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抗日之横扫天下_分节阅读_第101节
小说作者:红色尖兵战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782 KB   上传时间:2013-04-22 13:14:20

  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国际国内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技术高超的厨师选用上好的两岁阿勒泰羯羊,宰杀剥皮,去头、蹄、内脏,用一头穿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羊脖子卡在铁钉上。再用蛋黄、盐水、姜黄、孜然粉、胡椒粉、上白面粉等调成糊。

  全羊抹上调好的糊汁,头部朝下放入炽热的馕坑中。盖严坑口,用湿布密封,焖烤一小时左右,揭盖观察,木棍靠肉处呈白色,全羊成金黄色,取出即成。

  许麻子做出的烤全羊外表金黄油亮,外部肉焦黄发脆,内部肉绵软鲜嫩,羊肉味清香扑鼻,颇为适口,别具一格。

  宫保鸡丁则跟烤全羊不同,它是川菜传统名菜,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广受大众欢迎。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宫保鸡丁“泛滥成灾”,几成中国菜代名词,,本身还有着一个十分优美的民间故事。

  说到“宫保鸡丁”,当然不能不提它的发明者——丁宝桢。

  据《清史稿》记载: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光绪二年任四川总督。

  据传,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四川总督任上的时候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这道美味本来只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来越传越广,尽人皆知。但是知道它为什么被命名为“宫保”的人就不多了。

  所谓“宫保”,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

  据《中国历代职官词典》上的解释,明清两代各级官员都有“虚衔”。最高级的虚衔有“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等”。

  上面这几个都是封给朝中重臣的虚衔,没有实际的权力,有的还是死后追赠的,通称为“宫衔”。

  在咸丰以后,这几个虚衔不再用 “某某师”而多用“某某保”,所以这些最高级的虚衔又有了一个别称——“宫保”。

  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于光绪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

  如上文所说,“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他发明的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也算是对这位丁大人的纪念了。

  时过境迁,很多人已不知“宫保”为何物,就想当然地把“宫保鸡丁”写成了“宫爆鸡丁”,虽一字之差,但却改变了纪念丁宝桢的初衷。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

  说到,“宫保鸡丁”,就不能不谈“左宗棠”,原来“左宗棠”特别爱吃鸡,在西北军营中,生活简朴,膳食多是湖南家乡菜,遇到“打牙祭”吃鸡,喜欢吃辣子鸡。

  随军厨师就按照一种宫廷菜的配料与烹调方法加以改造,如果买来的是子鸡,就用子鸡的胸肉切成丁,加上红辣椒、黄瓜、油炸去皮花生米等炒给他吃。

  这道菜既嫩又脆,色香味俱全,且有家乡风味,也便于行军打战时携带。因左宫保爱吃,且用以待客。而“左宗棠”曾经担任过“陕甘总督”,当时的人称“总督”为“宫保”,因此“左宗棠”爱吃的鸡丁就被大家称呼为“宫保鸡丁”了。

  许厨子不得不说是个人才,就连川菜宫保鸡丁也做得是有模有样,味道极佳,让人赞不绝口。

  当然,其他的菜也都是味道不错,人们算是饱了一次口福。

  …… ……

  写到这段的时候,忽然想起俺很喜欢吃的宫保鸡丁了,于是就把这道菜的故事写了进去,算是慰籍一下俺的饥肠饿肚吧。

  第71章 逆推,彪悍的一品红(下)

  好酒好菜好招待,人们自然是欢天喜地啊。

  这次婚宴,不光有青塘寨的人,还有山村中诸葛武侯一脉的代表,老族长诸葛舟,二爷杜刚,诸葛天等人,诸葛宏和李冉这些年轻人早就吃完,跑去闹洞房了。

  人们拉住郑啸,不停地向他敬酒,虽然他不是新郎官,但是岳瞎子不在,他这个伴郎肯定跑不了的。

  一碗碗烧酒举了起来,人们大口的吞咽着,酒水顺着脖子朝下流淌着,烈酒那火辣辣的感觉,让人喉咙中都要冒火了似得,但是又无比爽快。

  “痛快,真他奶奶的痛快。”诸葛舟和杜刚刚碰了一杯,这时候又端着酒找了郑啸来,一边走一边喷着酒气,“郑啸啊,咱们干一个。”

  郑啸急忙站起身,端着酒杯迎了上去,两个人啪的一碰,然后各自一饮而尽。

  说了会儿话,忽然诸葛舟想到了什么,他朝郑啸说道,“对了,上次我收拾古村地下通道的时候,发现了一间仓库,里面似乎有些什么东西,我不懂,要不你有时间去看看。”

  郑啸也没当回事,以为是什么壁画啊石刻啊的,只是随口应了一句,诸葛舟也是随口一说,两人转眼就忘到脑后去了,开始你一杯我一杯的喝起酒来。

  与此同时,在后山的洞房那里,也上演了一幕十分精彩的好戏,让前去闹洞房的贺明等人津津乐道,一直谈论了好长时间。

  原来,在人们大快朵颐的时候,洞房内红烛高招,喜气洋洋,到处都是大红的喜字,把气氛烘托的十分热烈。

  在洞房内,坐满了特战队的人们,这些年轻人都是来闹洞房的,他们就等着新娘子前来呢。

  屋门被人推开了,然后岳瞎子和一品红走了进来,二人手挽着手,头上的红盖头已经揭去了。

  “新娘子来了!”随着有人一声吆喝,人们呼啦一声围了过去,七嘴八舌的围着他们说着。

  岳瞎子头被他们吵大了,他忽然喊了声,“停。”

  所有人的话语都戛然而止,大家抬起头,不知道岳政委要干什么。

  岳瞎子叉着腰,盯着这群部下,嘴角边挂着一丝诡异的笑容,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别着急,一个个的说。”

  哗啦一下,人们都朝后退去,没有人第一个起头,谁都知道这位岳政委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谁第一个出来闹腾,万一被他记住,那今后就得受了,所以每个人都朝后缩,唯恐把自己给沾上。

  岳瞎子站在那里,看着面前的众人,随即用一种惋惜的口气说道,“既然你们都没话说,那么就散了吧,该回去睡觉的回去睡觉,该去喝酒的去喝酒,都滚蛋吧。”

  人们无奈,只得从屋内退了出来,站在院里开始互相埋怨,说对方为什么不敢先开口,白白错过了闹洞房的好机会。

  彼此争执了好一会儿,最后没有任何结果的结束了,有人又开始提议去听房,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同意,于是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朝窗边摸去,打算选占个好位置。

  刚到窗边,还没等他们找好位置,窗户哗啦一声打开了,然后里面一盆水泼了出来,走到近前的几个人躲闪不及,都被淋了个水淋淋的,跟落汤鸡似得。

  紧跟着一把盒子炮拍在了窗台上,让所有人都朝后退出去好几步,大家对这玩意比较过敏,不敢轻易靠近。

  窗子内飘出来一品红的声音,她大声喊道,“都给姑奶奶听好了,姑奶奶既然来了,就没怕过什么,既然想听是吗,偷偷摸摸干嘛,大大方方的得了。”

  人们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这位一品红彪悍到了这种程度,实在是让人不得不叹止。

  “老婆,这样不好吧,咱们把门窗都关上?”岳瞎子的声音也传了出来,不过貌似很无奈,果然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了。

  一品红没好气的骂道,“怕什么,姑奶奶都不怕,你一个大男人还这么扭扭捏捏的干什么,还不如个娘们?”

  岳瞎子无语了,这个女人似乎彪悍的一塌糊涂,让他实在有点头大。

  一品红不由分说,一把将他拽进了里屋,然后砰的关上了门。

  贺明他们尴尬的站在窗外,头上顶着几片菜叶子,水顺着脸颊和被打湿的头发朝下流着,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他们这个政委夫人可真是个厉害人物,就连岳瞎子不敢做的事,她竟然也敢这么泰然自若的去做,甚至是有几分嚣张的去做,这让大家大为汗颜。

  原来自己这些大男人,还真比不了这个小女子啊。

  不过想了想,敞着门窗在大厅广众的面前做那种事,他们还真做不出来。

  很快里屋传来了岳瞎子的哀嚎,中间夹杂着衣服被撤烂的声音,人们全都捂着嘴笑了起来。

  一直以来岳瞎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恶魔般的存在,如今这恶魔遇到了恶魔之王撒旦,看来是今后有苦头受了。

  同时,人们也奇怪,一品红看上去不是那么五大三粗,穷凶极恶,而是身材苗条相貌秀丽,为什么竟然有这么强势的性格呢。

  屋子里的吟唱一直持续到了过半夜,忽高忽低,时而浅尝辄止,时而疾风暴雨,时而阳春白雪,时而禾田汗滴,把窗外的贺明他们都听傻了,一直到郑啸喝完酒过来,人们才一哄而散。

  见人们跑得比兔子还快,郑啸哈哈笑了,他也是过来人,自然什么都明白,所以他屈起手指在窗棂上敲了敲,朝屋内喊了句,“兄弟,悠着点,别榨干了,哈哈哈哈。”

  “老大,救命啊,我要——”屋内传来岳瞎子的声音,但是只吐出这几个字,就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后面没了声音。

  郑啸摇了摇头,然后转身离去了,留下了屋内一个忍受煎熬的岳大政委。

  一直到后来,岳瞎子家第六个儿子过满月的那天,郑啸终于问起了这个问题,岳瞎子默默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最后来了句,“唉,往事不堪回首啊。”

  当时,郑啸都有抽他的感觉了。

  …… ……

  第72章 实战任务

  秘密山谷,一座山洞被开辟出来当作了特巡队员们的教室,大家在这里上理论课,学习一些相关的武器知识。

  身为一名龙牙特战大队的特战队员,需要熟练的了解并且使用各种常规武器,能够娴熟的架势直升飞机、汽艇、汽车、摩托车甚至装甲车和坦克车等陆军常用装备,需要通晓几国的语言,甚至需要学会许多地方的方言,此外还有很多需要掌握的技能。

  虽然现在形势和条件的限制,很多科目都没法开展,因此郑啸和岳瞎子商量之后,将一些用不上的科目省略,加强关于二战常用装备的教学比重,尤其是日式、德式、米式装备的教学。

  今天,大教室里正在讲解的,就是日本的三八十步枪:

  讲课的是一个特战队教官,大概三十多岁,身材魁梧,声音十分洪亮,微微带着点山东口音的普通话说的深入浅出,让人很容易就能听进去,“三八式步枪,是一种手动枪机步枪。在中国俗称三八大盖,是因其枪机上有一个拱形防尘盖有如盖子般而得名。防尘盖在开栓抛壳和推弹关栓时,能随枪机一起后退或前进,起到防尘作用。”

  学员们都瞪大了眼睛,注视着他在一块小黑板上画出来的三八大盖的外形,真是十分逼真。

  “三八式步枪的原型是三十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步枪,日俄战争中,在中国东北使用,由于大陆特有的一种细小的沙尘进入操作机关内,导致操作不良。三八式步枪通过简化操作机关和随枪机动作防尘盖的改良而成。早一些年,三十年式步枪也同三八式步枪一同服役。这两种步枪也因其发明者有坂成章而被命名为有坂步枪。日本在侵华前曾向中国出口,中国辽宁、太原等兵工厂也先后仿造,但因其威力不足而不受欢迎。”见学员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他停顿了一下之后,又继续说道。

  “该步枪的瞄准基线长,所以射击精度较好,加之日军射击准确,给中国军队造成不少伤亡。但该枪口径小,杀伤威力小,只要不命中要害,较易医治。有人称其杀伤威力小主要由于膛线的缠度设计问题,该枪的弹丸弹道稳定性极好,就是所谓的一穿一个眼。”

  说到这里,一个学员忽然举起了胳膊,教官停下了讲解,朝他示意一下,“你有什么说的。”

  那名学员急忙站起身,朝教官问道,“朱教官,既然这款步枪是1905年开始定产的,那为什么不叫零五式,而叫三八式呢?”

  这个问题也是其他学员心中的问题,大家见他问了出来,于是瞪大眼睛,等待着朱教官的解释。

  朱教官笑了,他最喜欢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学生,于是耐心的解释道,“1905年,三八式步枪在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定型生产,当时正好是日本明治三十八年,所以后来就取了明治天皇的年号作纪念,被命名为三八式步枪,从那时起三八式步枪就成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那名学员连连点头,重新坐了回去。

  朱教官走到讲台一旁,将戳在那里的一支三八大盖拿起来,然后重新走回到了讲台上,哗啦一下拉动了枪栓,朝大家展示了一下,“下面我具体的给大家讲解一下三八式步枪的特点。”

  三八大盖全枪长1275mm,可以说是二战时期主要参战国家军用步枪中最长的步枪,比当时苏联红军使用的莫辛.纳甘1891/30式7.62mm步枪还要长43mm。”

  “从外观上看,全枪显得十分纤细紧凑,干净利落,从而操枪更为便捷,不像有些步枪,外观上“零碎”很多。”

  …… ……

  “三八大盖的机匣上方和右侧各有一道纵向沟槽,用来安装和规正其独特的防尘盖。在防尘盖的后端,有一个供拉机柄穿过的方圆形孔,当枪机拉开时,防尘盖随枪机一同向后滑动,让开机匣的装弹/抛壳口和弹夹导槽,以供射手向弹仓内填压枪弹以及完成抽、抛弹壳动作;当推枪机时,防尘盖又随枪机一同向前滑动,直至完全封闭机匣的装弹/抛壳口和弹夹导槽,完全阻止了泥沙、尘土进入步枪的核心部位。这一点在世界各国所有的步枪上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带来的战术技术效益也是举世无双的。这一点即使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也不失为点睛的一个妙笔。”

  学员们听的津津有味,朱教官也讲的正在兴头上,忽然他放在桌子上对讲机响了起来。

  放下三八式步枪,朱教官伸手抓起对讲机,然后朝里面说道,“我是朱英,请讲话。”

  “朱英,将集训队带出来,我准备对他们进行一次实战训练。”对讲机中,传来的是郑啸那铿锵有力的声音。

  朱英急忙应了声是,然后朝学员们喝道,“全体到训练场集合,理论课取消。”

  “怎么回事,课程怎么取消了?”学员们正听得有兴趣呢,忽然课程取消了,这让他们有些疑惑不解,但是说也没有丝毫的耽搁,急忙站起身朝训练场奔去。

  训练场上,郑啸和一众教官都已经汇集到了那里,他们每个人都是一身作训服,腰上挎着手枪,跨列姿势站在那里,目光如同鹰隼一般注视着学员们。

  迅速奔到近前,集训队的学员们纷纷寻找自己的位置,一个个方队眨眼间就成型了,而且在迅速调整着。

  朱教官跑步来到郑啸面前,朝他举手敬礼,喊道,“大队长,集训队学员全部到齐,请指示。”

  郑啸也举手行礼,朝着朱英说道,“好,你归队吧。”

  迈步来到队伍面前,郑啸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些集训队的战士,见他们这段训练下来,明显比原来健壮了一些,也黑了一些,但是精神头都非常足,一个个腆胸挺肚站的笔直。

  心中满意,但是郑啸表面上没有丝毫的体现,而是用犀利的目光扫视着他们,随即开口道,“我命令,实战训练开始,各阶段的任务,由你们的带队教官下达。”

  方队内顿时躁动了起来,一个个学员都兴奋的不得了,简直要跳起来了,这段时间的训练,他们都快憋疯了,就盼着能够实战一下,过把瘾呢。

  一名名教官走上前来,下达着各自的任务,然后带队离开了,他们将赶赴不同的地点,进行不同的训练任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1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抗日之横扫天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