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承亡夫遗产后_分节阅读_第87节
小说作者:予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69 KB   上传时间:2024-03-08 21:13:06

  周星星白日里睡了两回,现在没睡,怕下边带不住他,就把人一块儿抱了去,子仪跟大妞两个也窝在爹娘怀里。

  方桌上,陈氏两个坐在首位,儿子女儿和女婿就随意坐在两旁,宁父不插言,陈氏问女儿的意见:“你哥哥他们都说想扩铺子,把两边的铺子买下来打通,你觉得咋样?”

  喜春也把先前的事给放一边去了,这种事除了吃个闷亏,心头不舒服外,还当真没法子说,宁家的利润她没过问过,但喜春每个月都要看账,各家从他们手底下采买了多少石炭,这些石炭的盈利有多少,她大概能估算。

  宁家的石炭铺子拿的货一直都很稳定,到去岁年节前后拿得多,现在也平稳下来了,喜春在心里头算计了一番,倒没有大包大揽的,只道:“这事儿,哥哥们觉得如何的,哥哥们要是觉得可以,那就扩大一下铺子。”

  宁书几个都是同意扩大铺子的,小铺子哪有大铺子威风,小铺子叫“铺”,大铺子叫“楼”。

  楼掌柜,小货铺。

  宁书几个既然同意,那扩大铺子的事儿就没意见,宁元在新房,他是早就同意的,宁乔一惯不管铺子的事,基本上这里商定妥当,这事儿也就成了。

  难的是过后怎么买下旁边两家的铺子来,现在那两家铺子上都是做着买卖的。

  喜春不管这个,宁家铺子上的事她尽量不掺和,出嫁的闺女是客人,是亲人,是亲戚,就不能过分插手娘家事,宁家要怎么跟两边的铺子东家商量他们自己会去商量的。

  她难得回来一次,府上府外还有一大摊子事儿等着,不能一直待下去,得把事情都处理好了的,“三哥都成亲了,四哥那里爹娘怎么打算的?”

  陈氏的意思是,“铺子上正好也要扩大了,不如叫他来铺子上帮忙,铺子上稳当,比他上山下山的强。”

  喜春看向宁父:“爹,你说呢?”

  宁父为人十分正直,生平最想的改换门庭,叫儿子们改换门庭,如今成了培养孙子改换门庭,对此并没有想法,“随他吧。”

  就被骂了:“随他随他,四郎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你还是不是个当老子的了?他都一把年纪了还没定亲,四周的媒婆一打听,嗬,回头全说他现在干的这不好,都叫他找个安稳的,说人家姑娘进门总不能跟着他上山下山的跑吧?山上没危险吗?再下去,他连媳妇都娶不到,成你宁家头一个没人要的了。”

  宁父脸上一阵儿红,是被当着儿女的面被老妻骂了一顿的赧然,他们宁家的女人现在个个都不得了了,早前还在村里的时候,个个都是听从相公话的,最泼辣的二媳妇都不敢反驳公爹、男人的话。

  现在不一样了,出去府城里长了见识、去了茶坊、泡了汤池,做了买卖后,个个都生了反骨。

  他还撇撇了最小的闺女喜春。

  就是女儿带的好头。

  “爹,你看我做何?”

  陈氏顿时要瞪过去,宁父:“没有没有,我是觉得没这可能,你四哥长得好,挖药材也不是甚么不正经的。”

  挖药材等于识药材,要行医的哪个不需要识别药材的?

  宁二郎还出师把铺子都开到府城去了呢。

  宁父一心想改换门庭,但是对几个儿子也不是不关心的,等他们家来,照样还是会如同代代前人长辈一般,问几句,“好不好?”“活计怎么样啦?”之类的。

  “我们觉得正经,但别人都不这样觉得,你说怎么办?”陈氏摊手,前头三个都成亲了,连最小的妹子都成亲生子了,宁乔的婚事早就该摆在明面儿上了来,“老四,你自己是怎么打算的?就一直上山采药?”

  上山采药还当真是吃青春饭的,老了后爬山都爬不动了,更不提还得背着箩筐、带着干粮,绳子、柴刀等一应了,山林子浓密的,走一路砍一路,累得很,年纪往上走,根本支撑不了这种体力。

  宁乔如今已经过了二十,能干多少年,二十年?三十年?

  不现实。

  宁乔被家里连着催婚,夜里也考虑过这些事儿的,他多是住在乡下,城里人说话客气,知道他没定亲还说要给他介绍,但乡下地界儿,都是宁家族人,宁家的婆子们见他一回就说上一回,“别挑过了,姑娘吗,合适就行,你现在挑花了眼的,觉得到处都由得你选,等你年纪再大些,可就不好寻那些黄花大姑娘了。”

  他说没挑,谁信?

  宁家条件又不差,县里还有铺子,府城里也有铺子、大宅子,宁乔又长得好,这种条件,按理来说是不缺姑娘定亲的,往常镇上有个开货铺的公子,都能叫人抢着要嫁的,宁家还有出嫁的姑娘这门亲事在,条件在县里也是数得上名号的。

  媒人一说,姑娘家对他们家的条件都是很满意的,但是又怕。

  怕前头兄弟几个都在宁家铺子上帮忙,宁乔不帮忙,以后这铺子就没他的份啦,所以要把人定在铺子里,等以后嫁过来,也能跟去铺子上帮忙。

  这样才不会吃亏。

  不然嫁过来,宁乔不在,铺子去不得,这以后分家就要吃亏,损失的都是金银,谁家不算计精明点。

  家大业大的,人说亲前就要先惦记着银子了。这才是宁乔不好说亲的由头,宁家要只是一个在镇上县里开铺子家的公子,其实还好说亲些。

  “我想种药材。”这是宁乔考虑后的结果。

  他就会采药、烘焙药材,且品相都不低,甚至比他二哥在炮制药材上的天份还足一些,要他就这样放弃了去石炭铺子上帮忙,他能去做甚?去端茶倒水?招呼客人?

  专门种药材的商人有,但他们那一片还没有,地里种的都是庄稼,早前也没有人会把种庄稼的田地拿来种药材的。

  宁家兄弟几个跟陈氏都不知道该不该劝了。

  家里有药材铺子,他们也是知道药铺一月光是进货就要花费不少银子,这货物还参差不齐,没有门路的,拿到的药材在品相、炮制上会差许多,药性也要跟着差。

  真正好的药材,又经过炮制好后的药材,早就门庭若市,供不应求了。

  “挺好的。”反倒是一直没说过话的周秉点了头。

  喜春看看他,也跟着点头:“相公说的是,四哥这个想法是可行的,咱们府城那家药铺每月都要进货,有几样量大的好货,因为地域、水土的关系很不好进,数目不多,且价格昂贵,兄长不如种一片药材来专供我们所缺的药材,另外的药材种来也可供给府城里其他的药铺。”

  喜春想了想,把他们宁家的二十亩地算了算,当初她出嫁的时候,家里拨了五亩给她当陪嫁,如今也正好拿来给他种药材。

  “要我说,要种药材,不如先去外边瞧瞧别人是怎么种的,如何种的,先把这些给打听清楚,会了,再选择了最适合我们这里气候的来种。”喜春建议他先去外边药材庄子,不拘是做工还是甚,去学个半载的,就跟铺子一样,当掌柜之前还得先跑个堂呢,没有先走就先跑的。

  宁乔心里原本只是一个想法,不上山采药那他就种药,还没有想到后边的来,甚至去学习甚的还没有想到这处的,现在听着妹子说了这么多,才觉得自己先前想得太简单了些。

  听着不是简单的事,但宁乔却没有生出丁点不喜欢的心。

  “其实药材的药效还是要种在山里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药性来,我听江叔说种在山上的那些药材比人为精心伺候的药性要好上几分,跟土壤、环境有关系,不如四哥你买个山头吧。”

  江郎中如今也是府城宁家药铺的坐镇大夫了,他坐镇铺子上,宁为就能接下单,去那些不好声张的老爷家中替病人诊治。

  陈氏好不容易插了话进来。“喜春啊,这不是说你四哥的婚事吗?”

  婚事就提了两句,剩下全是种药材。

  宁家缺药材吗?他们缺儿媳妇!

  喜春点头:“我知道。”她还惊讶,“可是等四哥种好了药材,把这个摊子给支起来,你还怕没有儿媳妇?”

  当下给陈氏画了张大饼,“什么张家的王家的,现在她们是家里有姑娘不愁嫁,金贵,等你儿子出息了,眼见着有了大庄子,有了药材庄子,就是人家上赶着要跟你结亲了,那时候你就挑,这家的不好咱就不要,换一家就是!这不好?”

  陈氏说不出违心的“不好”两个字儿,她犹犹豫豫的,“可是你哥不年轻了,再去外边学,回来这一摊子弄起来,一年到头够他忙活的,到时候又大一岁了,还有,咱们十里八乡都没有谁家种了药材的,去哪儿学?”

  他们药铺进的药材都不是州府里的,还要去别的州府学不成?

  “江叔叔有路子,咱们拜访拜访,看看他有没有门路,要是没有再想想法子。”

  “好、好吧。”陈氏应了下来,还答应不再催着宁乔了。

  其实谁都看得出来,喜春这就是给陈氏画大饼,但谁叫陈氏偏生就吃这套呢,别人说的还没用,她亲闺女给她画的饼,自己就欢天喜地钻进去的。

  有了昨日亲戚们登门,见陈氏婆媳几个光鲜亮丽的样子,跟她们所以为的蓬头垢面半点不相似。那眼里的羡慕劲儿一出,陈氏对闺女更是说甚信甚。

  她还说起了一事儿,“你二舅母说你们外祖母又廋了一大截儿,如今一日只用得下半碗饭汤,大夫登门看过,又少了些日子了,如今是活天天的了。”

  外祖母的事儿不是一日两日,大家早已心里就有了准备,但还是心头有些沉闷压着,喜春道:“娘,我给外祖母准备了些补品,回头你给外祖母带过去吧。”

  包括整个宁家在内,早些年他们送过去的东西除了有补品外,还有银子,交代了两个舅母买些补品给老人用,胡氏和王氏面上答应得痛快,但那银子没一分花在了上头。

  问起老太太,她还维护,说,“好吃好喝着呢,对我也好。”

  就连她挣的私房银子也全都给了两家的孙子。

  喜春兄妹几个是外孙和外孙女,幼年时逢年过节,假日时也会去外祖母家小住上几日,那时还未分家,之后分家时,外祖还在,说要单独住,等外祖走了,外祖母就跟大儿子,喜春大舅舅去住了。

  老太太夫妻两个还在时,给两房儿子家带孙子,家中种的粮食也经常接济,私房钱也给了几个孙子分了,喜春他们过去时,也常跟几位表兄们在外家,小时候她不觉得有何。

  等大了,见了辛辛苦苦拉拔大的孙子们已经挣银钱了,出落得人高马大的了,却因为父母跟外祖两个间的不恰,连爷奶家的门都不进了,也从来没见掏几个银钱报答的。

  他们还曾经愤愤不平,小时候吃过的饭忘了?没日没夜谁带的忘了?早前要娘的时候怎的不见叫娘带的,现在知道听娘的话了?

  结果呢,他们愤愤不平,人不待见归不待见,照样是心疼几个孙子,把后边他们逢年过节送礼的银钱都分了。

  出嫁的闺女,送礼送银,四时节气,农忙假日的,照旧也去帮忙,也没分上一分的。外祖母如今都这样了,这些说来也没意思,喜春只尽自己该尽的本分,若是得空就去看看,更多的,也做不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1-09 23:53:27~2020-11-10 20:59: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鱼鱼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7章

  第三日黄昏,喜春两个才带着周星星等人回了府上。

  这两日夫妻两个在喜春娘家,尤其是在洗漱上都有些不便,家中人多,洗漱都要排队,都等着烧水、提水,喜春出身乡野,就是一时不习惯也很快就适应了,但周秉自幼就是娇生惯养的,压根就习惯不了。

  出门转上一圈儿回来都得换身衣裳的人,这两日在宁家只隔日换一身。

  府上早就得了信儿,已经烧好了水,喜春早早就说了,“叫厨房里多烧两桶水。”

  到了府上,她从周秉怀里把周星星接了来,推他:“你先去洗洗。”

  这回周秉没推辞,但也没抢第一个, 第一个还是叫儿子得了,周秉把人抱去里间早就兑好的温水里,把他的小衣裳给脱了,洗了好一会儿才把人给抱出来,他自己一身衣裳,胸前都沾着水。

  把人往床上一放,他就转进了里间里,没一会儿就听了水声传来。

  喜春身上赶了路,沾着灰尘,她没敢动手抱人,只不近不远的看着人,见他一人在床上玩得好好的,这才招了留下来的巧香问过这几日的情形,府上府外的,还有周嘉几个,“他们兄弟三个没出岔子吧,等下跟那边说一声儿,我们都回来了,叫嘉哥也搬回自己房里住吧。”

  巧香一一记下,“覃管事来过一回,得知夫人回了娘家,就走了,玉州寄了封信来,还有黄家作坊送了几个匣子来。”

  喜春心头有了底,等周秉洗完,她去里间洗漱完,厨房里备下的饭菜也好了。

  周嘉几个早就吃过了,就他们夫妻两个,便叫厨房直接端来外间里用的,桌上菜色精致,不油不腻的,顿的鸡汤鲜美,喜春喝了两口,就跟周秉盛了一碗,“这味道好像不是马嬷嬷做的了,马嬷嬷的菜好,炖的汤没这。”

  微微的热气就在手边儿,周秉半垂的眼睫轻颤一下,微微注视着,提醒喜春:“相公。”

  喜春眉头一蹙,好一会儿才明白他这两个字的意思,顿时无奈的勾勾嘴儿。

  他意思是叫他相公才肯喝她布的。

  周秉从看着汤,一直到注视着人。

  好好好,“相公,喝汤好不好?”喜春只得如了他的意。

  “好。”周秉满意了,长指就着碗沿一抬,这才拿着勺子轻轻喝起了汤,入了口,他赞叹了句,“确实美味。”

  喜春都不知道他这话到底指的是什么。

  用过饭,天早就黑尽了,熟悉的丝竹器乐之声隐隐传来,还伴随着虫鸣鸟叫之声,饭后的茶水用了两口,喜春想叫人把府内的账务拿来看看,被周秉阻止了,“天色不早了,早些歇息,待明日起身后再看不迟。”他又说了句,“要是你去写私信再骂骂我,也是好的。”

  但看账、看薄册,不行。

  周秉对府上的营生平日并不怎的在意,但出口的话却极有分量,执拗得很,说不肯就是不会让的,喜春回回都犟不过他,只得歇了要办正事儿的心思,又解释句,“我骂你做何的,可不能胡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页  当前第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1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承亡夫遗产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