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社会欠我一个哥_分节阅读_第155节
小说作者:八爷党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32 KB   上传时间:2018-08-17 19:38:51

  为了做到这一点,陆持抛弃了他管用的数据模型和数学公式以及高深的金融理论,直接给出了两个即便是中学生都能弄懂的数据——

  第一个就是贷款人信用评分。按照银行和贷款机构的相关规定,他们会给每一位想要买房的贷款人评分。一般情况下,只有分数高,还款能力好的优良客户才会通过审核,发放贷款。然而现在的情况是,M国政府为了推动房市的增长,银行和贷款机构为了更大的利益,在发放贷款时根本不考虑客户的还款能力。一些没有稳定收入的低收入人群,信用级别非常差的违约常客也可以拿到贷款。而这样的决定则意味着一旦遇上危机,这些人会立刻丧失还款能力。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危机,那些发放贷款的银行和贷款机构根本就不能保证顺利回收贷款,他们能得到的只是一栋栋没有换完贷款的房子。届时这些房子就会成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包的一员,并且占据极大的份额。

  然而,M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卖出更多的次级债券,不惜串通评级机构,将这些原本就没有资格获得贷款的客户,还有那些由隐藏风险非常大的贷款合同打包的次贷债券纷纷评为AAA级别的优质债券售卖给更多的股民分摊风险。

  陆持给出的第二个数据就是房贷可变利率。一般情况下,贷款人从银行拿到购房贷款后,还款时是要加上利息的。并且这个利息会随着行情的变化而浮动。陆持发现,在银行和贷款机构发放的房屋贷款中,这个房贷利率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然而跟普遍认识上的随行就市不同,银行及贷款机构发放给这些客户的贷款利率是逐渐递增的。也就是说,刚开始几个月的利息很低,越到后面利率越高,直到还款人根本还不起贷款。打个比方,就跟高利贷利滚利差不多。

  房贷利率的不断增加直接导致房价的虚高。而这种虚高并非是由市场决定的正常价格,而是由人为推动的。换句话说,这些房子本身的价值与贷款价格并不匹配。而是次级债券推出以后,M国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刺激房价不断上涨,不顾市场的客观规律,也不顾贷款人的资质,刻意放宽贷款政策,鼓励客户置办越来越多的房产,以及引入一大批信用不良的客户购买房屋办理高利率贷款所引起的虚假繁荣——就是在人为制造M国的房市繁荣泡沫。

  一旦泡沫破碎,就会导致房价下跌,那些手中拥有几套房产,有几份贷款要还的客户根本无法偿还越来越高的贷款利息。在大盘都在跌的情况下,估计这些客户也没有办法将价值下跌的房产转卖给其他人。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量偿还不起贷款的客户们纷纷弃房逃跑,或者辛苦供养的房产被银行和贷款机构回收。银行和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包扩大,但是资金链可能会断裂。大量金融机构的资金链断裂将直接导致经济的崩盘——次贷危机就此爆发。

  陆持的演讲论据详实例子生动,听得一众学弟学妹们目瞪狗呆的同时,也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而不出陆持所料,在演讲结束后,他的一番论据也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原本还懵懵懂懂的股民们也都明白了陆持想要做空M国房市的底气所在。一些股民心生动摇,甚至想要尽快抛售手中的房产和次级债券。然而事不凑巧——

  就在陆持在斯坦福大学演讲之后的一个礼拜,也就是2006年的1月5日,纳斯达克指数突破2276点,创下自飞机幢大楼事件后的新高。

  受到这个利好消息的影响,M国房价指数再次蹿升,原本在观望的民众受到鼓励,决定继续观望下去。

  原本就如临大敌的M国政府和相关评级机构也纷纷跳出来自证清白,尤其是几大评级机构的负责人,在公开场合以及媒体采访中纷纷指责陆持信口胡言哗众取宠,有操纵舆论倒逼市场之嫌。M国证监会也站出来警告陆持不要试图用自己的影响力污蔑M国官方以及M国房市,否则将以操纵市场为由指控陆持……

  那些代理次级债券的华尔街投行和金融机构也纷纷站出来反对陆持的言论。事实上自从陆持在2005的夏天表示出对次级债券的不看好以后,华尔街一直在流传着M国房市将会迎来一场崩溃的理论。然而事实证明,M国房市依然坚挺,并没有如某些利益熏心的资本家所幻想的那样,出现暴跌。

  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则指责陆持企图做空M国房市是从本质上敌视M国——因为按照陆持的理论,如果他想成功做空M国房市,那么唯一可能实现的情况就是M国房市全面崩溃,M国爆发一次历史罕见的经济危机。换句话说,这位受万众瞩目的操盘天才正企图大发国难财。

  一些投行和评级机构的代言人们甚至由此指出了陆持的国籍,并且别有用心的指出——一个华夏人,为了赚钱正处心积虑的等待M国房市崩溃。所以无论陆持说的多么冠冕堂皇,这些代言人恨不得敲黑板的提醒那些正处于观望的民众们:陆持始终不是一个M国人,所以他根本没有权力指摘M国政府为了推动M国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更何况陆持的出发点根本就不是为了M国民众——他想做空M国房市牟图一己之力。

  换句话说,陆持正期盼着一场举国之灾,目的就是为了成全他一个人的名声和利益。

  大奸大恶若斯,根本不能忍。

  在有心人的蓄意挑拨下,果然,陆持再一次感受到了被全民diss的酸爽。不要提那些已经购买了几套房产和次级债券,真的担忧房市会如陆持所料般崩溃的股民们,就连那些还没有入市,正处在小心翼翼地观望中的其他民众们也都不由自主的生出了对陆持的反感。

  并且由不由自主的,在某些有些人的煽动下,脑子一热的购买了房产或者次级债券,美其名曰为了M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而这些人群情激奋的“义买”行为,则不出意料的再一次推动了全M房价指数的继续走高。

  让被全民DISS,连带着连校园系也被DISS了一把的陆持分外无语。

  不过,陆持出于某种义愤兼怜悯心态的演讲也并非毫无用处。至少那些精明的投资者们已经在暗搓搓的寻找退路。而令陆持感到意外的,原本想要跟雷曼投行合作,在香城发行迷你债券的雷世集团大华夏区的负责人雷霆,再一次找上陆持。

  “其实自从跟陆先生见面之后,我就一直在考虑将迷你债券引入香城的做法究竟是不是对的。因缘巧合,又让我听到了陆先生对于次贷债券的解析,不得不说,令我感到受益匪浅。”

  午后的咖啡厅里,雷霆抿了一口醇香的M式咖啡。阳光穿透落地玻璃窗,落在他的身上,将西装革履的雷霆衬托的分外阳光儒雅。

  “因为时间急迫,我和集团股东们举行了几次电话会议,将陆先生的理论原原本本转述了一遍。当然,也让雷世的调查员在M国进行了一番深入调查。甚至专门派人到M国各大州实地考察了那些购买了房产的贷款人的还款现状。最终发现陆先生的话并非是哗众取宠,而是极有可能变成现实。所以我们集团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最终决定,放弃将迷你债券引入香城的行为。”

  雷霆说到这里,目光灼灼地看着陆持,诚恳的道:“还要感谢陆先生这一番振聋发聩的演讲。让雷世集团避免了一次严重的决策失误。”

  陆持稍感意外的看了一眼雷霆,温声笑道:“说不上感谢,这是雷先生和贵公司自己的决定。我其实并没做什么。”

  雷霆也跟着一笑,他身体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面,做出了一个十足诚恳又有些强势的动作。话锋一转:“除此之外,我们想加入跃鹿基金,一起做空M国房市。”

  陆持:“……”

  雷世集团的这个决定倒是陆持没想到的。不过转念一想,雷霆既然能说服他的家族放弃代理迷你债券的行为,总归要找到另外一个弥补损失的项目。既然不看好次级债券的未来,那么做空M国房市就是自然而然的决定了。

  因此陆持也并没有询问雷霆类似于“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决定”的无谓问题,而是点了点头,坦然说道:“关于这件事,雷先生可以直接到跃鹿基金办理账户,至于跃鹿基金大客户的账户管理费和收益分成方面,我相信雷先生应该有所耳闻。如果您没有问题的话,可以直接签合同了。”

  雷霆大概也没想到陆持会是这种反应。愣了半天,才摇头笑道:“陆总果然不是一般人。”

  陆持的手机突然响了一下。陆持低头看了一眼屏幕上静静躺着的未读信件,点开——

  雷霆只见陆持在看了一封短信后突然勾了勾嘴角,一直略显冷淡的眼角眉梢不由自主的晕染出缱绻温存的笑意,然后低着头的陆持就这么微微抬起眼皮,冲着他点了点头,“嗯”了一声道:“我确实不是一般人,我是UA2333班次的。”

  雷霆闻言一愣:“什么?”

  陆持晃了晃手机,起身笑道:“非常抱歉。我要去机场接个人。我们下次再聊吧。”

  雷霆看着陆持急匆匆离开的身影,好奇的挑了挑眉。

  而在另一边,得知雷世集团让雷曼投行做了一款迷你债券,最后又放弃发行的齐家鸣也匆匆走进了雷曼投行的大门……

第241章

  飞机抵达机场的时候, 陆持的车也恰好开在机场外面。用最快的速度停车锁车, 陆持大步流星的走进机场,就见岳斌同学推着行李溜溜达达地走出来。见到陆持后,双眼放光挥舞手臂兴奋地——

  “嗷呜!”

  陆持:“!!!”

  一不小心暴露属性的岳斌赶紧低下头,分外无辜的左顾右盼, 一脸茫然的问道:“你有听到哈士奇的叫声了吗?奇怪,我怎么会在机场听到狗叫声?”

  陆持忍俊不禁,伸手接过岳斌的行李箱,一本正经的说道:“可能是哪个乘客把哈士奇装在箱子里了吧。”

  “那岂不是虐待动物?”岳斌用宽阔的肩膀蹭了蹭陆持, 笑嘻嘻说道:“这不好吧。”

  你也知道影响不好……

  陆持特别无语的看了岳斌一眼,直接转移话题:“肚子饿不饿?要不要先去吃点东西?”

  飞了十多个小时, 异常嫌弃飞机餐以至于饿的饥肠辘辘的哈士奇先生赶紧点头,搂着陆持的肩膀,大脑袋不停的蹭啊蹭:“我想吃肉了。”

  一语双关的话成功惹怒陆持。只听“啪”的一声, 陆持挥手拍在岳斌的脑后, 随口说道:“那就去吃烤羊排吧。”

  “多撒点儿芝麻。”岳斌说着,忽然又道:“要不这个周末, 咱们以跃鹿基金的名义举办一场酒会吧。这边的情形我也听说了。虽然有你坐镇,那些闹腾的大客户全都稳住了。但是我觉得,咱们还是该找个机会, 把大家攒起来, 面对面的聊一聊。也算是安抚一下客户。你觉得怎么样?”

  陆持本人对任何社交性的应酬都没有兴趣。不过他也分得出轻重缓急。岳斌的建议很有道理。他也确实想过安抚客户这件事, 当然跃鹿基金的客户经理们也都提出过举办酒会酬谢客户的策划。只是在此之前, 陆持一直忙于筹备资金, 与各大投行签订对赌协议,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和耐心去主持这件事。现在岳斌过来了,正好可以帮他安稳客户。

  “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负责吧。”陆持毫不犹豫地把事情推给他们家哈士奇。还不忘给予口头奖励:“做好了就给你吃肉。”

  哈士奇先生眼放绿光,恨不得长天长啸,对月嗷呜。

  而在另一边,得知岳斌回来,马修洛克、张扬以及卓越等小伙伴们也都飞快赶了过来。有了这帮社交达人的参与,跃鹿基金的酬谢酒会很顺利的准备好了。

  身为跃鹿基金的门面招牌,陆持亲自给所有大客户们送上邀请函。原本在陆持的诚意安抚下,态度已经有所软化,只是碍于前段时间闹的太凶,还有点放不下脸面的大客户们全都欣然接受邀请。力求能在派对上与陆持这位散财童子重归于好。

  除此之外,一些跟陆持交情甚好的同行好友合作伙伴们也纷纷受邀参加。难得举办一次应酬性酒会,跃鹿基金在这种时候举办酒会的动作在暗潮汹涌的华尔街看来,难免有些声势浩大。一些财经媒体甚至也都闻讯而来,想要在酒会上找到些能上头条的大新闻——最好还是能做成专题跟踪报道那种。可惜被不喜欢站在镜头前的派对主人婉拒在门外。

  不过这并不妨碍这些财经记者们使出各种手段偷偷溜进承办酒会的五星级酒店。一些美女主持人甚至不惜牺牲色相,成为受邀宾客的女伴。面对这些苦心积虑的媒体朋友们,身为派对主人的陆持也非常无奈。

  好在这些女伴们并不是拿着麦克风进来的。只不过是找个身份蹭派对,方便自己暗中观察的话,陆持倒也无所谓——反正他也没打算在派对上一鸣惊人,搞出什么事情来。

  然而事实从来不愿意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为转移——

  作为跃鹿基金的创始人兼招牌门面,陆持自然是要出席酒会的。

  作为引爆了华尔街乃至全球金融风暴的关键性人物,陆持普一出现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酒会上的嘉宾们纷纷围过来寒暄,谈论的话题自然也都包罗万象,只不过任何话题聊到最后,最终都会变成对于次贷危机的探讨。

  陆持敏锐的留意到一些财经节目的主持人隐蔽在人群中,全神贯注的倾听大家的谈话,如果不是碍于场合不对,估计这些人都想拿个录音笔或者小本本做记录了。

  能够受邀参加酒会的宾客,无论主观上相信与否,在客观方面必然都是陆持所坚持的“次贷危机必然爆发”这种言论的支持者。也正因如此,酒会上的学术讨论气氛相对和谐。然而这种和谐的气氛很快被一群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打破了。

  “陆先生似乎很少举办这样的聚会。冒昧到访,陆先生不会怪罪吧?”站在面前的中年白人西装革履,一头棕黑色的头发服帖的梳到脑后,浑身上下透露着投行精英华尔街大佬的气势。口中虽然说着冒昧到访,然而言行举止中却半点看不出来。比陆持略微高出一个头的身材优势可以让他保持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就连看陆持的目光都是俯视的。

  面对雷曼先生的咄咄逼人,以及跟在他身后的一票人——其中一个竟然是齐家鸣。这样的排列组合不让陆持觉得有些玩味:“雷曼先生多虑了。来者是客,又怎会怪罪?”

  “那就好。”雷曼先生矜持的点了点头。目光在参加酒会的宾客身上转了一圈儿,最后停在雷霆的身上。

  “看来雷先生是有了更好的选择。”雷曼先生缓缓开口,神色讳莫如深。

  酒会上的气氛顿时有些安静——所有人都知道,这位雷世集团大华夏区的负责人来到华尔街的目的原本是为了跟雷曼投行联手发行迷你债券。结果雷曼投行接受了委托以后,雷世集团却反悔了。不仅如此,还调转阵营直接跑到陆持这边,想要做空M国房市。如此行径,也难怪雷曼投行意气难平。

  留意到雷曼先生到来后的暗潮涌动,雷霆苦笑着勾了勾嘴角,向陆持抛过去一个歉然的目光,缓缓说道:“资本逐利,在商言商,我相信雷曼先生可以理解雷世集团的举动。”

  “当然。”雷曼先生颇为矜傲的轻哼一声:“市场经济,买卖自由。雷先生既然笃定M国房市一定会下跌,为此不惜将到手的巨额利润拒之门外,我们雷曼也无话可说。至于最终结论到底如何,口说无凭,还是拭目以待吧。”

  雷曼先生话音未落,站在一旁的齐家鸣迫不及待的跳出来,笑眯眯说道:“说起来,我还要感谢雷先生临阵倒戈。如果不是雷世集团的慷慨婉拒,我们齐氏集团也没有机会捡这个大漏。雷世集团是香城老牌集团,影响力非常深厚。我们齐氏集团早对雷世神交已久。今后在香城市场,我们将同雷曼投行联合发行迷你债券。届时还望雷世集团能多多指教。”

  看着意气风发的齐家鸣,雷霆也只是微微一笑,颔首说道:“齐先生太客气了。”

  齐家鸣见状,也没再说什么。视线一转,落在陆持的身上:“好久不见,陆先生仍然如此特立独行。不禁让我很好奇,您究竟是真的认为次贷危机会爆发,还是哗众取宠想要博得大众的关注?”

  陆持微微一笑,随口说道:“这个命题涉及到严谨的数学公式,高深的金融理论,以及高超的操盘技巧。我想,就算我现在想要跟你解释,操盘手段粗鲁到被人指控恶意操纵市场的齐先生还是听不懂的。”

  齐家鸣脸色一黑,怒气冲冲地看着陆持:“你——”

  陆持挑了挑眉,一脸无辜的问道:“怎么,扎心了?”

  险些被气吐血的齐家鸣深吸了一口气,冷哼一声:“我懒得跟你逞口舌之利。究竟是哗众取宠还是言之有物,我们拭目以待。”

  陆持晃动着手里的红酒杯,但笑不语。

  “来者是客。”陆持招手叫来服务生,为雷曼先生取了一杯酒:“既然来了,不妨喝一杯。”

  “还是不了。”雷曼先生笑眯眯的摆了摆手。指了指对面:“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次级债券的销量非常棒,雷曼投行的业绩比去年同比上涨200%以上。为了奖励员工,我们雷曼决定为员工们举办一个庆功派对。陆先生要是有兴趣,也可以过来热闹一番。”

  似乎就是为了过来打个招呼。说完这番话,雷曼先生冲着陆持点了点头,直接告辞了。

  然而一众宾客们面面相觑,总觉得雷曼先生的影响力似乎还萦绕在酒会上。

  留意到大家的不安,陆持笑眯眯的拍了拍手,直接安抚道:“大家怕什么?别说我自认在股市上从来不会输,就算这次做空M国房市真的失败了,我们不是还签了一年的免费理财合同嘛!我总归是会帮大家把钱赚回来的。”

  一句话成功安抚了大客户们——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冲着这一点才继续留在跃鹿基金的,而一些有幸加入进来的美女主持人们则兴奋到双眼放光。她们终于找到了明天乃至未来几个月的新闻头条。

第242章

  按照陆持跟华尔街各大投行签订的对赌协议:在房市上涨期间, 陆持需要向各大投行支付一笔不菲的保费;倘若有一天, 房市真如陆持所想的崩盘了,那么各大投行必须按照协议赔付给陆持至少百倍的赔偿金。

  按照跃鹿基金的运营状况,原本陆持每月支付的保费只有不到两亿M金。可是在某些看好陆持理论的商业同盟加入后,陆持为了实现利益扩大化, 直接扩大了资金池基本盘。也就是说,跃鹿基金现在每月支付给各大投行的保费林林总总加起来高达六亿M金。直接导致了跃鹿基金的很多投资项目无限期延后或者停摆。然而陆持的决策下,最受影响的竟然并非是跃鹿基金本身——而是一群在陆持印象中原本不相干的外人。

  “这是什么意思?”陆持看着属下递过来的资料,有些狐疑的问道。

  跃鹿基金投资部经理笑着说道:“陆总,您还记得当年您推荐给公司,后来又受到外面的恶意资本蛊惑,选择跟他人签约,最终被坑的从自己的音乐网站净身出户的那两名创业者吗?”

  陆持微微一愣。不过他的记性向来看好, 当下点头说道:“我记得。怎么, 你要说的事情跟这两个人有关?”

  跃鹿基金投资部经理点了点头, 继续说道:“您不知道。这两个人自从那一次上当受骗后,就对恶意资本产生了很强的排斥和戒心。为了不让其他创业者被那些恶意资本蛊惑,这两个人还在校园网的金融板块开辟了一个专栏。专门向那些创业者介绍我们跃鹿基金。还主动让那些创业者把项目进展情况写进专栏里, 方便我们跃鹿基金的人进行投资审核。这种热心程度,简直都成了我们跃鹿基金的自来水了。而我们跃鹿基金在这两个人的帮忙介绍下,也确实发现了不少值得投资的好项目。”

  陆持点了点头。身为跃鹿基金的负责人,陆持当然知道跃鹿基金的投资理念——任何一个运作成熟的投资基金都不会只做高风险的投资。为了稳定回报率, 跃鹿基金的投资部门也分为两大块, 其中一块股市操盘的高技术高风险投资由他亲自负责, 另一款比较常规的投资模式则由投资部负责。

  这一段时间以来,投资部门陆陆续续投资了不少项目,大多数都是运营良好的实业公司以及这些事业刚起步但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初创公司。而这种投资模式也都是互惠互利的,跃鹿基金出钱帮助这些实业公司和初创公司发展,相对而言,这些实业公司和初创公司要交换出10%—30%的股份。

  通常情况下,跃鹿基金开出的条件都符合这些项目的价值。给出的条件虽然不是最优惠的,但是从价值比衡量,绝对是很公允的。再加上一些遭遇过恶意资本蒙骗,后来又接受了跃鹿基金投资的创业者们心甘情愿当自来水的卖安利行为,跃鹿基金在创业者当中的形象口碑非常棒。也因如此,很多创业者在需要投资时明明货比三家得知跃鹿基金给出的条件不是最优渥的,但是为了安稳起见,最后还是选择了跟跃鹿基金合作。

  也就是说,跃鹿基金投资部在投资稳健项目的时候,有很大一笔资金都是放在支持这些初创者身上的。

  然而现在,因为陆持的决策,跃鹿基金根本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投资这些项目。很多投资人得知自己拿不到跃鹿基金的投资,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其他资本。然而在选择的过程中,有人不幸中招选到了恶意资本。也就是签约前说的特别好听,骗他们签约后就图穷匕见,不是威胁他们做出不符合创业目标的项目,就是使出各种幺蛾子想要把创始人们排挤出团队,合作期间暴露出的各种麻烦问题简直让人火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7页  当前第1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5/1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社会欠我一个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