉颠簸起伏最严重的山区地带,不仅全军整体行动上会有所迟缓,通讯更是十分困难。

  吴绍霆在看完了这些报告之后,决定召开一次后勤工作会议,亲自做一些后方军事调动的指导事宜。不过他还没有派遣侍从官将这个消息传递下去,龙云急匆匆的敲响了办公室的门,然后快步的小跑了进来。

  “什么事?”吴绍霆看了一眼龙云,先一步问道。

  “元首,我们在东京的公使馆出事了。”龙云喘着气说道,可见他在接到电报之后是从一楼一口气跑上来的。

  “不是已经宣布撤回外交人员了吗?又出什么事了?”吴绍霆奇怪的问道。

  “有一伙日本暴民闯进了我们的公使馆,杀害了十二名外交官员和两名女性雇员,另外还有三十多人受伤,其中九人确诊为重伤,最严重的可能是醒不过来了。”龙云一边说着,一边把手里的电报单子递到吴绍霆手里。

  “什么!”吴绍霆没有去看电报,他在听完了龙云的话之后,直接拍案而起,“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几千年来的通行法则,日本人竟然敢谋害我们的外交官员!”

  “若只是打人、抢东西的话,在下是不会如此着急的前来打搅元首,最关键是……关键是那些畜生竟然做出了……唉!”龙云情绪波动极大,捏紧拳头一时没办法把话说全。

  “他们做出什么事?”吴绍霆冷冷的问道。

  “当时在使馆内的所有女士,都遭到了日本暴徒的侵袭,包括正准备乘坐当天下午轮船回国的张秘书的十三岁女儿。”龙云叹了一口气,最终把话说了出来。

  吴绍霆沉默了,他的脸色从一开始的愤怒快速的转变为了阴沉,心中一股怒火正在腾腾的燃烧着。在他还是广东一名小小哨官的时候,就一直强调军人最基本的原则,即便军纪再坏、军风再差,也决不能对妇女孩童下手,这是他本人最底线的原则,也是在忽视所有道德问题的前景下保留下来的唯一人性。

  在汉口租界的行动当中,中国军队确实大肆屠杀日本人,也哄抢了许多日本人的财产,可是从始至终却没有发生一起骚扰妇女儿童的事件。这个行为准则不仅仅是用在汉口租界上,同时在日后的所有行动中都会保持下去。

  然而,发生在东京的这次事件,他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容忍的恶行。他能主动向日本人发起挑战,就应该保证国家尊严不受任何形式的侵犯,对于他国人士伤害本国公民的行为,自己是绝不会交给所谓的“有关部门”去处理,该怎么打击报复就怎么打击报复,甚至还要以十倍、百倍的代价奉还。

  “马上给我接南京总统府宪兵司令部的电话,我亲自下令。”默然一阵过后,吴绍霆声音冷酷的开口说道。

  “是。”龙云点了点头,马上去安排长途电话。

  十分钟后,吴绍霆接通了南京总统府宪兵司令部的电话,他正式下令由宪兵队控制日本使馆区的所有日本籍人员,在没有得到进一步通知之前,这些日本籍人员一律不许离境。不仅南京公使馆如此,在其他各省的分区领事馆同样进行强制戒严,不管是日本的外交官员还是普通的侨民,全部拘押在领事馆内,限制所有人的出入。若遇到任何反抗的情况,准许在场部队开枪处理。

  之后,他由与冯国璋、伍廷芳等人通了电话,亲自交代总统府严重向日方交涉,并尽快安排第三国船只将滞留在日本的中国公民接回国内。他郑重其事的嘱咐,若是日方拒绝给与交代,或以其他方式推搪拖延,在确保日本的中国公民全部撤退之后,以间谍罪名分批处死在华拘押的日本人。

  伍廷芳询问吴绍霆该如何通过正常途径处理此次暴力案件,吴绍霆告知若日本政府愿意正常交涉处理这次事件,那就以每一受害公民五十万日元的赔偿、女士和遇难者另外增加三十万日元。当这笔赔偿金到账之后,再酌情释放被拘押在境的日本人。

  “元首,酌情是什么意思?”伍廷芳问道。

  “我的意思就是不一定让所有日本人都回去,我们有多少人遇难,他们就必须有多少人付出代价。钱照收,该报复的照样报复。总之外交部在官面上的文章做好,我要让日本人知道破坏我们中华人民的下场。”吴绍霆不疾不徐的吩咐道。

  “我明白了,那就按失踪处理?”伍廷芳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沉重的说道。他本人是不希望参与这种国际间的政治暗杀,毕竟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文明社会不应该有这样残暴和失去诚信的报复行为。可没有办法,很显然元首在这件事上真的动怒了,自己只能按照吩咐来办事。

  挂断电话之后没多久,吴绍霆平息了自己的情绪,接着发布了另外一项命令。

  不管怎么说,他向日本滞留在华的外交人员进行报复,多多少少会成为国际舆论大写特写的一点。纵然他信奉战场无道德的法则,但舆论是另外一种战争,并且还是自己不能忽视的一场战场。尤其是日本站在协约国的大背景之下,英法俄三国即便在军事上无法支援日本,在舆论上制造一种偏向日本的气氛还是可以的。

  为了应付这一点,他随即找来王程云,打算在朝鲜境内好好布置一下,仔细经营一下舆论形象。他让王程云积极联络朝鲜临时执政府,与三十三师、三十五师在朝鲜已经占领的区域里树立一些典型模范事迹,打造一片光复之后的盛世景象。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47章,进程

  王程云在听完了吴绍霆的吩咐之后,有些疑惑的说道:“元首,可是三十三师和三十五师目前只掌握了三个小县城而已,总人口还不足五万人,再者这三个县城与日军防线距离过近,迟早会爆发战事的。照卑职来看,我们现在让士兵的军纪清明就不错了,没必要还要花大功夫经营这三座小县城。”

  吴绍霆沉着气说道:“三座小县城也是占领区,再者我要彻底改变占领区这个称号,应该营造成光复区的景象。军纪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让朝鲜人民知道我们不是入侵者,而是解放他们遭受日本人奴役的友军。”

  王程云总觉得吴绍霆似乎没听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刚想开口进一步解释,但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放弃了。

  吴绍霆看着王程云,忽然笑着说道:“我知道你的用意,正如之前你提出伪造诏书会有后顾之忧一样。现在我们花大功夫在三座小县城里营造繁荣昌盛的局面,一旦三十三师、三十五师与日军发生冲突,这一切都会付诸东流。你看的是远见,这很好,为政者必须具备这样的目光,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无论是伪造诏书还是在三个县城大张旗鼓经营好局面,我所要的就是眼前的效果。”

  王程云扬了扬眉毛,他一直很担心因为自己提出的建议是与元首背道而驰,长久以往肯定会遭到元首的反感,没想到原来元首是心知肚明的。他心中积累已久的一块石头总算放了下来,对元首的敬佩之情也递增了不少。

  吴绍霆接着说道:“很多事情需要仔细的权衡,眼下我很需要这么做来为整个大局铺垫基础。这件事你回头跟朝鲜临时执政府好好商量一番,然后拿出具体方案给我。”

  王程云连忙点了点头,说道:“在下明白了。”

  当天晚上,王程云即返回奉天城内,与朝鲜临时执政府驻奉天代表召开了紧急会议,连夜磋商了占领区的经营计划。在会议上朝鲜代表各抒己见,气氛非常热闹,尽管仅仅是三个县镇的光复区,可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是被侵占了几十年的国土首度恢复主权,更是朝鲜彻底独立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端。

  次日下午,王程云带着通宵整理的好计划书来到行营,面见吴绍霆后做了一番简单的解说。整个经营计划并没有多大的坎坷和困难,无非是按部就班遵照一些特定的程序来办事,尽量保证光复区朝鲜人民的生活利益,同时还要当着这些朝鲜老百姓的面树立中国军队良好作风的一面。计划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行政部分,光复区的行政主权正式移交给朝鲜临时执政府管理,其二就是命令中国军队不准扰民,建立公正公平的治安保障措施,同时利索能力帮助朝鲜老百姓处理一些体力活。

  吴绍霆大致上赞同了这份计划,不过仍然做了一些补充。他要求朝鲜临时执政府立刻颁布一项政令,宣布全朝鲜的农民只要归顺临时执政府领导,则享有三年期的战争免税补贴,临时执政府承诺在全国光复之后,免征农业税三年,并且还将收归国有的土地重新廉价的分配给中下贫农。他当然知道这是一张空头支票,但却能给朝鲜人民一个希望,尽可能推动临时执政府在朝鲜的声望。

  王程云觉得这个要求朝鲜临时执政府应该不会有异议,毕竟是拿未来的东西来提前透支,朝鲜临时执政府也只有靠这些来保证自己的执政权力。

  “元首,另外还有一件事,是今天凌晨时北京发来的紧急消息。”王程云说道。

  “什么消息?”吴绍霆问道。

  “北京那边来了一个汉城的学生,自称是受徳寿宫李太王委托,呈递一份正式国书给朝鲜临时执政府和元首阁下您。目前北京大本营正在核查这个学生的身份和验证这份国书的真伪。”王程云语气认真的说道。

  “是吗?如果我猜的不错,这份国书应该不会是假,而内容就是朝鲜国王为前几天发布的那份声明做解释,对吗?”吴绍霆不疾不徐的说道。尽管前不久朝鲜的电报线路发布了一条李熙的声明,否认朝鲜临时执政府的合法性,强调自己并没有交付任何诏书,可是不难想象这一定是日本人一手策划的回应措施。这件事对李熙来说肯定有千般万般的不情愿,因此必然会想法设法来做一番解释。

  “元首您猜测的并不差,这份国书里面确实包含了这些内容,稍后秘书处会将翻译整理的文件送过来。不过,在下还是得先提一提,假如这份国书是真实的话,朝鲜国王在国书里还隐晦的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王程云说道。

  “哦,什么意思?”吴绍霆好奇的问道。

  “虽然朝鲜国王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在这份国书仍然提及了他目前的处境困顿,渴望能够早日脱离日本人的控制。换言之,朝鲜国王似乎希望我们能够派人去营救他。”王程云不置可否的说道。

  “营救他?”吴绍霆凝神说道,他脸上微微露出了一些惊愕的表情,朝鲜国王的这个请求还真是有些出人意料。姑且当这份国书是真的,并且没有被日本人发现,如果中国派遣特种部队前往汉城营救朝鲜国王,其意义不能说是没有,相反如果操作得当还能获得更多的利益。退一步说,就算营救行动失败了,朝鲜国王、朝鲜临时执政府以及朝鲜国民都会记得中国特种部队的付出。若在营救过程中意外造成朝鲜国王死亡,这笔帐还能栽到日本人身上,引起朝鲜国内一致对抗日本的民族情绪。

  “是的,只不过朝鲜国王在国书里说的很委婉,似乎对营救仍然抱有一些担心。”王程云点着头说道。

  “嗯,这件事值得我们认真对待。这样,你稍后与张闰农好好联络一下,尽快查证这份国书的可靠性还有送信人的底细,如果这真是朝鲜国王秘密派人送来的国书,我们或许可以尝试派遣一支特遣小组前往汉城,具体是否采取营救行动可以见机行事。”吴绍霆说道。

  “如果真要采取营救行动的话,风险会很大呀。”王程云叹息的说道。

  “凡事都有风险,关键是承担风险的同时我们能获得什么样的利益。这件事你赶紧安排下去,稍后我会去集团军司令部召开会议讨论这件事。”吴绍霆说道。

  “是。”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48章,大战在即

  三天之后,日本官方总算对发生在东京驻日公使馆的暴行做出了回应,一方面是因为在这次不幸事件中有日本外务省官方人员遇难,另外一方面更是考虑中国军方扣押滞留在华的外交人员和侨民的压力。日本外务省决定聘请第三国调查小组,对东京中国驻日公使馆进行详细的勘察,然后调查小组亲赴中国向南京总统府做出正式报告,继而协商赔偿问题。

  中国外交部当然很清楚这是日本人的一场作秀,目的就是通过所谓的“第三国调查小组”,把日本政府文明的一面传播到世界上,顺便还能与中国军方报复性扣押日本公民做一个比较。不过外交部并没有太在乎这一点,而是反反复复在各大报纸和通讯机构中强调中国驻日使馆当日发生的惨况,包括十三岁小女孩遭到严重侵犯。

  至于在交涉方面,伍廷芳奉行吴绍霆的指示,决定向日本索要现金赔偿。只是这一切还要等“第三国调查小组”经过一系列程序之后,才能进一步展开交谈。南京总统府已经做出了预计,向日本索赔的金额百分之八十支付给遇难者,剩余百分之二十则纳入国库,尽管从名义上这么做不好,可如果没有国家做后盾,日本绝不会支付这么昂贵的赔偿金。

  同样是在这一天,在金州集结完毕的东北三省第一路军,开始向旅顺要塞发动进攻。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讲,东北三省第一路军在这个时候投入作战,多多少少都给人一种彷佛是在响应东京使馆事件似的。

  尽管今天距离开战已经故去了将近十天时间,中朝边境的三路大军早已开始行动,而东北三省第一路军在自家境内却显得不紧不慢,直至今日才正式发动第一轮进攻。这主要的原因并非是因为第一路军的自身因素,而是为了协调整个中日决战大局的战略部署。

  客观上来讲,第一路军需要整顿刚刚收归国有的南满铁路,铺设军用交通系统,其次则是要与青岛德军司令部的步调达成一致,确保随时随地都有海军舰队前来支援。除此之外,延缓第一路军的进攻日期,对开战前期的经济开支有极大的减负。

  在集团军司令部战略会议上,蔡锷制订的主体战略是在正面战场获得绝对优势,而在旅顺租界的战场上仅仅是辅助主体战略,将旅顺租界演变成日本军事整体的一个持续流血伤口。因此在收回南满铁路之后,仅仅是在金州一线与旅顺形成对峙,牵制第五师团在旅顺一动也不敢动,并不急着发动进攻。

  事实上,在东三省第一路军完成编制并陆续开进金州之后,第五师团已经失去了撤离旅顺的最后机会。对于第五师团来说,在经历了青岛战争时期的大轰炸后,面对早有准备的中国军队兵临城下,他们甚至连主动发起进攻的信心都没有。

  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在这件事上一直感到很懊恼,只能指责中国单方面突然开战,导致整个计划都被阉割了最主要的一部分。参谋本部不得不承认,第五师团现在成为了瓮中之鳖,更贴切的来形容就是成为了中国的人质。以第五师团的兵力,即便动员旅顺的所有侨民参与作战,最终只能是被动的防守,如果在中朝边境的正面战场上无法奠定优势,第五师团永远不可能发起反攻。

  不仅如此,日本海军还要分担更多的压力,第五师团常备兵力一万多人,总不能眼睁睁的放弃他们不闻不问,既然失去了南满铁路的陆地交通线,那就只能依靠海上运输来为第五师团提供后勤保障。虽然从六月五日开始,趁着德国远东舰队还在准备期间,日本通过雇佣第三国商船紧急向旅顺输送了几批物资,可这些只能应付一时之需。

  从六月十日开始,中国宣布了渤海、黄海军事限制令,规定辽东半岛附近沿海属于交战区,所有未经许可的船只禁止靠近军事限制海域。这天开始,旅顺要塞彻底陷入交通瘫痪,而日本本土要想继续援助旅顺,就必须依靠军舰护航。

  金州南部的第一天交战并没有像丹东鸭绿江那样激烈和伤亡惨重,双方仅仅是依靠炮兵不温不火的对射了一阵,随后主要就是侦查兵的试探性进攻。张作霖命令部队保持谨慎的姿态,尽可能的不要发生短程大规模交火,把整个战场的进度控制在最缓慢的程度。

  就在这段时间,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连续召开了数天的会议,确定中日作战的最新战略思路,推翻之前制订的假象计划,决定先以战略防守为中心,尽量利用对朝鲜地理了解的优势,深沟固垒筑造一批阵地防线。利用阵地防守为主要应对措施,一方面在前线拖延时间,为后续部队的增援做铺垫,另外一方面则是尽可能利用阵地战制造杀伤力,消灭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

  鉴于中朝边境沿着鸭绿江一线布置的防御工事过于简单,参谋本部甚至做出了预备方案,立即开始动工构筑第二道防线。一旦鸭绿江防线告失,前线的部队和后续的部队可以立刻退入新的防线继续作战,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依靠更坚固的第二道战线,必然能给中国军队造成更严重的阻击,迟早都是能够扳回局面。

  经过一番论证,参谋本部决定将第二道防线设置在芥川至咸兴一段,主要的阵地仍然是芥川、妙香山、松山里和咸兴四处。妙香山与松山里之间行程了连绵起伏的山区地形,路况非常复杂,这是天然的阻碍屏障。而掌握了妙香山和松山里两地,就能控制贯穿芥川至咸兴之间唯一的一条山区公路线。

  因此,对日本守军来说可以从容应对各个阵地防线的相互支援和后勤保障。相反对于中国军队而言,由于没有可用的交通线提供后续兵力和后勤补给,是不可能试图绕开正面阵地发起进攻,而无论是集中兵力突破一点还是展开全面进攻,都将陷入阵地战的可怕消耗中。

  为了保证第二道防线的顺利动工和充裕的施工时间,工兵部队先一步着手测量和设计防御工程草图,朝鲜总督府则从即日起开始强行征召民夫。防御工事正式开工定于六月中旬,整个工程预计需要两个月时间成型,三个月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完全竣工则需要四到五个月的时间。根据这份工程预测,参谋本部要求鸭绿江第一道防线的各师团,无论如何要将战事拖延到四个月以上。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49章,师部行动

  东三省的天气越来越热,即便是在北方,到了这个时季总会无可避免的迎来夏天。

  凌晨时下了一场大雨,哗哗啦啦的雨声甚至淹没了近在咫尺的枪炮声。原本到晚上时鸭绿江两岸都会沉寂下来,毕竟在夜晚没有视线的情况下交战,只会造成无谓的浪费。可是不知道哪里传来了一声枪响,引得双方发生了一次短暂的驳火,两边炮兵部队也凑了一下热闹。

  在南岸被占领的日军滩头阵地一处掩体,这里被设置为临时的战地救护所,地面上早已是湿漉漉的猩红一片,空气里弥漫着是潮湿和令人作恶的血腥味。二十多名伤员并排躺在铺有军用毛毯的地面上,呻吟声此起彼伏。对于在这里的伤员来说,他们的情况还算不坏,真正重伤到不治地步的伤员,已经第一时间送回北岸。

  胡宗南在救护所里让军医替自己换了肩膀上枪伤的药,由于物资紧缺只能用旧的绷带重新包扎一下。他看了看躺在地上的那些伤员,只能暗暗的叹了一口气,这十多天来自己不知道目睹了多少同袍兄弟阵亡,有时候觉得或许早应该麻木了,可又有时候突然觉得怅然若失。

  就在他起身准备离开救护所时,一名传令兵正好匆匆的跑进来。

  “胡大人,团长正找你呢!”传令兵对着胡宗南说道。

  “哦,又要发动进攻了?”胡宗南这次是真的麻木了。

  “可能是吧,师部下来人了,好像有新的指示,团座让你赶紧过去开会。”传令兵说道。

  “知道了,我这就过去。”胡宗南慢条斯理的点了点头,随后跟着传令兵沿着坑道向滩头与山区交界的一座小丘陵走去。尽管被占领的日军滩头阵地与日军山区阵地仅仅相隔不到五百米,偶尔重机枪都可以直接扫射过来,不过好在中国军队的狙击手部队能力出色,再加上工程部队加固占领阵地的掩体,使得后半部分滩头安全了许多。

  目前在南岸的最高指挥所就是三十七师装备团团部,团部掩体在小丘陵的后面,几乎与中日双方交战的火线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在靠近丘陵时,胡宗南和传令兵都下意识的压低了身形,并且加快了步伐前进,在这里逗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来到团部掩体,这是木结构支撑的半地下工事,分为上下两层。大厅就在最下面一层,此时来来往往有不少人员,大部分是各营的联络官,平日里都是认得的。仅有的几个新面孔,单单看那一身干净整齐的行头,不用多猜就知道是从北岸师部下来的高级军官。

  传令兵带着胡宗南来到大厅角落,找到了装备团团长孙连仲。孙连仲正在与一名师部的中校军官谈着什么,在见到胡宗南来之后,马上把胡宗南介绍给这位中校军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1/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