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劫道_分节阅读_第78节
小说作者:阿堵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35 KB   上传时间:2021-08-22 20:28:52

  安裕容拍一把他脑袋,道:“目无尊长,没收压岁钱!”

  颜皞熙惨叫一声。奈何淹没在震天的喧嚣声里,没人搭理他。

  颜幼卿笑道:“那边过来的不是俞先生?咱们先和他说句话。”

  几人匆匆寒暄一番,另一边双龙抢珠亦决出了胜负,招呼各村春会成员汇合。因江南艺专借出场地,镇长特邀了校长叶苦寒为获胜者佩戴红绸大花,颁发奖状赏金。安裕容、颜幼卿免不得又与叶校长叙了叙旧。头奖队伍每人大洋一块,安裕容兄弟本为应景一乐,当场将银元转托陈阿公捐给村里做公中之用。

  其时已是午后,围观众人专为等看最后一场比斗。红绸一戴赏金一发,便哄闹着纷纷四散。唯独艺专学生不肯走,围着玉容先生兄弟喋喋不休。直到叶校长亲自过来轰赶,才作鸟兽散。依照旧例,镇上最大酒楼早已备下席面,专候镇长、村老与获胜者庆功。安裕容代表自家人向镇长等致歉,众人知他兄弟叔侄不过凑趣帮忙,不敢勉强,放他们与俞蜚声等另外一桌自在吃饭。郑芳芷、黎映秋则带着两个孩子,由林满福夫妇随同,去早已看好的铺子里品尝特色吃食,随意游逛玩乐。

  安裕容、颜幼卿、徐文约、俞蜚声并两位同行教员,六人在酒楼单开了一个雅间。那两人向来同俞蜚声交好,与安裕容也熟识。俞蜚声同徐文约虽是初次见面,然神交已久,几句话说过,便大感投缘。

  安裕容同俞蜚声上次相见,还是头年夏天回江南艺专办离职手续。不过短短数月工夫,中间夹杂时局巨变,南北大战,各自诉说别后情形,竟有恍如隔世之感。谈及近况,俞蜚声笑道:“还不是老样子,毕竟学堂校园,如东方之桃源境,西洋之象牙塔,只要战火不烧到此处,总归足以偏安。听说你兄弟俩在申城混得不错,发财了呀!”

  “你知道的,不过托朋友的福,做点舶来品小生意。这次回来,给你们带了手信,今日不曾准备,过些天再聚,定然双手奉上。”

  一位教员道:“那我可有福了。若非临时变故,玉容这一趟来,只怕见不着我。”

  俞蜚声拍着他肩膀,向安裕容等解释:“你还记得他老家在冀州罢,算你半个老乡,有两年没回去了。上个月北伐军暂时休战,铜山恢复通车,忙不迭找校长告了假,要回老家去探亲。我们都说没准开春战事又起,这一去未必还回得来,叫他不如辞职了事。你猜怎么着?列车刚进兖州,大雪封道,又原路回来了,白折腾这一趟。”

  那教员无奈叹道:“说是百年罕遇,也不知如今停了没有。唉,腊雪是被,春雪是鬼。若是新春过了还不停,别说打仗不打仗,老天爷要作孽,谁都没饭吃。”

  几人说话投机,没什么顾忌,一面越说越烦闷,一面越说越痛快,索性多叫了几壶酒,不醉不休。

  次日初七,夏新中学春假结束,颜皞熙、颜舜华兄妹须返校上课。说起来本该初六返回申城,却因春会舞狮耽搁了一日。好在长假后许多外地学生缺席,校方体谅人情,延迟一两日,并不计较。颜皞熙与小叔配合默契,舞狮夺冠,自觉一举成名,志得意满。春假国文作业尽数以此事为题材,什么《舞狮赋》、《夺冠诗》、《清湾镇春会民俗之观察》、《论国术在舞狮民俗中之应用》等等,写了好几大篇,既可回校后向先生及同窗炫耀,亦可于“同声”诗画社沙龙朗诵发表,惊艳四座。

  黎映秋喜欢庄园安逸舒适,遂决定留在此地养胎,郑芳芷陪同。计划待天气回暖,胎象也安稳了再挪动。男士们与学生们同行回城,上学的自然照常上学,开工的却并未正式开工。此番行踪兄弟三个未曾声张,缩在小洋楼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默默处理北方传来的各类消息,偶尔有诗画社成员上门,汇报《同声》杂志发行事宜。或者电话联络如约翰逊般可靠老友,交流协商互通有无。玉颜公司商铺那边,只做些节前账目收尾、春季新品预定的活儿,交给孔文致一人打理足矣。

  因魏司令及各位北伐军将领进城休整之故,整个正月里,申城各界接风宴庆功宴联欢宴不断。政界军界商界、文艺界学术界教育界……或官方或民间,或公开或私密,想要与魏司令攀上关系者不知凡几。其间又夹杂种种拉帮结派、送旧迎新、捧高踩低行径,坊间小道消息不断,上上下下热闹非凡。三兄弟忙碌之余,每日里光是筛检报纸上与魏同钧相关的报道,都觉应接不暇。越发觉得低调蛰伏,敬而远之主动避开的做法最为明智,否则必定被搅入圈中,风风雨雨不得安宁。

  三人定了元宵节重回庄园小住,顺便践行同俞蜚声之前约。只是学堂里课业忙碌起来,两个孩子不好安排。最后还是兄妹俩自己提了解决办法,去夏新中学寄宿部借住一段时日。安裕容亲自考察后,与颜幼卿点头同意,兄妹两个催着大人预付了费用,抛下左右叮咛嘱咐的叔叔伯伯们,各自拖着行李箱,欢快地飞扑进了学堂宿舍。

  正月十四这一天,西历已然接近二月下旬,按说早过了立春,理当气候回暖,处处早春景象才是。不提防一场寒流,温度骤降。室内阴冷,安裕容叫吕宋女佣阿萨妮重新点燃壁炉取暖。阿萨妮不算十分机灵,但稳妥细致,从不多嘴,渐渐得了主家信任,这些天日日过来,给兄弟三个做饭并收拾家务。此外还专门得了安裕容交代,帮忙接听电话。

  晚饭桌上,三人边吃边翻看本地报纸,闲谈消息风向。

  徐文约喝下最后一口热汤,翻开新版面,慢悠悠读起首行标题:“‘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引用不错,恰如其分。‘今次寒流来势汹汹,恐波及江南大部。究其缘由,当受北方冰雪冻灾影响。闻说三日前兖州境内突降冰雹,后患尚难以预测……’”

  读至此处,徐文约叹一口气,将报纸放下。兖州冰雹的消息,他知道的比本地报纸还要详尽些。北方大雪从旧年下到新年,雪停之后又是冰冻,都盼着开春尽快回暖,天灾早日结束,谁知突然又下起了冰雹。冰雹加重冰冻,且将寒流送至南方,可说屋漏偏遭连夜雨,祸不单行。

  安裕容道:“北边春耕尚早,江南可是已经开始了。寒流一来,已经播种的秧苗多半保不住。”

  颜幼卿幼时曾亲眼见识过冰雹砸毁房屋,忧虑道:“不知冰雹下得有多大。冰冻这么久,只怕会冻死不少人……”

  徐文约苦笑:“唯一的好处,大约就是战事暂停的日子能拖得长些。”

  安裕容拈起另一份报纸,这一家报社背后为革命党执掌,南方消息很是灵通。他扫视几行,目光一凝:“你们看看这个。”

  徐文约接过去:“2月18日蕙城电:宋承予签发大元帅手令,任命河阳军司令魏同钧为北伐军总司令。”

  后面紧跟着数条任免通告,颜幼卿眼尖,第一个看见唐世虞的名字,语气微妙:“即日起免去党总部理事长唐世虞一切职务。其在任期间,身涉渎职贪贿诸般嫌疑,现已由党总部纠察委员会收押审查。”顿了顿,似乎有些吃惊,却又分明在意料之内。

  安裕容也凑过来看一遍:“魏同钧上任,唐世虞必然倒台。这其中大概少不了杨兄的助力。”

  曾经唐世虞为一己私利,暗中勾结万雪程谋害尚古之。当事者心知肚明,却因缺乏证据奈何不了他。杨元绍正因此愤而投入魏同钧麾下。如今魏同钧大权总揽,一家独大,此长彼消之下,杨元绍夙愿得偿,唐世虞身败名裂,算得上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三人正小声议论,阿萨妮出现在餐厅门口:“大玉先生,有一位姓刘的先生,说是从军队里回来,有要紧事。我说主人不在,要拿纸笔记名字,电话还没挂……”

  安裕容蹭地站起身:“别挂,我去接一下。”话音未落,人已转身消失。

  颜幼卿跟着起身,向阿萨妮道:“我们都吃完了,劳烦你收拾。”

  他与徐文约到前厅时,听见安裕容和电话那头说:“明白,都明白。你叫杨兄放心。多谢刘兄张兄挂念。面虽然见不上,心意不能不到。还在年节里头,送点东西不起眼。我叫小伙计寄存在你们驻地附近铺子里,你方便的时候差个信得过的弟兄去拿便是。”

  那头似乎也挺干脆,直接应下挂了电话。

  安裕容瞅瞅颜幼卿与徐文约,三人默契地没有开口,径直上二楼进到书房说话。

  “是刘达先刘兄。杨兄刚过新春便被魏总司令派去了江宁,带人把留守江宁的唐氏下属一锅端了,后续整顿事务繁琐,估计一时半会儿动不了。张传义张兄则随扈总司令身边。他两个都不方便联络咱们,故而委托刘兄打个电话试试。”

  徐文约抬头看向安裕容:“莫非有什么大变故?”

  “眼下还谈不上大变故,只是几条消息,叫咱们心里有个准备,未雨绸缪,免得到时候无端遭了冲撞。”安裕容手指轻敲桌面,慢慢道,“一个,是听说大元帅身体也不大好了。西医夏医治疗好些时日,不见起色,正商议从申城物色高明医生送去蕙城。”

  北伐军大元帅,没有别人,正是革命党缔造者兼第一首脑宋承予。此人只比祁保善小几岁,确实不年轻了。这一病,倒像是骤然失去平生宿敌,松了一口心气。

  “另一个,是逊帝避入海津后,竟然有几伙人追随过去,嚷嚷着要恢复大统,再次复辟。除去雪灾冰冻地方,其他地方几家北新军将领纠集各自部队,这一个年过去,你来我往打了好几场仗。其中不乏暗中投诚者,欲做革命党北伐军之急先锋。”

  安裕容说起逊帝,语气丝毫不见波动。血缘兄弟又如何,早已彻底成为陌路人。祁保善一死,北新军四分五裂。再加上逊帝复辟势力与魏同钧策反势力,北方怎一个乱字了得。

  “北方这般局面,又恰逢北伐战事因难以抵御的天灾暂停,魏总司令腾出空儿来,新官上任,怎么可能闲着。对外引而不发,对内肃清整顿——正如之前杜召棠兄所言,魏总司令要彻底清理拖后腿的。不仅如此,据刘兄传话,这一回整顿,不限于党内政务军务,还包括江南新闻、文艺、教育等思想文化界。魏总司令有言:革命思想重归一致,肃清后方不良言论,是来日北伐获取胜利之前提。”

第92章 山园皆欲雨

  正月十五一大早,颜幼卿吃过糯米汤圆,另外装了两个食盒,搭上电车往夏新中学去。昨夜得到刘达先电话传来的消息,两位兄长各有安排,他便领了最轻省的一项任务。时间紧迫,约好办完事直接去码头汇合,回清湾镇庄园过节。

  找到颜皞熙、颜舜华课室,颜幼卿将食盒交与班导师,和兄妹两个分别说几句话,转头去往美术教员室寻蓝靖如。这一趟看侄儿侄女倒在其次,主要替徐文约传话给“同声”诗画社。当然,见到兄妹俩对于学堂住宿生活适应良好,且兴高采烈期待晚间放学后各种读书文娱社团活动,亦深感欣慰。

  早前时候,颜幼卿看到学堂里的学生们,时不时会有些欣羡酸楚情绪冒头,近来却渐渐消弭了。面含微笑目送兄妹两个返回课室,颜幼卿冷不丁意识到这一点,边走边忍不住在心里琢磨起来。莫非正如诗画社沙龙上某些毕业生所言,年岁渐长,人也难免随之懈怠?但直觉却又不愿承认是如此。想来想去,忽而想通,自从去年接了嫂嫂侄儿团圆,与峻轩兄忙前忙后,不知不觉在两个孩子面前真正端起了长辈身份,乃至同为一家之主,协理生意及家事……脑内莫名闪现出“贤内助”三个字,脸上无端卷过一阵热浪。又想起家人未到申城之前,别庄小住时二人独处间许多举动,落在峻轩兄眼里,怕不是拿自己当了孩子……廊下一阵过堂风,索性站定静立片刻,将心头脸上那股灼灼热浪硬压下去。

  “咦,玉卿?怎么是你在这里?”蓝靖如从教员室匆匆走出来,腋下夹着色盘直尺等教具。

  “给孩子们送点东西,顺便替徐兄带几句话给你。”

  蓝靖如面露难色:“我正要去上课……你着急么?”

  颜幼卿跟他往课室方向走:“与你说完,我还要赶去码头。不是什么复杂的事,几分钟便可。”

  “那成,你稍等。”蓝靖如点头。进了课室,从前排学生桌上随手拿起几样文具,胡乱摆在讲台上,交代几句,便出来与颜幼卿说话。

  颜幼卿笑道:“你就这么敷衍他们?”

  蓝靖如也笑:“哪里就敷衍了?静物摹写么,是个静物便成。”挠头道,“别提了,这些天好几个教员被市府文教科官员约谈,弄得课都排不过来。这课我也是替旁人上的。”

  颜幼卿顺口问:“校长不管么?”

  “校长也被约谈呐,哪里有空!”

  闻言,颜幼卿敛起笑意:“是学校出了什么事?”

  蓝靖如左右看看,又到课室门口探头瞅瞅学生,回来将他拉到走廊尽头:“每年市府文教科官员都要找校长与老资格的教员约谈几次,最近格外频繁些。听说是北伐军总司令要求申城各大小学堂加开党义思想课与军队体训课。夏新是私立学校,校长与许多教员都是留洋派,哪里乐意搞这些。大约是谈了几次没谈拢,还不知道要谈到什么时候。”

  颜幼卿微蹙眉头:“只是这事,没有别的?”

  “还能有什么?只这事就叫校方头痛得很了。自己的课程都排不开,哪里有空安排其他。要我说,学校从上到下,没有不支持北伐的,总司令何必闹这些个虚头,平白招人厌烦?说不定,就是底下什么人拿着鸡毛当令箭,耀武扬威。这帮贪官污吏,总要变着法子找茬捞钱。”蓝靖如声音虽小,话却说得一点不客气。

  颜幼卿道:“若当真如此倒好,就怕上面是动真格,学校总不能一味对着干。”

  “无妨,我们校长硬气得很。学校不拿市府一分一厘,自然不必听他们指手画脚。对了,你特地替徐先生捎话,可是社刊扩大发行之事?需要我做什么?”

  颜幼卿见蓝靖如对学校事务一派乐观,不再多言,只正色道:“徐兄得了可靠消息,这一回肃清整顿,确是北伐军总司令的意思。且不限于党内政务军务,更针对江南其他各界,教育界如是,文艺界亦如是。学校有校长斡旋,无需忧心,诗画社沙龙那边,却不能掉以轻心。社刊扩大发行之事,徐兄会继续跟进,但下一期出版面世之时机,当更为慎重。你们日常聚会活动,也警醒些。”

  蓝靖如颇为吃惊:“是么?怎会如此……”知道颜幼卿兄弟不比常人,既如此交代,必非空穴来风。然而心底里却也不认为革命党与北伐军所谓“肃清整顿”,会整顿到小小一个诗画社沙龙头上。笑道:“谢谢徐先生惦记。你放心,我们最近几期不做别的,只做一个寒流与春耕的主题——关心民生而已,不涉及政治上的事。况且,社里也有几个革命党员,作品公开之前,请他们帮忙掌掌眼,出不了岔子。”

  颜幼卿点点头,又道:“靖如,徐先生特地交代,你把我这些话,给鲲鹏仔细说说,至于旁人,切忌外传。”谢鲲鹏家里门路广,实务方面多少有些经验,比蓝靖如纯粹艺术家习气,终究要世故几分。

  该说的话说完,颜幼卿有心再叮嘱几句,又不知如何措辞。正犹豫间,却听蓝靖如兴致勃勃道:“玉卿,你过了节便回来罢?正好替我多观察观察乡间春耕情形,以作诗画素材。此番寒潮天灾,究竟有何后患?可否需要我等为农民同胞呼吁求助?我新近读了几位先生的文章,有言曰‘文艺创作,若不为民生发声,意义何在?’实在是赞同佩服得很……”

  颜幼卿望见对方纯挚率真的眼神,最终颔首应下。

  晚饭前兄弟三人顺利抵达庄园。这一趟轻车熟路,比之年前快速得多。因寒潮缘故,衣物却比腊月还要穿得厚实,所幸水面未曾结冰,并不影响行船。半空里零星的雨滴夹杂霰雪,毫不显眼。然而透骨的阴寒湿冷无处不在,便是徐文约自诩本地人,也冻得不肯出舱房半步。

  颜幼卿蹲在船头,眺望岸边农田里的农夫。许多人批蓑戴笠,正吃力地推动爬犁,翻起硬实的冻土。他目力好,几乎能看清满是皴裂的手和脸。正看得入神,身上一暖,是峻轩兄给自己批了件呢子外衣,于是仰头一笑。

  “走过多少趟了,还这么新鲜?”

  “去年这时候光顾着上学了,真没留意南边春耕什么样。我答应靖如替他搜集民生素材,总不好言而无信。”

  安裕容揽住他肩膀:“这有何难?明日咱们去江南艺专,叫俞蜚声去叶校长那里把他们采风的西洋相机借出来,请陈阿公带你往田里走走。照相这事,阿哥我算不得专精,略懂皮毛,与你徐兄两个臭皮匠合计合计,大抵是不差的。”

  颜幼卿抿嘴笑:“艺专有不少同声社员,说是替蓝大才子搜集素材,哪里还轮得到我。”

  安裕容拍拍他脑袋:“知道就好。”片刻后,轻叹一声,“瞧这天色,明日只怕还要下雪。哪怕犁了田,什么时候能下种育苗,还不好说。再这样冷下去,地方上就得设法发放救济粮和御寒衣物了。”

  徐文约自船舱内探出头来:“无论如何,寒潮在江南地界持续不了多久,想想办法,总能挺过去的。”

  三人抵达庄园,被时不时出来探看的林满福忙不迭迎入室内。热茶热汤灌了一通,休整一阵,便围桌吃饭。因年货采购得分外充足,这一顿元宵晚宴,几乎不逊于年夜饭。饭后安裕容请来陈阿公,问了问村里应对寒潮,筹备春耕情况。得知因村老们未雨绸缪,村长已给贫困人家送去吃穿用品,而大多数人家年终略有余裕,当能熬过这一轮天灾,遂放下心来。尽管如此,仍然拜托郑芳芷清点庄园库存,又多留了一些现银,如有紧急,随时可请林满福驾船去镇上采购。

  兄弟三个彼此对视,对上安裕容征询的眼神,徐文约轻轻摇头。寒潮总会过去,江南回暖,最迟不过三月。眼下申城局势莫测,反不如乡间安全,没必要叫女眷颠簸回去。

  安裕容道:“天气不好,咱们不如多住几天。”

  徐文约明白他意思,回复道:“我手头没什么紧急事,正好上回和俞蜚声俞兄说起文萃书局的业务,倒是不急着回城。”

  陈阿公端起主人家赏的好茶,一面啜饮,一面道:“几位尽可放心,我们村子是最太平不过的,这都是托了从前老太爷的福,拿下人当自家人。地租明面上和别的村子一样,但主家按例赏赐回来一成半。这规矩传了几代,不论天灾人祸,从来没有变过。不像上下另外两个村子,这几年一直闹着要减租。今年遇上天灾,更加不得了,听说前日里都砸到主人家粮仓去了。年还没过完,日子就乱了套,实在不是好兆头哇。”

  本村田土真正的主家,乃是赠送别庄给尚古之的乡绅。据说生意早做到了南洋,多年不曾回乡。田租俱是村老代管,按时换了银洋寄出去。村里人员简单,风气朴实,改朝换代之际,又与革命党首脑结下善缘,故而未曾遭受冲击,可说是难得的桃源之地。

  颜幼卿道:“陈阿公,你老什么时候出门看田,我与你一道去逛逛。”

  陈阿公笑眯了眼,双手合十:“那可好。知道你们在,大人小孩就更安生了。”

  春会上舞狮夺魁,玉家两位少爷在村里名望可高得很。要不是知道攀不起,只怕说媒的村婆要踏破门槛。

  夜里,众人早早歇下。颜幼卿拉开掬芳圃内室窗帘,透过玻璃向外望,遗憾道:“果然雪变大了,月亮一丝影子也没有。”窗格斜刺里映出一角屋檐,挂了应景的红灯笼。薄薄一层白雪覆在灯笼顶部,被灯光晕成一团羞涩温柔的粉,十分美丽。不由得立定看了半晌。温热的身躯从后面围拥上来,颜幼卿侧过头,指了指窗外顶雪的灯笼,轻笑道:“阿哥,你看,像不像小孩子的脸?”

  安裕容在他脸上亲了亲,意有所指道:“白里透红,真好看。”

  颜幼卿撇撇嘴:“你白还是我白?”

  安裕容哈哈笑:“那红里透白,更好看。”

  颜幼卿一时语塞,另起话头:“都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我记得中秋节月亮又圆又大,可见俗话做不得准。”

  “云遮月也好,雪打灯也罢,端的看与谁一起过罢了。人对了,何处不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安裕容搂紧了他,语气淡淡的,仿佛理所应当。

  颜幼卿如今拿他这些甜言蜜语当家常便饭,自然不至于不好意思。掰开他一只手,捉住手指,往窗玻璃上照着灯笼样子描了个轮廓,慢悠悠说起早晨去夏新中学见蓝靖如的事。主要经过乘船途中已经说清楚,心里不知为何,总隐约还有些不踏实。

  “今天听靖如说起诗画社活动,若是去年这时候的我,一定心头痒痒,巴不得与他们一道行动。便是只帮忙刻个版,描个样,也觉得兴致盎然。今日听他说了,竟莫名担忧起来,不知此后诗画社沙龙能否顺利继续。这春耕话题,说是只涉民生,不关政治——可是……”颜幼卿低头思忖,缓缓道,“民生之事,难道不也属政治么?打仗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统一政府?魏司令搞这肃清整顿,摆明了要施行军政一体。我怎么觉着,他这番动作……和当日祁保善相比……”

  安裕容替他接下去:“党同伐异,和当日祁保善相比,本质上并无不同。祁保善此人还带些旧式官僚之傲慢,讲君君臣臣那一套。在思想文化掌控方面,魏同钧比之祁保善,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人与魏同钧多次打交道,勉强算得熟悉。回思过往,虽不能预计今日情势,但其间种种小心谨慎处,如今看来,一分一毫也不多余。

  颜幼卿叹口气:“大抵所谓乱世枭雄,不论表面如何行事,骨子里的霸道,都是一样的。”

  安裕容安抚道:“或者不必过于担忧。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凡居上位者,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再说同声诗画社的人,无不衷心拥戴革命党,拥护北伐军。只要他们不顶风而上,肆意违逆上面的主张,想来不会有人找麻烦。”

  颜幼卿自觉失态,笑笑:“其实靖如他们,哪个都比我聪明厉害,实在轮不上我杞人忧天。大约是操心曦儿华儿操心惯了,有点像老妈子……阿哥,你会不会觉得,我变得越来越没出息了?”

  安裕容抱着他转过身,面向自己,往唇上嘬一口:“谁说他们比你聪明厉害?阿卿你可太小瞧你自己了。想问题更周全深入,能叫没出息么?阿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我家阿卿可算是明白了:你是有家室的人,比不得那些个热血上涌的愣头青。凡事多想想家里牵挂你的人,这才对。”合上窗帘,拉着颜幼卿的手往床上去,“挺晚了,睡觉。”

  次日,雪果然下得更大。只是温度仍不到上冻程度,兄弟三个请林满福撑船,如约至江南艺专和俞蜚声会面。校园内琼妆素裹,草木与道路上积了蓬蓬松松的雪被,若不思对农事的影响,倒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页  当前第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劫道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