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簪缨问鼎_分节阅读_第187节
小说作者:捂脸大笑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11 MB   上传时间:2017-03-18 14:50:46

面对这样的恭迎,司马覃自然要有所表示:“多亏安东将军送来粮草辎重,才让朕入主寿春。安东将军这番心思,着实可嘉。”

这次王导可不是空手来的,还带来了不少粮秣。对于一路苦熬,忍饥挨饿的朝廷公卿而言,这些粮食,可是能救命的东西。怎能不让人感怀?

王导躬身一礼:“陛下远道而来,身为臣子,自当尽绵薄之力。将军也有言,只要陛下有召,定然肝脑涂地,报效朝廷!”

这样的美言,让小皇帝微微眯起了双眼。不过被奉承的愉悦,也无法让他有半分松懈。寿春本就有刘准驻扎,现在又多出了苟晞一派人马,恐怕还有的争权。若是司马睿这个扬州都督再来凑热闹,简直要乱了套了。

“安东将军有心,朕心甚慰。不过江东事重,安东将军还是驻守建邺,保证朝廷后路为上。待到开春发兵,恐怕还要不少军粮。”小皇帝温言道。

这话,让王导微微眯起了双眼。虽然不如从兄王敦行事乖张,但是他也有辅佐司马睿称帝的野心。一年下来的苦心经营,全部被这小皇帝搅得大乱,如何让人不恼?这次他来寿春,就是为了稳住天子的心思,并且探听他的打算。如今看来,这人是迫不及待想要反攻中原啊。

若是那么喜爱北地,何不留在洛阳?终归是个贪生怕死之辈。还要拖累整个江东,为北地输送军粮兵马。之前江东可也大乱了两场,又有多少财力物力供人掘取呢?

压下心底嘲讽,王导神情更加郑重:“陛下放心,臣等定为尽心为陛下守住江东一地。”

话虽如此说,他们可不会白白替人作嫁。下面那些江南士族,贫苦百姓,都会清楚明白的知道,害他们折损钱财粮草,乃至性命的,是当今天子,而非司马睿这个都督。不知江东要有多少人,深恨天子北伐之事。越是惹的民怨沸腾,他家将军收拢民心,就越发容易。

两人心中各有所想,却一派君臣相得的模样,又聊了几句。小皇帝刚想换其他人交谈,一份密报突然送入了殿中。接过小黄门递来的信笺,小皇帝打眼一看,就变了面色。

那信上,只写了短短数言。伪汉刘渊遣使并州,意欲嫁刘氏女与大将军梁丰,结两姓之好。

自己刚刚离开洛阳,他们怎敢如此!!

第300章 见招

未出元月, 天气仍旧冰寒。宫室中燃着火盆, 用的倒不是现今最时兴的瑞炭, 而是普通木碳。哪怕炭盆笼的再好,房中也多了丝烟火气息。

刘渊斜倚在案后,浅酌盏中温酒。病好之后, 他每日饮上两壶的习惯就回来了。不过如今杯中的,不是清澈如泉的上党玉露春,而是掺杂了少许稠酒的烧春。那些残渣浮在杯中,倒像是飘起了一层薄絮。

这酒的滋味,自然不如玉露佳酿。但是辛辣还是有的, 再过些时日, 怕是这等次酒, 都饮不到吧?

嗞的一声,又一杯酒入喉。他放下酒盏, 对端坐身侧的那人道:“你觉得, 不该许亲并州?”

刘和点了点头:“儿臣觉得, 那姓梁的不会应下。父皇把此事传扬出去, 怕是……不利皇汉。”

自取其辱这四字虽然没有出口,但是意思分明。如今梁丰已经身为大将军、大都督,统帅三州,封国称公。以晋人习俗,是万万不会娶身份低贱的匈奴女子作为正妻的。那么他们大张旗鼓前去求亲,回头被人拒之门外,岂不失了颜面?

“他不会应的。”刘渊一哂,“不过这婚事,也不在他应不应。”

刘和眨了眨眼:“父皇可是想用间?”

晋天子刚刚离开洛阳,就传来汉国和并州刺史意欲联姻的传闻。远在千里之外,晋国那小皇帝怕是会暴跳如雷,进而再也不信并州。如此一来,倒也算离间了这对君臣。

然而刘渊还是摇头:“司马小儿本就不信任梁丰,否则也不会封他为上党郡公。不过此举,倒是能探明晋国朝廷,对于并州的忌惮究竟有几分。”

这明显是父亲的考校,刘和仔细想了片刻,方才道:“若是司马小儿信梁丰,就该置若罔闻,不把此事放在心上。若是他不信……”

削爵?撤官?分权?刘和思来想去,也不知那小皇帝要如何施为。毕竟天高皇帝远,他一个无甚兵权的少年天子,要怎么惩治梁丰这样的一方诸侯?

刘渊倒是没有难为儿子的意思,直接道:“若他不信,会许司马氏女入并州。”

啊!刘和恍然大悟。是了!这样明摆着会被拒的亲事,若是小皇帝仍旧心存疑虑,定会亲自指婚,为梁丰续弦。这可是司马一脉拉拢重臣的惯用手段了,小皇帝虽然没有女儿,但是姐妹总是有的。用宗女做梁家族妇,实在是高看对方一眼。但是这司马氏女郎,是那么好娶的吗?

一旦娶进门,生了子嗣,梁丰的继承人首先就要出现问题。而且司马一脉的女子,会不会在梁府兴风作浪,密禀朝廷,成为小皇帝放在梁府眼线?谁也无法作保!

只要梁丰有那么一点不臣之心,就该想法拒婚。而若他真的拒了天家的亲事,还能可靠吗?那时,晋天子怕是会忌惮入骨,再也不肯管并州之事。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梁丰暂时同司马氏结亲,不让那宗女生儿育女,等到时机成熟,再赐她一死。

因此不论是娶还是不娶,小皇帝只要提出此事,双方的关系,立刻会紧绷乃至破裂。这才是摧垮君臣互信的关键一环!

看起来是招庸棋,实则步步杀机。刘和不由暗叹,姜还是老的辣。比起父亲的手腕,自己所想实在太过粗浅。

见儿子恍然大悟,刘渊也点了点头。他这长子只是年轻,并不蠢笨,这些治政手段,早晚都要学起了才是。

缓了口气,刘渊继续道:“不管晋国那边会如何应对,拒婚一事,对我皇汉也未必没有益处。这两年上党那些奢靡之物屡禁不止,朝中又没什么堪用的手段。等并州拒婚之后,再下严令,也就水到渠成了。”

且不说上党的白瓷、琉璃、纸张等物,就是酒水一样,便能换走不知多少盐巴。刘渊是看清楚了,那些匈奴贵族在占了晋人地盘后,巴不得学晋人模样,奢侈无度。然而盐、粮、皮毛,乃至牲畜,哪样不关乎国朝命脉?

他自己以身作则,不用瓷器,不穿锦缎,仍旧无法遏制族人奢靡,这次倒是可以趁着“拒亲被辱”,狠狠禁绝这股歪风。只可惜,连他自己都喝不到上党的玉露春了。不过酒水,总有替代之物,如何顺利削弱并州实力,在迁都之前稳住政局,才是根本。

这平阳,怕是住不了多大时候了。

像是心中遗憾引发了病气,刘渊轻轻咳了起来。刘和赶忙起身,为他捶背,又端起了一旁银锡酒壶,斟上一杯温酒。

这酒壶,还是之前堂兄呼延攸奉上的正旦献贺,也是父亲唯一收用的器物。身为一国之君,仍旧不用瓷器玉器,反倒钟爱陶器银器,父亲为了汉国,也是呕心沥血,想尽了办法。他怎能不感同身受?

“父皇苦心,族人定会知晓。大业未定,如何能忘却根本?弓马方是我皇汉之基。”

儿子的恭顺姿态,让刘渊心中一松。举起了酒盏,他昂首一饮而尽。温热的酒水,像是抚平了胸中郁结。

并州是难对付,但是梁子熙并非毫无弱点。再过些时日,等到夏收,才是大举兴兵的时机。慈悲为怀又如何,没有万千枯骨,哪来江山在握?他那些妇人之仁,终归会给并州惹来祸患。

目光落在一旁的银壶上,神女拈花含笑,犹如智珠在握。刘渊唇边,也不由溢出一丝冷笑。最重要的,还是大局。唯有并州自顾不暇,他才有些许机会。

人日的官宴办的极其隆重,不亚于元会。各州郡都渐渐步入正规,算得上前景可期。然而宴毕,就有麻烦事找上了门。

与匈奴对峙数年,两方不知交兵多少,死伤几何。连刘渊的亲生儿子,都折了一个。本该死不休,谁料匈奴却派来了使臣,登门拜访,只为联姻!任谁听了,都要怔上片刻。而那使臣递上的文书,着实诱人。

除了尚在闺中的亲生女儿外,刘渊还允诺了异姓封王,掌并、冀、兖、幽四州,擢太尉,加侍中等等厚赏。可以说只要梁峰一点头,北地半壁江山,立刻尽在掌握。

如此慷慨,远远超出晋国小皇帝愿意给出的。刘渊也没丝毫遮掩的意思,大张旗鼓前来,一副盼着与并州修好,劝他改换门庭的架势。

对于这些诱人条件,梁峰只给了一句话:“并州乃朝廷治下,匈奴贼子,不当为谋。”

使臣是不能杀的,怎么来的,就怎么给送了回去。然而刺史府却不能这么轻轻松松放过此事。这来使的时间,实在阴毒。

“天子刚刚迁都,刘渊就如此行事,怕是意在离间主公和朝廷之间的关系。”段钦眉头紧皱,说出了疑虑。

“拒婚之事,转眼就能传入天子耳中。这样的计谋,未免粗率。”梁峰实在有点猜不透,刘渊这么做的目的。

这个伪汉皇帝,可不是心思浅薄之辈。跟并州打了这么多年,他也该了解自己的脾性。怎么可能贸贸然冲出来自取其辱?

张宾冷哼一声:“伪汉此举,确实是离间,不过不在主公的应答,而在天子心思。若是天子生疑,怕是要给主公指婚,嫁司马氏宗女入并州了!”

这下,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张宾说的半点不错,如果天子真的对并州产生疑虑,那么首当其冲,就是要示好拉拢,进而控制婚姻大事。天子赐婚,可是件麻烦事。一旦答应下来,对于并州,乃至梁府都会产生莫大影响。而不答应,这根毒刺才彻底扎入了小皇帝心中,以后并州若是同匈奴开战,恐怕连个援兵都寻不来。

更严重的是,若是拒绝了婚,怕是会引得那些心向朝廷的士人,对梁峰的忠诚产生怀疑。现在可不是自立的时候,一旦并州内部出现混乱,事情可就麻烦了!

段钦反应极快:“主公当先一步订婚!”

消息从洛阳传到寿春,再从寿春返回洛阳,最起码要花上数日时间。若是能趁此机会,在并州士族中择一贵女,下聘求亲,困局立解。如此一来,就算小皇帝想给主公指婚,也不可能了。司马氏宗女虽然身份高贵,但是士族婚约不容践踏,更何况主公还是一方诸侯,谁也不敢在这上面挑刺。

而婚事定下,对于并州内部的团结,也极有帮助。若是可能,多娶几个,更有大有益处。可以说简简单单一招,就把所有阴谋破尽。

“可惜王中正身故,否则娶个王氏女,也未尝不可。”张宾遗憾道。

去年年末,王汶客死兖州。重病一年,这消息着实不算意外。不过王汶身死之后,梁峰同太原王氏那点善缘,也断了个干净。再想结亲,恐怕谁也拉不下脸来。

“孙氏、高氏、裴氏,也可做备选。抑或从低一品的士族中挑拣一个。主公如今身份地位,不愁娶不来贵女。”段钦如今可不怎么看好太原王氏了,毕竟王浚灭门之事还哽在那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门第还是其次。主公若选,当以品貌为先。”张宾说的更直率。娶妻当娶贤,若是娶个吕雉那样的,还不如不娶。如今梁荣这个嫡子长子,是主公当之无愧的继承人,万万不能因为继母品性,横生枝节。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净是忠言。梁峰却一直未曾答话,过了半晌,方才道:“事关重大,容我仔细思量一番吧。”

段钦心中咯噔一声,只觉有几分不妙。这可不是主公第一次推拒婚事了。然而今日不比往常,若是小皇帝真的先一步指婚,那么麻烦就大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主公可从未犯过这样的错误啊!

看来,该找那人,劝一劝主公了。段钦暗自握住了拳头,也把那点忧虑,压在了心底。

第301章 规劝

“奕将军, 我家主人有要事相商, 请你过府一叙。”

从大营归来, 刚进城门,奕延就被段府管事拦了下来。虽然同为主公心腹,但是两人一文职, 一武序,身份敏感,私下里并无太多的交际。“过府一叙”这样的事情,更是从未发生。

奕延认识段钦的时间不短,知道对方不是无事生非的家伙。专门侯在这里, 必然是有要紧事情。因此只是微一皱眉, 便打马随那管事向段府行去。

段钦身为刺史主簿, 在晋阳城恢复正常秩序后,就被赐了官邸。宅院距离刺史府颇近, 算不得奢华, 但是能出府独居, 足见使君厚爱。

可能是得到了通禀, 奕延赶到段府时,段钦已经守在门外,亲自相迎。两人身份相当,这也算应有之义。见奕延下马,段钦快步迎了上去:“冒然相请,还请奕将军见谅。”

“段主簿客气。”奕延规规矩矩回了礼,与段钦相携走进府中。

来到正厅,分主宾落座,又奉上了茶水。段钦方才叹道:“以将军身份,早就该别府而居了。现在想请将军,着实不便。”

早些时候,晋阳城里百废待兴,诸幕僚都挤在刺史府里,倒也看不出什么。后来局势安定,像段钦这种级别的心腹,都分配了官邸,可接家眷一起入住。仍旧窝在刺史府后院的奕延,就显出了独特。他算得上并州军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别说官邸,直接建将军府都不过分。一直住在刺史府中,如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段钦话说的委婉,但是内里的暗指,清楚明白。奕延眉头一皱:“我孤身一人,何必住那么大的府邸。不知段主簿今日约我,有何要事?”

这话题转的,可够生硬了。段钦不以为怪,笑道:“确实是要事。将军应当知晓,匈奴来使之事吧?”

奕延自然知道,也清楚主公当场就驱走了匈奴使臣。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在营中待到现在。刘渊纯粹是痴人说梦,纵然惹人发怒,也不至于烦劳段钦找他相商。

似乎看出奕延眼中的疑问,段钦不再卖关子,直接道:“刘渊老贼此计不在劝降,而在离间。天子刚刚迁都,若是听闻此事,必然疑心并州不稳。因而极有可能,适司马氏宗女入并州。”

奕延的面色,骤然冷了下来。

段钦轻叹一声:“将军也应知,天子防备主公,不是一日两日。更别说,下嫁宗女为主公续弦,乃是莫大恩赏,怎能推拒?”

“为何不能?!”那双蓝眸已经凝出怒火,“天子已经逃到了寿春,北地除了主公,还有谁能压制匈奴?就算拒婚,又有何妨!难不成人人都要任司马氏挑拣吗?”

“他毕竟是天子。”段钦不动声色,“若是冒然拒了婚事,莫说跟朝廷的关系再也无法弥补,也会让北地世家心生疑虑。如今主公好不容易请来郗鉴这样的名士,不愿南逃的士人,也在向并州、冀州靠拢。这些都是真正有胆气,有魄力的一时之秀,也是安定北方,稳固基业的根本。若此刻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他们会如何想?司州、冀州那些尚未出逃的高门,又要如何打算?牵一发动全局,若是并州人心不稳,才中了匈奴伪汉的奸计!”

奕延可没想到会牵扯如此多事情。其中繁杂,绝非只凭弓马就能解决。然而很快,他便醒悟过来:“段主簿可是想出了应对手段?”

若非如此,也不会请他入段府!

段钦微微一笑:“正是如此。此策想要破解,并不算难。如今天子身在寿春,任何旨意想要传到晋阳,都要花上十天半月。若是圣旨未到,主公就已续娶了呢?哪怕是九五之尊,也不能命主公改娶司马氏宗女!”

这是最简单的法子,然而奕延僵在了原地,似有一盆冰水倒头浇下,让他浑身冰寒。

段钦像是没有看到他面上的变化,自顾自道:“就算没有天子指婚之事,主公也当考虑续弦了。如今主公身体大好,又得封郡公,身畔怎可无人?或是高门择妇,或是娶贤娶良,多生几位子嗣,才是当务之急。这可是关乎基业的大事,怎能轻忽?我约奕将军前来,也正是想请奕将军劝一劝主公,让主公早作决断。”

奕延盯着段钦的双眼,许久之后,方才开口:“……为何让我来劝?”

“奕将军跟随主公最久,乃是主公心腹爱将。除了将军,何人还有如此情分?”段钦答的坦荡,似乎这样的回答,才是天经地义。

然而奕延知道,面前这人,应当看破了他同主公的关系,也把他当做主公迟迟不娶的原因。

他是吗?

段钦没有给奕延更多的思虑时间:“奕将军,王侯婚娶,乃是家国大事。你出自梁府,当知主公从区区亭侯走到这步,耗费了多少心血!如今基业初成,正是乘风而起之时。还望奕将军劝说主公,早早娶妻,不枉经年苦心!”

说着,他一敛长袖,躬身倒地。这是十足十的大礼,也足能显示段钦的郑重。

看着那拜伏在地的身影,奕延狠狠攥紧了双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6页  当前第1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7/1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簪缨问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