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古代搞建设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风中蝴蝶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43 KB   上传时间:2013-12-18 18:36:45

  “不卖不行啊,打仗费钱财。”郑钰铭也舍不得,以现在的烧窑制瓷技术发展速度,百年后都造不出这样完美的东西。

  “公子。”吴牧喉咙发干,他张了张口说不出话。

  郑钰铭身份变成吴王三子后,吴氏家族欣喜若狂,吴大是郑钰铭的结义大哥,郑钰铭成为吴国公子后,吴家也一下跻身到贵族之列。对郑钰铭打败漪姬,以后成为一国之主,吴氏家族最憧憬。

  大秦所有的诸侯国国主发动大战争,首先是加赋税,然后是征辅兵,一次战争过后,王公贵族们没有哪一个财产会受到损失,得胜后,他们还可以分享到战争红利,身份是贵族的虎贲也会得到军功奖励,只有做辅兵的平民百姓,不但啥都没有,战争消耗还要由他们负担。这样的惯例到了郑钰铭这里,却逆了个,郑钰铭一没有加赋税,二没有拉辅兵,战争费用全部自掏腰包。自古到今,这样仁善的王公只有郑钰铭一个。

  “公子,牧家中有五十多万金,愿全部献给公子!”吴牧脑袋一热,要将家中家产都献出。

  “不!不!钰铭怎么能收吴兄的家产。”郑钰铭愣住,吴牧是个对钱财很看重的商人,现在肯献出家中全部财物,让郑钰铭很意外。

  “公子为正道能倾家荡产,牧也能如此!”郑钰铭越推辞,吴牧献金的态度越坚决。

  “这样吧,吴兄的钱财就当全部买了债券。”吴牧坚决的态度让郑钰铭退了一步,债券已经卖光,郑钰铭想再加印一批。

  吴牧花五十万金买债券的事很快在达城贵族之间传开,陈蒙听到后立刻追买了十万金,郑钰铭加印的第二批债券没多久也销售一空。

  两批债券卖完,郑钰铭手中财政立刻宽松,他和楚朝辉一起,对投降的四万人做了妥善安排。

  一万四千的虎贲不能放回去,怕他们回去后重新加入到王都军队,楚朝辉筛选出五千人充进了自己军队,这五千虎贲跟西司马和姜大夫没什么关系,是原来北司马和各地封主手中的虎贲,他们对漪姬和公子雍并不拥护,都很乐意加入到讨伐漪姬的大军中来。

  剩下的九千虎贲被押到南埠去修建防护,南埠和山谷、后坡已经连在一起,这三地区的西北,正北和东北方向必需修筑城墙,靠长河的河岸边要修堤坝和高墙,堤坝是为防洪,高墙是阻止敌人从水面上岸进攻南埠和山谷。这群虎贲做的苦力不叫劳役,叫劳动改造,因为他们追随奸妃犯了大错,郑钰铭判他们劳动改造一年赎罪。

  有了防护的后坡、山谷和南埠,将成为一个新型城市,面积比达城要大一倍。

  辅兵投降的当晚,喝上了白粥,吃上了白白的馒头,第二天有了粟米干饭,不但有干饭,还一日三餐,偶然还能吃上他们从没有吃过的白米饭,做俘虏的吃食比他们在家中吃得都好。面对这种好待遇,辅兵大都感激,直呼公子明圣人,是吴国将来的圣主。

  对这两万三千的辅兵处理方案是,想回家的发放干粮,不想回家的可以在南埠打临时工,想打临时工的都得在达城民政处登记,领到临时身份证才可以自寻工作。

  一半的辅兵因为想家选择了领干粮回去,另一半辅兵选择留在达城打短工。达城和南埠地区到处在兴建土木,修建水利,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短工的报酬不错,吸引了这些辅兵。

  那些受伤的虎贲和士兵,等伤势好了以后,也按这样的方法处理。

  安排完战俘,西侯带来的百姓也要安置,这些百姓擅长养牧,郑钰铭鼓动他们迁移到谡平原,谡平原可以种粮,又可以养牧,雨水充沛,比贫瘠的西侯封地条件要好许多。西侯封地的百姓听了谡平原的情况后,一部分选择去那里定居,另外一部分对故土有感情,依然选择回返封地。去谡平原的百姓由余奎接手安排,回返封地的百姓由楚朝辉派一小队人马护送,西侯和世子笙没有离开蔚山君府,西侯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不能随便移动。

  蔚山讨伐大军道口大胜,返回达城稍稍做了休整,重新集合向王都逼近,这一次,郑钰铭以公子明的身份,跟着大军一起行动。

  王都的漪姬接到大军全军覆没的战败消息后,惊得脸色苍白,举止张惶失措。

  第99章

  赵国太子府邸,赵太子宠姬小心翼翼的捧出一个盒子,盒子用紫檀木雕成,盒中有用锦帛层层包裹的东西。

  “太子,妾购到一宝物。”宠姬将盒子放到赵太子轩的面前。赵国的太子二十四五岁,高大魁梧,相貌堂堂。

  “哦,嫒姬又购到何宝物?”赵轩一手将宠姬拉到怀里搂住,一手将玻璃杯中的美酒一口饮尽。

  “这是宝镜,面容发肤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嫒姬伏在赵轩怀里娇笑,赵轩手中的玻璃杯也是她重金购来。嫒姬是赵轩最宠爱的美人,喜奢侈美丽的事物。

  “宝镜?”赵轩眉头一皱,搂着宠姬的手微微松开。

  “太子请看?”嫒姬没有注意到赵轩神色有变,依然喜滋滋的献宝。

  嫒姬打开一层层锦帛,从中取出一块巴掌大的镜子递到赵轩面前。

  “这宝物花费多少钱财?”赵轩将镜子举到自己面前,镜中人眉如刷漆,眼如寒星。

  “本来要两万金的,因那楚商跟妾相熟,只索价一万五千金。”嫒姬这才发现赵轩脸色不豫,小心翼翼回答。

  “以后少买些奢侈物。”赵轩心里有股闷气,他将镜子放回紫檀盒,从软塌上起身站直。

  “是!”嫒姬慌忙跟着下榻,弯腰伏低身子。

  赵轩没有回头去怜惜半跪着的宠姬,大踏步走出嫒姬精致的院落,径直回太子居所了。

  一直等赵轩的身影不见,嫒姬的侍女才敢进房间搀扶主人。

  “太子是怎么了?夫人不过是买了一小块镜子,太子妃两月前买的镜子比夫人的大两倍,也比夫人多付给商人一万金。太子见到非但没有发怒,还极喜欢,太子太偏心了。”

  “不准多嚼舌头!”嫒姬眼中含泪,她虽然呵斥了自己的侍女,其实心中跟侍女的想法一样。

  两个月前太子妃从母国商人那里花了两万五千金购得一面镜子,这种镜子可以照得人纤毛毕现,在太子府中轰动一时,引得赵轩在太子妃处连宿几晚,半月前,府中医者诊断出太子妃怀孕,算算时间,正是购得镜子的那几天怀上的。

  两年前赵王将手中权力渐渐移交给了太子,赵轩名为储君,实已掌国君之权。一年前赵轩娶了燕国国君的妹妹为太子妃,燕姬女身份高贵,长得端庄,赵轩很敬重,现在又抢在府中宠姬前怀了身孕,算是在府中奠定了自己女主人的位置。嫒姬是赵轩最宠爱的美人,太子妃第一眼看她的神情似笑非笑,让嫒姬脊背发碜。

  嫒姬觉得太子妃是靠镜子才怀的孕,镜子是个吉祥物,心心念念要购面质量超过太子妃的宝镜来提高自己的运道,得知楚商手上的镜子比太子妃从母国买的镜子清晰度高时,当即毫不犹豫的出重金购来,没想到跟赵轩献宝反而惹他不快。

  赵轩回到自己的太子居,吩咐侍者将赵国的文宰和武宰召来。

  “给文宰、武宰上茶汤。”赵文宰是赵王的老臣,赵武宰则是赵轩刚刚提拔上来的年轻将领。

  赵轩对自己的臣子很客气。

  “谢太子!”两位臣子跪坐到赵轩下首的蒲席上。

  “这精巧器具不知是哪里所造,真是美仑美奂。”赵武宰举着手中的盛茶汤的玻璃杯赞叹。

  赵轩听到武宰赞美茶具,不由长长一叹:“今年全境农田大面积欠收,可是王庭上下用度奢华不减,轩很担忧。”

  “不错,如果王庭上下再这么不知节制,于国有大害,太子应该禁止王公大臣购买。”赵武宰一听,感觉赵轩担忧得对,本国大灾,贵族们应该缩减开支,钱财更应该少往外流。

  “咳咳!”文宰低咳了两声,赵国用度最奢侈的不是别人,却是赵王,赵王将国家重任交付儿子后,就开始彻底享受生活,追求美食精美之物。“这事不能莽撞,太子可以想个妥当办法。”

  赵轩朝赵文宰看了一眼,微微赞许,到底是老臣,办事稳妥,想法全面,如果可以直接下令不准王庭上下购买外来奢侈品,赵轩早就下了。

  “不禁止,又有什么方法可想?”赵武宰讨厌文宰这个老家伙总是卖关子。

  “可以从商人身上着手。”赵文宰慢腾腾建议。

  “哈哈!不错,只要从商人身上着手就可!”赵轩反应相当快,文宰话音刚落,他就哈哈大笑,赵轩深感赵文宰不愧是赵国栋梁,他的建议不但不得罪赵王和赵国贵族,还可以从根本上扼制赵国钱财外流。

  赵轩想到了应对奢侈品的办法,当下不再讨论这件事情,而是跟两位重臣议论起吴国。

  “在吴国的细作传回消息,蔚山一万兵力大败吴王庭大军,王庭五万人马全军覆没。”赵轩口中说着这道消息时,脸上神情相当不高兴。

  赵国今年大旱,粮食欠收,听到表哥太子昭被漪姬招进宫砍杀后,赵轩第一个念头就是有出师之名了,可以借着帮表哥报仇的机会对吴出兵,可以光明正大地占据吴国的几座城市,回师时还可以顺便灭了卫国。

  卫国夹在赵吴之间,因为赵吴两国国力相当,两国谁都不允许对方向卫动武,以防止对方跟自己边境接壤后受到威胁。现在大乱的吴国不会有余力阻止赵国,正是赵国侵吞土地的好时机。

  就在赵轩准备勒紧裤腰带跟卫国商量借道,对吴国动武力时,太子昭和赵王的秘密协议被漪姬搜出传遍天下,赵国对吴用兵不但没有了理由,还给人居心叵测的形象。赵轩怕坚持对吴用兵激起别国警惕,只得按兵不动。郑钰铭扯起公子明的大旗后,赵轩越发没了出兵的理由。

  “蔚山的落雁知事真是吴王的三公子明吗?”赵武宰对郑钰铭很好奇,许国名士王颉丰收节从吴国出境,第一个游历的就是赵国,王颉对郑钰铭是赞不绝口,对楚朝辉也有很多赞誉。

  赵文宰摸摸了胡子点头:“估计是真的,吴国老将军颖氏一族带着虎贲都投奔过去了,落雁知事的公子身份应该不假。”

  在赵文宰的印象里,颖氏一族对吴国最忠诚。郑钰铭如果没有王室血统,骠骑大将军根本就不会呆在那里。

  “身份应该是千真万确,因为吴王的叔侯带着封地百姓投奔过去了,落雁知事如果不是吴王族血脉,西侯怎么也不会去投奔。”西侯投奔蔚山和蔚山道口大捷,都是赵轩才收到的消息,赵文宰和赵武宰都不知道。

  “太子,这公子明手上实力好像很强大啊,吴国下任国主估计就是他了。”赵武宰很佩服蔚山以少对敌取得大胜。

  “没到最后一刻,什么都不好说。”赵文宰还是摸着他的胡子慢言慢语。

  “不错,不到最后一刻不能下结论。”赵轩盯着案几上的地图沉思,漪姬手上还有实力,又有高大坚固的康城依持,吴国的最后胜利者是谁现在还不可以下定语。

  赵轩希望吴国战况不要一面倒,也不要太快结束,最好打得两败俱伤,在吴国元气大伤时,赵国即使不能抢夺到吴国的城池,也可以赶在吴国恢复元气前将卫国吞并。

  就在赵太子对吴国和卫国垂涎三尺时,漪姬正在王宫内宴请两位贵妇。

  “两位夫人多多用膳。”漪姬一身金丝镶嵌的黑色深服,雍容华贵,满脸笑容,她面前坐着的是南司马和东司马两位的正夫人。

  “谢王太后恩赐!”南司马夫人和东司马夫人毕恭毕敬的行礼道谢。

  “两位将军在边境保卫国土,辛苦异常,大王要派人前去慰问,两位夫人可以写了家信让慰问使者带去。”漪姬脸上笑吟吟,心里却在诅咒东司马和南司马。

  讨伐蔚山的五万大军全军覆没,王都只剩一万多士兵,两万的辅兵。王都康城的安全岌岌可危。蔚山大胜后,观望的封主立刻旗帜鲜明的站到郑钰铭一边,漪姬无法从封主那里得到兵力,而达城周围也拉不到壮丁,辅兵也不能补充。漪姬无奈之下,只能请唐国主退兵,让边境的虎贲回都保驾,不想唐国主假意退兵后,等边境吴军一撤,立刻领军入侵,大军目标直指吴国东海之滨。原来唐国主怕漪姬战败,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想趁着吴国内战,先下手为强,自己先占了东海之滨再说。

  东司马和南司马本来就准备两不相帮,蔚山大捷后,两位司马心中的天枰倾向了郑钰铭这里,接到漪姬搬师的命令后,碍于亲族都在王都,表面上遵守命令撤军,可是回师行军却磨磨蹭蹭,走一步,息两下,半个月的路程坚决要走上半年一载。得知唐国大军入侵后,两司马立即停止磨蹭行动,一边带着大军迅速去阻截侵略者,一边向王都送回战报。

  “这...”东司马和南司马夫人面面相觑,她们有渠道可以跟丈夫传递消息,不用漪姬这么殷勤。

  可是侍女已经在她们面前铺上了纸墨,两位司马夫人只能硬着头皮写了些家常话。

  “来人,带两位夫人去侧宫休息。”漪姬满意拿起家信,吹了吹信纸上未干的墨迹。

  两位司马的家人已经全部被带到宫中软禁,这封随着慰问侍者一起去的书信,就是对两位司马的最后通牒,相信东司马和南司马见到自己的妻子的亲笔信后,应该明白这后面意味着什么。

  如果两位司马不想落得跟北司马一样灭门的下场,相信他们会带着大军立刻搬师。

  第100章

  东司马和南司马接待完慰问使者,看过使者交递的家信后,两人脸色立刻愁苦起来。

  “真的要班师回朝,将虎贲交给奸妃吗?”东司马现在已经对漪姬不客气了,直呼她为奸妃。

  “当初大王再三交待你我要将唐军拒于边境之外,我们怎么可以不完成大王遗愿!”南司马叹着气摇头。

  东司马和南司马是吴王一手培植出来的,向来对吴王唯命是从,不是吴王,谁都命令不了他们。这也是漪姬要用计将两司马调离王都才敢发动政变的原因。

  “可是奸妃将我们俩满门都软禁在了王宫,这是明明白白用他们威胁你我啊。”东司马痛苦的将头盔拿下,两手开始乱抓着头发。对吴王的忠心跟亲情在他心底交战。

  “我们不能回去。”南司马突然语气坚决起来。

  “不回去?”东司马抬头看向同僚和好友,脸色迟疑。

  “原来是为了大王的遗命和家族不能回去,现在为了大王的遗命和家族更不能回去。”东司马好似下定决心。“我们回去了肯定得交出兵权,交出兵权后家族能保全,可是蔚山要破了城呢?”

  南司马脸色苍白:“是啊,蔚山大军一万全歼王都五万人马,如此精兵,又得人心,王都之城早晚得破,到那时,你我就是罪人,家族一样不肯能保全。”

  两人可以因为吴王的遗命呆在边境不动,蔚山打败漪姬后,两人有大义可依,郑钰铭只会嘉奖他们保卫国土的行为。如果按照漪姬的要求撤军回王都,既不能有大义依持,又助纣为虐,让蔚山攻打王城也变得吃力,伤亡肯定增加,这些损失都会记在他们头上。灭了漪姬后,两人就是罪人,家族一样要跟着倒霉。

  “我们现在最好的对策还是不班师,继续阻截唐军,公子明仁智,他会体谅我们这样一心为国的举动。”

  南司马不但决定继续呆在边境,还准备写密信向郑钰铭求助,请郑钰铭想法救出被软禁在王宫的家人。

  南司马对郑钰铭和楚朝辉很佩服,去年丰收节,当所有人对王都南方出现的山匪懵懵懂懂时,郑钰铭和楚朝辉就从蛛丝马迹中觉察阴谋,麻痹了西司马后转道北方坐船安安全全回了蔚山。蔚山道口大胜让他的佩服之心更甚。

  南司马认为,他和东司马对被软禁的家人没有办法,仁智的公子明定有办法解救。与其将家族命运押在前途晦暗的漪姬身上,不如押在已经得了人心,有了实力的郑钰铭身上。

  南司马同时算定,他和东司马只要不公开投靠蔚山,漪姬在末路穷途前,不敢对他们的家人下毒手,那样做是直接将他们推向蔚山一边。另外他们抵抗唐军抗命站在大义上,杀了他们家人会激起王庭一些中立大臣的反对,大敌临城时,漪姬必须稳定王都局势,对他们家人下毒手是下下之策。

  南司马和东司马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先言辞恭敬地给郑钰铭写了封密信,派快马送往蔚山大军,另一方面客客气气请出慰问使者,先是对漪姬王太后表示感谢,感谢她关心在外辛苦作战将领的家属,然后又表示他们得先王遗命时曾保证,不击退侵略者不会班师回都,现在唐军已经侵入吴国边境,他们二人为了社稷完整,得先把唐军赶出边境。赶走侵略者会,两司马承诺,大军会立刻轻骑回康都保王驾。

  漪姬派来的使者跟两司马磨蹭了好几天,不见两位司马改变主意,只得先回王都向漪姬复命。

  漪姬接到边境大军班师不肯回师的消息后,立刻召见了王庭大臣。

  “现在王都危急,两位司马竟然抗命不肯回师,这是大罪,哀家不忍处置。各位爱卿可有办法劝两位司马速速回都,免得他们犯下滔天大罪。”

  太傅见左右大臣都低头不语,只好上前一步谏言:“东司马和南司马一心为国,抗命不回王都情有可原。”

  “逆贼如果攻破王都,让大王处于危险,两司马这样的大罪担当得起吗?臣觉得大王应该下明诏,召回边境虎贲先保王驾,如果抗命,应该以逆反罪论处。”姜大夫上前责问。

  太傅眼皮一抬,冷冷说道:“新王重要,社稷更重要!这怎么是逆反?”

  漪姬听完太傅所说,倒吸口凉气,这些默认她儿子继位的大臣根本就没跟他们站在一起,太傅是公子雍的老师,可在太傅眼里,竟然还是吴国的社稷比他学生重要,因为吴国社稷只要存在,少了公子雍还有其他王室公子可以做吴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古代搞建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