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古代搞建设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风中蝴蝶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43 KB   上传时间:2013-12-18 18:36:45

  “嗯,我也来一支,你也睡不着吗?”郑钰铭从烟盒里取出一支香烟,接过楚朝辉的烟屁股把自己的香烟点燃。

  “知道这是什么样的鬼地方后,想睡也睡不着。”楚朝辉又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点燃,把烟屁股朝窗台的青砖按了一下,确定火星已经按熄才扔到院墙外,旁边就是原始森林,得注意防火。

  “香烟抽完你怎么办?”郑钰铭不是正宗烟民,没有烟瘾,楚朝辉却挺喜欢香烟。

  “想办法呗,香烟怎么做成的总知道,以后找到烟草就自己制。”楚朝辉好像不着急自己断烟。

  “你会?”郑钰铭挑了下眉。

  “我会的多了!”楚朝辉朝着郑钰铭露出一口白牙:“一点都没有吹牛。”

  “哦,你会什么?”郑钰铭觉得,楚朝辉最擅长的不就是打仗嘛,毕竟楚朝辉十七八岁就参加了佤邦军,算算有十几个年头。

  “熟练使用热兵器就不说了,我还会制造炸药,会冶炼钢铁,会烧窑,会制作玻璃。”楚朝辉会这么多技艺,都是果敢那特殊地方环境造成的。

  “....”郑钰铭的香烟叼在嘴上半天没有动静。

  “你除了花木,还擅长什么?”楚朝辉很享受郑钰铭意外的眼神。

  “我好像就会种地。”郑钰铭抓抓头,自己擅长的好似就是和泥土打交道,不过自己的大学的专业学得还不错,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整些水车机械好像没什么问题。

  “我们所会的,以后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之本了。”楚朝辉朝着夜空叹息一声,大秦王朝名存实亡,各方诸侯蠢蠢欲动,加上常年天灾,这个世界将面临动荡。

  “我的电脑里有好多好东西,原来是我无聊存着玩的。”郑钰铭突然记起一件大事。

  “无聊存着玩?”楚朝辉疑惑。

  郑钰铭对上楚朝辉的疑惑,他不好意思地摸摸头。郑钰铭喜欢看小说,特别喜欢是种田之类,网络小说最流行穿越到古代,用各种现代技术发展自己力量,然后成王成皇。郑钰铭纯粹因为兴趣,想自己也写上一篇,为此他晚上闲着没事时,就收集大量资料,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涉及。这个时空还没有的三大方明,资料里都有制作步骤。资料收集了一大堆,还没等郑钰铭开坑,就被传送到这个时空来了。

  “可惜没有电。”郑钰铭叹息。

  “不,我们有电。”楚朝辉的头伸出阳台,朝着院墙停泊的那部越野车看了看。

  “对啊!我怎么忘了大切诺基。”郑钰铭拍着脑袋大笑,汽车上有点烟器,可以从那接出地火线,再通过电压逆变器,把电压改变,这样就可以让电脑和打印机正常工作,可以把电脑里有用的资料都打印出来,有了那些资料,在他有生之年,也许能过上半个现代化生活。

  阳台对话后,郑钰铭和楚朝辉对如何好好在这个社会生活下去有了更大把握,第二天一大早,吃过了早饭,郑钰铭和楚朝辉就把大切诺基越野车发动起来,把点烟器那里捣鼓了一下,使用逆变器将电压变成220V,电脑和打印机都开始运作。两人花了一天的时间把电脑里有点用的东西都打印出来,电脑资料打到五分之四时,大切诺基越野车的汽油快没了,打印纸也已经告罄。电脑没打完的资料都是无关紧要的一些,没打印出来两人也不觉可惜。

  没有了汽油的大切诺基越野车从此彻底成了废物,虽然越野车成了废物,但它已经发挥出了最大功用,把二十一世界的一些文明留在了这个落后的时空。

  “这个珍妮纺纱机的制作是最有用的。”楚朝辉看着打印资料不住点头。珍妮机的发明是前时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它的出现,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是一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英国工业革命。如今这个时空,连飞梭都还没有发明出来,这个纺纱机出现后,这个时空的纺织业将是跳跃式跨步。

  “我倒觉得造纸最有用。”郑钰铭知道纸是什么材料造成,可不知道具体步骤,现在好了,有了造纸步骤,省去摸索改进,可以一次性造成白纸,以后上个厕所,不需要舍不得用厕纸擦屁股。卫生间的手纸在逐渐减少,郑钰铭已经考虑用树叶代替。

  “这里怎么还有中小学课本书?”楚朝辉看着郑钰铭有丝不解,难道郑钰铭想在这个时空当老师。电脑里的资料都是郑钰铭选择打印。

  “我们总得为自己培养点人才吧。”中小学课本是有选择性打印的,只打印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地理。

  电脑资料里的中小学教课本是郑钰铭的姐姐下载的,她是个中学老师,暑假带着女儿在弟弟这里避暑时下载的,郑钰铭并不清楚姐姐下载这些课本的用意,他还是在选择打印资料时,才发现电脑硬盘里留着胞姐下载的东西。

  郑钰铭说完自己准备培养人才的打算,两人不约而同看向旁边收养的兄妹俩。

  这兄妹两现在已经有了姓名,姓是他们自己的姓,名是郑钰铭帮他们取的,哥哥叫霍思中,妹妹叫霍思华,意为思念中华。

  郑钰铭和楚朝辉忙碌打印资料时,霍家兄妹开始是瑟瑟发抖,被越野车发动机和电脑、打字机吓的,不过过了段时间,发现那些会发亮会动的怪物没有危险,两小孩才镇静下来,霍思中还磨蹭到郑钰铭身边找活干,被郑钰铭指示着去看住木头,不让木头跑到院墙之外。至于霍思华,被郑钰铭指示着坐在小板凳上晒太阳。

  在和霍家兄妹的聊天中,两个穿越人士大致清楚了这兄妹俩的身世。兄妹俩家住吴卫两国交界处,因干旱,田地里颗粒无收,霍家兄妹的父母就带着三个孩子离开故土,想到南方混口饭吃,霍思中和霍思华的中间还有一个男孩,在逃荒过程中病死,霍思中也不是看上去的七、八岁,而是已经十一岁了,霍思华也不是五、六岁,而是九岁。

  霍家兄妹的父母带着两个孩子逃到南埠码头后,就双双因病死去,兄妹俩在南埠村民的照顾下,勉强活到了现在,那个抢他们食物的耗子,是霍家在逃荒途中遇见后,不知道为什么,那个耗子尾随着他们一家到了南埠。

  霍思中穿着天蓝色的棉袄,下身是条黑色棉裤,脚上拖着一双大棉鞋,正紧盯住木头,就怕木头一闪眼从院门下钻出去。霍思华眯着眼坐在小木凳上,上身是件呢绒外套,里面是一身羽绒衣裤,脚上是双毛绒绒的兔鞋。兄妹俩所穿的衣物,除了天蓝色棉袄是郑钰铭老堂哥小孙子在别墅玩耍落下,其他都是郑钰铭外甥女留下来的,郑钰铭的外甥女才七岁,可块头比霍思中大了好多,郑钰铭外甥女的黑色棉裤穿在霍思中身上,还长了一个裤脚边,而霍思华穿在身上的衣服,短衣变长衣,裤管卷了三道,一双兔子鞋大了三分之一。

  衣服是如此不合身,霍家兄妹却有幸福得快死去的感觉,霍思华过一段时间就要看一下哥哥,用小手在大腿上狠掐自己一下,好确定自己没有在做梦。

  回别墅的第二天,在厨房发现的红薯、土豆(马铃薯)、南瓜和超市带来的玉米被两人种到了温室里。

  红薯也叫番薯,相传番薯最早由印第安人培育,后来传入菲律宾,被当地统治者视为珍品,严禁外传,违者要处以死刑。16世纪时,有两个在菲律宾经商的中国人,设法将一些番薯藤编进竹篮和缆绳内,瞒天过海,运回了福建老家,遂种植遏及中华大地。红薯投入少,产出多。今年的种植只为了留种,到明年,十几个红薯收获的根种,最起码可以种上十几二十几亩地。

  至于土豆,名称虽然叫土豆,其实并不是本土作物,而是地地道道的洋货,它的另一个名称叫马铃薯。是身处饥饿窘境的印第安人发现的救命食物,然而,野生马铃薯的块茎中含有大量的龙葵碱,对人和动物都有毒,早期食用马铃薯的许多印第安人,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印第安人走了数千年的岁月,经过漫长而艰辛的驯化,从食用到栽培,才培育出如今毒素少的马铃薯,在17世纪时,马铃薯传播到了天朝。这个作物也是高产量的粮食作物,比红薯年产量都高,因为它可以一年两产。

  红薯和马铃薯都是根块种植,而南瓜是种籽育苗。南瓜看名字就知道是泊来品,原产亚洲南部,它很早就传入了中原,不少地方称之为“饭瓜”。

  至于超市硬塞的玉米就更牛了,它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这玉米是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1494年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到了明朝末年,玉米在我国的种植已达十余省份。

  这四种在前时空高产量的作物,以后将成为山谷主要粮食。这四种原产美洲的作物,提前一千多年来到了大秦帝国。两千多年以后,这个蓝色星球的知名学者专家对这四种农作物的原产地争论不休,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推论,争论到后来,谁也没法证明自己的绝对正确,无奈之下,这四种农作物被标明,可能出产美洲或者亚洲。

  ☆、第 15 章

  转眼到了第三天,这天早上四点左右,整个别墅里的人都已经起床,郑钰铭忙着做早饭和备干粮,楚朝辉则收拾出一副箩筐,一个箩筐里放满狩猎到的野味,这是准备送给吴大家的礼物。另一个箩筐准备放霍氏兄妹和木头。两个大人不知道要离开别墅几天,所以小孩和木头不能丢在别墅,准备带到南埠委托吴大的妻子帮忙照顾。

  霍家兄妹到了别墅丰衣足食后,手脚上的冻疮开始发痒,痒得两个孩子晚上睡觉都睡不好,郑钰铭拿冻疮药膏帮他们抹过后,就不准两个孩子多走动,防止结疤的冻疮伤口开裂。楚朝晖用箩筐装送给吴大的野味,就是方便把两孩子和木头一起挑着带走。

  冬末的清晨气温在零度以下,一路上的草地都结了白霜,霍氏姐弟一人手里抱着个两大苹果坐在一块石头上,中间夹着木头,把个箩筐挤得满满。霍家兄妹体重太轻,加起来只有野味筐的一半重量,只得在箩筐放块石头平衡扁担两头重量。

  从别墅到出谷外已经走出一条小路,现在从别墅走到缝隙出口的山坡下,只要一个半小时,刚从山坡下去,就在小路上看到了吴大的骡车,原来吴大一大早就驾着骡车来接他们了。

  三人见面一阵寒暄,箩筐和人都上了车子,吴大看到两个变得面目全新的光头孩子,惊异得打量了半天,才转过身驾驶着骡车往村子里赶,一边赶一边心里暗叹霍家兄妹是老鼠跳进粮仓,要使劲享福了。

  南埠村的村人都已经开始在忙碌一天生计,码头上新停泊了两条木船,木船老板正指挥着苦力往岸上搬运货物,这些货物要运到达城去销售。南埠村除了余奎的酒坊和一个铁匠铺子,再没有其他店铺,人们的日常需要都是跟走南闯北的货郎交易,这些货郎也不是天天来南埠,而是一个月来个一两次,每次到来,货但旁边都会围满交易的村民,今天的南埠码头,就有两个货郎已经到达。木船忙碌的下货,货郎周围嘈杂的交易声,将南埠码头点缀得生机勃勃。

  吴大把骡车直接驶进了院子,一进院子,吴大的妻子和吴沣已经站在院里迎接。楚朝辉和郑钰铭下车和吴大妻子见过礼后,就把一筐野味奉上,又从霍家兄妹手上拿了两个苹果递给吴沣,剩下的两个苹果留给了霍家兄妹。这四个苹果是别墅最后的水果存货。吴沣接过苹果满脸欣喜,这苹果又香又甜,水分充足,味道之好是他从未尝到过。前三天给他的苹果,早已被他连皮带核吃进了肚子。

  吴大夫妻接受了野味连声道谢,要知道,因为狩猎工具的缺乏,这时空的人们狩猎不易,要进山捕猎都得成群结队,运气好,每人分到的猎物会多一点,运气不好,除了些小动物,人们有时会空手而归。楚朝辉和郑钰铭这次送了两只野猪腿,五只野兔,六只野鸡,这些野味抵得上吴大一家三个月的肉荤。

  吴大的妻子和仆妇彭妇日夜赶出了两套深衣,两个穿越人士穿在身上立刻变了气质,在穿越人士眼里是掩盖了现代气变得文绉绉,在古人的眼里是变得有贵气有身份。

  换好衣服,吴大、楚朝辉和郑钰铭动身去达城,霍家兄妹和木头就留在了南埠,临走前,郑钰铭又拜托吴大妻子帮霍家兄妹纳两双鞋子,这两孩子脚上都没有合适的鞋穿。

  南埠距离达城四十公里左右,骡车要跑三个小时才会到达,一路上要经过三个大村庄,离南埠最近的村子就是吴大上次打尖住了一宿的后坡,后坡过去就是前村、丘庄,丘庄过去四十分钟就到了达城。后坡、前村和丘庄这三个村庄都有土围墙围着村子,南埠之所以没有土围墙,是因为南部是个新兴村庄,十几年前村子里只有现在的一半人口,没人力也没财物给自己村子建上防护,加上处在水道旁,围了围墙也是和外界连通,所以这个时空必建的围墙就没有建造,好在周围没有大股土匪强盗,有小股土匪骚扰都被南埠村民齐心合力赶走。

  达城的防护围墙是石块和青砖建筑起来的,城墙也就四、五米高的样子,不是两个穿越人士在电影里看到的有七八米那样高大,围绕着城墙有护城壕沟,壕沟里因为气候干燥,里面没有水,只有点泥浆。达城有三个城门,南城门,北城门,和西城门,南埠在达城的东南方向,进城走的是南门。

  南城门口有三、四个守卫,每个进城门的百姓都必须交付进城费,进城费是一人一个吴国铜币,马车则是两个吴国铜币。郑钰铭按物价换算了一下,一个吴国铜币大概是前时空的五元人民币,这样算下来,进城收费是很高的,城门口外路边站着好些衣衫褴褛的百姓,他们舍不得付一个铜币的进城费,就只能在城门外向过路的行人兜售自己的货物,兜售的货物大部分是柴火、自家的农副产品、狩猎到的野味,少数几人售卖的是布匹,没有染颜色,泛着微黄的那种白色粗布。看到这些白色粗布匹,郑钰铭和楚朝辉才发觉,许多百姓身上穿的黄颜色衣服就是这种白色粗布做成,因为洗涤不干净,白色渐渐变成了黄色。在这个时空,染了颜色的布匹价钱比白色粗布要高出三分之一。

  城门守卫的个子普遍比吴大高大,身高在165-170厘米的样子,身上穿的是青色粗布衣裳,没有盔甲防护,头发只用衣服同色的青布包扎,手上的武器不一,有铁棍的,有青铜刀的,还有一个使用的是矛。这些兵器都是他们自带,这个时代士兵都是贵族出生,农民是没有资格打仗,前时空统治阶级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战争扩大才允许农民参战。

  “吴东家,又来达城发财啦。”守卫中的一个个子最高的士兵和吴大打招呼。

  “郭虎贲!各位军门辛苦了!”吴大从骡车上下来,恭恭敬敬对这守卫行礼,虎贲是对士兵的尊称。

  “这两位是?”郭虎贲看着从骡车上下来的两位穿越人士,满脸吃惊,楚朝辉183的个子,站在城口仿佛是个巨人,而郑钰铭出众的外貌,更让这位贵族士兵看得目不转睛。

  “这两位壮士是海外人士,遇海难漂泊到此,这次来达城是要购买些事物。”吴大介绍楚朝辉和郑钰铭两人身份。

  “原来是海外壮士。”郭虎贲朝着两位穿越人士拱手。

  楚朝辉和郑钰铭连忙抱拳对守门卫士行礼,这时空的人们崇尚武力,认为强壮高大的人都是天赐神力,两人的身高立即博得守门卫士的另眼相看,卫士们纷纷对着两人还礼。

  “郭虎贲,这是城门费。”吴大递上五枚铜币。

  “不用付费了,如此出众俊杰光临达城,怎么能收门费。”郭虎贲仍然直盯着郑钰铭瞧,他从未见过如此俊俏男子,眼睛有点不够看。

  “那谢谢军门,在下出城定送青酒答谢。”吴大看着郭虎贲痴迷的双目有点无奈,这郭虎贲是有名的以貌取人,长得好看的进城不收钱,长得丑陋的收双份,或者干脆不让进。

  楚朝辉觉得这个看城门的实在不像话,不由眯眼扫了下身高只到他脖子的郭虎贲。

  郭虎贲被楚朝辉冷眼看一扫,醒悟到自己太过失态,连忙举手让同伴搬开路障,放吴大一行进城。

  “郭虎贲想和那姣者同床共寝?”

  这个时空的同性恋只存在于贵族之间,这些守卫都是贵族出身,亲友间“狎昵娈童”的时有听闻,郭虎贲就偏好男色,他对自己的癖好又从不掩饰,城门几个守卫见郭虎贲对着远去的海外人士背影依然在那痴迷,不由大声起哄。

  “要真能得姣者眷顾,郭某死亦足矣!”

  “我看姣者身旁有人守护。”同伴中有一人泼郭虎贲冷水。

  “要是姣者垂青于我,有无人看护都无关紧要。”郭虎贲对自己好似很有信心。

  “我瞧这两位气质不凡,定是出生大家。”两位穿越人士对他们行礼时不亢不卑,进退有度,守门卫士不由对两人身世开始了猜测。

  “蔚主风采都不足与姣者比拟。”郭虎贲还是对郑钰铭念念不忘。

  “郭虎贲慎言,蔚主是我们国主。”郭虎贲的同伴心底虽然赞同评价,但还是出言阻止郭虎贲的口不择言,他们嘴里的蔚主就是蔚山君,达城的城主,吴国国王的二儿子。

  达城的街道是石块铺成,城内的房屋有些是石砖砌成,还有些是泥砖石块混合,有些贵族的房子全部是青砖青瓦,外表看起来整齐好多。这些在穿越人士眼里灰溜溜的建筑,已经是达城周围方圆百里中最得体的建筑了。

  城中街道很是热闹,人流熙熙攘攘,有市民和城外的百姓,也有坐在自家奴隶驾着马车里的贵族,还有落魄的武士。这些人看到两位穿越人士都是一个表情,惊异。而两位穿越人士站在哪里都是鹤立鸡群,实在太显眼。

  吴大先领着两位穿越人士去住了客栈,然后才揣了玻璃珠去找达城的一位本家,这位本家是吴大的远方堂兄,祖辈都在达城经商,在达城已经有了门路,认识一些本城贵族。吴大就是要通过这位远方堂兄去找玻璃珠的买家。吴大把珠子托付给堂兄后,就回客栈等候消息。

  第二天下午,吴大的远房堂兄就派人送来口信,那颗无色的玻璃珠有人出价二十一匹达城布,问这个价钱可否接受。

  郑钰铭和楚朝辉听到吴大估价就已经觉得玻璃球贵得离谱,现在听说能卖到二十一匹达城布,连忙让吴大去告诉远房堂哥,他们接受这个价格。

  到了傍晚时分,吴大的骡车装着十九匹达城布返回了客栈,少掉的两匹达城布是给吴大堂哥作抽成的,这是吴国商业交易规矩,凡是通过中间人做成生意,都得抽取十分之一的佣金酬谢中间人。

  郑钰铭和楚朝辉只收了十五匹的达城布,剩下的四匹送给吴大,他们两人身上的衣服是吴大提供,一路上是吴大照应,玻璃珠又是吴大帮忙卖掉,送上四匹棉布作酬谢,在两个穿越人士眼里实在不算多,这次卖珠子只是探路,别墅里在这个时空算成宝贝的东西有很多,他们需要钱财就必须变卖,有了条可以信任的销货渠道,就可以保证他们以后不缺钱币。

  ☆、第 16 章

  买卖做成,两位穿越人士和吴大心中都十分高兴,当晚就在客栈叫了酒菜庆贺一番。

  “今天这青酒,为兄要敞开了喝。”吴大捋了捋自己的短胡须。

  “这青酒很有名吗?”郑钰铭觉得这跟后世的五粮液、茅台比起来实在太差了点,但看吴大对青酒好似非常推崇。

  “青酒当然有名了,楚国三大物产啊。”吴大对两位穿越人士开始科普,达城就处在楚国和吴国的接壤处。

  楚国最有名的物产是丝绸,俗称湘丝,湘丝在大秦国是比黄金都贵的东西,普通贵族都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只有王公和大贵族财才享受得起湘丝所制的衣物。楚国第二名产就是铁器,楚国铁器虽然利天下,但从不外销,冶铁技术更不外传。第三就是青酒,这青酒一直是楚王室向大秦进贡的贡品,青酒产地距离吴国达城很近,因为地理原因,可以省略运费,楚国出售到达城的青酒比别处便宜得多,吴国条件中等的百姓因此能品尝到这种佳酿,而别的诸侯国只有贵族才享受得起。

  “那吴国有何特产?”楚朝辉和郑钰铭听吴大解说听得津津有味。

  “吴国有达城布,有东海盐。”达城周围地区许多田地都种植了棉花,这些棉花由达城村妇在家纺织成棉布,再由封地贵族收去转给商人染上颜料,达城棉布和别处棉布相比,胜在棉布柔软细密,东海盐是吴国东海边的盐场,盐场不在达城城主管辖之内,归吴王所有。

  “封地贵族?”楚朝辉敏锐地抓住这个关键词。

  “两位贤弟的故乡难道没有封地贵族老爷?”吴大的酒已经喝得六、七分醉,心里没有多想为什么两位贤弟会不懂大秦分封制,反而为两人细细解释大秦的土地制度。

  原来大秦灭了周朝后,沿袭了周朝的土地分封制,受分封的大贵族在领地上自成一国,自称国主,国主又把自己的一些封地分封给子孙和亲信,这些封地领主不可以再称国主,只可以对自己的封地收取赋税,当然,这些封地贵族必须向国主朝贡,有时封地贵族朝贡不讨国主欢心,极有可能被剥夺封地。

  “南埠是哪个贵族封地?”郑钰铭也感觉到他和楚朝辉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在山谷种植不是合法,山谷那块地不归他们拥有,这个时空的老百姓没有私产,天下土地都归封建主。

  “南埠是新开垦出来的地方,那地方没有被城主分封给贵族,南埠田地的赋税是直接交纳给达城城主。”

  吴大酒劲上来,说话兴致很高。说了南埠的土地归属后,又告诉两位穿越人士,从南埠到达城经过的三个大村子,有两个村子是归达城地方贵族所有,也就是说,四个村子,只有一半是达城城主直接管辖。这些贵族其实就是地主阶级。不过这些地主对辖内土地不拥有绝对支配权,不可以任意买卖。大秦土地有两种耕种形式,一种是租佃,租佃的是有人身自由的农民,一种是农奴,就是贵族地主家没有报酬的长工,还是没有人身自由的长工,这些农奴像货物一样归主人所有。

  南埠的村民属于蔚山君的租佃农,虽然那些土地是村民自己开荒开出来的。

  说起南埠的直接地主,吴大对达城蔚山君评价很高,话语里充满感激。原来去年的大旱田地歉收后,蔚山君免了自己封地佃农的一半赋税。因为城主亲自带头减免赋税,达城城主管辖下的贵族们只好都对佃农减免一些赋税,达城的老百姓们因此能平安度过灾年,没有像邻国的卫、唐小国的农民,在灾年饿死,达城的老百姓们对达城城主蔚山君有发自内心的拥戴。

  这个时代的赋税是按人头和田亩来收税的,刚生下的小孩也算个人头,也得纳税,换算下来,一个农民家庭必须把种植的一半收获拿去交税,他们垦植的田地数目在十几亩左右。

  这个时候的生产力极低,一亩小麦的收成最多一百斤左右,大豆每亩是四、五十斤,也就是说,

  农民们交完赋税后,剩下的粮食就着蔬菜野菜只能裹腹,根本就没法有盈余,就是这样,还得指望地主是蔚山君这样的仁厚贵族。

  把酒多的吴大送到客栈房间,郑钰铭和楚朝晖两人脸色黯然,被蓝光传送到这里已经够倒霉了,不想一起传送过来的别墅土地都不属于他们,他们变成了非法移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古代搞建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