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辞金枝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冬天的柳叶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32 KB   上传时间:2024-03-29 19:01:32

  对唯一的孙儿,朱老夫人可不敢疏忽。

  章旭很快上了马车:“去青松书局。”

  他要请寇姑娘吃饭!

  马上就要过年了,定北一带的大地动对京城绝大多数百姓而言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该访亲问友的访亲问友,该置办年货的置办年货,街上还是那么热闹。

  青松书局很快到了,章旭跳下马车,快步走了进去。

  “请问寇姑娘在吗?”

  胡掌柜定睛一看,是二号纨绔子。

  老掌柜近来在心里默默给有觊觎东家嫌疑的年轻人们排了号,戴公子是纨绔子一号,这位章公子是纨绔子二号。

  此外,贺大人与孔公子是一起排号的,还有寒门子这个分类,暂且有谷玉一人。再就是奔着东家财富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人,统统归入路人甲这类。

  没办法,胡掌柜年纪大了,算账数钱已经费了大半脑力,奈何东家什么都好,就是这方面太让他操心,这样分类方便记忆。

  “章公子找我们东家啊?”胡掌柜笑呵呵问。

  “对。寇姑娘应该有空吧?”

  “真是不巧,我们东家去少卿府了,可能要在那边住下。”胡掌柜说着这话,皱纹都是笑的。

  “那不早说。”章旭没好气哼了一声,掉头走了。

  马车就停在路边,章旭兴冲冲来扑了个空,也没了去别处玩的兴致,吩咐车夫直接回家。

  悄悄跟过来的下人回到章宅,向朱老夫人禀报:“大公子去了青松书局找寇姑娘。”

  “找寇姑娘?”朱老夫人对少卿府的这位表姑娘有所耳闻,听了下人的回话,心里打了个突。

  旭儿该不会对寇姑娘有意吧?

  寇姑娘施粥救人的事,朱老夫人也听说了,她承认这姑娘心地不错,可仅仅为了感谢别人帮她寻猫就漫天撒钱,这作风可不适合他们家。

  晚饭的时候,朱老夫人试探问起:“旭儿,你知道寇姑娘吗?”

  章旭一脸警惕:“怎么了?”

  莫非是寇姑娘会看相的秘密暴露了?

  朱老夫人心一沉。

  旭儿这个样子,看来她的担心没错了。

  “祖母听闻了寇姑娘施粥的事迹,又听说寇姑娘开的书局就在国子监附近,好奇问问。”

  “哦。”章旭松口气,“孙儿当然知道寇姑娘,不过我们不熟。”

  “这样啊。”朱老夫人没再多问,转头叫来一个精明能干的管事媳妇,命她明日去青松书局会一会寇姑娘。

  少卿府这边,老夫人对辛柚施粥的行为表示了赞赏:“你娘年轻的时候也心软得很,见不得人受罪。”

  她是要把外孙女留在家里的,施粥花上几个钱为少卿府换来好名声还是划算的。

  至于段少卿,自是一万个不愿意,只恨外甥女又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不好在这个时候动手了。

  妇人们操心着子孙辈的儿女亲事,兴元帝与一众大臣的精力全放在了赈灾上。

  定北的奏报接二连三传来,明明是轻飘飘的一张张纸,却如一块块石头压在君臣心头。

  灾区的情况比一开始得知的还要严重。

  这几日如水的银子从国库流出,各种赈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定北,到这时朝廷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没钱了。

  大夏幅员辽阔,也就不可避免要面对一个问题:全国各地,南北东西,各种天灾是断不了的。

  就在今夏,因为南方水患国库支出了不少,又因为春旱影响了收成,如今定北发生大地动,国库就空了。

  从何处挤出钱来,几位大臣争论不休,章首辅熟练打着太极,兴元帝太阳穴突突跳,很想把龙桉掀了。

  龙桉是不能掀的,损坏了物件又是一笔开销。兴元帝捏了捏眉心,不觉想到一个人。

  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了,每当为难时,总是忍不住想到出走的皇后。

  那时候,前程难测,困难重重,她总是能冒出新奇又实用的办法来。

  如果欣欣还在,一定能为他分忧,而不像这些老家伙,只会踢皮球。

  兴元帝在臣子争论声中苦苦思索,想到了一个办法:“号召京城富户捐银吧。”

  捐钱?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紧张起来。

  捐多少?怎么捐?他们也要捐吗?

  “朕听闻青松书局的东家寇姑娘,一间小小书局都财源滚滚,可见天下财富有不少藏于富商之手。如今朝廷遇到了难处,富贵之家若都能舍出一些钱财,就能帮定北灾民渡过难关了。”

  章首辅在几人眼神逼迫下开口:“陛下,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谁说没有,当年——”兴元帝话一顿,脸色沉了下来,“就这么定了,不然你们立刻给朕拿出办法来。”

  “陛下,如果直接以朝廷的名义,恐怕不合适。”

  兴元帝眼神古怪看着章首辅:“何须用朝廷的名义。诸位爱卿的夫人、公子,或是哪位仁商,朕相信心善之人大有人在,定会有人主动捐款,并号召大家的。”

  众臣:“”

  兴元帝扫众人一眼,澹澹道:“这样吧,到时设善人宴,凡捐银千两以上者邀请赴宴,秀王代朕款待这些善人。”

  众臣交换一下眼神,齐齐拱手:“陛下圣明。”

  皇上可真“疼”秀王殿下啊。

  

第184章 寇姑娘来捐银

  离着过年没几日了,定北地动带来的话题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更多了。

  街头巷尾,酒肆茶楼,都在热议定北的惨状,听得人心都揪起来。

  “这也太惨了。”

  “是啊,听说有不少一家人都被埋了,只活了一个孩子”

  “这都过年了,却遇到这种事,唉!”

  有人走进茶肆,眼神兴奋:“你们听说了没,有一位茶商向朝廷捐了五千两银子,请求朝廷能把这笔钱用在定北赈灾上。”

  “竟有这样的仁商?”

  “这有什么奇怪,先前青松书局的寇姑娘还施粥赠肉呢,也没少花钱。咱们京城这么多富户,心善的肯定有不少。”

  刚走进来的那人听了这话,一拍手:“这话说得没错,那位茶商捐了银子后,又有几位仁商捐了钱。朝廷感念他们的仁义,定在腊月二十八在荷园设宴招待呢。”

  再过不久,又有消息传出来:荷园设宴,秀王殿下会亲自出面款待。

  这对一些富商来说,可就很有诱惑了。

  定北赈灾正是京城上下都瞩目的时候,捐款能赢得好名声不说,还能参加皇子款待的宴席,这都能在族谱上记上一笔了。

  捐,必须捐!

  捐款之风很快就在京城富户中刮起,之后一些官吏也陆陆续续捐出薪俸。当然,大多官吏捐的不多,毕竟他们薪俸少,只有家底厚的或***能多捐点。

  一些官宦勋贵家的夫人、太太也有了行动,大方捐出脂粉钱。

  专门负责接收捐款的户部官员们忙得脚不沾地,精神却是亢奋的,算盘珠打个不停。

  一名锦麟卫走了进来,被记账的官吏认出:“闫副千户。”

  京城官员多如牛毛,同朝为官也不是都认识的,但锦麟卫比较特殊,百官敬而远之的同时,对锦麟卫中有头有脸的也会努力记住。

  不努力不行啊,认不出来不小心得罪了怎么办。

  闫超把一百两银票递过去,示意官吏记下。

  官吏嘴上说着好听的话,心中暗暗纳罕:真没想到,锦麟卫中一个小千户也有捐钱的自觉。

  闫超等官吏把账记好没有离开,从怀中又取出一沓银票:“这是我们贺大人的一点心意。”

  官吏接过数了数,眼中闪过惊讶。

  竟有两千两。

  不过很快他就不觉得奇怪了,锦麟卫想捞钱还不容易,何况这位贺大人还是一位侯爷。

  “贺大人真是仁心啊。”官吏随口称赞着,把银票收好,递过去一张荷园赴宴的帖子。

  闫超不是多话之人,收好帖子便要转身。

  “请问给定北赈灾捐银,是在这里吗?”一道女声传来。

  闫超听着这声音耳熟,转头看去。

  “寇姑娘。”

  辛柚看到闫超有些意外:“闫副千户也在。”

  闫超心思一转,替贺清宵说话:“贺大人让我替他送捐款来。”

  如今北镇抚司不少兄弟以帮贺大人娶到寇姑娘为目标,他也不例外。

  咳,倒不是着急他们大人老大不小,主要是寇姑娘太有钱。

  辛柚眼中闪过惊讶:“贺大人捐了钱?”

  她现在已经了解贺大人的财务状况了,居然还有钱捐?

  闫超心头升起迷惑:他们大人捐钱,让寇姑娘这么意外吗?

  “是。我们大人对定北灾民很是同情,只是这几日太忙,所以让我替他跑一趟。”闫超视线落在小莲手中抱着的匣子上面,“寇姑娘也是来捐财物的吗?”

  如今捐赠之风盛行,不少女子会捐出珠宝首饰。在闫超看来,小莲抱着的匣子中应该就是金首饰了。

  这一匣子金首饰怎么也值大几千两银吧,不愧是寇姑娘。

  “是的。小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6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3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辞金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