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簪缨问鼎_分节阅读_第165节
小说作者:捂脸大笑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11 MB   上传时间:2017-03-18 14:50:46

幽并硝烟四起,豫州战局堪危,然而匈奴汉国境内,却是一片鼓乐喧天。御史大夫奉旨,郊迎一支远道而来的残军。

在辅佐伪帝司马颖不成,大营又被苟晞击破后,王弥并未在荆州、豫州多待,干脆利落投了匈奴汉国。王弥出身东莱,世家两千石,虽然门第比不上太原、琅琊王氏,却算得上名门之后。年幼时他曾在洛阳游历,与身为质子的刘渊交往甚密。现在打了败仗,无处可去,自然要择一新主。

不出预料,刘渊对于他的到来极为热情,非但派来了御史大夫相迎,还送来书信,说要扫榻洗爵,敬待将军。打了一年多仗,从拥兵十万到现在麾下不足两万残兵,王弥也是吃了些苦头的。如今刘渊放下身姿,热情相迎,让他心中极为得意。

不过再怎么自得,王弥也是出身士族,基本的礼节还是懂的。当日就进了平阳宫,叩见汉国天子。

刘渊也是下足了本钱,还未等他行礼完毕,就亲自下了御榻,以手相扶:“寡人本谓将军如周公,今方知乃吾孔明、仲华也。烈祖有云,吾之有将军,如鱼之有水!”

这话可是刘备当年对诸葛亮所言,成就了蜀汉千古佳话。饶是王弥心性狠辣,刚愎自用,也被感动的面上动容。

如此你谦我让,两人倒也有了几分君臣相得的味道。赐座之后,刘渊又要封王弥为司隶校尉,加侍中。自知对汉国尚无功勋可言,王弥连忙推却:“陛下待我甚厚,微臣怎能无功受之?如今晋国内乱,苟道将率兵攻东海王,正是大好机会!不如让微臣领兵,夺下荆、豫、兖、青四州!”

王弥说这话,是颇有些底气的。他的家底在青州,又在荆州、豫州打过一年半载的仗,对这几州熟悉异常。若是能夺下,他在汉国的地位就无人能动了。

刘渊却轻轻一笑:“将军兵威,寡人自知晓。不过此刻晋国大乱,若遇外敌,说不定会止戈相抗。不如趁其自相厮杀,转攻他处!”

王弥一愣,立刻反应了过来:“陛下可是要伐西都?”

这说的,自然是长安。当初刘曜攻下冯翊郡,已经打开了通往雍州的道路。如今镇守长安的,正是司马越的弟弟司马模。若是能打下长安,关中沃土就要沦入汉国之手。这可是一大块地盘啊!更何况,雍州还有数十万羌、氐散居,当能为匈奴所用!

刘渊欣然颔首:“正是长安!待夺下雍州,再取司、豫,当如探囊取物!”

这才是刘渊定好的计划。司马越和苟晞已经反目,不死不休。幽州王彭祖又率兵南下,打起了并州的主意。不论谁胜谁败,这都是两虎相争的事情。他何不坐山观虎斗,等到两败俱伤,再讨便宜呢?

所以现在最好的目标,就是雍州和长安。只要得了关中,司州的弘农、上洛两郡便如若无人。一口气打到洛阳,亦无不可。现在王弥也来投他,岂不是天助?

既然是刘渊的命令,新投的王弥怎么说也不会拒绝,一口应了下来。这下,司隶校尉的差遣就到了手中,连带弟弟王璋,族弟王桑也各有赏赐。

还有一人,也得了厚赏。那便是石勒。

在兵败冀州之后,石勒左思右想,最终还是投了王弥,与他一同前往平阳。这也是石勒手下兵力太少,无可奈何之举。不过在冀州所向披靡的战绩,很是让王弥满意,也在刘渊面前大大夸口。结果石勒也领了五千兵,成为王弥部中前锋。

当日领兵数万,人人皆称大将军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不过石勒并未表现出沮丧或是不满。在匈奴汉国,最重要的就是军功。只要展现出本领,何愁不被刘渊看重?

等他再次出任大将军时,便是报仇之日了!这冀州,定要由他来踏平!

三日之后,由刘曜、王弥率领,大军兵足六万,浩浩荡荡向着雍州扑去!

“王浚开始增兵了。”远在冀州,那个被石勒记恨的人,正关注着眼前局势。

王浚用兵还是相当老道的,并没有抽掉所有屯在冀州的人马,而是留下了两万兵,驻守常山郡一线。意图也相当明白,就是为了防备奕延这个现任的冀州都尉。

不论是不是真的跟并州决裂,奕延都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若是真同并州闹翻了,两不相帮自然最好。若是他插足战事,趁机抢夺冀州地盘,甚至反手一击,攻打幽州后路,事情就糟糕了。王浚怎能不防?

正因为清楚王浚的提防姿态,奕延这些时日,一直按兵不动。这份漠然,也让王浚暂时放下了攻打赵郡的念头,避免惹怒他,徒增变数。

不过这平衡,没有持续太久。王浚已经开始调动冀州兵马,向常山郡靠拢,显然是并州战事吃紧。奕延清楚这次的作战计划,也明白诱敌深入的危险性,却仍旧无法动用一兵一卒,心中煎熬,可想而知。

还要再忍忍。每日,奕延都在这样告诫自己。还不到最佳时机。唯有王浚再次从蓟城增兵,抑或收兵回撤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时机。在井陉的陡峭山道内,其实也安排了兵寨,人数极少,不足百人,都是奕延一手训练出来,可以攻城拔寨的精锐。之前安安稳稳放幽州兵马过境,正是为了将来出其不意的夺取。

一旦发兵,井陉立刻能回到手中。击溃后路粮道,封锁敌军返回幽州的通道。随后策马驱赶,让残兵沿着雁门一线逃回幽州。只是这一路,就不知能耗去多少敌人。加之返程时要经过代郡,对于败兵,拓跋部也不会轻易放过。如此一战,足以打得王浚筋骨大伤,冀州尽归主公!

最多再拖一个月,就能达成战果。为了目标,怎样的代价也不为过!

只要再忍忍就好。

奕延这边没有动作,不但王屏,就连丁邵都未曾对幽并之战说过什么。同样,司马越调兵的命令,也被冀州上下一致被无视。局势不明,谁敢跳出来为司马越张目?万一真的是天子有令,要讨伐这个大胆僭越的新任丞相呢?

在这沉默的忍耐下,冀州如同刚刚鏖战过的猛兽,陷入了安眠。三场大战同时进行,这天下局势,似乎也变得诡谲起来。

然而谁也未曾料到,混乱却又平衡的局面,一夕之间,骤然生变!

第265章 分崩

“长安陷没了?”听到信使禀报, 司马越只觉一阵头晕目眩。怎会如此?!

自从同苟晞反目之后, 豫州就乱作一团。刘琨数次发兵, 也未曾挡住敌军。许都被围,虽然苟晞要应付身后兵马,攻伐并不算猛烈, 但是这种独坐孤城的感觉,仍让司马越胆战心惊。

为了保住性命,司马越三番四次传檄各州,指望有人发兵来救。可是唯一应命的王澄,还没出荆州边境, 手下就逃散个干净。除了弘农大营临时调派的两万援兵外, 竟然没有一人前来救他!

难道所有人, 都盼着他早死?这想法一冒出来,愈发让司马越寝食难安。苟晞出兵, 是受天子荧惑, 其他人呢?是不是也开始动摇?没了伪帝司马颖, 他这柄良弓也到了该藏的时候?司马越之前派人镇守洛阳, 为的就是防备小皇帝暗中动作,现在是不是只有杀了那胆大妄为的黄口小儿,才能解这困局?

可是司马越不敢。非但不敢动作,还小心让儿子收敛手段。只有天子在手,苟晞才不敢肆意妄为。能拖一日,便拖一日,早晚苟晞手下的兵马,也会疲倦生厌,出现纰漏。

然而他想着拖延,旁人却不会。只是瞬息,西都长安就会匈奴攻破了!是因为自己调走了弘农大营的守军吗?是因为苟晞作乱,王浚兴兵攻打并州吗?还是因为……

司马越扶住了桌案,颤声道:“南阳王呢?可曾逃出长安……”

南阳王司马模,是他的亲弟弟,也是他派去都督秦雍梁益四州,镇守长安之人。

那信使哭出声来:“南阳王,南阳王也被胡虏害了!”

司马越跌坐在地。又死了一个。他们兄弟四人齐心合力,打败了成都王、河间王,才推他登上这宝座。现在司马腾死了,司马模也死了,仅剩的高密王司马略,还能再活几日?当个闲散郡王,还会不会害这些胞弟死于非命?若是现在向天子认罪,舍了丞相之位,他是不是就能保住仅剩的弟弟,和自家性命?

然而念头一生,他背后的寒意更胜。不能退!现在若退,何止是兄弟,就连儿子妻眷都护不得!在他前面的那些人,那些参与过权柄之争的族亲,有一个善终吗?他必须坚守下去,必须立于朝堂之上!否则之前努力,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取……取药来!”司马越抱住了头颅,脑中那些疯狂的想法,让他头痛欲裂。是进还是退?是攻还是守?那死去的兄弟们,会不会找他来偿命?不该如此啊!不该如此!

“丞相……丞相……”

耳畔有人反反复复说着什么,可是司马越已经看不清旁人了,眼中只剩下托盘之中,放着的鲜红丹丸。服了丹,他就能解脱烦恼,如登仙境,只要服丹……

他抓了丹药,一口塞在嘴里。那辛辣当像往日一样,穿过咽喉,宛若烈酒直坠腹中。可是今日,那不是酒,是毒焰、钢刀,是催人断肠的剧痛!司马越惨叫一声,捂着肚腹滚到在了地上。

“你说什么?长安陷落,司马越忧愤而亡?”王浚噌的一下站起身来,狐般细长的双眸,睁得浑圆!

司马越死了?这个执掌朝政,祸乱朝纲的权臣,竟然暴亡了?死得如此干脆!

并州之战,不能再拖了!几乎是一瞬间,王浚就反应过来,是到图穷匕见的时候了!司马越死得突然,必然会让朝堂上下措手不及。若想在这场异变中占到最大便宜,唯有当机立断击溃并州兵马,夺下冀州全境!这样不论洛阳在不在自己手中,朝廷都不敢忽视他的存在。

若是这场大战中,让梁子熙占了便宜。那么之前谋划尽皆破灭,说不定还会错过夺取司马越残存权势的良机。王浚怎么能如此放手?!

“召集蓟城附近的兵马,随我前往冀州!命并州诸军暂且按兵不动,待我亲自主持战局!”王浚大声道。

蓟城还有四万守军,都是自家嫡系亲信。把这些兵马也投入战场,立刻能改变并州局面。那些身处太原的士族,王浚可是算得清楚明白。只要梁子熙露出疲态,这群豺狼会先于自己啃了他的骨头!

一旦胜了并州之战,下一步就是带兵入洛阳了。苟晞手上有兵不错,但是能比得过自家这十万铁骑吗?至于洛阳城中那位傀儡,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想办法杀掉。反正他也找到了合适的替代人选,到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就是他王彭祖了!

胸中燃起了炽烈的权欲之火,让王浚面上,都显出几分凶态。一旁侍候的王瑸小声道:“大人,冀州还有一个奕伯远啊。”

王浚冷笑一声:“不过是个羯奴。派人前往冀州,我倒要看看,这奴儿是何打算……”

军情如飞,不出两日,就递在了驻守乐平的督护王昌手中。看到王浚亲书,他也不由松了口气:“都督命我等按兵不动,静待幽州援兵。”

这一个月,对于深入并州的幽州兵马来说,着实是一场大难。先是上艾攻城失利,被迫分兵,随后深入乐平,更是灾祸不断,寸步难行。

沾县几城,防备跟上艾一般无二,还少了城外兵营,一副龟缩防御姿态。试都没试,段疾陆眷就放弃了攻城,转而攻打周遭村落。可是出乎意料,乐平一地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村落,全都是齐整划一的邬堡!

这东西可不是好打的!也是王昌下了死令,他们才选了一座围而攻之。结果前前后后花费了整整五天时间和上千条人命,才拿下这座小小壁垒。堡里什么都没给他们留下,镇守之人一把火烧了库房,只余一地残尸。

这还不算完,还没等大军缓过神来,敌人就出现了。布阵严密,箭矢充足,硬是又拖了他们三天,最后留下几百具尸体,安然无恙退到了山林之中。乐平国多山,根本就不适合骑兵追击,又害怕中了圈套,段疾陆眷无奈只能放过这伙敌人。

他们逃到哪儿去了?会不会趁自己攻击另一个邬堡时,冒出来背后一击?谁也无法作保!

也是到此时,段疾陆眷才惊觉,乐平正处于全境备战的姿态。百姓可能都聚集在了几座大城之中,而他们所见的每一个邬堡,都有兵士驻守!坚壁清野能够做到这种地步,实在让人惊惧。

下来要如何?硬攻城池?继续打击邬堡,焚烧那些矗立在田间地头的水碓,逼敌人现身?或是轻骑突入,前往晋阳、上党,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罕见的,段疾陆眷也陷入了两难之中。只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点兵力,不足以对并州形成兵力威胁。唯有大军压境,动摇民心,逼迫对方出城,才有一胜的把握。因此,当听到王浚的命令时,别说是王昌,就连段氏鲜卑几位将领,也齐齐松了口气。

不能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了。如今并州已经有八万兵马,再加上冀州的三万,蓟城的四万,足足十五万大军压境,彻底击溃并州军民的士气战力,才是最好的法子!这可是调动幽州,乃至平州所有兵力的大战,如何能不让人期待?

“蓟城再次发兵,有四万之众!而且乐平那伙鲜卑兵马也开始按兵不动,怕是等王浚挥兵来袭!”

读着战报,梁峰只觉背后一片湿冷。他可没想到,会变成如此结果!

这次用兵,梁峰算到了一切能够算到的东西,甚至连乐平失地损城,数年来的经营都能放弃。却唯独没料到司马越会突然暴毙!这人死便死了,留下的权力真空,立刻成了另一重威胁。而王浚,就是被这权力的腐臭,引来的秃鹫鬣狗。

若是司马越不死,幽并之战只是场局部战争,双方一旦超过底线,就会酌情收兵休战,没人舍得拼死一搏。但是司马越一死,此战就不死不休!王浚为了获得更大的权柄,必会催马南下,意图尽收冀州,威胁洛阳。而他,就成了阻在路上的最大敌人!

这一仗,不会轻了。并州大小士族,也成了不安定因素。谁知他们会不会见势不妙,投向王浚?朝廷又会偏向何人?身后刚刚夺下长安,兵强马壮的匈奴呢?

必须要尽快结束战斗才行!

可是怎么打呢?兵力不足,若是硬拼,损耗可就大了。他的家底可不比王浚,拼是拼不起的!

“主公……”一旁,张宾面带焦色,低声唤道,“催奕将军发兵吧。”

唯有奕延发兵,才能解并州危局。如此一来冀州好不容易得来的郡县,恐怕要尽数丢个干净。甚至奕延的官职封赏,也岌岌可危。而且就算他回来,这一仗依旧不好打……

沉吟许久,梁峰轻轻呼出了口气:“去信冀州。”

就算是死局,也要搏上一搏才行!

另一封密信乘上了快马,向着冀州飞驰。然而此刻,奕延的大营中,却迎来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客人。

一位来自幽州的使臣。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有人问地图的问题,大概就是匈奴从山西临汾发兵,打下了西安。王浚从北京发兵,正在打山西北部。司马越和苟晞在河南掐架。奕延蹲在河北呜呜等着咬人这样吧……

第266章 决断

“幽州来使?”奕延只是听到幽州二字, 就皱起了眉峰。

一直观望局势, 他怎么可能不知司马越暴毙之事。随后幽州的动作更是让奕延焦虑万分。蓟城增兵四万, 还要抽调冀州所有兵力,压向并州?这兵力总数远远超过了主公能够应对的数字,不论如何应对, 都会使并州陷入空前危机。

就在恨不得立即发兵之时,听到了幽州来使的消息,怎能不让奕延惊诧。不过只是一瞬,他的神情就恢复如初:“请他进来!”

被客客气气迎入了大帐,魏桐终于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羯将。虽然对方面目丑怪, 煞气逼人, 他也没有露出分毫异色, 大大方方施了一礼,在奕延面前坐下。

“不知魏掾前来冀州, 所谓何事?”奕延像是没注意到他的风姿气度, 开门见山问道。

并不在意对方的失礼, 魏桐朗声道:“奕将军只用区区半年, 就夺下邺城,平定冀州,实乃不世之材。何必屈居一隅之地?”

这话的意思,太明显了。奕延面色一变:“此话怎讲?”

这是明知故问。魏桐的神态更加自如,笑道:“奕将军难道不知天下局势吗?如今东海王暴毙,朝中无人。我家都督拥兵十数万,正当入洛,成就霸业。将军这些年苦战,只不过得了个都尉之职,岂不是屈才?不如另择明主,一展雄图!”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煽动色彩,也指明了自己前来的目的。这是王浚派来的说客,想要把他这个占据冀州东南以及司州大半的潜在敌人,收归己用。

有这想法,其实并不奇怪。奕延在幽并开战后的一个月,实在太过安分了。没有调兵遣将,也未曾图谋冀州,更把原本的主人忘得一干二净。这种冷漠和为利益驱动的态度,怎能不让王浚动念?更巧的是,他还是个羯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6页  当前第1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5/1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簪缨问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