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簪缨问鼎_分节阅读_第125节
小说作者:捂脸大笑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11 MB   上传时间:2017-03-18 14:50:46

然而正当唤来舞伎,准备消遣片刻时,屋外传来了惊呼之声:“日食了!出日食了!”

什么?!司马越惊的翻身而起,也未着履,光脚冲出了厅堂。只见天空中,斜阳变得昏沉,似乎提早入夜一般,暗云密布。浑圆的日轮,已经被天狗食去了一块,变成残缺不全。可是那阴影还在继续扩大,似乎永无休止之日。

司马越浑身都变得冰凉。怎会如此?正旦时不是已经出过一次日食了吗?!加之先皇葬礼时的赤日,难不成上天真的看不惯他这个太尉?!

遥遥晃晃退了一步,司马越恨恨叫道:“来人,与我更衣,我要入宫面圣!”

同一时刻,梁峰也坐在官邸的廊下,望着盆中那轮残日。耳边传来了锣鼓声响,应当是各家开始敲敲打打,想要吓退天狗。这个时代,对于天变的畏惧,还深深存于世人心中。就连那些执掌朝政的天子公卿,也逃不过“天人感应”的桎梏。

有了这“上天兆示”,距离他返回上党,恐怕又近了一步。

从日食开始,到彻底消退,足足一刻有余。当天色终于恢复正常时,司马越停都不敢稍停,立刻进宫,向天子奏禀。

也不知是不是早就料到他会进宫,小皇帝换了一身常服,面色略显苍白,开口问道:“天生异象,不知太史令可曾测得?”

日食这样的天象,必须由太史令提前预测,禀明朝廷。司马越面色阴沉,低声答道:“之前先帝驾崩,百官四散。前任太史令因病故去,如今任上的是个新人……”

“历法未改,何分人之新旧?”小皇帝面色苍白,皱了皱眉,“莫不是天降蚀灾,太史令才无法测出?朝廷没有什么循例可仿吗?”

司马越的眉峰狠狠挑动了一下,遇到突发的日食,确实是有循例的,正是降罪三公!身为三公之首的太尉,他应当立刻罪己,甚至去职以谢天下。

这样的事情,司马越如何能接受?!一撩袍角,他跪在了小天子面前:“臣以为,都是成都王那贼子倒行逆施,才使得天降异象。当再派兵马,清缴乱党!”

这是推卸责任,也是再一次与天子角力。

小皇帝看着自家叔父低垂的头颅,藏在大袖中的拳头轻轻捏住:“太尉所言甚是。明日下诏,增兵荆州吧。”

司马越舒了口气,刚想起身,对面的天子又道:“对了,州牧之事,也当暂缓,以免引来非议……”

司马越的脊背登时僵住了,半跪半起,在那里僵持片刻,终究道:“臣遵命。”

这是天子暗示,自己做得实在出格了。然而司马越却不得不听令,难不成要在日食发生后,宣布自领州牧?怕是堵不住天下幽幽之口啊!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先把成都王解决掉。若是此祸不除,让这狡狯小儿长大成人,怕也是麻烦!

隔日,政令传了出去,进一步加大对于荆州的攻势。然而兵还未发,一个更让人震惊的消息,从西面传来。

长安被破!匈奴长驱直入,占领了这个曾经的西台!

“怎会如此?!”司马越听到这消息,差点没跳将起来。长安不是还留了不少守将吗?怎么这么轻松就被匈奴大军攻下?荆州尚且告急,他要如何对付这群如虎似狼的戎狄?!

“据说匈奴在日食之后突然发起进攻,一战破城。如今关东告急!”

听信使如此禀报,司马越只觉一阵天旋地转。日食!又是日食!这掩天子的逆臣,究竟还有多少?!

等等,日食攻城!司马越突然道:“上党梁子熙何在?!”

“还在官邸待命……”

“快快加封他为刺史,明日陛辞,回并州御敌!”司马越大声喝道。

是了,当初梁子熙攻阳邑的时候,不也碰上了日食吗?还一战力克匈奴!说不定他才是上天派来,平定伪汉之人!不如让他尽快回到并州,抄了刘渊的老家!就算伪汉如今转战司州,攻克长安,并州仍是匈奴五部根基。若是让梁子熙搅动并州大局,岂不能减轻司州乃至雍州的压力?

正好自己也没法做州牧了,不如顺水推舟,从了天子的意思。而且那梁子熙也不是不知时务之人,之前就向自己投诚,现在得了官,应该也会记得自己的恩典。如此一举两得,岂不甚妙?

至于军权……司马越稍一犹豫,就定下了念来。还是要派一可靠之人,任并州都督,主持一州军务。那梁子熙,只要任个单车刺史就好了!

三下五除二定下了悬搁已久的差事,司马越揉了揉发痛的额心,长叹一声,唤人取仙丹去了。这些烦心事,总是让人忧虑,不如服丹,忘俗排忧……

“臣领旨。”

接过了黄门侍郎递来的诏书,梁峰缓缓起身,心中却无一丝喜意。司马越终于松口,让他担任了并州刺史一职。但是同时传来的,还有匈奴攻克长安,占领西都的消息。如今接过这个刺史职位,意味着他被送上了风口浪尖,除了和匈奴死磕之外,别无他法。

攻打匈奴,夺回并州,确实是梁峰的夙愿。然而没有兵权,无法调遣兵将,这仗是好打的吗?怕是还要大动干戈。

然而隐忧只是一瞬,梁峰便挥去了心中那些杂念。终归是要回去了!只要回到了上党,回到了自己安身之处,还怕这些吗?

就像脱去了身上重枷,他挺直了腰杆,长叹一声。

第二日,梁峰再次上殿,在那位少年天子面前恭敬陛辞,又从司马越手中拿到了象征性的免税和动用并州库存的优待。一行人离开了纷乱不已的洛阳城,向着并州而去!

第195章 归去

站在高足三丈五尺, 宽愈六丈的高耸城垣上, 刘曜负手看向下方一眼望不到边的宽广城池。这是秦汉两代定鼎的国都, 也是赫赫不可一世的大汉,曾经荣耀的余晖和象征。

西都长安,披三条之广路, 开十二之通门。这样一座雄城,竟然如此简单,就被自己攻了下来。饶是曾经袭杀晋天子的刘曜,也不由在心中升起感慨万千。

“将军,未央宫已经攻下。不过宫中财宝, 并不似想象中的多, 应是之前段氏鲜卑劫掠过一番。扶风、冯翊两郡则已发兵, 准备攻城。我军只有八千人马,若是援兵不到, 定然无法守住。”

刘曜没有转身, 就这么凝神望着足下雄城, 许久才长叹一声:“若是能得长安, 何愁汉国不兴?”

其实他也心知,这次攻下长安,实在是机缘巧合。之前河间王战败,逃往太白山避祸,后又被部下救回,反夺了长安。结果三郡太守齐齐发兵,又有东海王派来的部将,终是困死了河间王。在孤坐长安不久后,他便应招前往洛阳,却在路上被人杀了满门。

经过这么几场乱战,西都守备难免松懈,加之荆州战事紧急,更是抽调了不少守军南下。这让早就磨刀霍霍的匈奴汉国,盯了机会。趁着七月朔日的日食,刘曜率八千轻骑策马西进,长安守将连城门都没来得及放下,就被铁骑一鼓而下。

然而攻入了长安,却万难守住。不说雍州几郡的驻兵,就是城中这数万百姓,便足以给他们带来致命的威胁。与其困守孤城,还不如卷了财物撤离,像那些真正的游牧民族一般,只要钱帛人丁,并不在乎攻城略地。虽然这同刘渊的本意向背,却是他们这一部人马最好的安排。

果真,身后那人轻叹一声:“只要将军兵马尚在,这西都,总有一天会回到将军手中。如今河东才是用人之际,若是把兵力浪费在了守城之上,可是对将军不利。更何况冯翊出兵来援,正是夺取的大好机会。”

心中清楚明白,但是落在实处,却让人难以放手。这还是刘曜第一次进入这样的大都,能够亲手掌控这样的宏伟城池,是何其令人兴奋。只掠钱财,实在可惜。不过心中再怎么瘙痒难耐,他也知道轻重,又恋恋不舍的看了长安城一眼,方才转过头:“叔雅所言甚是,只是攻下长安,就足以得到父王恩赏。守不住守得住,可就不是本将军的责任了。”

他的骑兵走的太快,后面的援兵如论如何也跟不上的。没有援兵又如何守城?与其强撑着等人来援,不如先行撤退,在冯翊兵马反应不及时,折回去,占下冯翊一郡!冯翊不比长安,乃是连接司州和雍州的要道,更是毗邻潼关。若是得了冯翊,司、雍两州就能打通,进而包围河东郡。对于汉国下一步计划,可是至关重要。

因此舍了长安,罪不在他。而夺下冯翊,则又是大功一件。两两相加,何愁得不到刘渊的重赏?而这一环套一环的上佳谋略,完全来自这新投自己的晋人。

赞许的目光在面前青年身上绕了一遭,刘曜笑道:“若非叔雅想到趁日食攻城这样的计策,我又如何能轻易获此战绩?此役,君居功甚威!”

那身长玉立,面容俊逸的青年微微一笑:“若非将军不疑,何来如此战绩?将军待某如国士,某自当以国士报之。”

这话说的不卑不亢,又带着股士人才有的矜持自傲。刘曜也喜用晋人,这点同刘渊很像。在他看来,匈奴始终势寡,若无大量晋人世家投靠,想要占领中原千难万难。而这个前来投他的章叔雅,虽然世家不显,但是熟悉并州高门,又深谐兵事,极具干才,实在是难得的谋士。若是用的好了,恐怕还不仅仅如此。

压下心头那点蠢动,刘曜哈哈一笑:“有叔雅这话,何愁冯翊不克?而且此次趁天变夺城,上党那装腔作势的贼子,怕也装不下去了。等到打下冯翊,说不定王上就要转攻并州,届时才是建功立业的时机!”

章典的目光微微一眯,文质彬彬的颔首道:“将军所言甚是。愿将军夺上党,攻洛阳,再建奇功。”

这话可搔到了刘曜的痒出,笑着拍了拍章典的肩膀,他转身大步朝城下走去。

这粗鲁的动作,让章典的眉峰微微一拧,不过很快就放了开了。脚步轻抬,他跟上了那匈奴汉子的步伐。只要跟上这人,何愁他的目标无法实现?

来司州投匈奴,是他离开幽州就定下的计划。既然恶了太原王氏,再回并州是不可能了,投身朝廷也未必安全。不如重新开局,另作打算。但是投谁,他确实仔细思索过一番,最终才决定下来。

投效汉王刘渊,他这样的身家名头,恐怕不会被人重视。而刘渊的几个儿子,也各个喜用匈奴,不怎么重视晋臣。因此,他才选定了刘曜作为恩主。这人也是王室一脉,虽然乃是假子,但是极得刘渊重视,而且战力卓绝,又亲晋人。投了他,虽然位分上略显不足,但是宁为鸡首不为凤尾,更易出头。而且匈奴内部也隐患冲冲,若是嫡子刘和继位,还不知要闹出什么乱子。这刘曜,可是能当一步活棋的。

而这次的长安之役,就是他精心准备的开局。当初天子暴亡,百官离散,太史令手下的监天官,有几人便落在了匈奴这边。而上党日食之事,他总觉蹊跷,仔细盘问之下,他们根据正旦的食分,推断出了七月可能会有日食。

而他,就如那梁子熙一般,进言刘曜,让他选在日食之后攻城。果真一鼓而下!这一战,非但打出了刘曜对他的信任,也戳破了上党使出的把戏。等到解决冯翊郡之后,何愁匈奴大军不再攻上党!

章典唇边露出一抹森冷笑容。他可是听说了七娘的下场,也得知梁氏和王氏婚事告吹的消息。然而只是如此,哪能泄他心头之恨?夺妻离乡之仇,可不是这么简简单单就能了的。那梁子熙,还欠他许多!

浊混的血腥味冲入鼻腔,章典鼻翼抽动两下,目不斜视,踏过足下污血,紧紧跟在了刘曜身后。

“奕都尉,匈奴已经退出七十里。其余几城储粮不多,应当无以支撑数千兵马。这次晋阳之围,彻底解了!”坐在祁县的县衙之中,令狐况满面兴奋。

这次的仗,打的实在痛快!朔日日食之后,他和奕延两方人马同时对祁县发起了攻击,还有上党霹雳砲助阵。不知是不是被上次阳邑之战吓破了胆子,祁县城中的匈奴守兵竟然只坚持了半日,便弃城而逃。

埋伏在侧的骑兵立刻衔尾追击,硬是让那支冲出重围的匈奴兵又减了两成,连沿途的城池都不敢进了,四散逃了出去。想要把这些溃兵收拢起来,就需要极大的心力。而离石大荒,更是加重了匈奴在并州的负累,怕是短时间内,都无人敢犯晋阳了!

这可是大胜啊!自从回到晋阳之后,已经打了大半年窝囊仗,再次跟奕延联手,才让令狐况记起了当日畅快之情。上党的兵马和官兵太不一样了!若是每支晋军都能如此,何愁天下不定?!

虽是大胜,奕延面色却没什么改观,冷冷颔首:“夺回祁县,匈奴就断粮了。京陵等城,可以徐徐图之。先巩固晋阳一线再说。”

这才是目前最要紧的事情。秋粮是来不及种了,但是牧草、麻、乃至菜蔬都可以补上,若是垦荒及时,冬麦也能保住。晋阳被围一年,粮食人丁都大大匮乏,实在急需休养生息。

不过这些,不是令狐况这等武将关注的事情。他兴冲冲道:“是该巩固巩固周边郡县。新兴郡那边乱的时间不短了,而且背后还有白部鲜卑蠢蠢欲动。若是不能尽快解决,怕是晋阳要背腹受敌……”

正讨论着未来的打算,只见一个亲兵快步走进了县衙,对着奕延附耳说了些什么。那双灰蓝的眸子中,像是突然绽出神采,奕延长身而起。

“奕都尉?”令狐况愣了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出什么状况了?

“主公从洛阳返回,我要去迎。”奕延的语气根本不是商量,而是简单告知。

令狐况眨巴了一下眼睛:“呃,既然府君归来,我也……”

他的话还没说完,只觉背上一寒。奕延那双苍狼也似的眸子望了过来,冷冷道:“令狐将军还是留在祁县,顾全大局为好。”

“……”令狐况还能说什么?只得看着那人快步离去。这是怕自己抢了他的功劳吗?困惑的挠挠下巴,令狐况不再纠结,埋头处理起军务来。

从洛阳回并州,走得还是太行陉一道。然而和来时不同,回程的车速都快了几分。这种归心似箭的心情,不止梁峰有,其他随行皆同!

陉道终究不算好走,然而一路未曾停歇,车队驶过了狭窄山道,进入了并州门户太行关。只要出了这关,就是并州。然而谁都未曾想到,竟然有人等在了太行关中。

“末将来迟,还请主公赎罪。”身着全身甲胄,奕延仍旧单膝跪在了地上,像是请罪,也像是宿卫。他说的,不再是“属下”,而是如其他人一般,改称了“末将”。

看着那依旧笔挺高大的身影,梁峰只觉身上一颤,似乎浑身都不对起来。用手狠狠掐住了大腿,他深深吸了口气,才问道:“晋阳事毕了么?”

第196章 进退

车队刚刚驶入太行关, 梁峰甚至都未从车上下来, 就这么开口。语气都不像是询问, 而像是责备了。

奕延却像是未听出似得,沉声道:“朔日之后末将与令狐将军联手攻城,匈奴大军出逃。追伏又杀了三千有余, 溃兵四散,祁县已归于我军手中。”

这是实打实的大胜。非但夺了祁县,还彻底把围城的匈奴兵赶出了晋阳范围。大军溃逃,怕是难以收拢。匈奴再想进攻,也要费一番气力了。梁峰原本还怕奕延头脑发热, 扔下战事跑来的。现在看来, 倒像前来表功了。

然而这样的表功, 他是万万没理由责备的。

顿了顿,梁峰才道:“伯远此战辛苦了。”

道一声辛苦似乎太轻, 然而奕延的头却更低了一些:“主公车马劳顿, 末将已经备好了房间, 还请主公下车休憩。”

从洛阳到并州, 是绕不开太行陉的。而通过太行陉这条狭窄山道,抵达太行关时,往往也就日落西山。为了关隘安全,一般人等都要出关到山下驿站休息。然而梁峰非比常人,乃是太行关真正的主人。他来了,莫说是一旁的军寨,就是关内那罕少几间房,也是能腾出来的。

青梅听到这话,不由面露喜色,连忙支起了车厢的竹帘。郎主可是在路上赶了两日了,有房间自然要好好休息一下。

梁峰看着那挑高的竹帘,在心底暗叹一声,迈出了车厢。然而当脚踩实地之后,也不知是不是晕车的状态未曾彻底消失,膝盖一晃,险些没能站稳。

一只手斜刺里伸出,扶住了他。奕延不知何时来到了身旁,就像往日一样,用手托住了他的臂膀。

夏衫单薄,掌心炽热。只是一碰,鲜明的感觉就冲了上来。似乎连指尖粗茧,都印在了骨髓之中。

梁峰只觉背上寒毛都立了起来,面上却不动声色的挪开了手臂:“带路吧。”

手上一空,奕延的眸光不由微黯。压住了那点失落,他上前一步:“房在这边,主公随我来。”

这么小的关隘,实在也没多大的房间。然而奕延选的不差,在临近关隘前幽井的地方,僻出了一件空房,应该是早就收拾过的,一尘不染,铺了席,置了榻,甚至还有一张案几。实在比露宿军营要好上数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6页  当前第1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1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簪缨问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