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总裁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擅始善终之下堂妇的幸福生活_分节阅读_第47节
小说作者:了了是我   小说类别:总裁豪门   内容大小:334 KB   上传时间:2015-08-19 12:49:57

在得知衣服价格的一瞬间,二嫂就把梁沫想成了一个财神爷,一件衣服万八块钱,那得有多少钱,才能将这么贵的衣服说送人就送人。

想到这里,二嫂又有点觉得梁沫小气,才给了贝儿一千块钱。

随便买个衣服花那么钱,好不容易回趟家,才给这个几个小辈,这么几个钱,实在是太吝啬。

二嫂虽然将梁沫给的衣服当个宝贝穿,可心底还有点嫌弃这是梁沫穿过的衣服,她总觉得梁沫这么有钱,应该送给她一件新衣服才对,怎么说也这么长时间没见了,就送了一件旧衣服真是说不去。

人总是越不知足就越不知足,二嫂看见梁沫进了自己店,就想到梁沫兜里有不少钱,琢么着该怎么让梁沫拿出点钱来。虽然没想到好方法,不过和梁沫关系一定要搞好。

二嫂对梁沫的笑容更灿烂了。

晚上,从镇子上返回家里,梁沫浑身上下不舒服,总是觉得二嫂热情的有点过。

又一想,自己长时间不回家,稍微过一点也有情可原,难不成,人家对自己冷漠才是好的。

一路上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

钱那钱,该怎么挣钱呢?

梁沫觉得自己想钱想的都要疯了。

下了车,还得往家走一小段的路,身边驶过一辆宝马x7,这种车在自己这个村子里还不多见,车牌竟然是都城的。

梁沫惊异地看了看车驶的方向,好像是那个院子的方向,能盖那么个院子,开这个车也不稀奇。

“钱那钱……”梁沫嘀咕着。

一路心事重重的回到家,梁母正在做饭。

梁沫拿出手机刷朋友圈,现在朋友圈越来越多做广告的。

想起今天闲逛一天的结果,梁沫有了想法。

经过了一夜的简单分析,梁沫设计了一套自己的创业模式。

虽然不知道能否可行,可梁沫感觉无论是什么总要试试。

听说二哥今天要去进货,梁沫早早就起床赶到镇上。二哥家有一个面包车,专门为了进货用的。

跟二哥到购买特产的批发市场,相比之下,批发市场更专业化一点,卖什么的就专门卖什么,不似特产一条街那么杂乱。

梁沫跟着二哥转,听二哥怎么讲价,分辨东西的好坏。

一晃一个月,梁沫试着自己逛了逛特产批发市场,买了不少东西,拿到店里给二哥看,得到肯定的结果之后,梁沫觉得应该开始启动自己的事业。

她买了新的智能机,购了新号,建了自己的微店,和其他人微店不一样,梁沫的微店面对的不是自己的朋友圈。

她面向驴友群,驴友大多都是自驾游,不会被导游拉到指定的购物点,他们更喜欢自己逛。

梁沫很大一部分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驴友,混到他们qq群,微信群当中。

当感觉自己所面向的人群足够广泛后,梁沫开始自己的第一次宣传。

她的微店中,不仅仅是出售特产,同时还定期将分辨特产好坏的方法告诉大家。

梁沫觉得做微店既然不受地里位置的限制,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长久,想要长久,童叟无欺,价格公道,诚信经营是王道。

梁沫的价格定位相比杂乱无章的特产一条街的商品来说,更合理,也更透明。

当然,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宣传过后,她先后被几个驴友群的管理者踢了出来。

好在,她加的群够多,这些损失不伤筋动骨,影响不大。

为了避免引起更多的人对她这种销售行为的不满,梁沫没有一位的宣传自己的小店,她拍摄了村子里的茶山,小溪,山林,花草,采茶的茶农,具有特色的小吃,甚至还有喜欢在旱烟烟雾里陶醉的大黄狗。

渐渐的,她发现买东西的人还是没有,却有不少人加她微信,跟她私聊,想要知道照片中这么风景优美的地点是哪里。

对于这莫名奇妙的意外收获,梁沫反而又有了新的创意。

现在有不少的农家乐,她们这个镇子里也有不少,只不过那些村子离镇子比较近,不像她家这里这么偏僻。

当然偏僻也有好处,这种原色原味更符合驴友的爱好。

看了看自己院子,还有两个空余的房间。

梁沫出钱让母亲找人把房子刷了,又买了新床,新电视,还安装了村里很少有人用的空调。

老两口虽然不明白梁沫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想着女儿从大城市来,做什么都有道理。

到是大嫂三天两头来一次,看着新屋子眼睛闪闪发亮,嘴上没少说想让大宝和二宝搬过来住。对于大嫂的想法,梁沫乐呵呵的不吭声,见梁沫不回应,大嫂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硬是让两个儿子住这里。

  ☆、第60章 驴友

第六十一章

感觉万事具备了,梁沫主动联系上曾经跟她私聊过的驴友。

由于梁沫家的地点比较偏僻,近期还没有什么长假,大多数驴友也只是问问,不过苍天不负苦心人,梁沫最终还是敲定了一小撮人,这一小撮人正好五个,梁沫家新装修的房子刚好住得下。

总体确定了房间一夜的价格,梁沫和驴友约定了到达日期。

自家的院子虽然不大,好在够干净,也没有什么猪圈之类的气味难闻的牲畜。

想着驴友来了都喜欢吃个新鲜的东西,梁沫特意让梁母多准备了一些野菜和当地的特产,还去邻居家买了几只自家养的鸡。

毕竟是第一次创业的第一波客人,不管怎么样,梁沫在驴友到的这一天也心怀忐忑。

也许是村子实在是偏僻了点,驴友到达时间比预计的晚了两三个小时。梁沫主动去村口迎接这群驴友,这些人都认识,正好凑成了一辆车过来。

当越野车停在梁沫家门口,不少闲来无事在门边看热闹的村里人交头接耳嘀嘀咕咕。梁沫这回家一住就住了一个多月,村里已经有了不少风言风语纷纷猜测梁沫是不是离婚了,没地方去才回的娘家。

不过,这些话还没传到梁沫的耳朵里,她现在满脑子都想着怎么能挣钱,也懒得关心村里人都在想什么,梁父,梁母虽然是听见了,可老两口不光老实,嘴也笨,每次话到嘴边都咽了回去。

至于大哥大嫂那边,梁沫离婚没离婚他们才懒得管,他们已经从梁母那里听到梁沫同意借钱给他们,钱没到手前,最重要的就是将关系处好,那就少说风凉话,不该问的不问。

因为驴友到的时间已经接近傍晚,梁沫安排好了住的地方。

驴友们说白了也属于那种花钱找罪受的,多糟糕的环境也都体会过,他们要的就是这种野趣。不过要是能有个好环境住,当然也高兴。他们看的是风景,又不是非要住茅草屋才能看风景。

当看到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客房,驴友眼中的满意骗不了人。

询问了驴友晚上吃的饭菜,梁沫便让梁母按照自家的做法去张罗。

准备晚饭这段时间,梁沫也没闲着,带着驴友走到茶山,告诉他们自己那些照片拍摄的地点,和在这里旅游的注意事项。

当看到驴友对茶山兴致勃勃的目光,梁沫心思一转,随即又想到了新的营生。

第二天,驴友们自行活动。

梁沫家这里不是什么深山老林,也没有凶猛的野兽,驴友就算再怎么逛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梁沫这一天也没闲着,去了一趟批发市场,买了不少特产回来。

还到茶山找了那个王叔叔,因为来的人少,梁沫也没多说什么,只说自己来了几个朋友,想自己采茶,希望王叔叔能给个方便,至于茶叶的价格,可以按照比市场价高的价格来购买。

听说是梁沫的朋友,王叔叔刚开始说什么也不要钱,这个茶卖出去了才是钱,在山上这么长着,随便有个陌生人拽两把,茶农也懒得管,也不在乎这点损失。

可梁沫想的远,她认为这几个人只是第一波,以后肯定还有二波,三波,一次不要钱没什么问题,以后呢,不要钱那是不可能呢,既然如此不如第一次就把价格定好了,以后也方便行事。

采茶的事情搞定了,梁沫又想到了制茶,制茶这活以前家家都会,梁母就是一把好手。可到了现在,已经无需家家那种小作坊的模式制茶,都有专门的厂子大批量生产。

可这些驴友最喜欢就是自己动手,体会别人体会不到乐趣。

梁沫让梁母将放在仓房的制茶工具找了出来,晚上驴友逛了一天,看脸上的神色就是满意而归。

他们回来的时候,正赶上梁父抽烟,大黄狗在那陶醉,不由分说的将梁父和大黄狗都当成了风景,啪啪拍不知道多少张照片,闹得梁父原本黑黝黝的脸都透了红。

其中有张照片还在驴友所在的那个城市得了奖,又拉来了不少客源,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晚上驴友们又吃了一只鸡,村里的鸡香,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是那种抗生素的速成鸡没法比的鲜美。

梁沫看着驴友恨不得把骨头都吞肚子里,脑中又一个念头一闪而过。

吃过饭,和驴友闲聊,梁沫尝试性的问了问驴友想不想采茶,和预想的一样,驴友兴致勃勃。

当说到采茶的收费,驴友也很高兴得接受了,每个人都表示钱无所谓,主要是能带回去让大家尝尝他们自己做的茶叶。

梁沫又东扯西拉和这些驴友说了说本地特产,还将自己准备好的给他们看,讲解选购的要点。梁沫很想把自己这些卖给他们,不过心里清楚,这些驴友讨厌这种无休止的推销,索性只是点到为止,还告诉他们可以自己去镇子里面的特产一条街去逛逛,那里的货物全。

梁沫自信,自己的这些东西,要比镇子里物美价廉。

又是新的一天,梁沫带着驴友来到茶山,嘱咐这些人,采茶可以但是不能随便糟蹋,两天的相处,梁沫也看出来这些驴友素质还不错,每天出去之后,都能将垃圾随身带回来,便也不多说。

将从梁父那里温习来的采茶的技巧教给驴友,还亲自示范。

一上午驴友玩的不亦乐乎,每个人的筐子里都满满的,过了称,让王叔叔记下采取的茶叶重量,梁沫带着这些驴友回到家,家里的梁母将制茶的工具已经支了起来。

梁母亲自示范制作茶叶的要点,驴友乐得这种亲自动手的乐趣,学着梁母的样子,将自己采好的茶做成茶叶。

虽然火候掌握不够好,不过在他们看来,这种亲自动手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

一天下来,驴友们玩的有点乐不思蜀,当然晚饭又吃了一只鸡。

新的一天,几个驴友开车去了镇子上,他们是从镇子里来的,梁沫索性也没跟着去,让他们自己逛。

自己趁着这段空闲的时间,在村子里走了走,琢磨着怎么能扩大规模,她将自己当初设定的创业计划,又重新规划了一下,原先是卖东西为主,这次是卖东西为辅。

走了一圈下来,有个意外收获,村子里有家人要去外地,一时半会估计回不来了,说是家里孩子在外面出息了,要接他们去养老,这样一来,家里房子也没什么用处,想要转让,转让价格也不高,七万块钱。

梁沫想到自己家的那两个房子,如果像今天来这几个人还可以,人再多就招待不下了。

梁沫去卖房子的家里看了看,院子比自家大了不少,里面有猪圈,有鸡笼子,还有一小块菜园子。

就是房子有点旧,好在看样子还很结实,不是危房,简单收拾也能用。

想到自己手里的钱,梁沫回家找到梁父,梁家老实巴交的村里有名,这也有一点好处,村里人对梁家比较信任。

原本卖房子的想着是要一手交钱一手交房,梁沫带着梁父去谈了谈,变成了首付三万,其它的房款一年内付清。

这几年,村子里的人只有往外搬的,很少有往回搬到,所以房子虽然带着宅基地,也不是那么好卖的,虽然这家宅基地面积大,可一笔掏出七万块钱对于村里人来说也是不小的数目,卖房子的人也急着走,听到梁沫要买,想到梁家的人品,分期付款这种对于村里人少有的买卖方式,也都同意了,这也多亏了,这家人在外地的孩子,他们对于分期付款这种事情并不陌生,还感觉理所当然。

梁沫担心夜长梦多,当场交了五千定金,立了一张字据,然后将这件事情交给梁父,让他和这家人明天就去村委会办手续。

等梁沫将房子的事情定下来,回到家,驴友也从镇子里回来了,不出梁沫所料的买了点东西。

梁沫扫了东西一眼,就知道不如自己的好,不过她也不说话,也不推销自己的东西。

人的心理总是有些复杂的,驴友也清楚梁沫卖东西,只是人总喜欢货比三家,也总是担心梁沫卖的东西会虚抬价格,毕竟他们在梁沫这里住,虽然梁沫看着老实,可谁能保证不杀熟呢。驴友们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种事情看的也多了。

又吃了一只鸡之后,见梁沫对于他们在外面买东西不说什么,依旧热情如初,也好奇自己买的东西到底好不好,拿出来,让梁沫鉴别。

梁沫心理想着机会来,却不好表示什么,只是拿出自己准备的让驴友们自行对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擅始善终之下堂妇的幸福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