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民国当导演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31 KB   上传时间:2021-04-02 15:25:01

  搞得这些在外的华夏同胞都哭笑不得,既想疯狂挠头,又有点自豪。来自祖国的影片,让他们在异国他乡,突然就收获了很多友善。

  还会遇到不认识的人上来打招呼,要请他们吃饭。这还真是从前没有过的……

  最巧合的就是,欧洲街头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对象就是一名瘦小的华夏留学生。不巧的是,这个留学生还真学过几年强身功夫。

  虽然比不上电影里的神奇吧,但他赤手空拳把抢劫犯放倒,被路人看到,又在警察局走了一遭,出来的时候,就被记者团团围住了。

  这么一报道,好了,《问青天》是纪实片实锤了!

  从此,在外的华夏人,一旦害羞,便会收到各种关爱——大家一致认同,千万不要在看到一个貌似羞怯、弱小的华夏人时,就忘记尊重两个字了。

  人不可貌相,想想人家天下第一刺客白五吧!

  有头脑转得快的商人,连夜聘请会点拳脚的华夏人,开起了功夫培训班,虽然做不到水上漂吧,但是耍几下剑花还是可以的,是以特别受欢迎。

  跟风的制片公司引进华夏其他武侠片,那更是自然的了。

  质量上,其实受到纪霜雨的影响,大家的拍摄技术多少有点进步,也许和《古》《问》二片有距离,或也比不上西洋的,但观众们这会儿主要好奇的是东方侠客类型片,好奇华夏武侠世界嘛,因此跟风引进的一些影片也跟着喝到了肉汤,至少没听说有亏本的。

  除了引进之外,这些海外制片公司还有一招,那就是自己拍。

  从找华夏演员拍出来的模仿之作,到加入创意,什么欧西人士拜师学武,勇闯江湖,侠女被请到海外刺杀高官,乃至功夫对枪械……各种乱七八糟的题材,纷纷开机。

  质量可说是参差不齐,有佳作也有雷片,很正常。但毕竟火热一时,也对后来影视作品产生深远影响,比如很长一段时间,欧西的动作片都会流行主角去东方拜师,几十年后都有人在恶搞这个梗……

  这都是后话了,最让人哭笑不得的,还是一道谣言也莫名在《问青天》放映期间流传开来:

  纪霜雨也是一位华夏功夫高手。

  你问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那些专业电影杂志又在长篇大论地分析纪霜雨的摄影技巧,甚至画图演示,猜测一些神奇的镜头他是如何完成的。

  一知半解的娱乐记者在转载的时候,就添上了自己的描述或者想象。

  于是最后这个分析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能够清楚拍摄那些武林高手的动作,证明摄影师也很牛逼,跑得快跳得高!

  不信?觉得有可能是机械辅助?

  可是你看纪霜雨年纪轻轻,头发都是白色的,是不是像极了练习什么东方绝学的征兆?

  虽然没有什么为情所困、孝感白头之类的联想,但事实证明无论何地的人类脑洞都很绝。

  最后欧西的年轻人们甚至捣鼓出了一个“世界电影导演武力值排行榜”,集合各种拍摄动作片或据说爱健身,甚至单纯传闻脾气不好……的导演们进行排比。

  纪霜雨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一连拿了多届冠军,谣言荼毒多年,导致每年新至欧洲的华夏人听闻这个榜单后,都会一脸问号。

  这也是后话。总之,通过几部作品,纪霜雨这个名字已经在短短时间内,从在世界影坛籍籍无名,到获得一席之地,获得来自各国各界,专业或非专业的忠实粉丝。

  无论拍商业片,还是研究艺术电影的导演,越研究《古都》和《问青天》的拍摄手法,就越是对华夏,对纪霜雨产生好奇,很想和他对话、请教。

  尤其那些原本坚持,无声片才更艺术的导演,他们都快疯魔了,觉得自己怎么,突然间就被时代抛下了!

  有声,无声,孰优孰劣,原本还值得争议问题,突然被华夏人解决,简直迷茫。

  也的确已经有不少人,想通过在沪上设有办事处的制片公司,联系纪霜雨,和他认识一下了,更想了解他如今在干什么。

  这些制片公司其实是清楚的,早就打听过了!

  沪上那边的记者追得可紧,天天报道的,纪霜雨似乎在拍摄科幻电影。

  西方早已有了科幻小说,也有拍摄而成的科幻电影,甚至有用上特技拍摄技巧,拍出人类去外太空的影片。

  虽然纪霜雨的有声电影可堪为典范,但华夏影戏,别说科幻影片,连科学知识都缺少……纪霜雨在《古都》里应用了些知识,却都是心理方面的。

  以华夏的薄弱基础,拍摄科幻片真的不会遇到困难么。众所周知,科幻虽然是幻想,但也要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嘛。

  特别特别想结识一下纪霜雨的阿纳托尔导演,就在准备自己的信件时,思考再三,在末尾附了一句话:如有需要,我可以为您收集物理等学科教材!

  作者有话要说:

  纪霜雨:是说我们铃铛儿家神龛上那种教材吗?

  周宝铎:都说了我们鹤年就是最科幻的!平行宇宙人!

第五十八章

  纪霜雨戴着帽子走进长乐戏园, 有认出他来的熟客,都会心一笑,打个招呼, 免得他被粉丝围堵。

  明日的拍摄准备工作做完了,他得空来这边, 是为了取信, 目前住的地址不便对外公开,因此有人想要联系, 都是寄到长乐。

  纪霜雨看了一眼, 此时台上并未唱戏, 倒有人在说相声。

  戏园也并非时刻都在唱戏的嘛,很多民间艺术都是可以同台表演,全看老板怎么选择, 给观众换换口味。

  徐新月拿了一叠信出来,正是海外那些想认识他的导演,通过关系送到沪上, 沪上同仁们再转寄给他的。

  纪霜雨低头翻了一下都是哪里寄来的,就听徐新月得意洋洋地说:“我新招的说相声的, 姓齐, 给应笑侬压轴,他也很满意, 怎么样?”

  纪霜雨最近忙于拍摄,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招的, 头也不抬道:“挺好啊, 就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开始欣赏相声了,以前不是觉得他们不够热闹。”

  正说着,只听台上的相声演员说着就来了一句:“……好嘛, 这会儿功夫灯一亮,整个京城都照得雪白,我定睛一看,原来是纪霜雨在给自个儿打光!”

  纪霜雨:“…………”

  “怎么样?优秀吧?哈哈哈哈哈哈!”徐新月狂笑,为什么突然欣赏?当然是因为台上的演员模样好业务优秀不说……还经常拿纪霜雨砸挂调侃啊!

  阿鸡也就这点爱好了吧……纪霜雨无语地看他一眼,打开一封新的信,开始阅览。

  纪霜雨来到这个宇宙,也看了不少国内外大师们的作品,对世界戏剧环境有所了解。

  抛去技术上的差异,每个导演有自己的审美方向、水准,以及思想,艺术作品不是只由某一部分构成的。

  就像许云汝他们这些学生,稍一接受教导,就能拍摄出优秀的作品,因为他们本来就很优秀。甚至于纪霜雨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带着一肚子理论回来,也不能成就佳作。

  所以面对这些来信,虽有错谬的地方,纪霜雨也认真看完,当场回信,进行交流,对于疑问请教也逐一回答。这也是让华夏戏界迈入世界,获得话语权的开头,就由他来做这个搭桥的人。

  就是看到好几个导演想送他参考书,他哈哈一笑,回信表示,谢谢,不缺,我的挚友就是书局老板,而且收集了很多科学书籍……

  没说的一句话是:而且都供了起来!

  ——纪霜雨获得一批海外笔友,这积攒下的人缘,导致后来华戏收获了许多客座教授与大师演讲、公开课。

  纪霜雨写完回信,就交回给徐新月,让他代为寄回去。

  离开的时候从前头过,刚好又听到了那相声的末一段,巧的是台上的捧哏不知怎么了,竟然台上发呆,没接话,还被观众发现,开始起哄。

  纪霜雨饶有兴味地顿了顿,却见那位逗哏演员不慌不乱,现挂道:“故意的故意的,鸡老板给太少,我们得扣几句词儿。”

  他这轻松的态度,让大家即使听得出是在补救,也乐意买账,起哄声顿时变成了笑声,有回头看到徐新月就站在旁边的,笑声更大了,眼泪都要流出来。

  徐新月:“…………”

  纪霜雨拍了拍徐新月的肩,“东家,我发现你审美一般,但运气很好,怎么老能遇到这么优秀的打工人。”

  徐新月:“………………”

  ……

  周斯音也很忙,忙到甚至来不及去骂书妄言——这家伙因为《古都》在国外热映,瞬间世界知名,书也正被多国引进,正在翻译中,他直呼自己也要亲自监督翻译,暂时不更新了。

  周斯音没空搭理他,是因为之前资助的国产有声放映机终于成功了。

  他赶紧地前往查看,确定后便加投了一笔钱,好让他们批量生产出来。

  这价格只要欧西机器的三分之一不到,这么一来,国内的有声片放映普及也被加速了,在一两年内,基本华夏各大城市的影院都完成了换代。

  这些放映机不但可以装备国内,还销至南洋等地。

  而且,在这些地方的换代,一定程度上是亏了纪霜雨的影片——

  起初在销售的时候,有些二轮、三轮之类的小影院也是不太愿意的,因为就算比西洋机器便宜,也是一笔钱啊,他们觉得自己还可以支撑几年。大部分老板,都和徐新月一个德性的啦。

  但是总有忍不住的影院,结果一装备上,平时都还好说,在纪霜雨的影片放映时,在同等影院就是碾压了,观众宁愿去有声影院多看几遍纪霜雨,也不把时间浪费在其他影院。

  因为他的影片,一定,一定要看有声,精彩程度会加倍,报纸都说了,那是视听艺术!

  在这样的竞争下,其他影院还能怎么办,只好咬牙更换机器了啊。

  他们直言,如果没有声放映设备,我们便无法放纪霜雨的影片,观众就不会进来了。而纪霜雨的影片放映时间一般还能持续特别久,这笔帐,得算清呐!

  加上纪霜雨对声音的运用,也启发了海内外无数导演,让他们不再坚持无声片更具有艺术性,转而尝试有声片拍摄。

  原本因为这些导演的坚持,以及放映设备的落后,无声片可能还要占据市场几年。

  现在,可以说,纪霜雨的作品,提前推进了无声片走下历史舞台!

  提及南洋,这里因为华裔众多,向来也是华夏影戏制片公司的大票仓,周斯音都认定需要掌握南洋的放映渠道。

  此次,《古都》和《问青天》自然也在南洋、东洋放映。

  而且,和欧西之地不同,随着拷贝去这些地方的,还有寒星钢笔的广告。

  ——周寒鹊要把钢笔卖到南洋和东洋去了,包括纪霜雨的字帖,自己人当然给贴个广告。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周边国家都受华夏文化影响良多,文化接受没什么障碍。书写上,都是汉字,自然符合寒星钢笔的用户群体。

  就和有声放映机一样,从前他们也都是以西洋机器、西洋钢笔为贵,寒星钢笔一出,以那时髦值极高的广告片,与打出来的口号,加上的确更适合汉字书写,一下就吃掉了不小的市场。

  因此,纪霜雨也收获了一大笔钢笔销售的分红。

  “这么多钱啊,我也没什么要花的地方。”纪霜雨之前的收益,已经够他生活,和给弟弟妹妹置产了,除了工资,每年还有影院分红,源源不断的字帖版税。

  纪霜雨如今也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考量之后,索性效仿周斯音赞助国产有声放映机研制厂家的做法,遍寻那些有意制造本土摄影机、印片机、录音机之类设备的技术人员,资助他们的研究。

  如此一来,既能促进华夏影戏硬件设施的进步,这些为了研究设立的单位还能提供工作岗位。

  而这种人,现在有,但是少。毕竟有声放映机还算能节省很大的成本,但有些技术和材料,则是自己人也认为,进口更划算。

  好在华夏之大,总有人和纪霜雨理念相同的。

  纪霜雨对于纯技术层面上的事懂得也不深,只能给他们一些模糊的方向,但这些方向都是正确的,这一点就已经很能节省试错成本了。

  正是这些技术人员,拿了纪霜雨的资助后,就埋头朝着他所说的方向,在参考国外最新技术的基础上,锲而不舍地摸索,从无到有,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让各种本土的胶片厂、机械厂得以诞生,掌握属于我们自己的录音工艺、感光材料……最终,在技术上达成超越。

  .

  要说纪霜雨拍摄科幻片的事,全华夏都知道,但完全不像阿纳托尔那么操心。

  就因为对科学知识没那么了解,这些观众才不担心,只是单纯的期待,对他们来说,看科幻片就跟看神怪片一样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民国当导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