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社会欠我一个哥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八爷党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32 KB   上传时间:2018-08-17 19:38:51

  好么,一下子都变成算命看相了!

  陆持挠了挠眉毛,懒得理会岳家人卖什么关子。开口说道:“我的调研文章还是以L先生署名吧。”

  岳凜眉头微皱,正要开口,陆持摆摆手说道:“岳大哥,你还是正常点说话吧。突然跟我打商腔,我很不习惯。”

  岳凜哑然失笑,却因为陆持这一番打岔,忘了自己想要说什么。

  接下来这一段时间,陆持仍旧保持着之前的节奏,努力兼顾学校上课和DH兼职的同时,还不忘维护校园网的运行以及埋头整理资料写文章。

  因为PK网和汽配厂的审计工作完成的特别漂亮,陆持在出具的审计报告中,针对两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给出来的企业管理方面的建议也很有价值。在有心人的宣传下,很多客户都知道DH来了个特别厉害的实习生。

  临近年末,所有企业都要面临年审大关。跟DH经常合作的老客户们也都清楚,DH在跟客户洽谈合作时,通常会在内部先设定一个标准成本,然后根据标准成本的数额跟客户洽谈审计费用。而这个标准成本里面,占据大头的是人工成本,通常也叫小时成本——即在一个项目中,所有项目组成员每小时的工作报酬。不同级别的审计师每小时的薪水都不一样。其中最贵的是合伙人和高级审计师经理,每小时的工作成本均在五千元以上,最便宜的就是实习生,每小时只有三百五十块钱。

  一般情况下,客户为了尽快拿到审计报告,项目组为了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都不喜欢用价格便宜但是水平也很差,除了打杂以外,在业务方面基本帮不上忙的实习生。但是陆持的存在打破了这个潜规则。

  很多跟DH经常合作,并且熟悉DH机制的老客户们为了省钱,或者是猎奇方面的原因,纷纷点名要陆持给他们作审计。而在DH内部,审计项目组的负责人、审计经理和高级审计经理们则更加清楚陆持在审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为了节省时间和项目成本,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年终考核的数据更漂亮(因为项目组负责人的考核成绩跟项目收入成本比直接挂钩),这些项目负责人纷纷在自己的项目里添上陆持的名字。

  由于申请陆持进组的项目实在太多,还有一些是客户指名非要陆持加入的项目,很多项目又是同时进行的,以至于陆持的工作时间计划表根本排不开。这些项目负责人又没啥职场谦让精神,几方人马僵持不下,把负责安排人员工作时间表的小组秘书们也为难够呛。闹到最后,这一场抢人大战直接闹到了合伙人跟前。

  “明明是我先抢到陆的,我在十号就已经把陆的名字添到我们项目组了!”

  “我们的客户在洽谈合作时,就已经指明了要让陆加入项目组,这可是写进合同里的。我们DH可是国际大公司,总不会连这点契约精神都没有吧?”

  “把陆借我用几天吧,我们需要他帮忙核对一下数据。不用几天,几个小时也行啊!”

  “我已经跟陆私下沟通过了,他答应进我们的项目组!我们DH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

  “……”

  几位合伙人被下属们炒的头疼。实在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实习生居然也会影响到DH的正常运转。

  闹到最后,几位合伙人们没有办法。在经过一致研究讨论,甚至给总部打过报告之后,决定给陆持升职加薪——从实习生到初级审计师一级(SA1)再到高级审计师三级(S3),陆持用短短半年的时间达到了大多数同事工作五年才能达到的成就——这还是在陆持大学还没毕业,没能考下注册会计师,达不到提升审计经理的硬性条件下,做出的决定。

  而合伙人们之所以破例给陆持升职,也是希望从内部化解某些项目负责人投机取巧的心思——陆持升职高级审计师三级后,每小时的标准成本也提到了1800元,而他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却依然跟实习生一样属于兼职。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项目负责人都会衡量自己的项目成本,从而有节制的使用陆持。与此同时,那些点名要用陆持做审计的老客户和跟着起哄的老客户们,也有觉得使用陆持的成本太高,从而改变想法的。

  直到此时,陆持才算清净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DH虽然是出于无奈才破例提拔了陆持,但是陆持入职半年创下的升职记录却永远留在了DH的历史上,成为同批入职的同事,以及后来者们仰望的奇迹。

  不过这一系列风波对于处在漩涡中心的陆持本人来说,却没有太大影响。此时此刻,陆持的全部心神都在他的调研文章之上。

  2001年11月11日,全世界单身汪的狂欢日,也是陆持自己的生日。

  岳氏金融研究所定期发行的金融周刊上刊登了一则由L先生撰写的一篇从宏观和战略角度出发的调研文章——《由股权分置浅谈华夏金融市场混乱现状》。

第85章

  股权分置, 指的就是在华夏股票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股份,按照能否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被区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流通股的主要成分为社会公众股。换句话说,就是普通股民们能够在证券交易市场买到的股票。而非流通股大多为国有股和法人股, 持有国有股和法人股的股东们不能像普通股民那样, 直接在证券交易市场买卖股票。但与之相对的, 则是持有国有股和法人股的股东们的持股成本很低, 但是他们所持有的股票价格却跟流通股一样。

  就像是同样买水果,普通客人在水果店里买是十元钱一斤,店家在果窖采购的水果成本是五元钱一斤,农民伯伯在地里种水果的成本可能连一块钱一斤都不到。

  正是因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持股成本如此悬殊, 那些在金融市场上的庄家们就会利用这一点——他们想要坐庄的时候,通常会直接选中一家上市公司。这个上市公司的规模不大, 效益也不高, 庄家们可以用很低的价格,直接从上市公司的股东手中收购国有股和法人股,完成对这家上市公司的控制。然后再通过不断地制造各种利好消息,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换手倒货的操作, 人为的抬高股价。等到股价升到一定程度, 吸引了大多数不知真相的普通股民们蜂拥抢购的时候,庄家们就开始小心翼翼地抛出自己手中的股票, 让普通股民接盘,同时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们购买他们手中的非流通股。赶在股票原形毕露崩盘的时候,庄家们早已抛盘套现, 逃之夭夭。

  就比如当初被曝光的JK科技,不就是庄家用相对很低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养殖场,通过各种利好消息和换手倒货的操作人为的拉抬股价,刺激不明真相的股民们在证券交易市场上疯狂抢购股票,然后又通过各种并购重组等让人眼花缭乱的手段,最后把一家养殖场改头换面变成所谓的高科技公司。然后再以这家高科技公司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向社会其他资本筹集资金,筹集到的资金则用来收购其他上市公司的法人股和国有股,继续之前拉抬股价的操作。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这个金融泡沫支撑不住,或被人戳破或者自己破裂……

  L先生在调研文章中明确指出,只要华夏金融市场上股权分置的制度不变,类似JK科技金融骗局的操作就不会消失。因为这种投机取巧的成本极低,收益又太大。最后坑害的只有不知真相的民众,以及不得不替庄家们接盘的国家。

  与此同时,L先生还在调研文章中提到了庄家们在利用股权分置的现状坐庄炒作的同时,为了筹集资本运作的资金所进行的一系列违法操作。比如说庄家们和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合作,开出丰厚的利息请金融机构们帮忙筹集资金,这些金融机构为了赚取高昂的手续费和利息,明明知道庄家们操纵股价的行为却视而不见。

  L先生认为,上市公司在金融市场的各种活动中,庄家们可以联合一切盟友制造出各种利好消息刺激股价的上升,而普通股民和投资者们却因为信息方面的不对等以及技术方面的缺乏,无法区别股价究竟是自然而然的走高还是人为的拉抬。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L先生还在调研文章中指出,普通股民们就算想要炒股,也应该学习一下技术分析。至少要学会看财务报表和相关的审计报告。而不是人云亦云,一窝蜂的买涨买跌。

  举个通俗的例子,相看对象时都知道听其言观其行,买股票其实也是如此。不要光看那些上市公司在新闻报道中鼓吹自己有多少多少资产准备创建多大多大的项目,而是要看这家公司的真实收益和投资回报率。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它的产品或者投资项目在现实中都没啥竞争力,或者纯属“查无此货”的状况,那么它在金融市场居高不下的股价又是从哪儿来的?

  L先生还在调研文章中分析了一下M国股市和香城股市的发展状况,然后根据这两者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华夏金融市场如果想要改革,应该从哪方面入手。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是在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举证下,那些提议竟然都有几分可行性。

  为了撰写这一篇调研文章,陆持耗时许久几易其稿,几乎将金融研究所的资料全都看了个遍,最后的成稿却不超过两万字。然而这两万字却是字字珠玑,直接用详实的数据啪啪啪的打了整个股市的脸。

  陆持还在调研文章中构建了一个模型,直接在模型中罗列了几乎所有庄家坐庄操纵股票的手法,还建议感兴趣的读者们对照模型自己扒股票。

  陆持为了让更多的读者看懂他的文章,撰写文章时尽量采用列举法和举例子,所以文字朴实通俗易懂且很有趣味性。好多读者们在读完文章之后,竟然真的按照文章里面的模型照扒股票。结果这一扒就不得了了——这些股民愕然发现在华夏金融市场上风生水起价格奇高的几只股票,竟然毫无例外的都有庄家操作的痕迹。反而是一些在实际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企业,他们的股票价格大都不算太高——甚至还不到那些有操作痕迹的股票价格的一半。

  之前是没有人点拨,如今陆持一语惊醒梦中人,还在孜孜不倦的追捧那些高价股票的股民和投资者们瞬间懵逼了。他们的情绪从不敢置信转变为将信将疑,甚至还有动作迅速的股民直接抛掉了手中的股票落袋为安。

  一般情况下,喜欢炒股的股民们大都是手里有闲钱,热衷追求新事物,或者是对新事物接受的比较快的那部分人。简而言之,这个时候炒股的人,或是为了搜集消息,或是因为生活习惯,大多数都是上网的。

  于是这些看了文章将信将疑的股民们,或者在股票交易所扎堆儿讨论,或者在网上讨论——在网上讨论的又大多选择校园网的交流版块。一时间,倒是给校园网增加了不少流量。

  不过这些都是题外话,暂且不提。

  只说陆持的调研文章一经发表,果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文章深度剖析的由华夏股权分置现状所引起的各种混乱现象一一被证实。一时间,广大股民们对于金融市场的信任度降到了最低。很多人在恐慌之下纷纷抛售股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华夏股市就出现了一轮狂跌。沪城证券交易所的综合指数从3000点一路狂降到2200多点。陆持的一篇调研文章竟然引起了一轮熊市的爆发。

  而在这一轮熊市当中,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自然就是此前一路风生水起,但是在陆持的调研文章发表后饱受质疑的尚隆集团。雷万钧恨不得一口老血憋在胸口,但还要想尽办法筹措调度资金,维持住尚隆集团在金融市场的基本运作。而雷万钧想要刺激股价上升,却又不可避免的采用了陆持在金融模型里提到过的种种拉抬股价的做法。股民们对招L先生的调研文章一一印证,就如同是一面照妖镜直接照在了尚隆集团的身上,顿时让这座庞然大物的种种作为无所遁形。短短几个月内,尚隆集团的股价就从原先的每股将近两百块一路跌到八十多。即便雷万钧操盘的手段妙到巅峰,对于资金调度的把控精确到个位数,也着实抵抗不了股民大军们釜底抽薪般的抛盘风。

  当然了,受到影响的不止是尚隆集团和其他坐庄手法大同小异的庄家们。诸如岳氏集团张氏集团这些实业集团其实也受到了波及。不过这些实业联盟在股市上的投入有限,就算股票价值缩水也并不影响这些行业巨鳄们的实际运转。反倒是一些资本薄弱的中小型企业,受到熊市的波及险些造成资金链断裂。早有准备的实业联盟们则趁此机会,挥舞着支票四处收购这些因为资金短缺濒临倒闭的中小企业,为自己的实业帝国添砖加瓦。也算是吃了个盆满钵满。

  与此同时,陆持的调研文章和股市大跌的现状也引起了国家的注意。在此之前,所有人都知道华夏金融市场因为政策法规不健全的原因,存在着种种漏洞,所以才会滋生各种庄家坐庄操纵股价的行为。但是身在局中的人们没有办法全面的指出这些漏洞,指出那些庄家们到底是如何操作的。更没有办法提出可行性的限制措施。

  L先生的调研文章可以说是第一次全面且深刻的剖析了华夏金融体系的种种不健全,以及各种庄家坐庄的模式。甚至还提出了一部分可行性建议。虽然这些建议尚显粗糙,颇有些纸上谈兵的天真稚嫩,但是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受到这一篇调研文章的影响,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各类金融报纸和杂志专栏开始连篇累牍的讨论起华夏金融市场的改革。很多文章的撰写者甚至是社会各界的大牛,他们有着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实际操作经历。由于这些人的积极探讨,华夏金融市场这潭深不可测的水开始渐渐清晰……

  不过这些事情都跟陆持没啥关系了。

  时间慢慢走到2002年的1月份,在DH实习了大半年的陆持走进马克的办公室。

  金发碧眼的马克看着从容淡定面带微笑的陆持,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哦,不,亲爱的陆,我不想你离开。我舍不得你走。”

  面对上司咏叹调的小言台词,陆持笑眯眯说道:“但是我必须离开。马克,我要开学了,我得去斯坦福报道。”

  “这个我知道。但是我真的舍不得你。DH也舍不得你。”马克依依不舍的看着陆持。天知道陆持在审计一组的时候,他这位负责人有多么轻松。作为一个对各国会计准则都十分精通,并且对数字异常敏感的天才,陆持很多时候只需要扫一眼财务报表和相关数据,就能知道这家企业哪里出问题了。DH所有项目组都喜欢他,有他在,大家都轻松好多。

  马克愁容满面的叹息一声,知道他是没有办法挽留陆持的——他总不能让陆持退学。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亲爱的陆,你想去DH在M国的总部吗?”

  陆持摇了摇头:“据我所知,DH如果想推荐其他国家的员工到M国总部工作,需要该员工跟总公司签订一份长达五年的服务协议。”很明显,这样的要求跟陆持为自己制定的职业规划有冲突。他是不会答应的。

  马克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再次叹息一声,从抽屉里拿出一封推荐信,“无奈”的说道:“所以我是以个人的名义推荐你去DH总部实习。”

  马克说着,还特别加重了“实习”这两个字的音节。冲着陆持眨了眨眼睛。

  陆持有些惊讶,更为感动的接过了马克的推荐书。马克笑眯眯说道:“亲爱的陆,我相信你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希望你在M国,能够继续创造奇迹。”

  作为陆持的上司兼好友,马克可以说非常熟悉陆持审计报告的风格。而作为一名审计领域的专业人士,马克对于华夏金融市场的现状也是非常关心的。前些日子在社会各界闹的沸沸扬扬的那篇调研报告马克自然阅读过。他从那篇调研报告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东西。虽然没有当面扒掉L先生的马甲,不过马克先生对于自己这位年仅十八岁的小朋友兼下属,还是献上了最真挚美好的祝愿。

  陆持带着马克的祝福和推荐信,离开了马克的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工位后,又到小组秘书那里领了离职员工的表格,一一填写好送到各个部门签字。期间还要跟其他员工和项目组做好交接,并且把自己的电脑交回信息部。

  即便年末的事务繁忙,跟陆持共事过的小组成员们仍旧抛下繁重的工作,跑过来跟陆持道别。这种不专业的做法倘若放在平时,肯定会招来高级经理甚至合伙人们的批评。然而这个时候,大家都没有说什么。甚至就连合伙人在给陆持的离职表格上签字的时候,都从办公桌后绕了出来,拥抱陆持表达不舍。很多合伙人和高级经理们都为陆持准备了推荐信,确保陆持到达M国以后,也不会缺少实习机会。

  “亲爱的陆,你就算是想去华尔街,我们也会帮你敲开那些投行的大门。”

  陆持本来没把离职当回事儿的,这会儿也被这种气氛搞得情绪低落。这种感觉甚至比他高中毕业时的低落更为严重。因为高中毕业时大家虽然各奔东西,但是他和他的小伙伴们还有共同的事业,每天都能在校园网上视频聊天。他知道他们的未来不会丢掉彼此。

  但是DH的员工却不一样。即便以后大家还能有联络,但是那个时候的感觉跟现在,总归还是不一样的。

  模模糊糊地想通了这一点,陆持的心情也变得沉甸甸的。

  到达人力资源部的时候,陆持还碰见了同样也来办理离职手续的顾琳琳。

  跟陆持的离职原因不同,顾琳琳是因为私人原因耽误了正常工作,所以年终考核的分数不及格。而在DH,年终考核不及格就意味着员工必须要主动离职。不过想来以顾琳琳的能力和家底,大概也不在乎这么一份薪水微薄的工作。

  不过两人见面的时候,顾琳琳还是表现的有些尴尬。

  人事资源部的小姐姐们则一脸不舍的拉着陆持说话,伤心的表示:“你走了以后,我们DH就再也没有审计之草了。”

  “我不相信还有人会比陆更帅。”

  “陆,你真的不去M国总部吗?多好的机会呀!到时候我们还是同事,我会给你发内部邮件的……”

  “以后常联系呀!”

  顾琳琳看着被一众HR小姐姐们团团围在中间的陆持,黯然离开。

  2002年的1月中旬,就在华夏股市因为熊市的影响一片萧索狼藉的时候,陆持带着大家的美好祝愿和厚厚一摞推荐书,远渡重洋抵达M国。

  机场候机室内,早就知道陆持航班的岳斌同学提前两个小时抵达机场,准备迎接自己的好基友。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陆持走后,华夏庄家们弹冠相庆,这个臭小子终于去祸害帝国主义去啦??ヽ(°▽°)ノ?

  【华尔街风云】

第86章

  斯坦福的春季开学时间在1月18号。陆持提前几天到达加州, 自然是为了在开学前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岳斌这小子天天打电话发视频的催他,闹得陆持烦不胜烦, 索性在离职手续办好以后,直接过来了。

  “啊哈哈哈, 大半年没有见到真实的我, 你是不是很想我啊!”

  陆持刚刚走出来就被岳斌一个熊抱给抱住了。大厅里人来人往, 到处都是接机送机的人, 到处都是久别重逢的拥抱与即将离别的热吻,在这些拥抱与亲吻中间,两个大男孩儿的熊抱显然不能引起旁人的注意。

  感受到好友温热的怀抱,陆持微微一笑, 刚要开口说话,脸颊突兀的感受到了一颗湿漉漉的亲吻。陆持神色一呆, 往后退了一步的岳斌心满意足的哈哈笑道:“怎么样, 让你感受一下帝国主义的热情。”

  陆持丝毫不给面子的翻了个白眼,用手背蹭了蹭脸颊,颇为嫌弃的样子让岳斌笑的更加开心。

  他顺手接过陆持的行李箱,另外一只胳膊揽住陆持的肩膀, 想往常那样, 滔滔不绝的说道:“第一次坐飞机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晕机?肚子饿不饿, 晚上想吃什么?是想吃西餐还是想吃饭菜?对了,也不知道这边的米饭你吃不吃得惯。如果吃不惯的话,下次可以让陆叔叔给我们邮两袋大米过来。我跟你讲我现在做饭特别好吃啦……”

  陆持被岳斌揽住肩膀后才发现:“你好像长高了?”

  陆持说着, 顺手瞥了一眼搭在肩膀上的胳膊。开口补充道:“也重了。”

  岳斌原本还得意非常的表示:“可能是牛奶牛排喝多了所以长个子——”

  听到陆持说他胖了,顿时不乐意:“你什么眼神?我这可是好不容易才锻炼出来的肌肉。”

  岳斌说着,顺手抽回自己的胳膊,在陆持面前比了个健美先生的姿势,嘚嘚瑟瑟的说道:“看看,看看,这是肱二头肌。我还练出了更漂亮的八块腹肌和人鱼线,大腿肌肉也特别好看。我这浑身的腱子肉啊,怎么到你嘴里就成肥肉了?”

  岳斌特别郁闷的看着陆持,一脸“你不懂得欣赏我”的傲娇。

  两人的对话引起了大厅旅客们的好奇。虽然大多数人都听不懂华夏语,但是岳斌过于生动丰富的表情动作还是让大家猜到了这个东方少年在抱怨什么。

  活泼阳光的少年无论在哪儿都是受欢迎的。霎时间,很多人都露出宽容友善的微笑。甚至还有开明大胆的女孩子冲着岳斌吹口哨,嘴里不断喊着“你是一个英俊的男孩儿。”

  岳斌听到大家的赞美,整个人愈发的神气活现起来。还冲着陆持挑眉抬下巴,翘起尾巴得意洋洋:“回去我脱衣服给你看。一定让你羡慕死啦。”

  陆持一脸黑线的往后退了两步。此时此刻,他已经清晰的认识到,隔着太平洋与电脑屏幕,距离限制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相处的时间,还有更重要的是岳斌的智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7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1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社会欠我一个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