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_分节阅读_第102节
小说作者:天籁星璇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88 KB   上传时间:2022-12-10 21:39:50

  眼见大家都有意动却没人站出来,林逸秋就有些着急,不由地生出了为什么不自己演的想法。

  之前他是《孙丁宝》的编剧和节目总导演,但是演了那么多回了,大伙儿也都熟练了,又有李招红这个队长组织着,他这个岗位其实也可有可无了。

  “要不,就我来演吧。”

  众人皆有些吃惊,林逸秋作为组建宣传队的元老之一,一直以来都是队里最重要的核心人物,负责一系列五花八门的内容,除了第一次客串过一把主持,之后他再也没上场过。

  “林同志你要亲自上啊!”

  “这不错,我们林同志长得确实标志,人富家少爷不就得是这模样吗?”

  “是啊,我看这个台词也不难,很容易就能记下来。”最主要的是,主角上台以后可以更加清晰地看见所有观众,或许还能跟农场的人更加拉进关系,方便他找人。

  “那我演那个狗腿子赵二!正好我跟他还是本家呢!”赵林经过几次演出,赚了有好几块钱,尝到甜头以后,只要自己能演的他都要举手。

  林逸秋自然知道有些人还是冲着钱去的,但即便是这样,他依旧很欣赏赵林这种积极争取的态度,当下就同意了。

  赵二作为郑查理的副手,基本上每一场都要站在后面做背景板,台词不多戏份倒是不少。这样好的角色立刻就被抢了,众知青都有些坐不住了。

  “我要演老长工刘贵!”

  “我演卖茶女素素!”

  “我要演报童小罗英!”

  …………

  一部小品的几个角色,很快就被瓜分完毕。

  定下角色以后,徐离景就开始组织大家背台词,初五就是正式演出的日子,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林逸秋也是第一次演小品,感觉十分新奇。他准备给自己未来男友也留一个“长工”角色,这样刘季年也能名正言顺跟着他一起去农场。

  归国大少爷爱上卑微男长工,好一出灰姑娘,啊不对,是灰小子。

  呸,扯远了,现在他是查理·郑,不是林逸秋了。

  初五一大早,众人就出发前去八七五农场。

  九场贴心地为他们准备了一辆大巴车,专门负责接送大家,三个小时的路程硬生生地缩减到了一个小时。

  此时已经很多老乡拜年回来了,看见有汽车进村还是来接知青们的,比他们还要激动,围在车前看个不停。

  怀揣着紧张的心情,众人上车了。

  之前宋国庆其实跟他简单介绍过这个占地巨大的农场,它土地面积辽阔,有山有河有山林,种粮食、种蔬菜、养家禽还放牧,里面的员工包括其子女可以享受食堂、宿舍、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一系列福利。

  大巴在农场大门口就停下来,剩下的路都要靠自己走。男知青们负责拿道具,女知青们负责拿服装,众人一齐朝着农场里头走去。

  要说八七五农场不愧是黑省最大的国营农场,这里面的路修得不错,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道路两旁皆是白桦树和小花坛,一幢幢红砖房屋整齐划一地排列在农田边上,田野里覆盖着还未融化的雪,明年又是一个大丰收。

  大家一边走着,眼睛却停不下来。

  看着看着心里就变得酸溜溜的了:这里的环境可真好,要是当初能分到这样的好地方,何必在那刘家村吃苦啊。

  他们走在路上打量着农场来来往往的行人,殊不知人家也在打量着他们。

  整个农场里大部分人还都是土著为主,还有一部分是来支援东北建设的知青,偶尔农场会招一些季节性的临时工,除此以外鲜少有外人进来。但现在是大冬天又是农闲的时候,居然有这么一大队陌生的面孔进入农场,这可真是稀罕事儿。

  有机灵的,立刻去找领导打探消息,是不是上面又有什么新政策要下来了,还有则暗暗观察他们的穿着打扮,胆小谨慎的,只差打保卫科电话了。

  众知青们就顶着这样热烈的目光,一路走到了九场。

  好在九场的知青们也很欢迎他们,一大早就都守在门口等大家了。

  九场场长郭书江直接上前跟众人打招呼:“你们就是寻梦宣传队的知青们吗?”

  “我们就是。”

  “欢迎欢迎!你们一路走来辛苦了!”

  李招红苦笑道:“还好郭场长的九场离得不远,不然我们怕是还没走进来,人就要废了。”

  郭书江不好意思地跟她握了握手:“你一定是队长李招红同志是吧,对不住对不住,是我考虑不周。只是外面的人用大巴车进入农场都是要申请的,还要检查,非常麻烦,所以只能接你们到门口。”

  “大家辛苦了,你们几个快帮兄弟生产队来搬东西!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住宿的房间和午餐,简单对付一口吧。”

  说是对付一口,但其实这里的伙食比林知青所过年吃得还要好。

  一碗油汪汪的红烧肉,一盘土豆烧茄子,还有辣炒白菜和炖鱼,搭配一份鸡蛋汤,两荤两素一汤,吃得大家是什么脾气都没有了。

第122章 合同

  大家正吃着,郭书江拿着一个盖碗的碟子神神秘秘地走了进来。

  他客气道:“招待不周,大家将就吃一点吧。”

  知青们也回他:“郭场长,你也太客气了,这些菜可比我们村里吃得好多了。”

  “你们喜欢就吃一点,还有这个——”郭书江把碟子打开推到众人面前,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叠白肉。

  “这可是我们农场自己的养的羊,正宗的小山羊,味道真的好,你们也尝尝。”

  林逸秋很爱这一口,立刻夹起一块仔细尝了一口,目露惊讶。

  什么秘制调料,这不就是之前他给廖英杰的配方嘛,不过少了几味。想来是缺了那味香料,乍一吃是那么回事,仔细品品,却少了几分滋味。

  刘季年显然也吃出来了,看了林逸秋一眼。

  吃到羊肉,林逸秋就想到了廖英杰,也不知道大过年的他在不在农场。

  郭书江见林逸秋笑,以为羊肉怎么了,赶紧问道:“这位小同志,是羊肉不好吃还是有什么味道吗?”

  林逸秋赶紧说:“并不是,羊肉非常香,而且膻味也不重,关键是这蘸粉特别香,这羊是你们自己养的吗?”

  郭书江说:“不是不是,是四场、五场的牧场里养的,年末就给我们九场分了两只,也忒小气了,都不够吃。就你们这点还是我从百来个知青嘴里省下来的呢!”

  林逸秋趁机道:“说来倒是很巧,我有个朋友就是五场人,但我从来没有来过五场,想跟郭场长打听打听。”

  “可以,你说说看。”

  “他叫廖英杰,您认识吗?”其实林逸秋心里也拿不准,毕竟八七五农场太大了,郭书江一个场长会认识一个小啰啰吗?

  郭书江沉吟片刻:“你说他姓廖?该不会是廖副场长的儿子吧?就是五场那个廖副场长,他大儿子是五场畜牧科的廖科长那个?”

  “我只知道他们家姓廖,旁的我都不知道。”这倒是跟廖英杰透露出来的信息不谋而合了,原来廖英杰的爸爸是副场长,难怪何晋防他。

  郭书江摇了摇头:“应该就是了,廖这个姓氏很少见。整个农场都找不出第二户姓廖的人家了。”

  齐援朝好奇地探头:“逸秋哥,你还认识副场长的儿子啊?”

  林逸秋随口说了一句:“哪呐,就是上山防火的时候认识的,季年哥也认识。”

  “哦,这样啊。”齐援朝继续回去乖乖啃肉去了。

  但郭书江听了他的名字却一脸吃惊:“你、你是林逸秋?就是报纸上写的那个林逸秋?”

  这下所有人都被郭书江的话吸引了:“报纸,什么报纸?”

  林逸秋此前并没有把宣传队已经上报的事情告诉大家。

  郭书江比他们更迷茫:“就是《光明日报》啊。”

  众人恍然大悟:

  “我们竟然已经上报了!”

  “对对对,他们赵主编来采访过林同志。”

  “赵主编还在我们知青所吃饭了呢!”

  “他问了我好多问题,不知道报纸上有没有。”

  林逸秋说:“那天红旗大队的李安生同志打电话跟我说过这件事了,不过咱不是买不到报纸嘛,所以就没有告诉大家。”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林逸秋这个正主本人,都不知道上头写了什么。

  郭书江激动道:“我就是看了报道才让老李引荐一下的,报纸上说你是你们队的出纳员,不参与节目表演,我竟然没想到你也会一起跟过来,早知道刚刚应该早点打招呼的。”

  众人好奇地不行:“那报纸上到底写什么了?快让我们看看呗!”

  郭书江一口答应,给他们找来了半个月前的报纸,大家呼啦一下围拢上来。

  还是齐援朝拔得头筹,只听他清了清嗓子:“咳咳咳,我给大家来念念——”

  接着,他睁大了眼睛:“嗬,好长的一篇!”

  林逸秋扫了一眼,足足有四分之一的版面用来印了这篇文章,下面还有两张他们的照片,一张是表演结束以后的所有知青的合影,他跟刘季年虽然站在最边上,却贴得紧紧的。还有一张是采访的时候抓拍的,上面是自己的侧脸,背景是其他知青们兴奋激动的表情。虽然是黑白照片,但大家的精神面貌可以一观。

  郭书江不无得意道:“我们九场应该算是下手早的了,你们之后肯定越来越忙。”

  林逸秋恭维了一句:“那真是借您吉言了。”

  齐援朝看大家都安静以后才说道:“我开始了哈,那个《立足当下,寻梦未来——刘家村的故事》,作者:赵喆。”

  “哇,这还是赵主编亲自为咱们宣传队写的啊!”

  齐援朝有些小不满:“先别鼓掌,才念了一个开头呢,继续听我念:1975年1月18日,我跟记者王粟一起前往本县坪子沟镇刘家村,采访了最近刚刚兴起的寻梦艺术宣传队……”

  “……其中《白毛女》的两位主角让我印象深刻,他们分别是金喜同志和陈铮同志,他们用真挚地演出给我们精彩地展现了……”

  “诶诶,提到陈铮和金喜了!”

  不消他说,大家也听见了,没有提及的知青们纷纷用艳羡的目光看向两人,希望他们出来说点什么,不过他俩都不是什么招摇的性格,闻言只是抿嘴轻笑。

  林逸秋这时候突然发现陈铮跟他刚刚来到东北的时候,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可能是吃得好了,他瘦削的脸颊也充盈了,然后摘掉了陈旧的眼镜框,头发也不再蓬松凌乱,衣服干净整洁,就跟所有梦想着未来的少年人一样。

  眼前这个笑容和气的少年还是当初那个阴郁的男孩吗?

  他突然有点理解原女主为什么喜欢他了。

  其实不止是陈铮,知青所的知青们变化都很大。感觉是生活有了盼头,一下子整个人都有精气神了。

  报纸上除了写寻梦艺术宣传队的事情,还着重介绍了海氏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法,描述了林逸秋救人的全过程以及赞扬了他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这些全都被齐援朝用夸张的口吻一一读出来。

  公开处刑不外乎如是。

  对此,林逸秋只能用喝茶来掩饰自己的表情。

  终于报纸读完了,林逸秋用手扇了扇风,企图让脸上的温度降下来,他是真的不愿意上什么报纸(但也真的可以提高知名度,是免费广告)但其他人就不这么想了,被提到知青精神振奋,没有被提到的神色萎靡。

  为此,林逸秋只能安慰他们,他带来了足够多的胶卷,可以给他们拍照,他们才重新拾起心情去彩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页  当前第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1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