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郑屠_分节阅读_第306节
小说作者:奉旨把妹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8 MB   上传时间:2013-07-28 13:52:20

  “好!”王黼道,“咱们先与朱武谈着,不行就引诱朱武说出这个条件,到时候我再上请圣意!”

  ++++++++++++++++++++++++++

  注:帝姬,宋徽宗仿照周代的“王姬”称谓,将皇族的“公主”改称为“帝姬”。这一制度维持了十多年,直到南宋初才恢复旧制。

  另外,荣德帝姬赵金奴此时本才十五岁,请容许我为了剧情将她虚长几岁吧。。。。。。

  575,联姻东南(1)

  经过前期初步的沟通,大宋与岐山军的和谈地点被设在了宜州边上的一个叫做吴丘的小城,此城原本在岐山军的控制之下,朱武为表诚意,特意将城中的所有百姓迁入宜州后将此城变成了一座空城,往西往东各十几里又都可到达两军的控制地,所以将和谈地点设在这里是最合适不过了,同时双方还约定了谈判时所带人手的数量等诸多细节,不再一一详述。

  一大早,王黼带着童贯为他精挑细选的五十名护卫进入了吴丘城,在城中一个叫做和福楼的酒店外见到了以岐山军兵马尚书方腊为首的五十余人。

  双方相距二十余米就都停了下来,并且足足对视沉默了长达数分钟,他们这是都在等待对方先行礼,王黼自持是天朝钦差大臣,当然不肯对一群贼寇行什么礼。而方腊无论作为战胜方还是作为岐山军堂堂兵马尚书,也都不可能向对方行礼。

  就这样,双方在足足僵持了几分钟后,只见方腊首先翻身下了马,王黼见状嘴角一翘,正待等对方过来施礼,却见方腊居然头也不转的就带人进入了和福楼。

  王黼面色顿时一僵,冷哼一声骂了一句也翻身下马带人进了和福楼,谈判也正式开始了。

  谈判初始,双方就展开了毫不客气的争执。

  方腊要求岐山军得到跟当初的梁山军完全一样的待遇,即以岐山军如今实际控制的江南东路与两浙路地盘为界成立藩镇,大宋册封朱武为藩镇之主,岐山军在藩镇势力范围内享有税收、人事任免等所有权利,大宋开放边境与岐山军开展自由贸易。作为回报,岐山军会停止对宋的一切军事行动,朱武不再称王,向宋称臣。

  王黼当即给予了拒绝,虽然你们岐山军和当初郑临风一样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在跟大宋谈判,但如今的形势却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如今夏国已被击退,郑临风也老老实实的待在京东,大宋目前的实际威胁只有你们一个岐山军,而不用再担心陷入多面受敌的困境,你们岐山军虽然打了一场胜仗,却不过只占据了两小块地盘罢了,跟拥有庞大华夏大地的大宋比还是处于实力上的绝对劣势!大宋现在跟你们谈完全是为了此地的百姓着想,不想再让生灵涂炭,你们可不要认为大宋是怕了你们,如果有必要,大宋随时还可以再调来几十万大军攻打你们!所以,朱武必须不再称王,必须要向大宋称臣,同时,岐山军全部放下武装,将所有地盘全部送还大地。作为奖赏,大宋将赦免岐山军所有的罪行,并封赏岐山军上上下下,授予官职爵位,让所有人都能得到一个清白而体面的身份,光宗耀祖。

  若说岐山军的要求很苛刻,那朝廷的要求就简直是苛刻到了极点,甚至是有些痴心妄想,当然会被方腊等人断然拒绝,双方你来我往毫不客气的吵得不可开交都不肯让步,第一天的谈判不欢而散,不过这也正常,第一天本就是以最大程度的提价为目的,为以后的谈判砍价做准备。

  两天后,第二场谈判再度开始,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做出了一点的退步,不过这一场的谈判依旧以试探对方的底线为目的,还是无法达成共识。

  就这样,当十五天后的第七场谈判结束时,双方都已无限接近了各自的心理底线,谈判也就此陷入了僵局,目前双方的主要问题还是无法达成彼此的信任,尤其是岐山军对朝廷有着深深的戒备。

  就在这个时候,王黼让随从找机会向方腊的随从透露了一个无比重要的信息,在这一次的谈判结束后,方腊的随从立刻就将整个信息报告给了方腊,方腊也随即派人快马前去杭州请示了朱武。

  几日后,双方的第八场谈判开始了,方腊果然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他说为了增强双方彼此的信任,岐王朱武要向大宋皇帝提出联姻的请求,恳请大宋皇帝可以将一名公主下嫁,让岐王朱武可以成为大宋国的驸马,如此一来,岐王朱武就成为了大宋皇帝的女婿,双方就是一家人了,既然是一家人,横在双方谈判达成面前的许多问题就不会再成为问题!说白了,现在双方急需解决信任的问题,而一个大宋的公主、皇帝的亲生女儿,就是一件可以让彼此信任的信物!

  方腊还说,只要大宋皇帝肯下嫁公主,岐山军可以在现在已让步的基础上再退一大步!

  王黼听了心中暗喜,又故作惊讶的说此事他做不了主,他要请示皇帝与朝廷才能给予答复。

  方腊当即表示同意,双方约定一个月后再进行谈判,在此期间双方都不得有任何的军事行动。

  王黼返回东南军大营向童贯说起此事,二人相视一笑,只觉事情简直进展的太顺利了,其实童贯也希望可以达成和谈,因为他或许在以前可以有相当的信心能平叛岐山贼寇,但随着上一次的大败,东南大军元气大伤,已经不再对岐山贼寇有什么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平叛将会极其困难,他不敢保证自己不会步了高俅与太子的后尘。同时,岐山贼寇的请求又是那么的符合嘉王一党的利益,只要此事能成,太子必深受打击,同时还会让他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紧张!

  随后,根据童贯的授意,由王黼写好奏折并故意夸大了东南目前的严峻局势,然后由童贯反反复复检查了两遍,确定此奏折绝无任何问题后便派人急送去了东京。

  几日后,奏折送达东京,不出意料的引起了朝野再一次的震动,满朝文武也随即分成了两派,一派已知枢密院事郑居中,中书侍郎张邦昌等人为主,他们坚决反对与岐山贼寇联姻,认为大宋乃天朝上国,如果把一位高贵的公主嫁给一个草寇,这无论是对皇家还是对大宋都是一件奇耻大辱!

  甚至连一直处于反省期而沉默老实的太子也不顾皇帝斥责的风险强烈的表达了反对意见,他说他是皇帝众多子女中的老大,每一个妹妹都是他的亲妹妹,他不忍让任何一人遭此磨难!

  但同时,以蔡京、梁师成等人为首的众臣也明确表示赞同联姻,因为王黼的奏折上说得很清楚,岐山贼寇愿意让步,朝廷也完全可以提出一个大大的要求,只要他们能同意,朝廷就能以一个公主换取一件对大宋足够重要的利益,这其实是很划算的!同时,通过联姻还可以将岐山贼寇与大宋彻底绑在一起,无论是出于以后逐步解除那朱武的兵权的打算,还是要他出兵帮助大宋平定京东那位的考虑都很有利!

  皇帝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他很想快点平定东南,然后再快点平定京东,最后只待时机成熟就可以借助金国的力量完成祖宗们都没有达到的伟大成就—收复燕云十六州,借此成就自己万事明君的圣名!所以他的内心深处是倾向于接受贼寇的条件的,如此一来,贼寇就不再是贼寇,贼寇手中的几十万大军也不再是敌人,而是自己女婿的军队,那便也将成为大宋的军队,到时候他就可以指挥这些军队去扫荡那个可恶的郑临风。但他的自尊心又让他很难接受将自己心爱的女儿嫁给一个贼寇头子。

  就这样,在皇帝的犹豫中,满朝文武吵得不可开交,一直争论了七八天也没个结论,谁料,就在第十天的时候,童贯和王黼联名上奏呈报来一个令满朝震惊的消息,他说岐山贼寇的一支人马在几日前突然违背约定对大宋发动了进攻,并仅用一天就攻入了洪州!

  童贯和王黼请示朝廷是否要停止谈判,对岐山贼寇重新开战?

  皇帝与大臣们大惊,岐山贼寇这是做什么?难道他们这是等的不耐烦了已经不想再谈了?!

  576,联姻东南(2)

  就在朝廷因为岐山贼寇的再度进犯而大惊的时候,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天,童贯的奏折又来了,而奏折的内容也是让皇帝与大臣们又气又无奈。

  童贯在奏折中说,他和王黼以为岐山贼寇又要再度兴兵来攻,在向朝廷发来急报的同时也立刻下令大军做好应敌的准备,谁料岐山贼寇那边却再没有了任何的动静,等了一天之后,他们就收到了岐山贼寇送来的一封由朱武写的亲笔信。

  朱武在信上说,这一次岐山军攻击洪州的行为完全是岐山军中一员不听指挥的将领的私自行为,并非是他的命令,他已下令攻入洪州的岐山军全部再退出洪州,并且承诺会在事后严惩那个私自行动的将领,他希望此次的“误会”不会对双方的和谈造成什么影响。但在信的最后,朱武还委婉的向童贯和王黼透露了一个“消息”,他说,他本人是非常希望能够与朝廷化干戈为玉帛的,但岐山军内部对与朝廷的和谈意见其实还未形成统一,还有一股巨大的反对力量不希望跟朝廷和谈,而他虽贵为岐山军之主,却也对此毫无办法,这一次的攻击洪州的行动就是一次证明。目前他还能极力控制局势,但难保随着和谈越拖越久他也只能对反对和谈的将领们做出让步,所以,他希望朝廷能尽快给与答复,否则,三十万岐山军极有可能会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对大宋发动进攻!

  威胁!虽然那朱武说得好听,说是什么“误会”,是什么某不听指挥的将领的“私自行为”,但皇帝与满朝文武都很明白,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朱武这厮骗谁啊,谁不知道他在岐山贼寇之中说一不二,谁敢反对他?!这是朱武和岐山贼寇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他们的实力并催促朝廷快点做出决定,他们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如果朝廷再不给予答复,他们就不谈了,他们就会再度发动大战!

  满朝文武都是大骂岐山贼寇无耻,可骂归骂,却不能不正视之。因为童贯在急奏的最后说了,虽然靠着这一个多月的谈判期东南大军得到了不少的补充,但目前的总兵力也才不过十三万人,而且这十三万人中大部分还都是没有经历过上一次大战的新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倘若这个时候再度发生大战,形势对东南军会很不利!童贯恳请皇帝立刻调派京师禁军或西军主力南下支援东南!

  京师禁军是绝对不能随便动的,否则万一那郑临风再反了该怎么办?西军虽能调动,但西北距离东南足有三四千里,就算这个时候调派他们过去,等他们到了东南也是一两个月以后的事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终于,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皇帝再次无奈做出了他本就想做出的决定,朝廷已经深陷在东南泥潭的时间太久了,既然短时间内无法平定东南叛乱,那就接受岐山贼寇的条件吧,可以下嫁公主!

  既然皇帝已经决定下嫁公主,那接下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究竟应该下嫁哪一位公主,皇帝的女儿虽然不少,现在已经有十七位之多,但实际情况却是根本没得选。

  年龄最大的大公主嘉德帝姬赵玉盘已于今年年初下嫁给了左卫将军曾夤,大公主肯定不行。年龄排行第三的三公主安德帝姬赵金罗今年才刚满十三岁,还是个孩子,更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供选择的人选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二公主荣德帝姬赵金奴,二公主今年刚满十八,且无婚约,她自然是最合适也是唯一一个人选!

  这也是太子赵桓为何冒着风险也要强烈反对联姻的原因,因为他很清楚,只要皇帝同意联姻,二公主就只能作为唯一的人选下嫁给那个岐山贼首,而二公主却是他的同母胞妹,是他那可怜的母亲王皇后留给他的唯一一个妹妹!

  当年王皇后凄惨病死,还不懂事的小妹赵金奴在母亲的灵柩前哭着问他,“哥哥,娘去哪里了?金奴想娘亲。”

  只有八岁的他抱着小妹流着泪对她说,“娘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妹妹不要哭,哥哥以后照顾你!”在场宫女太监见状莫不流泪。

  从此以后,虽还有父亲在,身边也还有一大群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但这对兄妹却都只将对方看做自己唯一的依靠,如今兄妹俩都已长大成人,赵桓去年就计划着为妹妹选一个如意郎君,让妹妹风风光光的以公主之尊嫁过去,好远离这冰冷的毫无人情的皇宫,只是这事随着赵桓去东南剿匪就又耽误了,却不料,今日竟遭此一记沉重的打击!

  赵桓悔的肠子都青了,自己真是该死,为什么非要去那个该死的东南,否则小妹这个时候说不定已经许配了人家,不就能把这件祸事躲过去了吗?!

  赵桓想补救,他在皇帝退朝后立刻赶去乞求皇帝能改变主意,“父皇,金奴贵为天子之女,岂能下嫁一个贼寇?!”

  皇帝说,“既然贵为天子之女,就要有时刻为国牺牲的觉悟!古往今来哪朝哪代不是如此?!”

  赵桓又急道,“即便如此,又何必非要牺牲一名真正的帝姬?从宗室中选一名适龄女子,将其封为公主再下嫁不也行吗?古时的文成公主不就是如此?”

  皇帝再次拒绝,“文成公主远嫁的是吐蕃,吐蕃又怎知她是不是真的公主。岐山贼寇却不是塞外蛮人,全天下都知道朕有几个女儿,他们又怎会不知道?倘若因此而激怒了贼寇,岂不前功尽弃!”

  赵桓急得泪都快下来了,在小妹遭此大难的打击以及多年压抑所致的怨恨刺激下口不择言哭道,“父皇,求您可怜可怜我们兄妹,孩儿就这一个亲妹妹,母亲当年死的那么凄惨,妹妹又怎能……”

  这句话听得皇帝气的七窍生烟,好小子,你这是在责怪是朕害死了你娘不成?原来你这么多年跟为父不如你别的兄弟亲近都是因为如此吗?!

  皇帝伸出颤抖的手指着赵桓怒道,“你……你……”却是“你”了几句后什么也没说出来,最后一甩袖子怒气冲冲的走了,只留下赵桓一个人失魂落魄的呆跪当场……

  ++++++++++++++++++++++++++++++++

  在皇帝决定同意联姻的第二天,一道旨意从东京发出并用最快的速度送达东南,几日后,童贯和王黼在东南接旨,但圣旨的内容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了,而且不止于此,当日太子在宫中着实气坏皇帝的事他们也已知道,二人接旨结束,将圣旨拿下手中相视一笑,随即派人去通知岐山贼寇,可以开始新的谈判了。

  还真别说,有了公主下嫁这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条件,谈判果然顺利了不少,仅仅只又在磋商了两天之后,谈判便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然后由王黼和方腊各自呈报东京与杭州,分别再由皇帝与朱武做最终的决定。

  十日后,皇帝的批复到达东南,只有一个字,准!而早在七天之前朱武表示同意的批复就早已下达。

  至此,谈判终于有了一个准确的结果,便是,岐山军将江南东路归还给大宋,只保留两浙路,同时,大宋可以派出总数不超过两万人的军队进驻两浙路,并可在两浙路部分州县派驻文职长官。

  作为条件,大宋将荣德帝姬赵金奴下嫁朱武并册封朱武为吴国公、两浙路经略安抚使,朱武代大宋掌管岐山军,日后朱武在接到大宋命令后,需派出总兵力不少于十万人的军队助大宋一臂之力。同时,岐山军享有两浙路的税收之权,大宋与两浙路开展正常贸易!

  政和七年十月初十,荣德帝姬赵金奴在皇家司仪的护送下离开东京去了东南,太子赵桓大病未愈,未予送别。

  577,战马风波(1)

  政和七年十月十五,郑飞正在统帅府内批阅京东路各州县报上来的报章,就只听外面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郑飞头也没抬就知道是谁来了。

  “吴兄,什么事又把你急成这个样子了?”郑飞放下笔抬头笑道,就见从门外冲进一个人影,果然是吴用,郑飞不禁摇头苦笑,这个吴用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一遇到突发事件就沉不住气。

  吴用进了门连大气都不来不及喘一口就急道,“统帅,朝廷与朱武的谈判已经达成了,朱武在两浙路做了藩镇,他向大宋称臣,而且还娶了皇帝一个女儿!”

  “哦?这么说朱武成了大宋的驸马?”郑飞面色微微一惊,“他们还谈成了什么条件?”

  吴用回道,“目前只知道朝廷可以派出总数不超过两万的军队进驻两浙路,还可以在部分州县派遣文职长官,除此之外别的与咱们无异。不过我觉得事情恐怕不会这么简单,皇帝连亲生女儿都舍得出手了,回报肯定不会只有这么多,他们之间一定还有别的秘密协议,而这个协议的所指,应该就是咱们!”

  郑飞冷笑一声道,“这个朱武我了解,城府极深,绝对是那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而且他还特别善于伪装,当初我就是被他给骗了……!他这次肯做出这么大的让步,绝对不会是为了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公主,他一定还有一个极强的不为人知的目的,朝廷跟他合作,只怕是与虎谋皮,到最后等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时候有他们哭的!”

  吴用忧心忡忡的说道,“话虽如此,但朝廷毕竟短时间内不用再顾虑东南,咱们也无法再让朱武牵制朝廷,以后朝廷就能腾出手来逐步开始对咱们下手,咱们必须抓紧提防才是呀!统帅,您看咱们是不是应该再征兵?”

  郑飞摇摇头,“不行,咱们现在动作越大,就越会给大宋找到借口,如今百姓正在休养生息的关键时期,现在再大量征兵只会增重百姓的负担,对长远不利!而且通过咱们这些年的战斗已经证明,战场上兵力的多少虽然很关键,但更关键的是士兵的素质与勇气,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现在咱们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继续练兵,争取早日把二十万大军早日练成一支真正的强军!到时候,朝廷来多少咱们就能吃多少!”

  吴用看着郑飞那充满自信的面容,似乎也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力量,抱拳道,“属下明白了。”

  郑飞一笑继续问道,“除了这件事还有别的事吗?”

  吴用点头道,“还有两件事,一是东京最近在疯传一个传言,说是皇帝认为太子对东南军大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废太子,并且已经得到了以蔡京、童贯为首的许多大臣的赞同,但废太子兹关重大,皇帝也下不了决心,恰巧他又特别崇信道教,便去咨询被他信为神仙下凡的道士林灵素,谁料那林灵素掐指一算,竟说太子乃皇帝在天宫的亲随转世,甘愿放弃做神仙下凡追随皇帝,情深意重简直感天动地。皇帝听了大受感动,当即改变了决定,太子之位就以这样一种方式保住了。”

  郑飞听罢一愣,与吴用对视一样后同时忍不住摇头笑了起来。

  “吴兄你信不信这种传言?”

  吴用摇摇头,“说实话,我是不信的,废立储君这样重大的事,皇帝如果要以一个道士的信口开河做决定,那就简直太荒唐了!不过无风不起浪,根据可靠情报显示,废太子之事的确前些日子在朝堂上被提起过,只不过后来就没了结果,想来是民间的好事之人便由此编了这么一个传言吧。统帅您信吗?”

  吴用本以为郑飞也会表示不信,却不料郑飞居然很肯定的点头道,“我信!”

  吴用一愣,惊奇的问道,“为什么?”

  郑飞并不打算回答,因为也没法回答,他当然不可能告诉吴用在不远的将来,当金兵攻到东京城下时,这位迷信道教的皇帝竟然没有想着赶紧组织军民进行抵抗,而是让一个道士爬上东京城的城墙“施展法术”,命他撒豆成兵招来十万天兵天将好击溃金兵,堪称古往今来无数帝王中的一朵奇葩。跟那件事比起来,这件事就简直太小菜一碟了。

  “第二件事是什么?”郑飞继续问道。

  吴用眼见郑飞不愿回答也识趣的没有追问,接着回道,“第二件事是辽国这一批的马刚刚已经到了,一千匹一匹不少,也全都是正值壮年的好马,不过……辽国负责押运战马的燕京武将耶律葛里说,他们正在准备组建新军,也需要大量的战马,所以从下一批开始他们每次只能提供两百匹给咱们,而且价格要再上涨三成!”

  郑飞不由皱了皱眉头,钱倒是其次的,自己有的是钱,只是现在正值组建马军的关键时刻,每月一千匹都尚且觉得不够,若只有两百匹简直连牙缝都塞不满,也势必严重阻碍马军建立的进程!

  吴用接着道,“统帅,要不属下再去一次燕京?”

  郑飞摇摇头,“辽国大草原上遍地都是牛羊马群,他们会缺马?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提防咱们,不想过早的喂饱咱们,让咱们依赖他们,所以就算你去了也没用。”

  “这群契丹混蛋,”吴用骂道,“难道咱们就任由他们牵着鼻子走?”

  郑飞没有立刻回答,只见他闭上眼靠在椅背上沉思了起来。

  吴用见状也闭上了嘴,只是依旧满脸的无奈,因为他在来的路上早已对此绞尽脑汁的想过办法,却是毫无所得,而他对自己的智慧向来颇为自信,自然不会相信郑飞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只见郑飞虽然依旧闭着眼,但嘴角却莫名的一翘,吴用见状心中一惊,接着就见郑飞睁开眼对他笑道,“你去给耶律淳写封信,让那个耶律葛里带给他,就说我们也急需战马,每次两百匹太少了,最少要一千两百匹!”

  吴用惊的一下子就从座椅上站了起来,瞪大眼睛惊道,“他会同意?!”人家都摆明要故意少卖给咱们战马了,您非但不买账,还要比以前买更多的战马?这怎么可能?!

  郑飞神秘的一笑,“光凭一张嘴他当然不会同意,你就告诉他,据咱们收到的可靠情报,金国很快就会撕毁和约对辽重新发动进攻,进攻的目标就是他们的怨军(注1)所驻各地,你让他们提早做好准备以防不测。只要金国能配合我打上这么一仗,耶律淳日后为了更多及时的情报,定然不敢再多得罪咱们,我跟他要一千两百匹都是少的!”

  “什么?金辽两国不是才签订和约吗?这怎么可能?咱们也没收到这种情报呀!”吴用还以为郑飞这是信口开河,“万一到时候金国没有对辽发动进攻,咱们岂不是露馅了?”

  郑飞自信的一笑,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本统帅会鬼谷神算,刚刚闭眼掐指一算,金国必会撕毁和约对辽重新开战,你且去写就是了。”

  吴用瞪大眼睛愣愣的看着郑飞,他觉得郑飞肯定是疯了,什么鬼谷神算,这不是胡诌吗?但没办法,统帅让他写他只能写,他悻悻的点点头,却没有当即离开,而是眼珠子一转,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郑飞疑道,“还有事?”

  吴用对着郑飞抱拳笑道,“属下还没恭喜统帅又添一喜呢。”

  郑飞这才反应过来,也是禁不住升起满脸的喜色,“你的消息倒挺快,是从安道全那个大嘴巴老婆嘴里打听来的吧?”

  吴用嘿嘿笑着连连点头,“是是,是贱内今早从安神医夫人的嘴里听来的,属下恭喜统帅了,统帅子嗣越兴旺,将士们的心才会越安稳!”

  郑飞笑着点点头,“那就多谢了。”

  “属下告辞了。”吴用这才施过礼走了出去。

  郑飞重新拿起笔批阅起了报章,但他那满脸的喜色却怎么也消退不去,是的,三夫人扈三娘有喜了。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9页  当前第3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6/3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郑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