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古代搞建设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风中蝴蝶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43 KB   上传时间:2013-12-18 18:36:45

  “大人!”走在最前面的是霍思华,她身后的是卫蔻、杨贺、符畴。

  “见过公子!”卫蔻和杨贺、符畴一一向郑钰铭行礼。

  “原来是思华,你们也是来游瀑布的?”郑钰铭朝四人点了点头。

  “禀公子,学生杨贺在达城实习,学弟符畴在南埠实习,今天是星期天,遇见两位学妹,便相约一起来游蔚山。”杨贺和符畴三天前就来了蔚山,昨天晚上杨贺去南埠跟符畴相聚,在南埠大街遇到霍思华和卫蔻,四人本就熟悉,相见十分欣喜,约定星期天游览蔚山瀑布,不想到了蔚山,护卫清场,被拦在上山小道之侧,正想去别处游玩,被木头发现,马仁发觉后,连忙领了四人来见郑钰铭。

  “这是赵国太子,你们来跟太子见礼。”郑钰铭介绍赵轩身份。

  依然是霍思华带头,四人恭恭敬敬跟赵轩行了大礼。赵轩一边让四人起身,一边死盯着霍思华打量,霍思华的才名早已传遍吴国,赵轩对霍思华的事知道的不少。

  “既然来了,就一起游蔚山吧。”郑钰铭比较喜欢杨贺,他对杨贺有大期望。

  “是!大人。”霍思华和杨贺四人一齐答应。

  “钰弟,我们先行一步,留他们几个年轻人慢慢爬山。”赵轩不想人多,只想跟郑钰铭单独游玩。

  “可。”郑钰铭朝山上看了看,上山之路上隔一段距离就有护卫,周围地方也已经搜寻过一遍,这处景区很安全。

  郑钰铭和赵轩撇下众人,两人联袂爬山,只有大牛紧紧跟随,木头留在了霍思华身边,因为霍思华身边出现了两个陌生人。

  蔚山六月份很炎热,不过山中却很荫凉,慢慢走在山间石阶上,享受山风吹佛,两人一路侃侃而谈,别有趣味。

  “铭弟,你我二人去亭楼欣赏瀑布如何。”赵轩想撇开身后的跟屁虫大牛,提出两人单独去前边的亭楼说话。

  郑钰铭看看了亭楼,距离这里只有七八十米,大牛留在这里也能看清亭楼动向,如有什么事情发生,片刻就能赶到,自己身上有手枪,不惧赵轩身手,当即点头同意:“大牛,你就留在这里。”

  亭楼修在一处山石突出处,对面的瀑布激流而下泛起的水雾,使亭楼仿佛凌空悬挂。

  “蔚山景致相当不错,赵某流连不忍离去啊。”赵轩站在亭子间,欣赏瀑布飞流直下的壮景。

  “钰铭欢迎殿下经常来蔚山做客。”郑钰铭心里暗自嘀咕,赵轩你只能来坐客,不要妄想能成蔚山之主。

  “赵国也有景致绝佳处,钰弟可去赵国游玩。”赵轩提出邀请。

  “钰铭如有空闲,定然前去。”郑钰铭玩客套。

  郑钰铭今天依然一身白衣,黑发素衣,唇红齿白,背后的水雾一衬,真似天上下凡的俊秀。赵轩又开始看呆。

  “钰弟,赵某自祁门山一别……”

  “当心!”

  正当赵轩要对着郑钰铭诉说离别衷肠,郑钰铭忽然将赵轩一推。赵轩一个踉跄,耳边响起剑啸,回头一看,只见魁吉手持利剑凌空呼啸而来,剑头直指郑钰铭,眼看郑钰铭无法躲避。赵轩身体反应迅速,一脚踢向魁吉持剑的手腕,魁吉手腕被赵轩腿脚扫到,剑头微偏,只刺入郑钰铭肩膀。郑钰铭肩部立刻渗出鲜血。

  郑钰铭‘啊’的叫了一声倒在地上,肩膀也因为一倒脱离剑头,魁吉举剑再刺,赵轩的连环腿踢到,魁吉无法继续,只得回身先跟赵轩相斗。

  赵轩身上没有武器,即便武艺不错,肉身跟魁吉宝剑相博,已处劣势,加上魁吉与人搏斗时从不顾自己性命,只以消灭敌手为唯一目的,赵轩这样先顾自身的碰上不要命的,更加束手束脚,腿上和手臂被魁吉宝剑砍伤,逐渐被逼出亭楼。

  大牛看到亭楼出现刺客,大呼着往亭楼而来。赵轩忍痛向后侧翻拉开距离,魁吉见大牛已经快到赵轩身边,心知现在取赵轩性命把握不大,而亭楼中的郑钰铭没有武功,杀郑钰铭的把握更大,当即丢下赵轩,回身直扑亭楼。

  郑钰铭在赵轩和魁吉缠斗时,已掏出腰间手枪,却因为魁吉和赵轩缠斗时不停变换方位,不能对目标准扣动扳机,现在魁吉返身而来,郑钰铭大喜,这种距离最适合用手枪。他对准魁吉就是一枪,不想扳机扣动,手枪没有反应。

  魁吉虽然奇怪郑钰铭拿着一个银色小东西对自己点来点去,手上宝剑刺向郑钰铭的速度和力道却依然凌厉,眼看郑钰铭就要被宝剑刺上,一道棕黄影子凌空窜来,一口咬在魁吉持剑的胳膊上,阻止了宝剑前进。

  “木头!”郑钰铭看到魁吉手掌击向木头身体,木头依然紧咬不肯松口,焦急担心爱犬性命时,忽然想通自己手枪没有开保险。

  “木头闪开!”郑钰铭是坐倒在地,他用肩膀没有受伤的手指打开保险,瞄准魁吉就是一枪。

  “砰!”

  魁吉中枪时已经甩开木头,子弹射入身体的力道让他身体一顿,感觉自己腹部如火在烧。魁吉疑惑地往前又走一步。

  “砰!”又是一记响声,魁吉身体一震,持剑的肩膀处晕红。

  “妖术!”魁吉呐呐自语,他用尽力气将自己手中宝剑掷向郑钰铭,这最后一掷,带着魁吉一生的追求,力道极大。

  郑钰铭眼见宝剑呼啸而来,慌忙翻身躲避,险险躲过宝剑,却发觉自己身下一空,他的身下没有地面,只有白茫茫水雾。

  第 157 章

  郑钰铭真正年龄加起来有三十五岁,二十八年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七年多在大秦。在这两个世界加起来长达三十五年时间里,郑钰铭亲手做最残忍事不过是杀鱼宰鸡鸭。

  在现代,郑钰铭是一个规规矩矩守法之人,除了在谈生意时狡黠点。到了大秦,一直有楚朝辉挡在身前,腥风血雨全由楚朝辉抵挡。最初在山谷,楚朝辉杀大块头奴隶立威时,郑钰铭选择避开不看。蔚山起兵讨伐,是楚朝辉带领军队冲在前面,郑钰铭不过是走在硝烟已熄战场,看到最血腥场面是躺在地上,没有生命特征尸体。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郑钰铭在二十一世纪太安逸,来大秦被楚朝辉保护得太好,缺少直面危机经验。以至于遇险境,紧张之下,便连连出现状况,先是忘记给手枪开保险,之后是忘记亭阁建在突出岩石上,滚动躲避魁吉宝剑时幅度太大,跌出亭楼,从石阶侧滚入山涧。

  感觉自己身底落空,郑钰铭脑海竟然只冒出一个呼唤:楚朝辉,在哪里?

  阁楼上的动静早已引起周边护卫和其他人注意,大牛是第一个赶去,他离事发地最近。大牛的到来让赵轩脱离危险,赵轩满身是血倒在亭楼不远处,伤势看着吓人。大牛心焦主公,没有去检查赵轩的死活,只想尽快到郑钰铭的身边保护,当他快到亭阁,却是郑钰铭跌落山涧之时。

  “大人!”大牛狂吼,飞身扑过去,想拽住郑钰铭衣服,可他的手指只挨到郑钰铭的衣角。

  大牛这一扑用力过猛,整个人摔倒在石阶上,半个身体悬挂在石阶之外,入目之处,大牛只看清楚石阶底下沟壑十几米远地方,再下面就给瀑布水汽遮挡。

  大牛声音凄厉,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几块碎石跌落下去,大牛眼角窜过棕黑色影子,木头从山阶上窜下,很快不见踪影。

  “大人!”

  “公子!”

  “殿下!”

  大牛身后传来各种声音,马仁、霍思华、符畴、杨贺、卫蔻,赵轩武宰伯耀、舍人武铣和一些护卫先后赶到。

  马仁、霍思华率先扑到大牛身边,拖住大牛下坠的身体。伯耀和武铣跑到赵轩身旁,焦急地查看赵轩的伤势。几个护卫则拿着武器对着倒在血泊中一动不动的魁吉。

  “快!钰弟...明公子掉下去了,快去救。”赵轩躺在地上,染满鲜血的手指颤抖地指着亭楼之下,不知道是为自己的命运焦急,还是为郑钰铭的性命心焚。郑钰铭如果性命不保,赵轩别想平安回到赵国,魁吉可是他带到蔚山来的。

  伯耀和武铣虽然知道郑钰铭的性命不得有闪失,但赵轩是他们主公,他们眼前最关心的是赵轩伤势,两人快速为赵轩做了检查后,发觉赵轩虽然全身衣服染血,外表看着吓人,其实伤势不算严重。赵轩身上被魁吉宝剑划到的地方伤口不深,只要止住血,不让伤口发炎,这点伤不会威胁到赵轩的性命。

  马仁和霍思华将大牛拖住,从大牛口中知道郑钰铭已经掉落下去,木头也跟着跳下后,两人脸色立马发白。马仁想也没想,就要攀下去搜救。

  “你们听,木头在叫!”霍思华拦住马仁。

  亭楼下传来木头‘汪汪’的叫声,听着距离不算太远。

  “定是木头找到大人了。”大牛兴奋,他力大无穷,可身体太魁梧,不适合下山崖救人。

  “我去救大人。”马仁身材精瘦,动作灵活,当即就要下去寻找郑钰铭。

  “且慢!”霍思华阻止,立起身脱下身上的长夏衣,回头催促杨贺等人。"你们都脱衣服。”

  大牛还愣着,其他几人已经明白霍思华的意思。亭楼下的地势太陡峭,马仁即使找到郑钰铭,也无法将郑钰铭背救上来,霍思华脱衣是要大家将衣服结成长条,方便马仁拉住借力上爬。

  明白霍思华的意思后,众人纷纷脱下外衣,这时候是夏天,众人穿的都是单衣,脱下外衣,里面就是内衣,好在这时的人们保守,内衣像二十一世纪的背心和小褂子,穿着内衣也能蔽体。只卫蔻的外衣是薄纱,牢固程度不够,脱下也没结在长条上。

  众人的衣服很快结成长条,木头在下面越叫越凶,马仁等不及长条结得足够,将长条一头捆在身上就往下攀爬。大牛、杨贺等人继续在上面为衣服结成布绳索加长,护卫源源不断跑上来,布绳索的材料增加,护卫的布兵衣很牢,做长布绳索不会撕裂。

  郑钰铭摔下去觉得自己必死无疑,亭楼下是瀑布形成的水潭,距亭楼距离有一百多米,相当于四十多层高楼的高度,从那样的高度掉下,掉在水面上即使不死也得砸昏迷,昏迷的人在水中只会溺亡。

  郑钰铭的求生欲望很强,掉下去的时候他两手拼命划动,想拽住东西阻止自己下落,可惜郑钰铭的运气不好,拽到的东西都随着他的坠落被扯断,直到背部一疼,整个人上抛一下又停住,郑钰铭手摸到了身下的柏树枝条,人疼晕过去。

  郑钰铭以为自己晕了很久,其实只有几分钟,当他听到爱犬的声音,睁开眼后,发现木头在他头顶一块凹地徘徊,木头想到主人身边,却没有可落脚的地方。

  “呜呜!”木头焦急,几次试图下去,险些跌落外,还掉下灰尘和碎石,灰尘和碎石都落在郑钰铭身上。

  “木头,别动,就呆那。”郑钰铭感觉浑身剧痛,阻止他下坠的是一棵斜长的小柏树,小柏树不大,阻止郑钰铭的下坠托住郑钰铭的身体后,根部已经晃动,木头要是再下来,柏树可能承受不住一人一狗的重量,郑钰铭自己无法动弹爬上山崖,只能静静等待上面来人救援。

  木头好似明白主人的意思,它仰头狂吠,想将主人位置告诉上面的救援人。

  马仁系着衣服结成的绳索,下到亭阁三十几米的地方看到了木头和郑钰铭的身影,心情不由激动。

  “大人!大人!大人可好!”马仁一边加快速度,一边高声询问。

  “马仁...”郑钰铭的声音微弱,可在马仁耳边却如春雷。

  亭楼边的人们从马仁的声音中知道郑钰铭还活着,不由微松一口气。霍思华两腿一软跪倒在山崖边,心中一边祈祷,一边忍不住低泣。躺在地上由手下包扎的赵轩,提着的心这才稍微落了地。大牛、杨贺、符畴和几个护卫忙着拉住长布条,让背着郑钰铭攀爬的马仁可以借力。

  在人们的期盼中,马仁背着郑钰铭上来了,郑钰铭的神智还清醒,只脸色苍白,半个肩膀被鲜血染红。马仁将郑钰铭小心放下,一旁的护卫赶紧取出随身携带的救护包为郑钰铭的肩膀包扎。蔚山的士兵和护卫每人都有一个救护包,当他们在战场受伤时,救护包能先缓减伤情,让他们熬到军医前来救治。

  马仁等人救治郑钰铭,一旁的护卫系上布条下山崖去救木头,木头能下去,却无法爬上来,还呆在凹进去的山石处。

  伯耀和武铣见吴国护卫拿出专用急救包救护他们的主公,心中不满,因为他们为赵轩包扎时用的是身上衣服撕碎的布条,护卫个个有救护包,却不见一个人来救治赵轩。伯耀和武铣虽然不满,却不敢露在表面,他们现在处境微妙。如何让吴国人相信魁吉行刺跟赵无关是个问题。

  符畴协助大牛等人将郑钰铭救上来,转身看着倒在血泊中的魁吉,联想到魁吉给他送信的事情,再将魁吉行为跟信上导师的暗示联系起来,符畴好似看到了事情的真相。

  “符畴...小儿!懦夫!忘恩负义!”

  就在人们专注郑钰铭的伤势时,倒在亭楼血泊间的魁吉忽然挣扎爬起半坐,他手指符畴,眼含毒意。亭楼下护卫端起武器,团团将魁吉围住,护卫没有在魁吉身上补刀,是想查知幕后指使者。

  “你是唐王派来的!”符畴脱口而出。

  魁吉是回光返照,他苏醒过来看到郑钰铭还活着,心知自己理想没有成功的一天,看到盯着自己的符畴,魁吉失败的怒火全部发泄到符畴身上,如果符畴协助他刺杀,魁吉认为自己的行刺一定能成功,不会像今天这样仓促行事。

  “符畴小儿!汝忘记恩师教导之恩了吗?汝师为唐王信臣,汝身上亦背负父仇,可小儿竟然忘恩忘仇,效身仇敌,汝是不义之人...”魁吉用尽最后力气叱喝符畴,叱喝还没有完,嘴里吐出大口鲜血,眼看是不行了。

  符畴的实习地是南埠难民营,这几天在难民营的所见所闻,让符畴对唐和其他诸侯百姓情况更加了解,亲眼见到和听到,让他看穿自己原来尊崇的君主,导师口中高贵威严的唐王是如此不堪。

  符畴微微仰头,挺直腰板,脸色苍白,眼神却坚定:“吾爱吾师,但吾更爱道义!公子仁爱一心为民,百姓多有受惠!畴不是效忠公子,是效忠天下苍生!畴不是汝这样是非不分之人!”

  魁吉想不出理由反驳符畴,口中冒出的鲜血阻止了他发音,魁吉喉咙‘嗬嗬’几下,身体一阵抽搐,两腿一蹬,双目圆睁,软倒在地,鼻尖再无出气。围在魁吉身边的护卫不敢放松警惕,依然拿武器对准魁吉尸体。

  亭楼旁的众人听清符畴和魁吉说的话,心思各不相同。赵轩君臣是大舒一口气,魁吉最后的几句,总算让赵国脱身刺杀嫌疑。

  杨贺看着学弟满脸震惊,他不知道符畴竟然跟郑楚两人有父仇。

  霍思华看向的符畴眼睛满含埋怨,怪符畴没有早日揭发魁吉,害她最敬爱的大人遇险,霍思华本来对符畴很有好感,现在有魁吉这事,霍思华那点好感飞到九霄。

  郑钰铭肩上的伤不重,但掉到树枝上受了内伤,被救上来后,胸口疼痛,听到魁吉跟符畴的对话,再看不远处的赵轩君臣,当即对马仁下令。

  “马仁,你负责蔚山军事,蔚山行政由余奎负责,封锁行刺之事,派重兵保护大王,在大将军回来前,谁都不可以见大王,蔚山实行军事戒严,如若有异动,不管什么人,杀无赦!”郑钰铭说到这里喘了口气,他眼前发黑,趁着没有昏迷,郑钰铭提前做好安排。

  郑钰铭之所以让手下控制局势,软禁吴王笙,是提防自己死去吴国发生动乱,他要把吴国的一切都留给楚朝辉。

  郑钰铭将腰间的玉佩递给马仁,玉佩是吴王亲手为公子明雕刻的鱼型玉佩,可以代表公子明,也可以代表郑钰铭。

  “将赵轩君臣软禁,一切事情由大将军回来处理。”郑钰铭昏迷前小声对马仁发布最后命令。

  第 158 章

  楚朝辉北巡和郑钰铭南巡是有用意的。楚朝辉北巡是为了国土扩张做预备,郑钰铭南巡是为了审视蔚山发展状况,审计国家财力,为军事行动做准备。

  吴国经过将近四年发展,国内百姓绝大部分解决了温饱,四分之一平民过上了富裕生活,开垦农田过了免税期,农民开始缴税。各地工厂作坊已具规模,每年上缴税收成倍增加,吴国财政开始富足。

  楚朝辉一直不停扩军,如今吴国常备正规军数目已超过十万人,这个数字相对于人口只有两百万六十万吴国,比率已是相当多了。原来时空秦孝公用商鞅变法2年,秦国强盛拥有人口四百万,军队人数也不过十余万人,秦始皇就靠那些家底完成了统一。这时空,吴国如果不是靠着工商业发达,是养不起十多万常备士兵。

  大秦大陆社会形势跟原时空春秋末期相似,整个秦大陆人口有三千多万。楚、吴、鲁、赵、齐、陈是六大诸侯强国,原来国力强是楚,人口多,有四百万。赵次之,人口三百万左右。其他几大诸侯强国人口都两百万之上,三百万之下。

  吴国人口漪姬作乱前勉强达到两百万,吴国国力六大诸侯国中居于末尾。郑钰铭和楚朝辉掌握吴国政权后,吸引了周围诸侯国平民和长河南岸原始部落民投奔,加上国内医疗水平提高,成人寿命延长。百姓温饱保证后,婴儿出生率提高,死亡率降低,国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前所未有增长。四年不到时间,吴国增加了五十多万人口。

  相比吴国国内原有人口,四年不到人口一下多出五分之已,增长比率太过迅速。不过吴国农业提高了几倍生产力和工商业发展急剧膨胀局面下,吴国增长五十万人口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劳动力旺盛需求。

  吴国需要人口,光靠周围诸侯国偷渡过来定居,速度还是太过缓慢。佳人口增加方法就是兼并诸侯国。吴国周围邻国,像楚、赵、这样大诸侯国,吴国没本事一口吞下,人口跟吴国差不多陈国也不能动。赵楚两国有世仇,陈国隔两国之间起了缓冲,赵楚为了自身安全,都不容许别国染指陈国。

  陈国是大秦诸侯国中对吴国友好国家。西侯登基,陈国第一个承认,西侯去世,陈国第一个派使团吊唁,从情理上,吴国不能将陈国先列入兼并目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古代搞建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