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_分节阅读_第31节
小说作者:天籁星璇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88 KB   上传时间:2022-12-10 21:39:50

  林逸秋开门见山直接说:“我们做个交易吧!”

  林夏妮微微吃惊:“什么交易?”

  “在交易开始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你?

  “你问。”

  “首先,你那天说我被赶出家门,你是知道早就知道我不是爹娘的亲生儿子,所以说我会被赶走,对吗?”

  “啊这……”林夏妮无法解释自己重生的事情,刚刚林母哑口无言的状态她算是立刻尝到了。

  林逸秋微微一笑,对方的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

  “我不是爹娘的亲生孩子,这件事除了你之外还有谁知道?”

  “没了,只有我。”

  “那我希望,在我揭露这个事情之前,你闭嘴不要说话!”

  “凭什么?”

  重生而来的林夏妮果然什么都要杠一下。

  “就凭我可以把工作让给你!”

  “这就是你说的交易?我闭嘴,你就把工作让给我?”林夏妮确实看不上家具厂的工作,可是她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留在老家。

  林逸秋再度深吸一口气,他之前总是害怕按照剧情走下去,没想到剧情的力量还真大,自己这么快就要代替“重生来的女主”下乡了,但是一旦下定决心,他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下去了,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我毕业以后会离开这个家,所以我可以把工作给你,你暂时别把事情说出去,我怕爸爸和爷爷奶奶承受不住……”当然这只是理由之一,他更不希望林母被林夏妮就这样夺了工作,林家失去重要经济来源,大哥要结婚,小妹还要读书。

  林夏妮可不信一切会那么顺利:“就这样?”

  “不,作为补偿,你要把王达发赔给你的所有票据给我,我要用来傍身。”既然都要走了,他舍不得占林家便宜,那就从这位三姐这里捞一波咯。

  “行,我把这些票给你,这个工作就归我了。”林夏妮爽快地答应了,她心里也有一个小账本,临时工一个月15到17元,不吃不喝一年才只有一百多块,给钱是不可能给钱的。

  但是这些票据就不同了,虽然这几年看起来是个紧俏品,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开始活跃,票证制度会越来越松动,国家也会逐步缩小了消费品定量配给的范围,到时候票据就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就再也不值钱了。

  钱暂时不会贬值,它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黄金哪怕再过百年,都是硬通货,银簪子更不必说,少说也算是个小古董,算来算去还是把票给林逸秋最划算。

  两人初步达成共识,林逸秋忍不住劝说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突然变化那么大,但是我希望你放下心中的成见,去认真看一下家人。”

  林夏妮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嘴上却强硬道:“我不用你教我做事!”

  林逸秋不甚在意地微微一笑:行,我不教你,让社会教你好了,真以为经济一开放就可以下海了?以为到处都是金子就等你来捞?生意就那么好做?

  既然准备要走,那首先就得告诉家里人,不出所料,林父等人坚决反对。

  他们一致认为这份工作林逸秋更合适,林夏妮身体不好暂时不上班比较好。

  林逸秋也挺无奈的,反正他已经打定了主意慢慢劝说就好。

  林母应该是知道了什么,这日过后就经常来劝他不要那么冲动,慢慢想办法,下乡没那么简单,去了基本上回城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比起工作,她更在意林逸秋这个儿子。

  这让林逸秋感动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这几日他倒是越想越开了,临时工的工作哪有那么容易找,待在家里还得跟林夏妮斗智斗勇,心都要累死了,最不济就是去乡下种地,他还是做不来。

  反正最多还有四年,他肯定可以考上大学返乡,到时候一家人就可以阖家团圆了。

  接着,他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胡誉,毕竟对方也是为了照顾他留在吴县很久了。

  “你要走,正好我也要走了。决定好去哪里了吗?”

  “东北吧。”如果不出意外,他应该会去原著中林夏妮下乡的地方,毕竟同人本嘛,作者对这种细节肯定是照搬原文的,他看过原著,会遇见什么人什么事多少心里有点底。而且正如胡誉之前所说,东北可能是目前最容易吃饱饭的地方了。

  胡誉有些犹豫再三还是吐露道:“你要去东北的话,其实我,我有个不情之请……”

  “老师,你这是说哪里的话?别说一个,只要我能做到,十个都可以。”

  胡誉自然满怀感激,甚至一扫之前的沉郁,激动地说:“这件事非常危险,我先说给你听,你看情况再决定帮不帮我……是这样的,我有个多年的好友,他是我大学同学,他被下放到了东北某个农场,我想让你帮我给他带个口信……”

  “什么口信?”林逸秋之前有听胡誉提起过此人,闻言不经感慨:果然学生时代的友谊最干净最纯粹。

  “告诉他我很安全,就这样就可以了。这里有我给他写的信件,如果可以……你就递给他,如果不行……如果不行你就全烧了吧!”胡誉拿出一摞信件递给林逸秋,可把林逸秋给惊着了,这是家书???

  胡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们分开太久了,我一不小心就写多了……”

  “行,包在我身上,保证完成任务!”

  --------------------

  作者有话要说:

  祝所有宝子们高考顺利!

  今天多更新了一点,庆祝收藏破千,这一卷算是结束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七十几岁的林夏妮变成了一个重男轻女,磋磨儿媳的恶婆婆,她痛恨自己的父母偏爱儿子轻视女儿,而最后她自己也变成了这样的人,是不是很讽刺呢?她变得黑化极端,也是来自于这几十年的人生经历,重新来一次也不会一下子就变得恭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还是再吃点社会的苦,才能意识到家人才是最好的。(林家人也会比起前世有所改变)

第41章 离开

  #奋斗在东北

  1974年5月,胡誉在林家众人的欢送下,登上了踏往海市的汽车。

  同年6月,林逸秋正式高中毕业,没有升学仪式也没有毕业晚会,简单地领了个毕业证就意味着高中生涯正式结束了。

  拿到毕业证以后,林逸秋第一时间向吴县革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提出申请前往东北垦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办公室主任特别惊讶,随着几代知青下乡,大家已经渐渐回过味儿来了,知道这事就是出力不讨好,现在哪个知青不是被硬逼着才来这里的,这要说主动来的,林逸秋还真是头一个呢!于是他连连夸赞林父教子有方,响应国家号召,觉悟高,思想正。

  林父只好苦笑着默认,如果不是儿子坚持,他怎么会舍得把他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这一去还不知道要多久才合家团聚。

  事实上,在做出下乡这个决定期间,无数人劝过林逸秋放弃,但是林逸秋是那种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轻易动摇的人,所以还是坚持要跟着其他知青一起下乡插队。

  林父拗不过他,又打不得骂不得,林母天天以泪洗面,私下里问他是不是因为知道两人没有血缘关系,所以跟她生分了。

  林逸秋无法解释跟林夏妮的交易问题,只能告诉她自己会保证自己的安危,定期写信回来,等运动形势好了,就会回来。

  为了让小儿子尽快看见大哥大嫂结婚,林父林母抓紧时间找崔家下聘,正好崔家也有此意,双方很快就把日子给敲定了。

  林逸秋和崔向红的婚礼办的仓促而又简朴,规模和格局跟之前林小花夫妇的都不能比。

  双方选了个好日子,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晴天,林逸海骑着自行车带着林逸秋和几个堂兄弟把新娘接了回来,在双方父母和族亲的见证下,简单的举办了仪式,吃了顿饭,这婚礼就算是成了。

  婚礼结束以后,林逸秋把准备下乡的事情告诉了林家二老,他有意隐瞒了把工作让给林夏妮的事情,免得再起纷争。

  林奶奶一副恨不得跟着林逸秋下乡的样子,抱着他痛哭流涕:“你们真是好啊,是不认我这个老娘了是吧,老三受伤你们不告诉我们,等人好了才来报信,老四下乡也不说,等报完名才说……”

  林逸秋现在哄人也是有一套了,上前直接搂住林奶奶的胳臂,撒娇道:“奶奶,大哥才结婚,这是好事啊,您怎么能哭呢,说不定大嫂很快就会给您添个曾孙,到时候您怕就是想不起我这个远在天边的孙子咯~”

  林奶奶破涕为笑,却冲他骂道:“知道远你还去,现在多少知青都在为了回城绞尽脑汁,就你还想着往外跑。哎哟,你这身子骨从小到大没干过活,你要真去那里可怎么办哟!”

  林母听了林奶奶的话,哭肿的眼睛又开始呲呲冒泪花,婆媳两个前所未有和谐地抱在一起痛哭。

  林爷爷自然是支持的孙子的,毕竟这是响应国家号召的好事,不是讨论骨肉亲情的时候,还说要在他走之前去祭拜先祖,以求得平安顺遂。

  “行了行了,别哭了,哭丧呢!又不是去送死,东北多好啊,那里可是全国的粮仓,那黑土肥的跟油似的,种什么活什么,吃得饱又穿得暖,比咱们老家不知道好多少。逸秋啊,你去了以后一定要眼里有活,勤劳刻苦,多多帮助当地老乡,知道吗?”

  林逸秋点头如捣蒜:“我知道了,爷爷。”

  第二日清晨,林逸海带着新媳妇崔向红,林老夫妇,林常来夫妇跟林逸秋一行七人来到墓地祭拜。

  林家的祖坟早年间破四旧都被砸了,如今只剩下断瓦残垣还在昭告着它曾经的辉煌。

  最最靠左的自然就是那个举人高祖,接着就是曾祖父夫妻俩和其他一些堂的曾叔伯之类的。

  林逸秋自认并非林家血脉,所以只能心里默念着道歉的话语,满怀歉意地给几位先人磕了头。

  林爷爷林奶奶就虔诚多了,対着墓碑念念碎着说着什么。

  林母趁机把林逸秋拉到一边:“你跟我来一个地方。”

  两人七歪八饶进入了一片更深的山林,终于来到一处大榕树下,林母点了点一个不起眼的土包,说道:“这里你也磕两个头吧!”

  如果不是林母指示,林逸秋十有八九会把这块小小的木牌当成路标。他也没多问,就跟着林母磕了两个头。

  墓碑上有两排用毛笔写的字,证明墓里应该埋葬着一対夫妻,可是风化严重,只能隐约看见一个“路”字。

  这个路可不是什么常见的姓氏,就林逸秋所知,附近几个村都没有这样的姓氏。

  “他们是谁?”

  林母恭敬地摆放好了祭品,是家里都舍不得吃的一些食物,给林逸秋解释:“是咱们家的恩人,你爷爷奶奶还有我跟你爹的工作都是他们给安排的,要是没有他们,咱们家到现在都是农民呢,哪能去城里过好日子。所以你多给他们磕几个头,让他们保佑你平安顺利回家!”

  林逸秋闻言又叩了三拜,这个年代,埋在这样的荒山野岭,还不能立碑,肯定是身份特别敏感的人,他心里隐约有了猜测。

  回了城里以后,林家又在工厂食堂再办了几桌酒,请林父林母的工友和邻居们也吃一顿,顺便给林逸秋饯行。

  八月底,吴县上山下乡农垦队就要出发了。他们要先坐大巴前往苏市,然后从苏市坐绿皮火车离开江省去往全国各地。

  在吴县汽车站,全家老小还有邻居都来给林逸秋送行,连林夏妮也满脸不情愿地来了。

  “唉,你小子就这么撒手走了?”周崇儒有些不满,他还挺喜欢林逸秋,想着要是有机会看看能不能劝他学医。

  林逸秋何尝不知道他的心思,但他志不在此只能笑嘻嘻地打马虎眼:“多谢周老来给我送行。”

  林冬妮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呜呜小哥……你……能不能不走?”

  林逸秋弯下腰摸了摸小姑娘的脑袋,心里感叹这一年来小丫头倒是长高了不少,里面还有他的功劳呢!

  “不可以哦,冬妮在家要乖乖的,好好读书,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话。”

  “我会好好读书的……呜呜,可是我更想要小哥留在家里……”

  “唔,读书是为了你的未来,你有想过未来做什么吗?想好以后写信告诉小哥好吗?”

  林冬妮眨眨眼睛,偷偷瞄了一眼身边的周崇儒,没有说话。

  这一幕自然瞒不过林逸秋的火眼金睛,自从林夏妮醒后,林冬妮常借口出去玩跑到周崇儒那里玩,家里人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林逸秋还挺高兴,看来家里以后要出个中医啊。

  “逸秋,我给你做了两双棉鞋,你带着去东北穿,我听说那里常年都是厚厚的大雪,只有穿着棉鞋才不会冻出冻疮,另外你要保重身体,知道吗?”

  “谢谢姐,等侄子侄女一出生,你们一定要立刻告诉我!”

  林逸秋看着眼前肚子微微隆起的林春妮满眼疼惜,他知道原著里林春妮夫妇后来感情破裂了,只能寄希望于同人文里可以有所改善吧,所以他一面笑着感谢二姐,一面又対姐夫李松江敲打了几句,让他好好照顾林春妮和肚子里的孩子。

  另一边,周翠萍安抚好哭成泪人的林母,从儿子手里拿出了一个包裹:“这里有些我做的泡菜和辣椒酱还有鸡蛋,你带着路上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页  当前第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1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