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郑屠_分节阅读_第343节
小说作者:奉旨把妹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8 MB   上传时间:2013-07-28 13:52:20

  李清照知道郑飞是怎么了,长久以来压抑在心中的愧疚瞬间迸发,她赶紧抱住郑飞说道,“夫君,对不起,你听我往下说……,听了周大叔的话,我和洛灵都是大惊失色,连忙劝他改变主意,告诉了他夫君你所做的一切,但他仍旧不愿做丝毫的让步,只说大宋现在是出了些问题,但那也只是因为皇帝被小人蒙蔽了,早晚有一天皇帝是会醒悟的,到时候大宋就会重振旗鼓,他要给我们三天的时间,三天内,如果我们不能劝说夫君你向大宋投降,他就……”

  郑飞咬牙切齿的接口道,“他对自己倒是倒是自信的很!也太小瞧我天道军了!然后呢!”

  李清照立刻说道,“然后……洛灵就……就……”

  郑飞一愣,“就怎么了?”

  李清照突然咯咯一笑,“洛灵就打了他一巴掌!”

  郑飞呆呆的说道,“洛灵打了……周侗一巴掌?”

  李清照似乎是回想起了当时的场景,忍不住轻笑着继续说道,“嗯,周大叔正在滔滔不绝的给大宋歌功颂德,洛灵突然上前就给了他一巴掌,然后叉着腰把周大叔给骂了个狗血淋头,夫君你是没见周大叔当时的那个样子,捂着挨打的那半边脸瞠目结舌的看着洛灵,想还嘴却一句话也说不上,咯咯咯……”

  这下郑飞也忍不住笑了,还真别说,以李洛灵的脾气,她还倒真做得出这件事,堂堂绝代大侠周侗,竟被一个小女人给扇了一巴掌,却是不能还手也还不过嘴,光想想这个场景就是够痛快的!

  好!郑飞心里那叫一个爽,暗道到底是我郑临风的女人,关键时刻还是顶得住的!打得好!骂的也好!

  “然后呢?”郑飞语气一转笑问道。

  随着他这句话,刚刚已经有些冰冷的气氛瞬间得到了缓解,李清照心中暗暗松了口气继续说道,“然后,我对周大叔说,夫君这么多年的努力和所做的一切我们姐妹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没有人比我们更懂更了解我们的夫君,我们相信他,无论发生什么也不会背叛他。如今我们已经有了夫君的孩子,周大叔你本领高强,你若真想做什么我们也拦不住你,但我们姐妹今天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只要你敢动我们夫君一下,我们便拼了性命也会给他报仇,除非你先踏过我们的尸体!然后,周大叔呆呆的看了我们许久,终于一跺脚说罢了罢了,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他不管了,然后他就要走,我们急忙又拦住他,问他岳飞在哪里,夫君这些年找你们找的好苦。他说,他几个徒弟几乎都当了反贼,他不想让岳飞也走这条路,所以他永远也不会让岳飞回来了。说完他就真的走了,连给我们一个再劝他的机会也不给。”

  郑飞直听得心中无比温暖,看来,虽然李家姐妹一直在瞒着自己,但也是靠着她们的勇气与坚持才打动了周侗,让他改变了主意,说到底,她们还是最心疼自己,永远也没有改变过。

  一想到这里,郑飞不禁对刚刚质疑李清照的举动感到了一丝的悔意,重新又用力的抱紧了李清照,“娘子,谢谢你和洛灵。”

  李清照也用力的抱紧了郑飞,“不怪你夫君,怪我们……”

  郑飞问道,“你们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呢?”

  李清照轻轻叹道,“我们本来是想告诉夫君你的,但又害怕因为这件事让夫君记恨周大叔,周大叔帮了我们姐妹那么多,我们真的不忍心你们反目成仇,反正周大叔也说了永远不会让人找到他们,以周大叔的本事,他说不定真能做到,那就更没有必要告诉夫君你了。后来,眼见夫君更加努力的寻找他们,我们心中既是希望夫君能找到他们,又是矛盾不想让夫君找到他们,如此一等就是三年多,眼看三年来还是没有他们的任何消息,我们本以为夫君已渐渐放弃了,却不料今晚竟意外得知了那件事……,我们很害怕,害怕周大叔已经把岳飞也变成了和他一样的人,也更害怕夫君在大怒之下会做出伤害他们的事情,所以……我们才决定立刻去找夫君,把这些事都告诉夫君,求夫君能……饶周大叔一条性命!没想到,夫君如此体谅我们,不待我们开口就主动答应放过周大叔,我心中无比感动,夫君能为了我们做任何事,我这么多年来却从未好好的服侍过夫君,所以我才……”

  哦……!郑飞这下终于明白了,怪不得李清照今晚会如此主动,原来既是受了自己的感动,也是想用这种方式好好的弥补自己。

  郑飞心中一暖,禁不住更加用力的抱住了李清照说道,“真是个傻丫头。”

  “夫君,你不怪我们吗?”李清照轻声问道。

  郑飞摇摇头,“永远也不会,你们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人,我爱你,清照。”

  无论是多么强势的女人,也还是女人,同样需要男人的怀抱与宠爱,更别说是像李清照这样的柔情女人了,一句“傻丫头”已叫得李清照心底一颤,一句“我爱你”,虽从未听过这种话,却也能听得出里面露骨的直白和爱意,李清照的心都快融化了。

  如今,压抑在心中多年的事终于说了出来,也得到了夫君的谅解,甚至还因为这件事与夫君的关系似乎更亲密了些,李清照的心中瞬间就被幸福全部填满了,禁不住也用力的抱住了郑飞。

  二人就这样紧紧相拥,没一会,郑飞闻着怀中美人身上的香气,又有了反应,正在此时,怀中的李清照也动了动,郑飞低头一看,借着窗外皎洁明亮的月光,发现李清照的脸不知何时已经羞成了如红苹果一般,原来刚刚郑飞一反应李清照就觉察到了,刚刚自己所做出的一切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极限,真是再没有勇气继续一次了,羞得她想赶紧逃离郑飞的怀抱,但此时的郑飞哪里会舍得让李清照从自己身上挣脱下来呢?再看着李清照那欲拒还休的撩人媚态,郑飞一阵口干舌燥,反应也很快达到了极致。

  “夫君……别闹了,让我下来。”李清照声若蚊丝,却还没等她说完,自己的嘴就被郑飞的嘴堵住了……

  不一会,屋内又传出了令人心颤的动静,屋外的丫鬟心底不禁一声悲鸣,今天老爷和夫人到底是怎么了,还让不让活了,唉,继续夹被子吧。

  ++++++++++++++++++++++++++++++

  第二日一早,阳光明媚,万物生机勃勃,郑飞走出房门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只觉精神抖擞!

  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奋斗也开始了!

  671,天翻地覆(1)

  一早,在例行的早会上,郑飞便宣布任命庞万春为巡察使,代表他巡查各方军政要务、揪黑打非。

  同时郑飞也特意当着众人的面特意嘱咐庞万春,为了能更客观的查清当前各地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不给各地官员以弄虚作假的机会,此行不准他大战旗鼓,只准带少量人员身穿便衣开展秘密行动。

  庞万春当即领命而去,当天下午,庞万春便率领着十几名精挑细选的好手一袭便衣离开了江宁府,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真正的目的乃是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宋境,然后去往河东路的石州城。

  不过,借口虽然是借口,但从上到下却都相信了,很快,庞万春要代表统帅巡查各地的消息就传遍了各地,一时间,各地官员都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各方面都没问题的就力求完美,有些问题的就都赶忙解决,怕就怕庞万春哪一天就突然出现在了自己的大门口。

  这些情况郑飞都很了解,专制社会,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其实不需要庞万春去查,光靠调查局与“影子”就可以掌握各地官员的第一手活动资料,各地谁做了什么好事,或做了什么坏事,亦或是有没有违纪犯法等等都一应俱全,这也是郑飞考核各地官员的一个重要参考。

  对刚正不阿、遵纪守法、有才华的官员,就可以迅速被发现并得到提拔任用,对违法乱纪的官员,也可以在第一时间给予惩处。

  不过郑飞在惩处犯错、犯罪的官员上并不会走如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般的极端,据说朱元璋的家人都是因贪官污吏而死,所以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简直恨到了极点,当他建国后就规定,官员只要敢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就要处死!60两是多少?折合成现在也就是六百块左右,而且处死的方法也很霸道,便是活生生的剥皮,贪污六百块就得被活生生的剥皮,并在剥皮后把皮塞满草置立于公堂之上。当时每个县都有一个剥皮的场所,叫皮场庙。据说官员经过那里莫不胆战心惊,个别胆小的当场吓晕过去也有记载。

  同时,除了剥皮,朱元璋似乎还觉得不够,又发明了更多专门针对贪官的刑罚,比如用开火烫,烫的里外开花。又比如那铁刷子给贪官洗澡搓灰,洗刷刷又洗刷刷,直洗的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朱元璋一生究竟杀了多少个贪官?据不完全统计,应该在十万至十五万,当然,其中肯定有许多是冤死的或受到株连而死的。

  实话实说,老百姓肯定都是很赞同朱元璋的,对吸食民脂民膏、践踏社会公平的贪官污吏,老百姓能不恨吗?包括郑飞在从心里也很是赞同的。但让他做他却做不出来,因为事实已经得到了验证,堪称贪官噩梦的朱元璋最终也还是没能终结贪.腐,他杀了一批就再来一批,再杀一批就再来一批,杀得屠刀都断了刃,还是有杀不尽的贪官。对此,朱元璋自己也很是困惑。

  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朱元璋没有实行民主,但民主是在朱元璋死后几百年才出现的。并且朱元璋也确实民主过,他规定,老百姓只要发现官员有贪.腐行为,就可以自行动手把官员抓起来送京治罪,沿途若谁敢阻拦,阻拦的人也会被处死。

  郑飞认为,究其原因,是因为朱元璋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他只是简单的要从肉体上把贪官消灭,却没有思考官员们为什么会那么容易的变成了贪官,即便是面对残酷的刑罚也要前仆后继的继续贪污?

  原因有二,第一,朱元璋对官员极为的苛刻,俸禄定的极低,像清官海瑞,死时任都察院右金都御史,这是个相当高的官,放在现在相当于正部级,但他病逝后,他的同事王用汲到他的家里,翻箱倒柜,仅找到十几两银子,办丧事的费用都得朋友们凑份子,可见他的确是穷,穷得让人肃然起敬。除了像海瑞这种严于律己的清官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官员们手中掌握着大笔的钱财,但自己却得吃糠咽菜,估计谁也受不了那个诱惑。

  第二,朱元璋的出身是贫苦百姓,他的部下也大多是贫苦百姓百姓出身,而且由于元朝百余年来对汉人的残酷统治与奴役,几乎完全的摧毁了汉人几千年来形成的道德体系,人人苟且偷生,只为活着而活着,汉族的社会道德严重倒退!不要小瞧了道德的作用,法律终归是只能制止人犯罪,却无法制止人在心中产生犯罪的念头。而道德却至少可以让很多人自觉的在心中对犯罪产生自制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任用的官员的普遍水平比较低也是显而易见的,官员自私自利,再加上本身的俸禄就不够花,想着法子贪污也就不奇怪了。

  朱元璋的教训对郑飞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他证明仅仅是靠血腥的铁腕治腐是没用的,没有人人发自内心的对道德的遵守和自律,仅仅靠外在的制约,轻视道德的作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腐败。道德并不只是少数人的事,而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广泛的道德要求,一方面能使人自律,另一方面也是最强大社会舆论的监督,再加上法律、规定、纪律、制度等等,腐败现象才能得到真正的遏制。而朱元璋手下人的情况又和天道军的实际情况有些相似,天道军的基础和主体是什么?是梁山好汉与岐山好汉两大“山贼”团体,虽然其中不乏学古通今的才士,但大部分人都是出身于贫苦百姓人家,除了哥们义气,知识与道德水平不高,跟朱元璋的手下相比也不一定强到哪里去。这就警醒郑飞必须注重对这些人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避免出现朱元璋的错误。

  其次,他证明对官员太刻薄了也不好,但仅仅靠提高官员的待遇就想消除腐败也是不现实的,一个例子就近在眼前,那就是大宋,大宋对官员们可以说是十分的优待,俸禄极高,但大宋的腐败问题却也是极为的严重!

  所以,郑飞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三把刀”齐头并进的思路进行治腐。一是铁一般的纪律,颁布军规军法从严治军。二是较高的待遇,天道军从上到下的待遇都远远超过了大宋,实行高薪养廉。三便是大力推行道德教育,教导将领们忠于国家、忠于百姓、忠于天道军,当然,还有忠于郑飞。这也是郑飞为何要在治下民间也大力推行免费教育的原因之一,除了要给百姓洗脑,也确实是想提高百姓们的综合道德素质。

  事实证明,郑飞的思路是正确的,天道军一路走到今天,大部分将领与官员都能保持一个廉洁奉公的态度,鲜有重大恶劣的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但也必须承认的是,程度较轻的贪腐现象也时有发生,郑飞对此则采取了一个较为宽容的态度,人无完人,天道军和各地官员也是人,是人就会有贪念和私心,这是避免不了的,尤其是大多数人刚刚才脱盲,已经被大宋那种贪污成风的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了很长时间,其实能做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郑飞也容许他们一定程度的犯错,当然,只要别太过火就行。因为郑飞清楚的知道彻底治腐治贪绝非短时间内就可以急于求成的,甚至终了自己一生也不可能做到,这将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不过,郑飞相信只要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坚持下去,即便不能彻底的消灭腐败,也必能带来一个无限接近理想的社会!

  ++++++++++++++++++++++++++++++++

  庞万春等人已经出发了,郑飞现在也唯有耐心等待,说起来,郑飞现在除了岳飞这件事,还有两件事也在等待着结果。

  一个是宗泽与种师道二人还没从京东路回来,自己还在等待着他们的最终的选择,他们二人对自己接下来对大宋的行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种师道,大宋目前还剩下的几十万军队中,最让自己忌惮的就是西北禁军,西北禁军目前仍有二十多万,还具有相当强大的战斗力,若种师道投降了,他作为西北军老帅,不但极为熟悉西北军,更对西北军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有他助阵,无论是与西北军作战还是瓦解西北军的斗志都有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个,就是“清君侧”计划已经实施几个月了,具体产生的作用还是个未知数,但最令郑飞感到惊奇的是,大宋方面到现在为止竟是一点反应也没有,只能看到沿着战线一带的宋军紧张的戒备着,除此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就算皇帝与他的大臣们通过自己与朱武的这一幕无间道终于看清楚了自己的本质,不会再傻乎乎的主动来找自己寻求议和,皇帝也应该关心自己一下自己儿子的死活吧?哪怕说只是派个使者过来问一问赵楷的死活也像回事,但令人无比惊奇的是,皇帝就好像完全忘了他的儿子正在自己手中,赵楷可是他最喜爱的一个儿子啊!难道说……“清君侧”的消息传到东京,皇帝和那些大臣们真的以为赵楷真的已经彻底背叛了大宋和皇帝,准备带着自己助他抢班夺权?他们的智商应该没这么低吧……?

  郑飞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也没有把这件事完全放在心上,他已经打定了主意,等庞万春带回了岳飞,那个时候新天道军就已完成了休整,他便会正式挥师西进,到时候无论宋廷有任何的反应也都没什么用了,而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利用这最后一点的时间为下一场开战做好万全的准备!

  但郑飞却没想到,就在庞万春出发后的第二天,他就收到了一个消息,大宋居然派了人来!此刻正在京西北路边境等待着。

  郑飞听到这个消息不由一愣,大宋还真能沉得住气,居然现在才派人来,不过他们也是来得正好,他们此来无非是两件事,一是议和,二是要求归还赵楷,无论是哪一样,这仗暂时是打不了了,正好可以方便庞万春他们的行动。

  郑飞立刻下令放那些大宋的使者进来,几天后,那些大宋使者抵达了江宁府,郑飞派吴用去见他们,不久吴用就回来禀报,大宋的使者是户部侍郎唐恪,唐恪也果然是为了赵楷而来,他让郑飞开出条件,如何才能归还赵楷及一干被俘的将领和官员。

  而令郑飞无比惊奇的是,吴用当时只是半开玩笑半认真似的回了一句,他说郓王身份尊贵,便是换一座金山也不为过,不过以你们宋国如今的财力莫说一座金山,就是半座估计也拿不出来,这样吧,我们吃点亏,用你们的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广南路与广南东路作为交换条件吧。

  其实吴用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试一试大宋的底线,对于这样的条件大宋是不可能答应的,答应了就相当于把整个南方彻底的送给天道军,大宋将彻底失去最后一块粮产丰富的地区,对大宋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唐恪居然只是犹豫了一下后说,皇帝虽然无比珍爱郓王,愿意为郓王付出任何的代价,但你们要我们割让四路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就算皇帝同意,满朝文武与全天下也不会同意,所以,我们顶多只可以……割让其中的两路。

  他们居然同意了?!即便只有两路,但重点是他们同意了!

  拿一个赵楷就能换取两个路,说实话,这是一件很划算的令人无法拒绝的买卖!白白得了这两路,不但可以避免不知多少将士为攻取他们而产生的牺牲,也将进一步引起宋境百姓对宋廷的不满,并进一步削弱宋国的实力!

  但郑飞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如果皇帝真舍得这么大的代价,从一开始他就来进行谈判了,何必等到现在呢?难道……是因为宋廷已经发觉了“清君侧”的严重后果,所以才要不惜代价把赵楷要回去,使得自己的“清君侧”之计中途流产?

  郑飞与朱武、吴用等人商议,众人都觉得后一种的可能性最大,“清君侧”万一流产,势必会对天道军的形象造成巨大的影响,但话虽如此,为什么要实行“清君侧”?还不是为了更方便的攻城掠地吗?“清君侧”能否成功尚不得而知,如今他们都舍得用实实在在的土地交换了,还能直接起到打击宋廷形象的目的,哪个更直接有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而且还有一点,这才只是刚开始唐恪就透露出了大宋的底线,若再继续深入谈判下去,是不是可以用赵楷交换到更多的好处呢?

  郑飞不由怦然心动,他立刻让吴用再去与唐恪就具体的细节展开谈判!

  这一谈就是三天,三天后,吴用与唐恪基本谈判出了一个大体的框架,天道军归还大宋赵楷、种师道、宗泽等几十名大小将领官员,大宋割让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以及广南东路给天道军。

  这样的结果对郑飞来说简直是完美到了极点!

  不过,唐恪表示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这样大的事是他拍不了板的,他要回去请示朝廷,等待朝廷的答复。郑飞当然同意,接着就派人一路护送唐恪重返了宋境。

  一切看起来非常的顺利,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白得三路,郑飞与众人都非常的高兴,当然,郑飞还保持着一份冷静,他明白,越是表面看起来美好的事物,背后就往往隐藏着什么阴谋,也不排除这是大宋在搞什么鬼,但就算真是如此郑飞也不害怕,以如今大宋的实力,他就算捣鬼又能怎样?这件事若谈成了,好处不言而喻,就算谈不成也没关系,大不了按照原定计划继续进攻他们就是了,也无非多等些日子罢了,就靠这些日子大宋还能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除非皇帝养的那帮术士真能有撒豆成兵,招来天兵天将的本事!

  郑飞有如此自信的资本,这就是实力!

  但谁都没想到,在那唐恪离开后的第三天,一封来自花荣的紧急军情就彻底震惊了郑飞等人!

  花荣在信中说,上一次统帅为了合情合理的迎娶耶律采洁,还明着坑了大宋一次,说是大宋准备以割地的代价请求辽国派兵支援助他攻击天道军,但大家谁都没想到,那一次无中生有的陷害却瞎猫碰见了死耗子,还真变成了事实!

  就在耶律采洁离开辽国后不久,大宋的使节就突然到达了辽国,向辽国皇帝提出了以河北三路与辽国接壤的大片土地换取辽军二十万大军,助他们进攻天道军的请求!

  此事在辽国朝野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辽庭当即分成了两派,一派坚决反对宋国的请求,认为宋国已经背叛盟约在前,不可再信!这一派以燕王耶律淳等人为主;另一派则以萧奉先为首,他们赞同接受宋国的条件,认为此举不但能再得到一大片土地,弥补在与金战争中的损失,还能借此重新与宋国签订更加牢固的盟约,他们甚至还向辽皇提出了一个把金国也拉进这一计划,最终辽、金、宋形成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计策!辽皇被打动了,他同意了宋国的请求,并且命令耶律淳准备出兵二十万,随时入宋作战!

  耶律淳苦苦上谏却没有任何的效果,他几乎是一夜急白了头发,他让花荣立刻向郑飞报告这一情况,并让花荣等人立刻撤离辽国!

  郑飞彻底惊呆了,怎么会这样?!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天下的形势陡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还有……这才是宋国真正的目的吗?!

  但,打击却并不止如此,紧接着,张叔夜的密信也到了,再一次沉重的打击了郑飞……!

  672,天翻地覆(2)

  张叔夜作为郑飞安插在宋廷内部最深处的一颗钉子,他的身份也是天道军的最高机密,除了郑飞,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但为了更好的保护张叔夜,郑飞特意命令他,除非是极其重大的情况,否则不要轻易行动以免暴露身份,所以,郑飞很少接到来自张叔夜的消息,但只要接到一次,则莫不是关键之事,这一次也不例外,甚至比以往任何一次的情报都要重要,直让郑飞看过心中猛地一颤,在缓过神后他完全不顾天色已深,立刻下令让朱武、吴用等人以最快的速度赶来议事!

  朱武等人接到消息后就猜到肯定是出了大事,他们都不敢耽误,全都以最快的速度差不多同时赶到了统帅府。

  郑飞见人已到齐了,缓缓说道,“刚刚收到来自东京的密报,东京的兄弟们冒死传来三个消息,第一,他们证实了昨天刚刚收到的来自花荣的消息,宋廷果然在向辽求援,宋廷以割让河北三路与辽接壤的丰州、代州等十二州作为代价,换取了辽国三十万大军前来助他进攻我们!辽国也的确已经答应了。”

  此言一出,朱武等人皆是大惊,吴用惊道,“不是二十万吗?怎么变成了三十万!”

  郑飞道,“我猜测,花荣的来信中之所以说是二十万,肯定是耶律淳只对他说有二十万,至于耶律淳自己知不知道除了他的二十万军队,辽皇还从其他地方增派了十万军队就不得而知了。”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昨日花荣所报的就是这些,但宋辽两方的具体条件却不知道,现在才知道宋廷竟是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求辽国出兵!

  不过,众人在吃惊之余很快又恢复了正常,这件事昨天大家就都知道了,所以统帅今夜如此紧急的把大家都叫来绝对不只是因为这件事,而是肯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紧急、更重要的事!众人心中都不由好奇万分,还有什么消息能比这件事更紧急吗?

  只听郑飞缓缓继续道,“第二件事,宋廷并没有只向辽国求援,他们还向夏国也请求了援兵二十五万!代价则是……割让给夏国永兴军路和秦凤路与夏国接壤的环洲、会州等十二州!据说,夏国也已经答应了。”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深深的震惊之色!

  “夏国与宋国不是刚打完一仗吗?他们现在不是势同水火吗?夏国怎么会答应帮助宋国?!”刘法起身惊道。

  吴用想了想回道,“这不是没可能的,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夏国自建国后在跟宋国的百年战争中已不知打没了多少个二十万军队,却还是没能拿下那十二州,如今宋国白白把十二州送到眼前,代价却只是二十万军队的增援,可以说,就算把这二十万军队都打没了,对夏国来说也是很划算的。而且不要忘了,咱们几年前刚刚摆了夏国一道,骗他们出兵攻打宋国却又帮助宋国打跑了他们,他们恨咱们恨得入骨,所以,夏国出兵既能得到十二州,又能报仇,何乐而不为呢?看来,宋廷这一次是抱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即便是割让土地行这遗臭万年的卖国行径也在所不惜了!”

  林冲站起身怒道,“大宋难道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大宋与夏国在西北打了上百年,百余年来,就在与夏国接壤的十二个州的土地上,历代宋军不知与夏军交战了多少场,流过了多少血,战死了多少人,始终守护着那片属于汉人的土地!但现在,宋廷居然说割让就割让了?!还有,他们难道忘了燕云十六州是怎么丢的了吗?!皇帝是想做石敬瑭第二,遗臭万年吗?!他们难道疯了吗?!”

  王进冷哼一声怒道,“宋廷并没有疯,至少疯子在把自己家里的东西往外送的时候不知道再换回点东西,宋廷倒还知道用土地换来辽夏两国的增援!”

  “没错,”公孙胜冷冷道,“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辽国派了三十万大军,夏国派了二十五万大军,这就是整整五十五万大军!”

  “通过花荣在辽金战场上的战斗经历,已经证明辽国虽已今不比昔,但辽军仍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尤其是耶律淳手中的二十万大军还是辽军的精锐!”

  “此前庞万春和刘法也已率军在西北和夏军交过手,夏军的战斗力也是极其的强悍,最少也与大宋的西北军不相上下。”

  “如此算下来,就算按照最低的标准,大宋也就相当于突然得到了五十五万至少拥有西北禁军战斗力水平的一支军队,甚至还要更高!别忘了大宋自己手中还有多达二十几万西北禁军与几十万其他军队!如此一来,仅就精锐的主力,他们就与我们重新回到了同一个水平。咱们原本已建立的优势瞬间消失,本已岌岌可危的宋廷又重新掌握了一定的优势!”

  “他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仅仅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阻止咱们打败他们,他们若败了,就将一无所有,所以……”说到这里,公孙胜略一停顿,然后满脸鄙夷的做了个总结,“对他们来说,与其一无所有,割让几分土地就能换回一条狗命继续享受他们的荣华富贵,虽然无耻,却很值得!”

  众人都点了点头,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愤怒之色,经过郑飞这几年来的教导,每个人都拥有了国难当前,匹夫有责的觉悟,都把汉族与国家的兴衰当做了自己的一份责任,更对各种形式的无耻的卖国行径深恶痛绝,此刻一听宋廷居然为了活命而割地卖国,众人心中都是勃然大怒!一时间,满屋都是大骂宋廷的声音,却无任何一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表露出丝毫的慌乱与惊惧之色。

  郑飞始终在一旁看着没有说话,此时才伸手轻轻的敲了敲桌子,众人很快安静了下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9页  当前第3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3/3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郑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