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古代搞建设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风中蝴蝶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43 KB   上传时间:2013-12-18 18:36:45

  “天亮了吗?”就在郑钰铭可以从楚朝辉怀中完全挪出来时,楚朝辉醒了,他一把将郑钰铭再次捞进怀里,翻转爱人身体,侧头低下拔开郑钰铭的后穴查看里面情况。军中医者的助兴药除了增加做爱的快感,还能起肌肉松弛作用,这种作用让郑钰铭的身体更好的承受住欢爱。

  “快放手,今天我得帮大王起草几份诏书,再不起草,就赶不及在大军班师进都时宣读了!”楚朝辉大大咧咧的检查动作引来郑钰铭的抗议。

  “诏书?”楚朝辉停止动作。

  “就是周成他们的身份问题,封主的封地问题,封地的私兵问题,有功大臣封爵的问题。”郑钰铭扳了四根手指才数完。

  “要废奴隶制了吧?”

  “不会一下子强制废除,先取消奴隶买卖再说。”取消了奴隶买卖,也就从源头掐住了奴隶制的生命。

  “温水煮青蛙政策好。”楚朝辉赞赏地看着郑钰铭,能由西侯出面颁布制度改革,比郑钰铭自己直接施行受到的阻力要小。

  郑钰铭自豪一笑:“就如蔚山人一样,观念可以不知不觉改变。”

  吴国的半年战乱,花光了郑钰铭辛苦三年积蓄下的物资和钱财,不过这些物资和钱财并不是全部消耗一空,它消耗的同时,大大促进了蔚山地区各行业的发展。

  军队的所需的一切军用物资都是由蔚山贵族跟郑钰铭合办的手工作坊、南埠山谷的工厂制造出来。战争花出去的钱又转变成利润回到郑钰铭和蔚山贵族们的口袋。赚得最多的是承制军服、军被和军鞋的十几个作坊。

  蔚山一切有能力生产这些商品的工厂作坊主都接到了订单,这些工厂作坊主们全赚了个满钵,在工厂和作坊工作的工人,因为郑钰铭早和开厂开作坊的贵族有协定,他们也赚到了不菲的工资,那些在厂里工作的奴隶,因为跟平民的工资待遇一样,他们在实际待遇上,已经脱离了奴隶身份。

  制造业主赚了钱,那些原料供应单位也同样分到一杯羹,蔚山的平民家庭纺织出现了联合。南埠纺织厂中的先进纺机式样慢慢泄露出去,聪明的工匠按照纺织女工口中描述的纺机模样和原理,山寨出适合家庭纺织的机器,山寨版的织布机没有南埠纺织厂的机器先进,但比原来大秦本土的纺机要好几个档次。

  蔚山农妇用上这种纺机后,效率比原来翻了几倍。南埠纺织厂生产的都是中高端布料,农妇们纺织出的低端布,很好的弥补了蔚山高低端布不平衡的局面。

  军服军被订单采用的布料大都是中低端布料,中端布料由南埠纺织厂吃了独食,低端布料就由蔚山的贵族织布作坊和平民家庭纺织提供。低端布料需要的量非常大,贵族作坊为了多挣钱只有增加工人,这些工人有大一部分是奴隶转变。

  家庭纺织户的农妇们最初靠自己辛劳来加大产量,但她们再肯吃苦耐劳,也得休息吃饭上厕所,一台机器最多使用十四五个小时。有聪明的平民想出了让机器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方法,就是当自家主妇纺织疲劳去休息时,他们雇佣一个会纺织的妇女到家里来继续织布,这样一来,机器就可以二十四小时在工作。

  当人们发觉这样能在雇工身上赚到利润后,脑子灵光的立刻请木匠多造纺机,扩大雇佣规模,这些平民成了新兴工业作坊场主。

  纺织分纺纱、织布、印染,为了提高产量和效率,纺织手工业者开始分工合作,纺纱的纺纱,织布的织布,织好的布又由专门印染的作坊印染,他们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扶植的商业链。

  军服、军被形成了一个商业链,军鞋也是如此,只要会做鞋的作坊和家庭都在日夜开工。

  郑钰铭下订单这些订单时,都有样品制版一起跟单下制造商手里,郑钰铭尽可能的在培养贵族和厂主作坊主的流水线制造意识。

  郑钰铭下在蔚山地区的大笔订单不但让蔚山的工业作坊蓬勃发展,还刺激了楚国和陈国,甚至赵国的棉麻种植。这些国家的棉麻大部分被楚国商人收购,相比往年偏高的价格,促使种植棉麻的贵族们决定明年再扩大种植面积。周围诸侯国贵族的决定为郑钰铭新闻乐见,蔚山地区的纺织业如此发达,他却不想让棉麻成为当地主要作物。

  除了军服军被军鞋,军需单上还包括各种生活用品、医药药草。军队所需的大量药物,由姜圭和山谷医徒是配置不过来。姜圭请示了郑钰铭后,将一些药丸药膏配置承包了出去,蔚山的医者都接到了业务,他们也因此获得丰厚报酬。军队采购的生活用品,同样让从郑钰铭手上得到秘方制造的蔚山小贵族们发了笔横财。

  总而言之,吴国的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动乱,成就了蔚山从上到下的人民,他们统统在这次战争财中获益。在这一场忙碌制造过程中,蔚山资本有了初步发展。

  蔚山地区不大,当地的封主都是小封主,引导他们抛弃奴隶制,将奴隶变为自由劳动力难度系数不大,但在吴国范围推行就没有这么简单轻易。吴国剩下的大封主,农庄里动辄上百的免费奴隶,要让封主一下子将免费劳动力变成有偿劳动力,肯定会引起大封主的反对,这对需要稳定发展的吴国很不利。所以郑钰铭请求西侯发布的四道诏书内容得温和,得带着隐蔽。

  楚朝辉在郑钰铭挣扎着去前殿办公后,又小眯了一会。中午在卧室跟郑钰铭吃了苏妇精心烹制的午饭,才穿戴整齐,披了件斗篷,带着五个护卫偷偷溜出王宫,到郊外等候班师大军。

  下午未时,太子笙在郑钰铭的陪同下,带着王庭大臣和贵族出了王都,到郊区三里远的地方迎接凯旋而归的军队。这一天,王都几乎成空城,百姓们扶老携幼挤在大道两旁等待观看勇士。

  太子笙和群臣贵族刚到预订迎接的地方,一支一色装备的队伍,高举‘吴’王旗和‘楚’将旗,军旗之下是骑着高头大马,全身盔甲的楚朝辉、东、南司马,他们后面就是纵队横队排列整齐的士兵,最前是两百多辆战车,后面为扛着各种武器的步兵。

  东、南两司马领军去边境是在夏末,士兵们身上穿的都是单衣,自漪姬切断军需供给后,军队的粮草衣物器械等物资都由南埠木船运送。这也造成两位司马手下将士身上的衣物跟蔚山大军颜色统一,样式统一,都是藏青颜色,上下短衣打扮,腰间系武装带,士兵脚上绑腿加布鞋,军官是绑腿加皮靴。

  本来千军万马走来就有股威势,现在统一的服装,更增加了这股气势。

  王都康城的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军服还统一的军队,加上走在前列的步兵是楚朝辉亲手训练出来的五百奴隶平民士兵,这些士兵都经过队列训练,行走时行动步伐一致,给人的视觉效果更加冲击。王都百姓对这些精兵强将给予了最热烈的欢迎,欢呼声响彻天空。

  这一天,西侯派使者在大军前发布了五道诏书。

  第一道是所有参加平乱和抵抗唐军侵略的奴隶兵都恢复自由民身份,有显著军功的奴隶由各军将领论功向王庭请赏。因为奴隶士兵对吴国和平做出巨大贡献,吴国自此之后,取消奴隶买卖市场,也取消了追究烙印逃奴的法规。

  奴隶买卖取消后,劳动力交易改成雇佣方式。

  第二道是取消封主封邑上的私兵,封主的安全不用他们自己来保障,以后会由王庭来负责治安和安全。

  西侯认为,吴国大乱的源头,就是姜大夫私养了8千私兵,有了底气才帮着漪姬篡位成功。他这道诏书声称要掐了封主拥兵作乱的可能。

  第三道是推恩令,封主百年后可以将封地平分给自己的嫡子,当然,要分点给庶子也可以,只是庶子所得不能超过嫡子。

  第四道是以后封赏功臣不会赏赐封邑,只会用钱财和升爵位来做奖赏,爵位可以由嫡长子继承,只是得降级继承。爵位只代表身份,不掌实权,但可议政。

  西侯的四道诏书一出,贵族们议论纷纷,有三分之一人表示赞同,这些人中大部分是蔚山贵族,有三分之一的人茫然或者中立,有三分之一的贵族有不满。

  第一道关于奴隶的诏书,没有要他们废除封地上现有奴隶的身份,这对他们现有利益触动不大,贵族们对此没有激励反对情绪。

  第三道推恩令得到封主们赞同,儿子一多,总要有喜爱和不喜欢的,按照推恩令,自己喜欢的儿子哪怕不是嫡长子,分财产时可以光明正大的得到一份。

  第四道将赏赐封邑变更为钱财和爵位,贵族们认为物质上差不多,再说最应该厚赏的郑钰铭和楚朝辉,跟着两人建功立业的蔚山贵族都没有出声反对,大部分功臣自己没有异议,王都小部分有功贵族自然不能出头反对。

  只有第二道,有封地的贵族,对不能养私兵这条诏书有点不满。

  不过面对眼前的几万大军,不满的贵族都选择了沉默。楚朝辉是这支军队的实际掌管人,而西侯的坚定支持者就是这位军权人物。两次内乱让吴国贵族们变得胆小,他们再没公开反对的底气。

  西侯最后一道诏书是责令郑钰铭对王庭上下和有军功的将领士兵评功论赏。郑钰铭执行最后一道诏书执行得最干脆也最大方,奖赏名单一出,王庭上下的贵族全喜笑颜开。

  第113章

  从夏朝开始,就置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大秦建国后,沿用也是这样的封爵制。爵位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这样形成各种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诸侯国内又置侯、伯、大夫、士等爵位,侯、伯、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这种封爵制久而久之,出现了尾大不掉的后果。聪明的诸侯君主意识到这种制度会让他们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就如秦天子失去对诸侯国的控制一样。

  不想自己落到跟秦天子一样的地步,八年之前,赵国国君率先在国内进行了制度改革,将封主的封邑改成食邑,封主们封地上的农民为他们劳动交租,但不能在那里实施行政权,赵王将行政权收归回了中央。

  吴国紧邻赵国,吴王也曾想像赵国那样进行制度改革,不过被漪姬劝住,漪姬正要靠姜大夫的封邑发展自己的实力,哪肯吴王大刀阔斧对封主们进行改革。漪姬劝谏的理由是,赵国先尝试变革还不知后果好坏,吴国完全可以等看到赵国改革后的变化再做决定。

  被漪姬一劝,吴王的改革计划便拖延下来。赵国改革爵位制度后,国力一天天强盛,吴王却因为身体缘故,再无精力对吴国现状大刀阔斧。

  有赵国改革成功列子在前,燕、楚、齐、鲁等国国君已经陆续进行了或者准备进行爵位改革。

  西侯取消赏赐封邑和取消封地私兵,走的不过是赵王先走过的路,吴国国内的大世家已经在动乱中少掉一半,再加楚朝辉对全军的实际控制,西侯改革遇到的阻力比赵王当初变封邑为食邑还要小。

  对贵族们改革的恶人由西侯做了,郑钰铭就得出面做好人来稳住人心。受取消封邑的改革制度伤害最大的,在吴国贵族眼里,其实是郑钰铭和楚朝辉两人。

  郑楚两人的功劳,按照常规,楚朝辉最起码可以得到大夫级别的封地,郑钰铭这样的公子身份,侯爵级别的封地是逃不了的。现在郑楚两人不出声反对,众人就看郑钰铭如何奖赏有功之臣,郑钰铭的奖赏如果不到位,两人就会失去很多贵族的支持。

  郑钰铭首先向西侯提议,骠骑大将军和东、南司马的爵位都提升一级,骠骑大将军由原来的伯爵晋升到侯爵,东南两位司马由士提升为伯,蔚山有功的贵族只在蔚山地区有地方爵位,在王都没有王庭爵位,这次被郑钰铭提议封分了大小不等的爵位。魏慎和魏仁两人被提议封分的爵位最高,为伯,魏慈为大夫,郭泗、陈蒙、余奎为士。最先投奔蔚山的封主们也在原有爵位上晋升一级,同时被提议封大夫的还有西侯封地的文宰。

  郑钰铭提议的封爵贵族名单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只有周成和卫青、曾游三人封士的提议,引起贵族们的侧目,卫青还好,是郑钰铭和楚朝辉收养的平民,周成和曾游就是奴隶身份了(曾游的实际是山匪,为掩盖山匪身份,只能对外宣称是买来的奴隶)。贵族虽然议论纷纷,却没有谁出面谏言,盖因这三人功劳很大,如果他们是贵族,完全可以受封至大夫爵位。

  除了荣誉上的奖赏,接下来就是物质上的奖励。为了补偿功臣不能得到封地,郑钰铭用大量黄金和珠宝玉器做赏赐,甚至从别墅拿出一套十二只水晶酒杯做赏赐品。

  别墅中的这套水晶杯是无铅水晶高脚酒杯,花了郑钰铭姐姐一千多人民币从淘宝购得,外表非常美丽,在阳光下,会将阳光折射成七彩彩虹,杯子会像钻石般通透发亮。

  这套杯子如果放到大秦市场上出售,定出的价格,除了国君级别的诸侯能问津,大贵族们都不可能买得起这套杯子中的一个。郑钰铭没有将这套杯子去变现,最主要是买家太难寻找,如果贱卖,会让山谷生产的玻璃品跟着掉价,这不是郑钰铭希望看到的。所以别墅厨房的现代化精美餐具很多,郑钰铭和楚朝辉情愿将它们打包收到储藏室发霉,也不想让这些精品流到奢侈品市场上冲击玻璃厂和瓷器厂产品的价格。

  虽然不能用这些精品套现,却可用这些美丽到极致的物品收买人心。

  十二只杯子被分赏给对平乱最有功劳的十二位功臣,每一只杯子用丝绸包裹,放在精致的香木盒中。

  得到杯子做奖赏的贵族,看到杯子后心满意足了,这样美丽的杯子绝对可以换几座城池。每一个贵族都在心中暗下决心,要将杯子作为家族珍宝流传下去。

  漪姬带着一起自焚的黄金,凝固重新提验去杂质后,连同内库的大部分玉器锦帛,被西侯交给郑钰铭做赏赐功臣和重建之用。郑钰铭就用这些黄金珠宝锦帛做了奖励。

  不够资格得到杯子的有功贵族,被赏赐到许多黄金珠宝锦帛,这些财帛抹消了贵族没有得到封地的不平心理。一块封地幸苦管理半辈子收获的财帛才能跟赏赐相等,白花花的钱财放在眼前,总比年年收的赋税要有冲击效果,有物质补偿的贵族们,对西侯的那点不满消失了。

  贵族们论功行赏完,接下就是对有功虎贲和蔚山士兵的奖赏。

  楚朝辉不想吴国军队保留三万虎贲,他不希望吴国以后的常备军出身都是贵族,他希望军队士兵由平民和奴隶组成。给予贵族士兵好处来得到他们拥护,不如给平民和奴隶士兵好处来得轻松容易。

  既然要减少虎贲士兵数目,就得想法让他们离开,可以让虎贲高兴离开不引起抗议,莫过于给予他们好处。当兵的虎贲们,大都是家境没落,想从军获得战功重振家族。

  虎贲希望为君王的卖命卖力后得到钱财和土地。郑钰铭想法让虎贲离开军队就满足了他们这一愿望。虎贲军中凡是二十五岁以上,从军五年的,可以拿到一笔丰厚退伍费回家,同时会得到三十亩到五十亩不等的良田做奖赏。

  给虎贲分配的良田来源来自没有封主的封地庄园,这些无主封地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被漪姬灭门没了近亲继承人的,一种是跟漪姬合作别灭的,还有一种是摇摆派,被郑钰铭和楚朝辉借口剥夺了封地的。这三类人的庄园土地都要重新分配,除了分配给平民和奴隶耕种,就是分配给退役回家的虎贲。虎贲们分配到的土地是私产,每年按亩交一成赋税,免税两年,可以自由买卖。平民和奴隶分配到的土地,每年也是交一成赋税,土地国有,只可转让种植,不得私自买卖。

  这一措施公布,有一半虎贲要求退伍回家,毕竟有田有地已经达到他们当虎贲的预期目地。楚朝辉统统批准。留下的一万多虎贲,楚朝辉还是不想全部留在军中,他准备将三分之一的人分流去组建驿站,三分之一的人分流去各郡县维护治安。

  吴国没有封主的地方,将设置郡县,郡县需要治安人员。这些措施行政措施现在还在纸上,以后会一步步施行。

  楚朝辉解决虎贲的同时,面向平民招募士兵,士兵的年龄限制在十七岁到二十岁之间。士兵经过考验入伍后,每月有津贴,五年后同样可以退伍,将来退伍会享受到虎贲的一半待遇。

  蔚山的士兵大都没有五年军龄,他们还不到退伍时候,经济上对他们的奖励只有钱财,政治上是取消奴隶的低贱身份。

  “朝辉,打完仗,我发现你的军队建设依然是开支大头。”郑钰铭一手拿着账本,一手在算盘上劈哩叭啦打着。

  “等军队开支不是大头时,你的国家就强盛和平了。”楚朝辉放下笔笑笑,他也在做着军队预算。

  “我这里还没有开始重建呢,钱就跟流水一样出去了。”郑钰铭拍着帐本感慨。安抚贵族和解散虎贲,用光了西侯给他的黄金珠宝锦帛。如果不是有卫青从王宫内库偷运出来的财物,周成四处抄家抄来的钱财为底气,郑钰铭真不敢如此大手大脚。

  “钱只有流动才能活起来。”楚朝辉走到郑钰铭背后,帮郑钰铭按摩肩膀。

  昨天晚上两人刚成功品尝了深层次交流,虽然有军中医者的药物帮忙减轻身体伤害,但第一次总是会让郑钰铭交欢部位不适。楚朝辉早晨还可以多睡一会,郑钰铭却得起床办公,到下午更是要帮太子笙主持犒赏军队,楚朝辉一直留神郑钰铭的身体情况,看到郑钰铭边算着帐目,边用一手敲打背部,就知道郑钰铭的身体依然腰酸背疼。

  “不错,放在内库中不如在社会上流通。”郑钰铭闭目享受楚朝辉的按摩。楚朝辉的按摩水平不亚于专业按摩师。

  虎贲们拿着退伍金回去并不会放进箱子不用,他们新分配了土地,土地多的会雇人耕种,要购买农具,购买耕牛,生产农具的工厂、作坊养牛的农户都能从中获益。

  “今天不早,咱们早点休息吧。”楚朝辉按摩按摩,一双手就按摩到不应该按摩的地方去了。

  “我是要早点休息!”郑钰铭‘啪’的一下打掉楚朝辉不规矩的手,楚朝辉的意图他很明白,明天是公子光下葬的日子,郑钰铭不想拖着不灵便的身体去送别,所以楚朝辉的想法被郑钰铭一口否决掉了。

  就在楚朝辉和郑钰铭歪缠之际,西侯和自己的文宰,正在议论着郑楚两人。

  第114章

  西侯的文宰公孙期只有三十岁出头,出生落魄贵族之家。七岁多父母生病相继离世,父系这边没有直系亲戚,被舅家接去抚养。公孙期的舅家家境也不宽裕,公孙期年纪虽小,去了舅家也得帮着为生计分忧,每天和大表哥负责放牧家中的十几头牛羊。

  公孙期的父亲识字,在儿子四、五岁时开始对儿子启蒙。公孙期的父亲对儿子抱有很大期望,病痛中不忘督促儿子课业。父亲的谆谆教导,让公孙期对识字习文有种固执坚持,每天跟着表哥出去放牧牛羊时,总带着父亲留下的羊皮书温习。

  西侯在封地经常外出巡视,每次经过公孙期的舅家附近,都看到这个十岁不到的孩子捧着羊皮书骑在牛背上默读,几次以后,西侯将公孙期招到面前提问,公孙期从善如流的回答,让西侯起了爱才之心。那时,世子笙六岁左右,西侯已经发觉自己儿子脑袋榆木。

  为了儿子的将来,西侯花费了很多心血培养公孙期,他想帮脑袋不灵光的儿子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封地管家。公孙期二十岁左右,开始帮着西侯管理封地。

  公孙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不但对西侯忠心耿耿,对有恩于自己的舅舅也给于厚报,不但将自己所得的财物平分给舅家,还应舅舅的要求,娶了自己的表妹为妻,虽然表妹长相很不出众,让公孙期沦为封地贵族们调侃的对象。

  西侯对公孙期的人品很肯定,郑钰铭跟西侯了解封地的能干官吏时,西侯只提名了公孙期。

  “大王,总理事拿内库钱财厚赏众人,将大王交予他的钱财挥霍一空。”公孙期跟着西侯节俭惯了,郑钰铭动不动就用几万财物奖赏有功之臣,看得公孙期实在肉疼。

  “王庭贵族都跟卿一样气愤吗?”西侯微微一笑。

  公孙期一愣,他微皱眉头:“好像没有,王庭上下好似对大王一片感激之声。”

  “这里有总理事的一个三年发展计划,你拿去看看吧。”西侯从身侧拿出一本计划书递给公孙期。

  “三年国库翻三翻,国民收入翻两番?”郑钰铭列的发展规划条列很细,公孙期边看心头热血边在沸腾,这真是好一副发展前景图。“这能实现吗?”

  西侯费尽五十年时光,才将封地由不毛之地发展成百姓勉强能填饱肚子的地方,郑钰铭制定的计划内容虽然带着很强说服力,公孙期还是对计划的预期目标不敢置信。

  “陈蒙这人如何?”西侯没有直接回答公孙期的疑问。

  “陈蒙给微臣的感觉是滑不溜手,不过很有才,他对总理事很忠心。”公孙期回忆那个有着山羊胡子细眼睛的老头。

  “哦,一个滑不溜手的大家族族长,不到三年时间,就对从海外归来的总理事死心塌地了,你说为什么呢?”西侯像以往教导公孙期一样,引导他去思考。

  “陈氏家族从总理事身上获利良多。”公孙期在蔚山时,曾听蔚山小贵族透露,陈氏家族封地种植的粮食作物都是从南埠引进,所办的厂都是跟郑钰铭合作,今年不但农庄粮食丰收,工厂作坊的利润也很惊人,蔚山小贵族私下猜测,陈氏家族的财产最起码翻了一倍有余。

  “不但是陈蒙从总理事身上获利良多,整个蔚山地区从上到下都是如此啊。”西侯一口气说完,躺倒在靠枕上喘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古代搞建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