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郑屠_分节阅读_第356节
小说作者:奉旨把妹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8 MB   上传时间:2013-07-28 13:52:20

  立刻,几名号角手吹响了有节奏的号声,传入了南乐城,很快,就从南乐城中也响起了同样的号角声,纳降,正式开始。

  郑飞松了一口气,看向刚刚那名勇敢的进言者,原来是马植,

  “马兄,谢谢。”郑飞朝他点了点头,

  马植也恭敬的点头致意,心中却是一叹,他隐约已经猜到了郑飞刚刚露出那嗜杀一面的原因,还能为了谁,肯定是为了宋燕……。一想起宋燕的音容笑貌,他的心中也是一酸,尽是愧疚,多么好的一个姑娘,都怪自己,当初为何同意她主动要求去蔡府卧底的请求呢?还有宋云……,唉,自己和燕云会这么多人,为了那个理想牺牲了不知多少人的幸福乃至生命,这……到底值得吗?

  +++++++++++++++++++++++++

  没过多久,从南乐城中传来了几声号角声,表示战斗基本上已经结束,南乐城已经落在了天道军的手中!

  郑飞也开始向南乐城进发了,看着逐渐接近的南乐城,他不禁陷入了沉思,刚刚自己不知不觉间就被愤怒和仇恨充斥了大脑,并直接影响了自己的判断,虽说诱因是自己太在乎宋燕之死,但也与自己潜意识越来越漠视生命有很大的关系,行军打仗这么多年,直接或间接死在自己手中的人已经不计其数,见得多了,难免会越来越麻木,难怪有人说每个人的心中都隐藏着一个恶魔,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毫无征兆的突然表现出来,影响人做出事后都不敢相信的事情。

  今天幸亏还有一个马植敢于进言提醒自己,但谁能保住日后不会再出现这种状况呢?还有这一次的行动,虽说因此而凑巧捡了一个大便宜,但自己确实是有些太意气用事了,擅离职守,以身涉险,这都是不对的。

  究其原因,自己到底也是个凡人,有的时候也会被情绪所控,而为了杜绝再度出现上述的事,无论何时何地,自己身边都绝对不能缺少一名清醒的进言者时刻的警醒自己才行!

  郑飞想定,暗暗将此事记在心中,准备回去后就实施。

  不一会众人便到了南乐城下,南乐城上的宋军旗帜已被全部拔掉,换上了天道军的黑色军旗,天道军士兵尽情的在城墙上、城内欢呼着这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而在城外,郑飞简短的听了几路大军的将领对战事的汇报,幸好,在刚刚的屠杀中天道军并未得意忘形,仍旧严格遵守了军法,除了要进屋搜查是否有藏在其中的宋兵,并没有对城内的百姓有任何的侵扰。

  郑飞听了又是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暗道幸亏天道军军法严格,否则刚刚入城的将士若杀得兴起再对全城百姓做出什么事来,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名声可就全毁了!

  随后,郑飞骑马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了南乐城,却还没走多久,迎面便见几名士兵正押着一个被用绳子捆着,身穿朝廷大员官服但却灰头土脸、狼狈至极的人往这边行来,

  “呀,是统帅!”几名士兵见了郑飞都是一惊,赶忙上前来行礼。

  郑飞点点头,疑惑的看了一眼那个宋军官员。

  几名士兵中的一个人立刻兴奋的指着那人说道,“启禀统帅,刚刚我们在城内搜查宋兵,在城内一间荒屋中发现了几名宋兵和此人,一番打斗后我们制服了那几名宋兵,后经那些宋兵供认,此人正是宋军主帅郑修年!我们将那几名宋兵交给别的兄弟部队后就赶忙押他来见您了!”

  郑飞眼中一亮,心中大喜,他在攻城之前见郑修年在城楼上现过身,虽然他也很想活捉此人,却也知道这事强求不得,反正就算干掉此人也有非常巨大的作用,所以他已以为此人死在了刚刚的爆炸之中,却没想到他还活着,这真是意外之喜!

  郑飞上下打量一下郑修年,却见他也在偷偷看着自己,脏兮兮的脸上分明带着一丝的害怕与慌乱。

  “跪下!”押着郑修年的两名士兵朝他喝道。

  却不料,这一喝倒像是把郑修年喝醒了一样,想他身为堂堂东京留守,三军主帅,却是战事未开便已被敌军生擒,这可是自古以来前所未有的奇事,他也必将因此而载入史册,当然,是耻辱的史册,这种感觉令他羞愧至极,痛不欲生,禁不住热泪盈眶,下定决心,今日若不屈而死,或许还能留有一丝的清名,若再表现出丝毫的胆怯,那才真是耻辱至极了!

  郑修年想定,心中的恐惧与慌乱瞬间一扫而空,转而腰杆一直怒喝道,“要本官给反贼下跪,休想!”紧接着朝郑飞怒喝道,“反贼!本官落在你手中无话可说,要杀要剐你随便!”

  郑飞心中一动,倒没想到郑修年还有几分的骨气。

  旁边几名士兵一看脸色一变刚要强行将郑修年按倒在地给郑飞磕头,郑飞却摆摆手制止他们说道,“不可无礼,快给郑大人松绑。”

  几名士兵立刻给郑修年松了绑,郑修年疑惑的看了郑飞一眼,冷哼一声背起手看向一边,态度虽傲慢,却也有那么几分宁死不屈的味道。

  郑飞也不恼,笑道,“郑大人,咱们长话短说,我只问你一件事。”

  郑修年又是冷哼一声,“若想从我这里探听什么情报,反贼你就省省吧!”

  郑飞呵呵一笑,双目直视他说道,“我想问一问,郑大人准备什么时候对夏、辽两军下手呢?”

  郑修年突然浑身一个哆嗦,如同寒冬腊月里被人用冰水浇了个透心凉,他目瞪口呆的看着郑飞,就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这次轮到郑飞冷哼一声,一挥手,“把郑大人带下去吧,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对了,郑大人,我劝阁下最好不要寻短见,后面可还有一场大戏等着给你看呢!”

  701,大名府之战(17)

  郑修年原本真的打算以死殉国,虽然改变不了耻辱的结果,却好歹也留下一个悲壮的名声,但听了郑飞的话后他却惊呆了,犹豫了……

  赵桓密结金国算计夏辽两军的计划整个大宋知道的人都不超过十个,他郑修年作为宋军主帅,也是这一计划的最终执行者自然是知晓的,他也一直严守着这个秘密,甚至连他的副帅姚古也都没有告诉,也就是说,整个三十万宋军,知道的只有他一个!可以说,大宋这一次为了确保这个计划能够成功,真是下足了功夫!

  但郑修年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件绝对机密的事情,却从郑临风的嘴中说了出来,说得是那样的轻松和毫不在意!

  郑修年感到了一股发自肺腑的恐惧,以至于刹那间让他都忘记了呼吸,直到快要窒息时才反应回来并忍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等他咳够了再直起身来,郑飞已经骑着马走远了,他看着郑飞的背影,忍不住冷汗直流!

  从朝廷的绝对机密到他的行踪接连泄露,令他不由想到了一种可能,有叛徒,而且不是一两个低层次的叛徒,乃是一大群身处要职,甚至就是赵桓与自己父亲身边的人!否则,这些机密又怎会泄露出去呢?

  愤怒!郑修年只觉怒火中烧,直忍不住想要仰天悲啸……!虽然他是靠着家族才坐上了当前的位子,可他却是一名真正的爱国者,当然,他也知道大宋出现当前这种局面并非偶然,许多人都有责任,甚至包括自己的父亲,但他还心怀着一丝的信心,这份信心就来自于赵桓的绝地反击之策,他相信,只要这个计策能够成功,大宋就还有希望,可以说这是一场大宋再也输不起的战争,这个责任能落在他的身上令他倍感荣幸,他也立志要一心一意凭此战为大宋的重新崛起扫清障碍,做一名青史留名、扭转乾坤的中兴之臣!却没想到……,在大宋的内部竟然还隐藏着这样一群叛徒,他居然败给了自己人!

  郑修年浑身颤抖着,真想现在就大哭一场,他终于相信,大宋真的已经从上到下烂透了,从里到外都是烂到流脓散发恶臭的烂疮!他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背叛大宋,别看一个个都是衣冠楚楚、学富五车,顶着忠义孝廉的名头,其实身体内部却是肮脏无比,为了利益,为了钱,他们过去像蛀虫一样疯狂的吸食大宋的血,现在也是为了钱和利益,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出卖大宋,甚至不惜致大宋于死地!只怕当赵桓与父亲还没把那条机密命令告诉自己,一份更加详细的行动方案就已经被他们卖给了那郑临风!

  正在此时,一阵风吹过,吹过郑修年身上的冷汗,直让他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也让他立刻反应了过来,“不行!我还不能死!”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太子与父亲他们肯定还不知道那件事已经泄密了,看那郑临风的表现,他一定就要开始利用那件事大做文章了,到时候夏辽两国必将暴怒,两国就会与那郑临风一起对大宋发动进攻,大宋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我还不能死,我要活下去,想尽办法在哪郑临风行动之前把这件事报告给大宋!让大宋提前做出准备!”

  郑修年想定,只觉肩上瞬间又压上了千层的重担,压得他直喘不过气来,但同时,也还有一种悲壮的情怀在支撑着他,让他敢于咬牙继续坚持下去。

  为了大宋,我要活下去!

  ***********************

  南乐城的防御在此战后基本上就算是废了,已经失去了继续占领下去的必要,郑飞决定趁着天亮将大军重新撤回去,他先是下令将死伤的士兵都运送回去,然后下令将近一万名俘虏押回去,最后,他下令将南乐城中宋军的所有粮草和物资可以分给城内百姓的就分出去,分不了就带回去,连带也带不回去的就一把火全部烧掉。

  南乐城中的百姓原本都躲在家中惊恐的等待着,自从战事开始,他们已被接连强征了数次税钱与米粮,家家虽还没到揭不开锅却也差不许多了,百姓真是恨极了官兵,刚刚大战时,就极少有人走出家门帮助宋军守城,只是挨家挨户大门紧闭,等待着老天爷对他们的命运做出决定,却没想到等来的居然是粮草、药材、钱财等物,足够大家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度过很长一段时间,百姓们真是惊喜万分,早就听说梁山贼寇爱民如子,不犯百姓分毫,如今一看果然是真的。

  于是,当天道军最后要撤离南乐城的时候,百姓竟然是主动走出家门夹道相送,并且一直将天道军送出离城五里才开始返回。

  郑飞目睹此景不禁一声感叹,人心都是肉长的,谁真正对百姓好,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也会真心的对你好,虽然自己现在已经放弃了南乐城,但就算日后南乐城重新落入赶来增援的宋军手中,但实际上却还是属于自己的,而城内的万千百姓就全都是自己的内应,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一点也不假。

  大军重返阵线一侧后,郑飞召集起参加此战的几路大军所有团级以上的军官开了一个军事会议,表彰了将士们在此战中的勇猛,又为以后的行动做出了要求,包括死伤将士的善后以及俘虏的安置等等事情,

  又在休整一夜之后,第二天一早,郑飞便在重新集结起来的独立军保护下带着郑修年踏上了返回潍州的路途。

  三日后,郑飞抵达潍州,早已得到消息的朱武、吴用等人出城相迎,并且除了他们,还有潍州城内数不尽的百姓,原来在这几日,统帅亲自率军大破南乐城,活捉宋军主帅郑修年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半个京东西路,从天道军到百姓们都是极为的振奋,今天听说统帅要回来了,潍州及周边的百姓有好十几万人都自发的来到潍州城外,一直排到十里外等着迎接郑飞。

  独立军大军一到,顿时就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欢呼声如海啸一般,并且不知从谁开始,欢呼声逐渐只形成了一起呐喊“齐王……齐王!”这一个声音,震天彻地!

  郑飞一骑当先缓缓行过百姓们让出来的通道,频频向路两边的百姓招手致意,面容含笑。

  而在独立军的队伍中间则多出了一辆带着车篷的马车,遮的严严实实,从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的丝毫,这是郑飞特意安排的,里面坐着的就是郑修年,此刻他已换下了那一身官服,换上了一身寻常的民间便服,如果不认识他的人看到他现在这幅样子,肯定想不到他就是宋军的主帅,还以为是什么学堂的教书先生。

  郑飞并没有丝毫亏待他,除了人身自由,始终好吃好喝的,甚至还顾及了他的尊严,没有把他当作战利品一样肆无忌惮的展示给外界看。

  因为郑飞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不久前当郑飞得知宋军的主帅是郑修年时,郑飞就已调查清楚了他的为人与为官名声,总体说来,他给郑飞的印象并不算坏,倒也颇有几分的清名,当然,这也与他的家世有些关系,他老爹毕竟是当朝宰辅,没人敢欺负他,他也不稀罕什么金银珠宝,可以随心所欲的施政,并为百姓做了几件实事,客观的讲,以他的家世能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所以,郑飞认为他并不是个坏人,面对这样的人,就算他是敌人,乃至敌军的头子,但以一个站在华夏民族引领者的高度上来看,郑飞也能客观的决定给予其足够的尊重。

  对此,郑修年也是极为的意外,他本以为自己即将面对的要么是严刑拷问,要么是毫无尊严的游行示众,他都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决定忍辱负重的坚持下去,但没想到居然是这种结果,可他却并没有感到感激,对他来说,这些都不过是那郑临风用来迷惑自己、俘获自己的手段罢了,他也一直不停的告诫自己,万不可上了那郑临风的当!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路从离开南乐城时,南乐城百姓们的夹道相送,到一路目睹天道军的强大,再到今日这番山呼海啸的欢迎,都让他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尤其是今日,他从车厢厢窗的缝隙往外偷偷看了,看得出,百姓们似乎都是发自肺腑的,这让他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何百姓会对一名反贼头子如此欢迎呢?再相比自己亲眼所见的百姓们对大宋的怨声载道,难道说……大宋真的已经失去民心了吗?

  车厢外,热情似火,温暖人心,车厢内,却是死一般的沉寂,郑修年呆呆的坐着,只觉一阵无力感不停袭来,让他觉得好累好累……

  **********************************

  郑飞返回统帅府,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对众人做了一番检讨,检讨自己这一次的冲动行为,并保证日后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朱武等人都深受感动,此事就此过去。

  随后,朱武等人便向郑飞请示应该如何处置郑修年?是否用上所有手段强迫他听话任咱们摆布?

  郑飞否决了这种想法,他说,他感觉郑修年这个人不是那种特别容易投降的人,逼急了他,只怕他会寻短见,反正只要他现在在咱们手上,只要他还活着,他就是一个很重的筹码,所以,暂时还不要动他。

  朱武等人都深以为然,接下来,朱武就向郑飞报告了一件刚刚收到的消息,张叔夜已顺利的抵达了大名府,而那个神秘的赵桓写给姚古的密信,张叔夜出于安全考虑还没有打开,却也没交给姚古,他已将它藏了起来,只待顺利回归天道军后就亲手交给郑飞处置。

  郑飞心中一喜,随即下令一切都按原定计划开始实施!

  702,大名府之战(18)

  当郑飞抵达潍州的同时,第一支得到消息的大宋援军终于赶到了南乐城,而南乐城的城墙那宛如天塌地陷的惨状也立刻惊呆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

  但更令人惊奇的是,城外不但一个敌兵也没有,城墙上也是一片空空,连个守兵也没有,仅有的几个人影一看就知道是小孩在嬉戏罢了,再看城外的百姓也像是根本没受到什么影响一样仍旧在平平常常的在“城门”……姑且把那一道从城墙处横空出世的触目惊心的大缺口称作“城门”吧……处进进出出,耕地劳作,一切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难道……地震了?还有……敌军呢以及自己人呢?

  这支宋军的正将惊奇万分,马上派出斥候小心翼翼的接近南乐城探查情况,很快,斥候回报的消息再次震惊了这名正将,他们说贼寇都已经撤走了,他们还在城内找到了几名城破那天躲藏在隐蔽之处藏起来的宋兵,从他们嘴中得知了有关那一战的详细情况,原来贼寇早在当天就已攻破了南乐城,并将主帅郑修年以及上万名宋兵掳走了!

  这名主将大惊失色,大军主帅落入敌手这还了得,他慌忙留下一部分宋兵象征性的重新进驻南乐城,自己则带领大军重返驻地并火速将这一消息报给了正在大名府的姚古,同时,这件事也快速的传向了宋境各地。

  当姚古得到消息时,夏、辽两军也已经得知了此事,所有人在得知消息后都无一例外的被震惊了,除了震惊于郑修年已经被俘,也是震惊于天道军攻破南乐城所采取的方式,而经过这一路口口相传、添油加醋的描绘,甚至已经有传言说那郑临风得到了天上神兵神将的帮助,那一天大战时,天空中突然降下了一名神君,乃是天上掌管天雷的大神,号称雷神,正是他帮着郑临风向南乐城从天引来四道天雷,将南乐城的四面城墙全部轰倒,这才让那郑临风不费吹灰之力的攻占了南乐城!

  诸如此类甚至更加离谱的传言还有许多。

  姚古自然不信这种传言,贼寇若真有这等神力那这仗还打个什么劲?直接从天下请来十万天兵天将不把全天下都给灭了,但他不信却有人信,民间乃至军中都在疯狂的流传着,说是大宋气数已尽,惹了天怒,这是老天都不帮着大宋了。

  姚古知道这种流言的危害,他立刻下令严禁这种类似的传言,谁若再敢妖言惑众定严惩不饶,同时,姚古也深知郑修年的被俘所产生的严重后果,郑修年可是三军主帅,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宋军与辽、夏两军的各种详细军事情报,这些情报若落入贼寇手中的话,势必会对此战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贼寇会眼睁睁的错过这些情报吗?不会!他们一定会软硬兼施,威逼郑修年说出他所知道的一切!

  一想起郑修年那个文邹邹的,弱不禁风的样子,姚古对郑修年能否恪守气节、死守秘密很是怀疑。

  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件事将会对夏、辽两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还没开战大军的主帅就被敌人俘虏了,这是何等荒唐的事?辽、夏两国会如何反应?别的暂且不说,最起码夏、辽两军会因此而怀疑宋军的实力,继而影响对此战的信心,就算他们仍旧为了土地选择继续留下来参战,也极有可能会应付了事,出工不出力。

  这些都是姚古承受不起的,他不敢耽误,一面立刻几百里加急向朝廷报告此事,一面连夜召集主要将领抓紧时间重新制定所有行动计划、改变军力部署,力图在郑修年招供之前将可能会出现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又一面约见夏、辽两军主帅,在朝廷做出旨意前暂时先稳住他们。

  整个宋军顿时乱作了一团!

  却也恰恰在这个时候,张叔夜一行如期抵达了大名府。

  若在平时,张叔夜来了,而且还是带着一些旨意来的,这可是半个钦差大臣,少说也得郑修年和姚古一起迎接并盛情款待一番才是,但现在郑修年被俘虏了,姚古也忙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对张叔夜也就顾不那么上了,姚古只是匆匆来见了张叔夜一面,领了明面上的几道旨意,又向张叔夜大倒了一些苦水,希望张叔夜可以谅解后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但这恰恰正中了张叔夜的下怀,张叔夜在抵达大名府的头一天也已经得知了南乐城的事,当时若不是有旁人在场,他真是已经忍不住想要开怀大笑了。

  痛快!真是痛快!直让他将这些日子以来积攒的所有担心和忧虑统统都抛出了脑外。

  当数月前他得知朝廷以割让土地为条件求来辽、夏两军几十万大军时,他在愤怒之余也不禁为郑飞和天道军深深的捏了一把汗,不知在三国的合力一击下天道军是否能躲过这一劫。但却没想到,统帅依旧延续了他一贯善于创造奇迹的传统,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惊天动地,居然一下子就活捉了宋军的主帅!

  郑修年这下又重新充满了信心,最不可能的事统帅都做到了,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他吗?

  而此时宋军与姚古的混乱则恰恰正合了张叔夜的心意,宋军与姚古越乱,就越没有人顾得上他,怀疑他,能让他顺利的开始接下来的行动,而且他还能借机继续将赵桓写给姚古的密信藏起来,就算日后情况有变,他也可以以姚古太忙、环境太复杂等等作为搪塞的理由。

  于是,张叔夜在休整一夜之后立刻主动去见姚古,说,姚大人啊,如今形势对咱们如此不利,我张叔夜身为钦差也不能置身事外,我要为国效力,请姚大人将我派往前线,我要以钦差的身份代表皇帝慰问前线大军,稳定军心。

  姚古不但没有丝毫的怀疑,甚至还非常的高兴,暗道,常听说张叔夜是把硬骨头,刚直立世,不畏权贵,甚至敢于以一己之力与曾经只手遮天的权相蔡京斗了一辈子,仕途几起几落,是个出了名的忠臣清官,如今一看果然不假。

  姚古随即就同意了张叔夜的请求,却也不敢把他派往最危险的地方,只请他劳驾前往离此不远的宗城慰问前线将士,宗城离最前线的南乐城还有百余里,位于前线大军的层层保护之中,想来应该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张叔夜痛快的就答应了,并且执意事不宜迟,立刻出发!

  姚古更是感动,还派了隶属于自己的一队亲兵保护他的安全。

  就这样,当天,张叔夜便再度启程,直奔前线宗城而去。

  长话短说,一日后张叔夜顺利抵达宗城,但沿途所见到的百姓困苦沉重的生活却让他的心情很是沉重,更令他气愤是已经国难当头了,沿途官员居然还能大摆筵席,花天酒地的迎接他,一边是已经穷的揭不开锅却还要继续承担繁重的税赋以支撑大军作战的百姓,一边是麻痹不仁、疯狂压榨他们的贪官污吏,真是一副活生生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张叔夜由此更加坚定了自己走这条路的信心,只有真正爱民如子的才配坐这个天下!

  到了宗城,张叔夜先是像模像样的视察了一番宋军的军备情况,却在视察完之后又要求再往前线接近一点,说相比于这里,前面前线的将士们才更需要来自朝廷的鼓励。

  护送张叔夜的军官们却犯了难,他们接到的命令只是把张叔夜送到这里,再往前就越危险,万一有什么闪失他们可承担不起。

  张叔夜则把脸一沉,喝问道,“尔等如此遮遮掩掩不让本官去前线,可是你们在搞什么鬼把戏?莫不是你们姚大人主持战事不利,现在前线其实已经乱如一团糟,所以不想让本官看?这可不行!既然如此本官就更要非看不可了,本官是钦差,代表着皇上,本官现在就要代皇上巡查前线!告诉你们,前线要真出了问题,莫说你们姚大人,你们首先就是欺君之罪!”

  军官们的脸色一下子都变了,这大帽子扣得可不轻啊!然后一个个吓得赶忙答应下来,前线好得很,不就是去看一眼前线吗?我们答应还不行吗?您老可别吓唬我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9页  当前第3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6/3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郑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